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高寬課程一日生活中的教師角色

2015-03-02 03:13底會娟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幼兒材料活動

底會娟

(河北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一、高寬課程中的教師

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教育理念轉化為實踐的橋梁,也是實現教育目標、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高寬課程中,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師開展各項工作的核心,教師對幼兒的學習起著支持、引導和促進的作用。主要表現為:1.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和合作者。高寬課程中的教師會努力營造一個支持孩子主動學習的氛圍,讓孩子主動地去探索。當幼兒依靠自己的經驗和興趣去探索學習時,教師會承認、尊重、支持他們的活動,并真誠地加入到兒童的活動中,嘗試了解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進行自己的活動,并通過給幼兒提供新的材料來豐富他們的計劃或思考,協助幼兒進行學習。2.教師是課程的設計者和開發者。高寬課程中的教師是善于觀察和發現的,教師在參與幼兒活動的過程中,了解了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和興趣愛好,這為教師設計課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是教師設計和創設課程的依據。本文重在了解高寬課程一日生活中的教師角色,以期對我國幼兒教師提供借鑒。

二、高寬課程一日生活中的教師角色

(一)問候時間(15~20 分鐘)

問候時間提供了一個從家庭到學校的自然過渡。在問候時間,教師和幼兒問好,與父母交流,在一個舒適的環境里讀書。通常地,一個教師去和幼兒及其父母問好,另一個教師坐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指導幼兒讀書。兩個教師可以交換角色,這樣兩個教師都可以既問候幼兒和他們的家長,又可以指導幼兒讀書(可以讓家長參與進來)。問候時間的最后五分鐘被用來和幼兒一起閱讀留言板。留言板給了幼兒和教師一個機會去分享一天中重要的信息,例如即將到來的事請、新增加的材料或者誰將要訪問幼兒園。教師要提前寫好留言板,綜合運用圖畫和字母,那樣幼兒不管處在哪個閱讀水平,都可以一起去閱讀。

(二)計劃時間(10 分鐘)

計劃時間是計劃—工作—回顧時間的開始。在計劃時間,教師把幼兒分成兩組,每組一個教師。從計劃時間開始,每個小組成員要保持一致,這樣會給幼兒營造一種安全感和舒適感。教師設計有趣的活動或者使用幼兒喜歡的道具來激發幼兒的興趣,促進他們分享在工作時間要做什么。當幼兒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成人要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通過與幼兒交談來發展和延伸他們的計劃,不僅要問“你要去哪?”也要問“你在這個區域將要做什么?”“你準備用什么材料?”“你怎樣開始你的計劃”等問題來促進幼兒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怎樣使幼兒的計劃策略由簡單具體轉變為復雜抽象。

(三)工作時間(45~60 分鐘)

工作時間即幼兒實施他們計劃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幼兒可以使用教室中任何興趣區域的材料來進行工作。換句話說,幼兒可以自己決定在哪里玩,玩什么,和誰一起玩。在工作時間,教師要提前準備好大量的豐富的材料,確保興趣區域以及游戲所用的材料容易接近。成人以同伴的方式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扮演幼兒建議的角色,鼓勵幼兒自主探索,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運用材料,承認幼兒的工作和努力。與此同時,教師要記錄你所觀察到的幼兒的所說以及所做,(可以嘗試把筆掛在脖子上,把便利貼放到圍裙口袋中,以方便隨時隨地記錄)。當記錄軼事時,要盡可能真實,具體,簡潔。

(四)回顧時間(10~15 分鐘)

回顧時間是“計劃-工作-回顧”過程的結尾。在回顧時間,幼兒思考、談論、展示他們在工作時間里所做的事情或者作品。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各種策略來鼓勵幼兒分享以及回顧他們的工作,可以問一些開放性的、沒有預定答案的問題來擴展幼兒的思維。教師要鼓勵幼兒與他們發展水平相一致的方式去回顧:年幼的學齡前幼兒經常只能回憶起他們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因為那離他們的思維最近;年長一點的學齡前幼兒,更加能夠回憶起一系列他們在工作時間所做的,甚至可以回憶起他們先前的計劃。教師要幫助幼兒去反思他們的行為、情感及計劃,通過自我反思來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和計劃時間一樣,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特點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游戲,并且營造一種溫馨、放松的環境和氛圍,讓幼兒主動地去回顧。

(五)整理干凈時間(大約10 分鐘)

在計劃—工作—回顧期間,幼兒從事于發現—運用—放回原位的循環中。他們首先發現他們想要玩的材料,然后運用這些材料,在整理干凈時間把材料放回原位。一方面教師要安排好學習環境,那樣幼兒就能夠容易接近和利用他們喜歡的材料;同時也要和幼兒一起工作,把材料以及設備放回存儲室。適宜的時候,可以對幼兒的個人創造物進行展示。教師要創造和保持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接受幼兒與其年齡和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參與水平和技能。在整理干凈時間教師要不斷地提出有趣的參與的方式來吸引幼兒的興趣,盡可能的讓所有幼兒都參與進來把材料放回原位。例如,教師可以告訴幼兒我們要在“老麥當勞有個農場”這首歌放完之后把材料都放回原位。

(六)進餐時間(15~20 分鐘)

在大部分半日制的方案中,幼兒和成人中間分享一次零食。然而在全日制的方案中包括進餐時間以及零食時間。在進餐期間,一起做計劃、回顧的一組幼兒圍坐在同一個桌子上,教師也要坐下和幼兒一起進餐,進餐時間的重點在于社會互動交流。教師在和幼兒在交流的過程中需注意:像同伴一樣和幼兒去交流;圍繞幼兒想討論的主題;對幼兒的想法做出評論(而不是問很多問題),這會使幼兒在沒有回答問題的壓力下,持續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進行下一個談話之前要等待幼兒的回答;保證評論簡潔。進餐時間不僅是一個自然的社交場合,也是一個幼兒鍛煉自立能力的場合。例如,倒自己的果汁,自己進食,擦掉溢出的飯等等。

(七)小組活動時間(15~20 分鐘)

在小組活動時間,與計劃時間、回顧時間的同一個小組匯合(每組一個成人)。小組活動由教師首先發起,教師提前設計小組活動,一番簡單地介紹之后,教師給每一個幼兒提供材料。教師用小籃子,紙質午餐袋,大酸奶容器,鞋盒子等來制作大容器,可以在里面放置一些為藝術活動準備的剪刀、膠棒、紙片,把這些材料放在桌子的中心,幼兒需要的時候可以使用。當幼兒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在探索和運用材料時,教師應當:認真的觀察幼兒是怎樣運用材料的;聆聽幼兒的談話;嘗試著模仿幼兒運用材料的方式;接受幼兒用不是你所期望的方式去運用材料;輪流觀察每一個幼兒,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在離活動結束還有三分鐘的時候要提醒一下幼兒;鼓勵幼兒幫助你收拾整理材料。教師可以用很多策略去支持以及延伸幼兒的小組活動。

(八)大組活動時間(10~15 分鐘)

大組活動時間是所有的幼兒聚集在一起進行的活動,因此需要找一個可以容納整個班的空間。和小組活動時間一樣,大組活動時間是由教師計劃并發起的,但是幼兒有很多的選擇。例如,幼兒可以決定伴隨音樂時怎么樣扭動他們的身體,或者可以對一首喜愛的歌或者節奏提出動作建議。大組活動沒有必要坐下來等所有的幼兒都到齊再開始,因為當幼兒完成了他們先前的活動,他們將會非??释尤脒@一部分的。教師要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參與大組活動,不要在大組活動期間要求幼兒聽從統一指導,當幼兒對活動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和幼兒分享控制權,這樣幼兒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

(九)戶外活動時間(30~40 分鐘)

戶外活動使得幼兒和成人和他們周圍的社區相聯系,同時幼兒可以用各種感官去欣賞大自然。幼兒在戶外活動時有豐富的選擇:可以跑、跳、蕩秋千、攀爬、騎車、自己玩或者和同伴一起玩。幼兒的角色游戲將會呈現新的內容,里面加入了樹木、河流、草地。在戶外活動時間,高寬課程的教師不是站在一邊被動的觀看,教師要加入到幼兒活動中,監督幼兒安全的同時也要與幼兒接觸,給他們的學習和探索提供腳手架。在戶外活動時間,教師也可以從教室中拿出輕質的材料(帶上像大床單、球、鐵鏟等)來補充戶外活動環境。

(十)過渡時間(教師酌情而定)

在高寬課程的一日生活中,當某一個環節將要結束時,教師要給幼兒一個活動將要結束的信號。一般來說,收拾整理材料也是過渡的一部分。教師要盡可能地營造出一種安全、放松的環境,并學會利用各種技巧和策略使得過渡變得生動有趣。例如,當所有的幼兒在等待洗手的時候,你可以說“看我的手正在做什么,看看你是否能做”,然后把你的手放到你的頭上,等待幼兒模仿你的動作,把你的手放到腰上,然后等待幼兒的模仿,等等。一旦幼兒對這個游戲熟悉之后,他們就會主動地和教師分享控制權。教師要盡可能根據活動的內容、幼兒的興趣愛好去變換過渡方式。

三、借鑒和啟示

(一)尊重幼兒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習慣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高寬課程中,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師、教材、教學方法的核心,幼兒的主動學習貫穿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幼兒自己做出計劃;自己選擇去哪個區域工作,并決定用什么材料,和誰一起玩;在小組活動時間,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材料(即使這種方式與教師預想的不同);大組活動時間,伴隨音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扭動自己的身體,而不是所有人都和教師一個動作。這樣一來,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尊重,主動學習也伴隨著出現了。然而,在我國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事先制定好教學計劃,控制著教學內容的實施和活動的開展,漠視兒童的主體性,將兒童看做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任意塑造的對象,而不是學習的主動建構者。[1]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地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要把幼兒當做灌輸知識的容器,要做幼兒學習中的環境創建者,游戲合作者,發展評估者,讓幼兒自己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

(二)提升自身素質,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

師幼關系和同伴關系是幼兒園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其中,師幼關系不僅直接影響著幼兒的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而且還通過作用于同伴交往和環境影響著幼兒的發展。積極溝通、相互尊重和支持、充滿關愛的師幼關系能更好的促進幼兒的發展。研究表明,雖然幼兒的學習能力很強,但幼兒與成人的互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幼兒最終學到了什么,學了多少。在高寬課程中,教師與幼兒是友好的同伴關系,教師不會強迫幼兒做什么,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各種感官自由地去工作。教師陪伴在幼兒身邊,觀察幼兒的行為,模仿幼兒使用材料的方式,以幼兒的身高和幼兒交流,自然地加入幼兒的游戲,尋找處在困難中的幼兒,對他們施予指導和幫助,充分發揮自己的腳手架作用,讓幼兒在原來的基礎上實現新的發展。近日,我國各種虐童等暴力事件頻頻出現,震撼了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我們在對個別幼兒教師進行道德譴責及法律制裁的同時,也不禁會反思幼兒教師的素質問題。試問一個高素質的、有著良好的道德修養的教師又怎么會狠心殘害祖國未來的花朵呢?因此,提高幼兒教師的素質,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刻不容緩。

(三)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美國幼教協會(NAEYC)認為:教師的學歷和在職培訓都會影響到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高學歷的教師能與幼兒有更好的互動,對幼兒的行為更加敏感,能給予幼兒恰當的鼓勵和支持,而較少的批評和懲罰。[2]教師的在職培訓是教師繼續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幼兒園質量的需要。良好的在職培訓能幫助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對此,高寬基金會開發了督導培訓師、教師和保育人員的專業發展培訓課程體系。在對成人進行培訓時,高寬也同樣采用了幼兒使用的主動學習的原則。參與培訓的人員不僅要閱讀大量理論,同時也要練習課堂中使用的各種高寬教學策略。教師通過互相分享他們的經驗,觀察他們的同事,反思哪里做得對,哪里做得不對。當受培訓學員學習了課程,并在幼兒中實施這一課程時,經過認證的高寬培訓師對其提供反饋和支持。調查顯示,我國一些地區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幼兒教師基本上沒有或者很少外出進修培訓,專業成長的路徑少,范圍窄,極大地限制了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這必然會影響我國學前教育的質量。國家、社會應當形成合力、團結一致,完善幼兒教師培訓機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時松.美國高瞻課程對我國幼兒教育改革的啟示[J].新課程研究.2010(12):36.

[2]周文海.現代幼教園本課程開發的理念與實踐[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黃書生.當代美國學前課程評價的發展及啟示—以“學前課程評價研究”項目(PCER)為例[J].外國教育研究.2013(10):77-86.

[4]閆穎.美國學前高瞻課程模式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6.

[5]張娜.學前教育課程模式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3.

[6]蔡紅梅.20 世紀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歷史回顧[D].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5(3)72-74.

[7]孫賀群.嬗變與走向:美國學前課程發展變革的歷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5.

[8]于涌.幼兒園課程模式最優化的探討[J].現代中小學教育.1990(2):62-63.

[9]安·S 愛潑斯坦著,霍力巖等譯.學前教育的主動學習精要:認識高寬課程模式[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10]王逢利.高寬課程模式的形成動因及其啟示[J].幼兒教育.2013(7):25-28.

[11]時松,吳瓊.美國高寬課程:兒童主動學習的建構[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3(3):65-68.

[12]席岳歆.高瞻課程中的主動學習[J].幼教園地.2010(1):22-24.

猜你喜歡
幼兒材料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土木工程材料的認識和應用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新材料贏得新未來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最美材料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