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優勢及思考

2015-03-02 03:13何利芬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課件多媒體英語教學

何利芬

(西藏大學 師范學院,西藏 拉薩 850000)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給教育帶來了預想不到的機遇和挑戰,“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眾人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教學改革和課程發展的要求。在英語教學中亦是如此。英語教學其實就是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培養,要想獲得最理想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有效整合和合理運用聲音、圖像、動作及情境等因素。而作為信息技術標志之一的多媒體教學以其豐富、形象、生動的教學特點,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因此,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不僅是順應新課改的需要,也是為了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需要。本文探討了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優勢以及思考,希望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一、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優勢

(一)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因,當學生對所要學的內容感興趣時,那么學習就已經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多媒體英語教學實現了將英語知識由靜態向動態的傳播,這種聲畫交融的動態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從而營造興趣盎然的課堂學習環境,增強授課的趣味性。與此同時,還可以較長時間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的目的。

(二)有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

多媒體網絡技術具有信息處理和人機交互的功能。這種圖文并茂并可以及時反饋的交互方式對于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增強學習動機。[1]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到教學的策略、內容、方法,小到教學步驟、學生的作業都是由教師事先安排的,學生參與得很少,只能被動地跟著老師的步調走。而在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選擇符合自己實際水平和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和練習。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學生自主性、創造性的發揮提供了平臺,能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有利于真實情境的創設

傳統英語教學偏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尤其偏重語法詞匯知識的講解,而這些語言知識由于離開了真實的情境,遠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F代信息技術在情境創設方面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聲音、圖像、動畫、影像等多媒體的集成,可以最大程度地模仿自然界的聲、色、形;巨大的容量可以提供大量情境素材;共享的特點可以消除時間和空間的障礙,讓資源得到最充分地利用;交互性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擴展學生的思維;超文本鏈接符合人類思維的方式,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拓展學生的知識面。[2]總體而言,現代媒體能夠集文字、圖形、聲音、動畫等不同的信息形態于一體,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為英語學習創設較真實的情境。

(四)有利于課堂教學容量的擴大

優質高效的課堂意味著高效率、快節奏。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以教師、教材為主,有的教師由于受自身知識和能力的限制,不能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語言輸入”,有的教師課堂教學只是照本宣科,做教材的“翻譯員”,這些都阻礙了英語教學的有效實施?,F代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的空間,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文本、音頻視頻資料、網絡鏈接等,擴充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從根本上提高了教學效率,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3]除此之外,運用信息技術還可以節省提供背景資料等所需要的時間,從而增加學生練習語言技能的時間。

(五)有利于學生綜合技能的發展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提出“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4]在網絡交互教學中,學生通過信息交流,擴大信息來源,同學之間互相啟發、誘導,從不同角度對同一問題進行分析、討論,這有利于發散思維的形成,為創造思維的訓練奠定基礎。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學會共同生活(learn to live together),學會求知(learn to know),學會做事(learn to do),學會發展(learn to be),[5]學生對分享和合作的體會,有利于學生綜合技能的發展,而綜合技能發展的意義遠遠超過學習英語語言本身。

二、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思考

盡管現代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帶來了種種優勢,但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多媒體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媒介和工具,如果使用不當,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現實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一)關于教師教學思想的思考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基礎的,現代教育理論要求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教育技術的運用,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努力創造學習者可參與的環境,使傳授知識和發展智能與素質培養統一起來。[6]運用信息技術的關鍵是教師,但這并不意味著,只要教師采用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就可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也并不意味著其教學思想就是先進的。很多教師認為,運用了現代技術就是跟上了現代教育的潮流,因此盲目地濫用多媒體技術。如果只是采用了這些先進的手段,但課堂教學過程仍然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仍然是“填鴨式”的教學,那便是只重現象而忽略本質,遠離了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整合的初衷。因此筆者認為,為了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最優化,教師首先要做到的是選擇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模式;其次,是轉變教師的角色。即由教學者向平等的學習促進者的轉變,由知識的傳授者向導學者方向轉變,成為課程的設計者、開發者、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學的重心從知識傳授向全面綜合素質提高的轉變,成為團隊合作者。[7]

(二)關于教師教學實踐的思考

1.英語課是否是多媒體展示課。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必須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以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大量的英語交流,才能達到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目的。然而由于有些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誤解,有的教師片面地追求多媒體教學課件的精美和展示,把本應由教師講述的內容演變為多媒體演示;用網絡的信息交互替代師生之間富有思想和情感的交流;用冷冰冰的人機對話來完成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應有的合作和討論。事實上,現代信息技術并不只是CAI,CALL,也不能簡單地等同于使用計算機、投影儀或網絡教室等現代教育設施來上課。信息技術的應用涉及到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筆者認為課程的教學設計,系統的分析方法,學習資源的科學安排和使用這些軟件方面所起的作用遠比硬件的作用大。在英語課堂上,計算機的模擬對話代替不了人與人之間的自然語言,計算機已經設定好的思維模式代替不了人的思維,尤其是用目標語來思考的思維模式。因此,在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背景下,不能把英語課上成多媒體展示課。

2.教師如何把握好英語課件的制作。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對硬件設備的要求很高(包括多媒體計算機、局域網等),而且要求學生具有操作計算機的能力,這是教學實踐中所面臨的問題。但相比軟件而言,硬件框架已成規模,雖然維持網絡正常運轉的費用較高,軟件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多媒體課件制作方面的投入嚴重偏低。而目前大部分教學軟件來源于開發商,軟件開發商側重的是盈利,因此在思想性、知識性、啟發性方面有所忽視。筆者認為,硬件設備的配備和維護,學生操作計算機能力的提高,都是可以很容易解決的問題,有句俗語叫“只要是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但在教學軟件和課件制作投入偏低的情況下,教師對課件制作的把握不是時間長短可以解決的。一節課中,教師選取的信息量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被大部分學生吸收?應該留下多長時間讓學生思考?課件操作過程中需要學生懂得怎樣的計算機技術,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這些問題需要廣大英語研究者和一線教師不斷地進行研究和實踐,構建具有針對性及實踐意義的教學模式,使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教學更好地結合在一起。

[1]閆會學.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簡論[J].教育技術應用,2006(2):29.

[2]王東.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英語學習的情境[J].外語電化教學,2002(84):40.

[3]羅湘娜.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0(8):110.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

[5]陳詩穎,蘇桂蘭.英語教學與網絡信息技術的整合與應用:定位與思考[J].外語電化教學,2003(92):41.

[6]段鎢金,孫春玲.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的優勢、誤區及對策[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42(2):262.

[7]袁小陸.關于大學E-teacher 的角色思考[J].外語教學,2006,27(3):74-75.

猜你喜歡
課件多媒體英語教學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課件綜述——《識字三》
提高高中數學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幾點思考
活用多媒體 構建高效初中歷史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