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演性教學

2015-03-02 03:13本刊編輯部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后臺劇場服飾

作者簡介:張培培(1990-),女,山西文水人,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學原理。

俗話說“人生如戲”,戈夫曼把戲劇比擬引入社會學,開創了社會學理論中戲劇分析的范例。他把人生和社會看成是一場場戲劇表演,人們都在努力地表現自己,以期望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他使用戲劇和舞臺的比喻來描述個人的行動,研究日常生活中人類的行為。這就為我們研究教育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戈夫曼戲劇理論中的一些概念,如前臺、后臺、印象管理等,都對解釋當前教育情境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義。 ①

學校之所以能成為劇場,是因為它具備了劇場的所有元素:教室、操場等場所具備了劇場場所的基本功能;學校中的教師和學生成為表演者和觀眾;學校中的一切表演活動都是以角色及角色扮演為核心的。教育就是在這樣的劇場內進行的,這種以完成教育目的為使命的劇場,可以稱之為“學校劇場”。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教室劇場”,這樣教師的教學就可以稱為“表演性教學”。一出戲要博得觀眾的喝彩、達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各個環節、每個表演者的配合,教學也不例外。下面將采用戲劇分析的方法探討教學的各個環節,以尋找提高教學效果的對策與策略。

一、教學準備

1.劇本與教案劇本。劇本與教案劇本是演出的文本縮影,主要由人物對話(或唱詞)和舞臺提示組成。舞臺提示包括人物說話的語氣、說話時的動作、人物上下場、場景或其它效果變換等,它涵蓋了演出的種種細節,是演員在演出前必須研究的東西之一。同樣地,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我們也需要這樣一個劇本。它可以幫助教師提前了解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預測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為教學的順利進行做好準備。教育中的劇本就是課程標準、教學計劃等,具體到每一堂課,就是教師課前做的教案。教師要想把教學效果發揮到最大,就必須做好以下幾點:(1)大方向上要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認真鉆研教材,包括課程標準、教科書和閱讀參考書等。(2)了解學生,包括他們的年齡特點、原有的知識技能、興趣和需要、學習方法和習慣等。(3)制定具體的教學步驟,包括知識的引入、教學方法的選擇、時間的分配、練習題和作業布置等??傊?,教師要把可能出現的每個細節都計劃好。然而,教學中的劇本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變動、生成,這就需要教師機智處理。

2.布景與教室資源。布景是演出時必需的場景,它包括環境設置和道具。適宜的場景能夠為演出營造出相應的氛圍,并留給觀眾形象生動之感,使之印象深刻,增強演出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舞臺即教室。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在對大量兒童進行研究后指出,人有三種表征系統:動作表象、圖像表象、符號再現表象,任何知識結構都可以通過這些表象形式進行教學呈現。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利用教室的環境及資源配置來提高教學效果。首先,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干凈整潔的教室、亮度適宜的燈光、適宜的溫度等,這是最基本且必要的;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室的黑板與墻壁,如掛一些名言警句來激勵學生或是利用一些字畫來陶冶學生的情操,這是無形之中的影響;再次,教學用具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它是教師身體的延伸和器官功能的替代。比如,地理課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演示太陽、地球、月球的位置移動,讓學生觀察什么情況下會發生日食或月食。

3.戲服與教師著裝。當戲劇演員出現在舞臺上的時候,首先吸引觀眾眼球的是他們的服飾。著裝是身份、角色和內心思想的表現,它先于語言開始了人們之間的認知與溝通。不同顏色和風格的戲服能夠營造出不同的氛圍,能夠為戲劇效果增光添彩。同理,教師在課堂上的著裝也應該有一定的講究,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只能穿著制服講課,還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服裝。我們對教師服飾的基本要求是:利落、雅致、整潔、大方、莊重,不嘩眾取寵,拒絕奇裝異服。服飾的教育功能在于對角色的認同與理解上,在學校劇場中,首先涉及的是性別角色服飾,其次是表演中的虛擬角色服飾。 ②性別角色服飾要求教師的穿著不要跨越社會對性別識別的基本標準,否則會造成學生的性別混亂。而虛擬角色服飾就涉及到了教學中的角色扮演,教師或學生穿著相應角色的服飾,能夠使他們更快地融入角色。不同的服飾可以給學生傳遞不同的文化、世界與人生,比如幼兒園教師可以穿一些印有可愛圖案的衣服;國學老師可以穿著孔子時代的古裝講課;藝術老師穿著夸張一點也不為過,他們都為了同一個目標,即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角色的認同及審美的養成等。

二、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如同舞臺的表演一樣,是教學戲劇的核心,是一出戲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學效果的高低主要是看教育者表演的好壞程度,這就要求教師采取各種表演技巧去贏得學生觀眾的認同。教師的表演主要有以下三種:

1.理想化表演。理想化表演是指掩飾那些與社會公認的價值、規范與標準不一致的行動,而表現與社會公認的價值、規范與標準一致的行動。 ③教師要想扮演好自己的教育者角色,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就必須在學生面前掩飾一些事物,以免破壞自己在他人心中的美好形象。比如,教師在過去生活中的秘密性縱欲行為(吸煙、酗酒等);教師在之前教學中的準備失誤,以及修正這些錯誤的步驟;掩飾美好成果背后探索的艱辛等等??傊?,教師要保證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一個完美的社會教師形象。另外,教師的教學內容也必須是經過選擇的、有益于學生發展的知識,教師借助于表演向學生傳遞的是社會的正能量,要避免對學生的消極影響。

2.神秘化表演。演員經常通過限制自己與觀眾的接觸,而將其演出神秘化。借助自己與觀眾之間制造“社會距離”,演員可以在觀眾中造成一種令人敬畏的形象,還可以避免觀眾演出提出質疑。 [4]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自己淵博的知識、神奇的經歷、權威的身份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這樣,學生便會對教師產生尊敬之情,并對教師的教學進行積極的配合。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采取一些有意為之的戲劇性行為,比如制造懸念、設計動作、設置情境等,這樣有益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探究欲,有助于教學效果的發揮。同時,教師需要掌握一個度,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態度俯視學生而忽視了對學生的關心與交流。

3.補救性表演。補救性表演是在遇到一些意外狀況時采取的行動,如無意動作、不合時宜的闖入、失禮、當眾吵鬧等都會導致表演的不協調。 ⑤戈夫曼提出的幾項補救措施可以運用到教學的過程當中。首先教師要采取一些預防性措施,如在教學之前要不斷地練習,這樣講課的時候便會胸有成竹。其次,一些保護性的措施也可以避免教學的中斷,如上課時有他人闖入,教師可以采取不關心的態度,繼續講課。再次,學生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犯了錯,學生能夠給予適當的反饋和善意的體諒,那么表演就能順利地進行下去,這就要求教師平時要處理好師生關系。最后,教師要經常反思并加以學習,運用積累的或借鑒的經驗機智地處理教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

三、教學之后

1.劇組成員與教師集體。劇組成員即劇組所有人員。劇組成員必須彼此協作才能在觀眾面前保持一致的情景定義。在一個班級中,班主任和各科教師就是劇組成員。有時候劇組成員只有一個,比如單獨的語文教學,可能演員只有語文老師。而有的教學,劇組成員可能是很多人,他們可以同時演出,也可以不同時演出,比如小學的品德課。因為我國的道德教育是滲透到其他學科中的,因此除了教品德這門課的老師外,劇組成員還涉及其他科目的老師。這時,任何一位教師不恰當的舉動都會泄露或破壞整個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教育素養、處理好自身與其他教師之間的關系、保守舞臺演出的秘密等。教師劇組就是一個秘密社會,雖然他們知道社會中存在著一些丑陋現象,但是都共同保守著這個秘密,呈現給學生的還是一個美好的理想的社會。

2.后臺與辦公室。后臺是演員化妝、換裝與休息的地方,是不讓觀眾看到的,同時限制觀眾和局外人進入的區域。在前臺,人所表現出來的是社會化了的自我,而在后臺,人們所表現的則是自我中自發的、本質的那些部分。 ⑥在學校中,教師的后臺即是沒有學生在場的區域。最具有后臺代表性的是辦公室,在那里,教師可以隨心所欲地說話和表現某種行為,而不用考慮是否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但是后臺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如果有學生闖入辦公室,即使不是自己班的學生,后臺也變成了前臺。這時就要求教師立馬停止那些不合時宜的言談舉止,轉變自己的角色,否則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另外,家庭、社會也是教學劇場的后臺,要使教學效果最大化,就需要各方積極配合、協同一致地去教育學生,發揮多方面力量的優勢。

總之,戈夫曼的擬劇理論為我們從微觀的角度研究教師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構建合理的表演性教學提供了建設性的建議。但是,學校劇場表演和真正的戲劇演出還有一些區別:第一,作為藝術的戲劇表演是單向度的表演,而學校劇場表演則是教師與學生互為表演者和觀眾的表演。第二,劇場的戲劇演出一般要求表演者忠實于劇本,而學校演出的劇本則會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發生變化。第三,真正的戲劇表演有一定的虛假性,而教師表演的目的則是純粹地為了學生的生成與發展。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運用擬劇理論時不能生搬硬套、淺嘗輒止,而要體會戲劇藝術中無形(下轉16頁)

猜你喜歡
后臺劇場服飾
動物“闖”入服飾界
聽諸子百家講“服飾穿搭”
歡樂劇場
雪人的服飾
Wu Fenghua:Yueju Opera Artist
后臺暗戀
論《日出》的劇場性
后臺朋友
后臺的風景
開心劇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