?

芬蘭優質的英語教育及啟示

2015-03-02 03:13周淑惠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學段芬蘭外語

作者簡介:周淑惠,女,江蘇揚州人,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

芬蘭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的國家,其母語有三種:芬蘭語、瑞典語和薩米語,官方語言為芬蘭語和瑞典語。在所有人口中,母語為芬蘭語的人口占90.4%,瑞典語占5.4%,薩米語占0.03%;余下4.2%為其他語言,包括俄語(0.97%),愛沙尼亞語、索馬里語、英語、阿拉伯語。 ①芬蘭的基礎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教育發展的國際化趨勢使芬蘭人認識到,要適應和融入國際大社會,每個人必須掌握多門外語。因此,芬蘭允許并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設多種外語教學,以利于學有所長的學生脫穎而出。

一、芬蘭外語教育概述

芬蘭等北歐國家向來注重外語的教學和學習,大部分芬蘭人可以流利地講外語,對英語更是喜愛。因此,英語也是最為流通并被廣泛使用的一種語言。一般而言,義務教育階段的芬蘭學生除了學母語,還要學習兩門外語(其中包括一門官方語言),盡管在理論上芬蘭學生可以學習任何一門外語,但是迄今為止,英語仍然是芬蘭小學生的最愛。 ②芬蘭擁有高質量的外語基礎教育,而國民普遍具有的高水平外語能力正得益于此?!白尫姨m走進世界,讓世界了解芬蘭”,芬蘭外語教育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外語課程設置

芬蘭的外語包括英語、法語、德語、俄羅斯語、西班牙語、印度語、薩米語等。芬蘭的外語分為A語言和B語言,A語言可以從1~6年級任意年級開始,一般從三年級開設;B語言則是從7~9年級任意開設,一般從七年級開始。A語言和B語言又分別分為必修語言A1、選修語言A2和必修語言B1、選修語言B2。A語言的必修A1和選修語言A2均包括:芬蘭語、瑞典語、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羅斯語、薩米語、印度語等其他語言。B語言的B1(必修語言)和B2(選修語言)涵蓋了:芬蘭語、瑞典語、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羅斯語、印度語、薩米語、拉丁語等其他語言。

(二)外語學段劃分和課時分配

現行的基礎教育課時分配中,基礎教育階段(1~9年級)的所學科目或科目群按照年級被分成不同學段,每個學段規定了每周最少課時數。從1~9年級A語言課程被分為三個學段:第一學段是1~2年級;第二學段是3~6年級;第三學段是7~9年級。芬蘭一學年一般為38周,所以38×(每周最少課時數)則是要投入教學的時間。在基礎教育階段,A語言至少有38×16=608課時數,這16課時也可以分為三個學段:在第一學段(1~2年級),除規定外并未開設英語課程,在第二學段(3~6年級),每周至少8課時,一學年是38×8=304;同樣的,第三學段(7~9年級)每周至少8課時,一學年是38×8=304課時。地方和學校有權根據學段決定如何對課時進行分配,學??梢晫嶋H情況側重于不同的科目,并自主靈活地安排授課時數。

(三)優質的英語教育概況

芬蘭擁有優質的英語教育,學生的外語能力水平和素養較高?!皣H學生評估項目PISA”測試中,從PISA2000到PISA2006,芬蘭學生的閱讀成績都明顯優于其他國家,尤其是在獲取信息、文本理解這兩個閱讀子項目上的表現更為出色,成績遠遠高于其他參與該項目的國家和地區:PISA2000、PISA2003芬蘭均列位第一,PISA2006位居第二。 ③此外,據芬蘭官方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5月23日出版了一份題為“學生的科目選擇2013”, ④其內容則是關于“綜合性學校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數據報告。根據芬蘭教育數據顯示,英語在綜合性學校的1~6年級成為最普遍學習的一門外語。66%的學生參加了1~6年級作為必修和選修的外語課程——英語的學習,而其他外語學習的學生比例只有5%,甚至更少。并且,英語的學習遠遠超過了作為母語的瑞典語(4.5%)和芬蘭語(4.2%)的學習。這組反差明顯的數據可以有力地證明,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外語學習中,英語課程作為A1(必修課程)和A2(選修課程)學習占主導性地位,芬蘭尤其注重作為外語的英語課程的學習。英語課程作為一項技能性工具性的科目,他們把英語能力的獲得視為現代生活和交際的一項必備技能和需要,因此,在學習期間也十分重視英語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掌握和運用。大學畢業后絕大多數年輕人能用流利的英語與英美人進行交流。 ⑤芬蘭整體英語素質很高,英語基礎教育教學水平優異,尤其是英語運用能力很強。據新華網北京2008年9月5日專電,歐盟委員會一項對歐洲6個國家(丹麥、芬蘭、德國、法國、西班牙)發布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芬蘭躋身于最具外語天賦的國家行列,63%的芬蘭人能流利地說英語,近半數居民掌握兩種外語。 ⑥

二、經驗及啟示

盡管芬蘭和我國在經濟發展、教育狀況、人口數量等國情方面存在差異,但是其優質的外語教育經驗仍然對我國開展高效高質的英語教育具有借鑒意義。

(一)教學環境方面:創設盡量真實、自然、有意義的英語學習環境

盡量創設真實、自然、有意義的英語學習環境。教師創設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在外語的教學方面,芬蘭綜合學校強調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其首要目標是發展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正如課程標準所建議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盡可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促進學生最大限度地接觸目的語。在社會大環境方面,芬蘭在全國范圍內播放標有字幕的外國原版影視劇,大量引進和播放外語教學節目。芬蘭還有一整天播放英語動畫片的電視頻道,注重提高國民的文字閱讀意識和外語聽說能力。在家庭教育方面,芬蘭教育部的報告指出,芬蘭家庭注重培養兒童閱讀的良好習慣,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給他們念報、講故事,這給孩子埋下了喜愛閱讀的“種子”,成為其以后英語學習的興趣之源,而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正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根據積極促進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英語課程理念,語言學習環境至關重要,所以不僅僅是在學校里,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要想學生真正對英語學習“身臨其境”、“觸類旁通”、“學以致用”,更需要為學生在有意義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中學習英語創設良好的條件和真實的環境。

(二)學科整合方面:努力實現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綜合化

努力實現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綜合化。20世紀90年代中期,歐洲的芬蘭和荷蘭等國興起了獨具特色的語言學習方式——課語整合式學習,即以另外一門語言為工具學習非語言課程,以期達到語言能力和課目知識同步發展的雙重焦點的教學目標。這種學習方式避免了課目和語言脫離對立的狀態,增強了語言學習的文化內涵與意蘊。許多學校教學都是用外語(最常見的是英語)進行的,比起單純的語言學習,將語言意義和語言形式并重,更能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外語綜合運用能力。由于我國國情的限制,在較短的時間內可能達不到芬蘭的課語整合式學習的層次,但是我們可以借鑒這種學習方式。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倡的有關課程結構均衡化、綜合化理念的基礎上,試圖將英語教學與藝術課程整合起來,加強相互割裂的學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將英語作為學習藝術的載體、媒介或者工具,用藝術的陶冶和欣賞、情感暗示等激發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內在動機,從而促進學生對英語的內化與運用。

(三)教師素質方面:全面提升教師的科研素質

全面提升教師的科研素質。芬蘭高素質教師隊伍是靈魂所在,教師被認為是教育質量之關鍵所系。

1.芬蘭政府精心選拔最適合的教育專業師范生。在芬蘭,教師被視為一個有地位、受尊重,更有吸引力的職業,據《芬蘭教育概覽》所述,每年申請教育專業的學生中,僅有10%的學生被班主任教育專業錄取,學科教師專業的學生錄取率在10%~15%之間,而芬蘭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至少要具備碩士學歷。 ⑦這些教師大都是來源于綜合大學的畢業生,在最后一年,他們要接受專門的教學培訓,并需要通過教師資格認證后方可執教,大多數教師能勝任兩門及以上的教學。不僅如此,各級教育機構都鼓勵教師和教育管理人員開展積極的自主學習和研究,并提供免費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同時,教師也把參加在職培訓看作是一種特殊權益,所以都積極參加各種教師培訓。

2.在芬蘭“信任文化”的社會氛圍之中,教育權力逐漸下移,賦權增能使得教師有靈活的教育自由和自覺的責任意識。他們承擔起學校課程開發的責任,投身本校教育改革策略的設計,其教育研究科研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因此,芬蘭優質的英語教育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其高水平的專業教師隊伍。值得一提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外語教學質量提出了五個因素和一個公式,即:教學質量=[學生(1分)+教材(2分)+環境(4分)+教法(3分)]*教師,教師素質對外語教育質量起著關鍵性作用。而結合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踐,雖然目前英語課程改革取得了突破,然而要繼續攻克改革的“瓶頸”,筆者認為,最應該提升的還是英語教師的素質。教師的素質關系到教育教學課程理念的落實、課程目標的制定、教學過程和方法的設計、學生教學評價等。

我國要加強英語師資隊伍建設,從師范生錄取考核、教師資格證審核認定、教師職業規劃等方面,嚴格教師準入資格,全面提升教師素養。在加強英(下轉75頁)

猜你喜歡
學段芬蘭外語
放緩坡度 因勢利導 激發潛能——第二學段自主習作教學的有效嘗試
積累真素材 表達真情感 彰顯真性情——第三學段作文指導教學策略探索
芬蘭學校能治愈“厭學癥”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在芬蘭坐火車
Herrmans對芬蘭工廠進行擴建
大山教你學外語
高中各學段史料教學與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大山教你學外語
湖州試行普通高中學校學段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