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游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015-03-02 03:13于彩云鄭友訓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維特根斯坦英語教學游戲

于彩云 鄭友訓

(江南大學 人文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2)

小學階段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預備階段,這個階段的教學要求主要是為學生打下語言基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學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踐語言,即能夠用語言自由交流。如果僅限于教材中的一點知識,僅限于課堂內短短的40分鐘,是不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的。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以教材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創編各種有利于語言學習的精彩小游戲,不僅能夠高效地完成學習內容,也能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把游戲運用于學生的英語教學中,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做中學,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這正是兒童英語游戲教學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

一、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論”

“游戲”一詞是現代語言哲學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很多哲學家及語言學家都常常用它來闡述自己的觀點,而在這之中,維特根斯坦是最有影響力的一位。他是語言哲學的奠基人,在西方乃至整個世界的哲學史上都占據著無可替代的位置。他的“語言游戲論”是現代西方哲學、語言轉向的代表性理論,以其注重實踐性、多樣性和規律性的語言觀對外語教學有著深刻的啟示和廣泛的意義,更為改善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深層的語言哲學依據。語言游戲[Sprachspiel]這個概念是他在《藍皮書》里提出來的,是他在考察語言的復雜現象時用的主要分析方法?!罢Z言游戲”是一種把語言比作游戲的隱喻:人們在語言中用詞語進行游戲,詞語的意義在語言游戲中體現出來,也就是在詞語的具體使用中體現出來。[1]維特根斯坦把語言游戲定義為:“把語言和活動——那些和語言編織成一片的活動——所組成的整體”。[2]在他看來,語言是生活的一部分,語言只有作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被理解,像一種普通游戲是一種社會活動那樣,語言游戲也是社會活動的一部分,語言總是跟人的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語言游戲是“語言的原始形式”或“原始語言”。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語言游戲的意義

面對好奇心強烈的小學生,面對靈活的英語教學,面對豐富多彩的小學英語教材,面對獨特的英語文化背景,我們為何不充分利用小學生與生俱來的對“游戲”最普遍、最濃厚的興趣呢?英語課堂,尤其是小學英語課堂應該是多元化、多功能、多層次的教學活動,因此課堂的教學活動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所謂“教育有法,教無定法”就是這個道理。然而,一直以來,我們的英語課堂一直處于中規中矩的套路,拿到教材讀單詞、讀句子、講解課文、翻譯,然后背誦,整個程序根本體現不出英語課堂的任何特色,小學生對于本身就比較陌生的英語早早地失去了興趣。即使存在一些有創造性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穿插游戲教學,也只是依據自己的經驗進行,并沒有完善的理論作指導,收效甚微。因此,在語言游戲論視野下研究小學英語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1.語言游戲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對英語感興趣是學生學好英語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沒有興趣就沒有智力的發展,興趣是注意和理解的先決條件,激發生命有機體朝著適合自己的方向發展,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快樂,快樂是激發生命力的一種正常而健康的方式。[3]將游戲有效地實施到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能夠感受到快樂,以快樂的感受引導學生愛上英語,愛上英語課堂。要讓學生能夠大膽地說英語,積極參與到會話練習中,且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參加表演,提高改編對話的能力。所有的游戲教師都必須根據語言游戲理論精心設計,游戲的內容是學生未知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在持續的游戲中反復練習語言,實現知識的內化,比單純強調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更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有效教學。在課堂上,一些活動性較強的游戲,可以在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交際能力;一些開放性的游戲,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開拓思維和創新能力;一些創造性的游戲,可以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充分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從數量上來說,游戲使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游戲教學中來,使參與課堂教學的學生數量達到最大值。從質量上來說,游戲能夠使學生有效參與其中,獨立思考能力達到最大值。在英語課上,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達到教學目標。

2.語言游戲是促進小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國很多地方,尤其是比較落后的農村地區,小學英語老師依然沿用陳舊的英語教學方法教學生,他們長期形成的一些習慣工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著教師智慧的形成,以及教師專業化的發展。這些習慣方式主要表現為兩類:一類是“搬運工”,即把所要教的知識內容從教科書、教參搬到教案上,然后再把教案搬到課堂里告訴學生,一個教學流程就算完成了;另一類是“捆綁式”教學,即對學生的思考、問題解答、整個思維活動進行人為控制、牽制。[4]這兩種教師習慣的教學方式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即使在一些較好的學校有老師避免了以上這兩種習慣方式,創造性地在自己的教學中實施游戲教學,但也只是停留在經驗層面上,理論認識上的不足直接導致實踐中課堂教學仍然呈現機械、僵化的局面,并沒有充分發揮游戲在英語課堂上的作用。教師在語言游戲理論指導下進行課堂游戲的設計和指導,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豐富教師的教學法知識,從而使教師在設計、實施并指導游戲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并提高教師的英語專業化水平。

3.語言游戲是推進英語課程改革的客觀需要。傳統英語課堂一味重視語法的講解和詞匯的傳授,忽略了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忽略了趣味性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更忽視了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在課堂中實施游戲教學,其實就是要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強調學習英語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實踐、體驗、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性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使學習英語的過程變成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思考、大膽實踐。游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最感興趣的游戲作為英語學習最有利的工具和方法,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語言、感知語言,在參與和合作中發展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因此,在語言游戲視野下推進游戲教學非常符合英語課程改革的要求,對于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三、“語言游戲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游戲教學具有如此重大的意義,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根據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理論來設置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游戲呢?如何才能最大地發揮游戲的功用呢?

1.教學中一定要有游戲規則,且每個學生都要嚴格遵守。維特根斯坦語言游戲理論的第一個重要觀點就是“遵守規則”的相關性。維特根斯坦在他的著作《哲學研究》中說:“遵從一條規則類似于服從一道命令,我們通過訓練學會服從命令,以一種特定的方式做出反應……共同的人類行為方式是我們借以對自己解釋一種未知語言的參照系?!盵5]維特根斯坦之所以將語言活動與游戲作比,其目的之一正在于讓人們關注兩者在“遵守規則”這一點上的相似性,都要有一個“依之行事的規則”。進行任何一種游戲都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語言游戲”的進行也不例外。維特根斯坦關于語言游戲遵守規則性的論述有兩點值得注意:(1)遵守規則的過程是不進行選擇的,是“盲目的”,是無需引導的行為。(2)維特根斯坦還堅持認為,遵守規則是一種習慣——“遵守規則,作報告,下命令,下棋都是習慣(習俗,制度)”。[6]語言游戲之所以是一種游戲,不接受游戲參與者的活動是任意的而必須有所規定,語言游戲的參與者必須要遵守這個規定,否則兒童對語詞的學習是任意的,因為語詞與所指關系是任意的。[7]以上分析可知,語言活動本身作為一種游戲,它就擁有自己的規則。而且處于生長期的小學生,他們的自控能力很弱,多動現象比較普遍,如果不在英語游戲教學過程中設置一定的規則來約束學生的行為,那課堂就會過分混亂而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而,我們在英語課堂上設置游戲時就更應該設置好游戲的規則,老師和學生都要嚴格遵守。而且在游戲過程中,老師如果發現游戲的進行與當初設想有出入,有不妥當之處,可以邊玩邊進行修改,以使游戲的規則能夠達到讓學生盡可能多地使用英語的目的,從而達到游戲教學效率最優化。

2.教學中游戲的設定要盡量與生活形式緊密聯系。語言游戲理論的第二個觀點就是與“生活形式”的不可分離性。語言作為人類交流的普遍形式,與人們的生活形式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語言游戲應該與生活形式密不可分。維特根斯坦指出:“想象一種語言就意味著想象一種生活形式?!盵8]他提出“語言游戲”的概念,完全不是把語言看作一種靜態固定的東西而將之與“游戲”簡單相加,而是在于要突出“語言的述說是一種生活形式的一部分”?!罢Z言游戲”與“生活形式”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生活形式”包含了“語言游戲”,又不僅限于“語言游戲”;而“語言游戲”是人們生活形式的一部分,有時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語言游戲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當中。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孩子不是空著腦袋進課堂的,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要有一定的敏感度,注意觀察我們的生活,將周邊最容易見到的元素加入到游戲當中。本著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去設計和實施游戲,讓孩子們在自己的生活經驗基礎上更容易理解游戲,更簡單地參與到游戲中去,從而獲得更大的快樂和收獲。比如,在設計對話時要注意情景的設置:和父母去超市購物、和好朋友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和同學周末去露營等等。要把人物、地點、場景都清晰地安排成孩子們熟悉而又喜愛的,孩子們都曾經經歷過這些場景,自然很容易地就能融入到老師設計的情景中;而且整個課堂的氛圍肯定是相當輕松而又愉悅的。

3.教學中游戲的設定要注意多樣性、娛樂性和競爭性。在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理論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家族相似性”。既然稱之為游戲,語言游戲也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類棋類游戲和紙牌游戲等相似,都具有多樣性、娛樂性和競爭性。維特根斯坦指出:“把語言中的工具以及這些工具的使用方式的多樣性,把詞和句的種類的多樣性,同邏輯學家們(包括《邏輯哲學論》的作者)所談論的有關語言結構的東西進行比較,那是很有趣的?!盵9]雖然,維特根斯坦關于語言游戲無限多樣性的觀點曾遭到很多語言哲學家的質疑,但是就語言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而言,筆者覺得是很有研究價值的。俗話說:“把戲不可久玩”,再好的游戲一直重復進行,學生都會失去原有的興趣和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創設新的游戲,時時翻新游戲的玩法,以滿足小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新鮮感。除了單純的多樣性之外,游戲的設置要稍微帶一些競爭性。在課堂的開始,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競爭機制,比如把班級分為男女兩組,在黑板的左右兩邊各畫上一棵大蘋果樹,如果男女兩隊哪一隊表現得好,就可以為自己的蘋果樹贏得一個蘋果。小學生普遍都具有集體榮譽感,非常關注集體的榮譽、小組的勝負以及個人的表現,如果游戲沒有競爭性,就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反而對游戲漠不關心,就不會增強學生對集體的關注和想要自我表現的欲望。因而,游戲設置的多樣性、娛樂性和競爭性對小學英語教學益處良多。

[1]楊佑文.維特根斯坦“語言游戲說”與二語習得[J].外語學刊,2011(2):20-24.

[2][5][6][8][9]維特根斯坦著.陳嘉映譯.哲學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95,93,11,15.

[3]A.N.懷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44.

[4]田慧生.回歸智慧,回歸生活—教師教育哲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11-12.

[7]潘玉峰.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與認知[D].四川:西南大學,2012.

猜你喜歡
維特根斯坦英語教學游戲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99分的答辯論文
99分的答辯論文
維特根斯坦式綜合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論維特根斯坦前后思想的內在一致性——基于“綜觀”概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