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親社會性發展研究現狀綜述

2015-03-02 03:13何明影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社會性同伴兒童

何明影

(遼寧師范大學 心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目前兒童缺乏分享、合作意識,不懂得與同伴相處;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謙讓、寬容他人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而這些現象的產生主要源自于兒童缺乏親社會性。親社會性的形成能幫助兒童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促進社會化,有利于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對兒童親社會性進行了一些探討,但大多是以親社會行為為核心進行研究,較少關注兒童親社會性人格特質。本文將從人格特質角度出發,描述有關兒童親社會性的研究現狀,為以后開展兒童親社會性方面的理論和應用研究,為塑造兒童健全人格提供依據。

一、親社會性的內涵及結構

以往研究發現,親社會行為的發生與人格特質存在密切關系。例如,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被認為與親社會行為有關。Eisenberg等人的研究深入地探討了這一關系,他們認為,確實存在一種利他個性,在某些情境中促進了親社會行為。[1]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Penner和他的同事開始研究親社會性人格特質,他們認為親社會性人格包括兩個特質:具有他人導向的移情和有幫助性,具有這兩種特質的人更可能幫助別人或成為志愿者。[2]

國內學者楊麗珠團隊在做兒童青少年人格的研究時發現,無論是在幼兒還是小學青少年階段,都存在一種人格特質:親社會性,這一特質受到教師的廣泛關注。他們的研究表明親社會性人格特質主要包含三個類屬:同情利他、合群守禮、誠實知恥。

同情利他,是指兒童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的同情和關心他人的情感傾向和謙讓、分享、助人、安慰他人的行為傾向,它主要是兒童親社會性的外在行為表現;合群守禮主要體現兒童對他人有禮貌,能夠很好地融入集體,與同伴良好交往,在游戲和學習中能與他人有效合作,它是兒童親社會性最直接和初始的體現;誠實知恥反映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重承諾,誠實、真誠地與人交往,在做錯事后會感到羞愧等情感體驗,它是兒童道德情感發展的先決條件。[3]這些研究結果體現出中國兒童人格結構與西方兒童人格結構的不同。

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劉群和張金榮對兒童的親社會性人格特質結構做了詳盡地探討。研究得出,3~6歲學前兒童的親社會性結構由合群性、利他性、誠實、攻擊性、教養、羞愧感和責任心7個特質構成,描述最多的為合群性和利他性;[4]6~12歲小學生親社會性由利他性、寬厚、合群性、教養、誠信、責任心、攻擊性、正直8個因素構成,其中利他性和寬厚是最重要的兩個特質。[5]

綜觀以上研究,本研究認為親社會性泛指一切符合社會期望而對他人、群體或社會有益的情感和行為。不僅包括謙讓、分享、助人、合作、有禮貌、同情和關心他人等外在行為表現,還包括羞愧、難為情等內在情感體驗。

二、兒童親社會性的發展特點

(一)年齡發展特點

學者對嬰兒的親社會性研究較少,由于生理發展和交往的局限性,此時自發的親社會性行為還沒有表現出來,大多是對權威的一種順從。[6]但是隨著幼兒活動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他們與陌生人和同伴交往逐漸增多,會對陌生人表現得更加友好,與同伴也產生一些分享和合作行為,例如相互給取玩具或者一起共搭一個東西。

當幼兒入園以后,教師會傳授道德原則,同時自身情緒認知和心理理論也在發展,此時能觀察到幼兒大量的合作、分享和幫助行為。[7]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的親社會性有所增加,[8][9]幼兒完全他控的親社會情感和行為逐漸減少,會變得更加主動、更加合群,更懂得人際交往的社會規范,同時羞恥感等內在道德情感也逐步發展起來。

隨著讀書年級的升高,觀點采擇能力及親社會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兒童的親社會性水平進一步增加。李丹和李伯黍對幼兒和小學生的利他行為研究結果發現,各年齡兒童作出利他選擇的人數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多。[10]藺秀云等對云南省大中小學生的親社會傾向調查也顯示,學生親社會傾向隨年級升高而增加。[11]但張金榮的人格追蹤研究發現,小學生親社會性特質在6~11歲間持續發展,但到11歲后出現下降趨勢。[12]

(二)性別特點

對于兒童親社會性的性別特點研究雖未達到統一意見,但是大多數研究表明,兒童的親社會性存在性別差異的傾向。

許多研究認為,在某些方面女孩比男孩表現出更多的親社會性。王美芳等研究發現,學前女童比學前男童表現出更多的合作行為。[9]相對于男孩,女孩也更愿意做出安慰行為,她們安慰同伴的方式更豐富一些,而且更愿意長時間陪伴“需要安慰者”。[8]此外,女孩持利他取向者大大高于男孩,顯然女孩更愿意對受難者給予直接的幫助和關懷,在不同的情境中這種直接的幫助和關懷傾向都比較明顯。[13]

但是在分享行為的研究中,性別差異存在不同的側重方向。李德顯對3~6歲幼兒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幼兒作為利益主體的利他性分享行為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女孩比男孩表現出更多的利他性。[14]但當分享大多傾向于“公平分享”(即遵循平等分配的原則)時,男孩會做出更多的分享行為。[8]也就是說,在男孩的同伴交往中出現更多的是“平等互換”,而女孩可能更會做出“利他分享”。

總體來說,女孩的親社會水平可能高于同齡男孩,這一結論得到了一些研究的證實。趙南對湖南省幼兒人格進行的調查顯示,湖南省女孩親社會性維度上的得分略高于男孩。[15]而張金榮的研究得出,雖然女孩的親社會性水平在起始點時高于男孩,但兩者發展趨勢和增長率不存在差異。[12]

三、兒童親社會性的影響因素研究

(一)個體內在因素

1.氣質。兒童親社會性人格主要受早期氣質影響和制約,具有一定穩定性。李丹的研究表明,焦慮程度高的兒童,其會表現出更少的親社會性。[16]幼兒氣質中的重要維度一社會抑制性影響幼兒的利他行為。愛社交的幼兒比害羞的幼兒會做出更多的利他行為。而氣質也會與父母教養方式產生交互作用來影響幼兒的利他行為。[17]

2.認知發展水平。認知發展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直接動力。當兒童形成某種親社會性特質時,兒童首先應該具備一定的認知基礎。皮亞杰認為幼兒期的顯著特點是思維的“自我中心性”,這一時期幼兒還不能很好地區分“自我——他人”維度、理解抽象的利他觀念,從而導致他們難以認識到他人需要幫助。

觀點采擇是指個體能夠站在他人角度,采取他人的觀點,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的認知技能,是影響親社會性的一個重要因素。賈蕾和李幼穗的研究表明,認知觀點采擇對實際分享行為有影響,認知觀點采擇水平越高,兒童越可能做出實際分享行為。[18]

親社會性是人格中的道德成分,因而道德判斷水平對兒童親社會性產生重要影響。道德判斷的研究起源于皮亞杰的“對偶故事法”,后來科爾伯格和艾森伯格也對此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兒童親社會道德判斷的階段,說明道德判斷對親社會性的影響。我國學者丁芳的研究表明,兒童的道德判斷、移情并兩者的交互作用都對兒童的親社會行為產生影響。但無論移情水平高或低,高道德判斷水平兒童顯著均會比低道德判斷兒童表現出更多的親社會行為。道德判斷與移情之間的聯系是以觀點采擇作為中介因素的。[19]

此外,趙景欣、申繼亮和張文新的研究表明,兒童情緒理解能力與親社會性存在相關。[20]王昱文、王振宏和劉建君研究得出,小學兒童的自我意識情緒理解水平與幫助、合作、安慰和分享行為呈正相關,其中羞愧的理解對這些行為有顯著的預測力。[21]

3.智力。認知發展學派認為認知技能和智力發展水平影響兒童的親社會行為能力。他們認為在兒童關于親社會問題的推理和是否采取親社會行為的決策中,智力的發展和認知技能的獲得扮演著重要角色??聽柌竦热说难芯堪l現高智商的兒童有著更成熟的道德推理能力,充分發展的智力水平是成熟的道德推理、穩定的親社會行為能力的必要條件。Han等的研究顯示,在復雜任務中,智商高的兒童比一般兒童具有更高的親社會性水平。[22]

(二)外在因素

1.家庭環境。家庭是兒童的第一生存場所,對兒童社會化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家庭環境對兒童親社會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家庭教養影響親社會性的發展。研究表明,溫暖、深情和接受的態度會幫助孩子建立親社會性,而批駁和否定的態度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否定的行為引起孩子不自信和不好的自我認知。[23]在母親有更大的沮喪情緒和使用更多懲罰性教養類型的家庭里孩子具有更多的身體攻擊,更少的親社會性。相對于其他兄弟姐妹,平均受過更多母親敵對傾向的孩子更是如此。當然,親社會性與教養類型之間會存在相互作用。因為母親的懲罰,兒童親社會性減少,反之,由于孩子攻擊較多親社會較少,所以母親才對他們實施懲罰。[24]但李丹的研究表明,到了小學和初中階段,教養類型對兒童親社會性的影響不太明顯。[16]

總體來說,在青少年群體中,父母的教養類型很少影響其親社會性。但父母的教養方式卻與親社會性存在顯著相關,其中包括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于道德問題的討論,體驗式學習(例如,父母推動孩子實踐在幫助別人或者做慈善方面),社會性(例如,表揚)和物質獎勵(例如,金錢),這些對孩子的親社會性有十分顯著地影響。[25]

其次,家庭氛圍影響著兒童的親社會性水平,親密的家庭關系有助于親社會性的建立和發展。杜春霞研究發現,親密度高、矛盾較少的家庭里幼兒親社會水平越高。并且家庭親密度和同伴關系交互影響著幼兒的親社會性,隨著幼兒同伴地位的不同,家庭親密度對其親社會性水平的影響強度也不同,家庭親密度對有被更多同伴拒絕的幼兒的影響更為明顯。[26]

第三,父親參與教養的程度和父子依戀關系對兒童的親社會性有積極影響。黎志華等人的研究表明,父親參與教養的程度對兒童的親社會性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父子依戀關系在父親參與教養的程度對兒童的親社會性的影響中起顯著的中介作用。[27]

總體來說,母親社會化比父親社會化對孩子親社會性的預測作用更大。特別是母親對于孩子的親社會行為做出的內在歸因和為與孩子進行關于親社會行為的討論做好準備,對孩子親社會性的發展至關重要。[28]

2.學校環境。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后,就有了班級的概念。親社會性主要借助人際間的相互作用而產生,兒童在班級環境中在與同學和教師的互動中形成情感和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在學校環境中教師和同伴對兒童親社會性的影響最大。

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教師期望和師生關系對兒童親社會性扮演著重要角色。楊麗珠和張華的研究發現,教師期望各維度與親社會性人格特質均有顯著正相關,其中紀律期望對親社會性預測作用最大,小學生知覺到的教師期望在其中起中介作用。[29]蘆詠莉、董奇和鄒泓的研究顯示,師生關系質量越高,青少年擁有更多的親社會價值觀,表現出越高的利他行為。[30]

同伴間的社會關系對親社會性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楊麗珠、徐敏和馬世超的研究顯示,在個體層面,兒童的同伴接納和友誼質量對親社會性有直接影響,同伴接納也通過友誼質量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班級層面,友誼質量對親社會性有預測作用,說明群體環境對兒童親社會性的發展十分重要。[31]

Ma等人同時考察了同伴和教師對親社會性影響,結果顯示,教師對學生親社會的影響在追蹤的第二年減少了,說明在更年輕的年齡教師的影響更有效。到了青少年階段,同伴的影響要大過教師的影響。如果教師跟青少年沒有一個良好的關系,給他們施加影響,他們則會轉向同伴。同伴和教師的影響對當下的親社會行為比未來的親社會行為更有效。就是說教師和同伴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是短期的而不是長期的。[32]

3.社會環境。根據生態系統理論,兒童除了受家庭和學校微觀系統的影響,還受地區政策、文化價值觀等宏觀系統的影響。

對云南省學生親社會性傾向調查,結果顯示,云南學生親社會傾向總得分高于其它地方的學生,但在利他傾向上卻顯著低于其他地方的學生。[11]楊麗珠、孫曉杰和常若松的中澳跨文化研究表明,中國幼兒的親社會性優于澳大利亞的幼兒,特別是在同情利他特質上,說明了幼兒親社會性人格的形成受文化特質的影響。[33]

四、兒童親社會性培養研究

關于兒童親社會性的培養研究多以理論探討為主,研究者通過總結影響兒童親社會性發展的相關因素,對家庭和學校教育提出一些教育策略,主要包括:對兒童親社會行為應給予及時強化;為兒童提供教育榜樣;在游戲體驗中培養兒童的親社會性。

由于以上提出的教育策略大部分難以量化,所以研究者們一般采取教育活動方式開展實證研究,并對其進行前后測量來驗證實驗效果。例如,李幼穗和周沖培養了兒童親社會性重要特質——同情心,研究從同情心的心理結構出發,結合幼兒同情心發展特點,采用多種活動形式設計方案對幼兒進行同情心培養,前后測結果表明活動有效促進了幼兒同情體驗和同情行為的發展,并對其他親社會性行為也有顯著促進作用。[34]楊麗珠、金芳和孫巖從培養幼兒健全人格角度出發,利用教育游戲這一最佳載體培養了幼兒親社會性中同情助人特質,前后測的結果顯示了人格教育活動方案的有效性。[35]

五、研究展望

綜上所述,關于兒童的親社會性發展國內外學者做了不少相關研究,其中學者們對兒童親社會性的結構和發展特點做了諸多探討,取得了較為一致的結論。兒童親社會性影響因素研究及培養研究也得到了一些成果。這些研究對于我們進一步研究兒童親社會性的發展無疑是有益的,但是研究中仍存在一些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的問題。

(一)對于親社會性的評定應采用多質多法

關于親社會性的研究雖然得出的結論大多數較為一致,但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即使在同一個研究中不同評價者對相同被試的評價也會得到不一致的結論,比如,陳會昌等人的研究顯示,師評小學兒童的分享行為在一至三年級間無顯著差異,而學生自我評價的分享行為在一至三年級則呈上升趨勢。[36]張真的研究比較了教師和母親對兒童親社會行為的評價,結果發現:母評得分高于師評,兩種評價只在男孩中存在中等程度正相關;兩種評價對女孩的親社會性都有預測作用,但只有師評能預測男孩的親社會性。[37]所以研究者在親社會性的研究上,對相同被試應采取不同方法進行評定,最終選取能夠反映兒童真實情況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度。

(二)關于兒童發展特點缺少追蹤研究

追蹤研究是研究隨時間所發生的變遷的最好方式,但關于親社會性發展趨勢的研究基本上采用的是橫向研究,通過比較兩個年齡段或是年級之間的差異來說明年齡發展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揭示兒童親社會性的發展軌跡,對親社會性發展趨勢的研究應從幼兒到小學生的連續追蹤,而不應該分段進行。

(三)培養的實證研究缺少后效檢驗

從上文可以看出,對兒童進行現場教育實驗是通過前后測來檢驗培養方法的,這是對干預效果的立即檢驗,它難以回答此次的干預是否會對兒童具有長期效果這一問題。培養研究的目的在于檢驗培養方式的有效性,提高兒童的親社會性,只有對此類研究進行后效檢驗才能真正達到研究目的,進一步為我國制定兒童教育政策、改善干預手段提供依據。

注釋:

[1]Eisenberg N,Miller P A,Schaller M,et al.The role of sympathy and altru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in helping: a reexamin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89,57(1):41-67.

[2]Penner L A,Fritzsche B A,Craiger J P,et al.Measuring the prosocial personality [M]. Advances in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95.

[3]楊麗珠等.兒童青少年人格發展與教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4]劉群,張金榮.幼兒親社會性質化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04:134-136.

[5]張金榮,劉群.小學生親社會性調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07,12:70-71+113.

[6]宗愛東,李丹.2 歲兒童親社會行為及與父母教養方式、親子依戀的關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5,09:46-48.

[7]王美芳,龐維國.學前兒童在園親社會行為的觀察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7,03:17-22.

[8]馬娥,丁繼蘭.3-6 歲幼兒自由活動時間親社會行為性別差異研究[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6,05:69-72.

[9]王美芳,董會芹,龐維國等.學前兒童親社會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心理衛志,1998,06:37-38.

[10]李丹,李伯黍.兒童利他行為發展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通訊,1989,05:8-13+64-65.

[11]藺秀云,方曉義,李輝等.云南省學生親社會傾向發展趨勢及對學校適應的預測[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04:44-51.

[12]張金榮.3~12 歲兒童人格的結構評定及其發展特點的追蹤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13]李丹.小學兒童親社會價值取向發展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0,04:20-24+37.

[14]李德顯.幼兒分享意識、分享行為發展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3,12:16-18.

[15]趙南.湖南省3-6 歲幼兒人格發展現狀與特點[J].中國特殊教育,2013,08:90-96.

[16]李丹.影響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0,03:285-288+381.

[17]劉文,楊麗珠.社會抑制性與父母教養方式對幼兒利他行為的影響[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01:6-11.

[18]賈蕾,李幼穗.兒童社會觀點采擇與分享行為關系的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04:305-309.

[19]丁芳.兒童的道德判斷、移情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5:77-80.

[20]趙景欣,申繼亮,張文新.幼兒情緒理解、親社會行為與同伴接納之間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01:1-6.

[21]王昱文,王振宏,劉建君.小學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理解發展及其與親社會行為、同伴接納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1,01:65-70.

[22]Han R,Shi J N,Yong W,Wang W Z.Intelligence and Prosocial Behavior:Do Smart Children Really Act Nice?[J].Current psychology,2012,31:88-101.

[23]Gülay H. Assessment of the prosocial behaviors of young children with regard to social development, social skills, parental acceptance-rejection and peer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2011,38(3):164-172.

[24]Romano E,Tremblay RE,Boulerice B, Swisher R.Multilevel correlates of childhood physical aggress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5,33(5):565-578.

[25]Carlo G, McGinley M, Hayes R, Batenhorst C,Wilkinson J. Parenting styles or practices? Parenting, sympathy,and prosocial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J].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07,168(2):147-76.

[26]杜春霞.家庭環境與同伴關系對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影響[J].幼兒教育,2010,30:43-46.

[27]黎志華,尹霞云,蔡太生,蘇林雁.父親參與教養程度、父子依戀關系對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05:705-707.

[28]Hastings P D, McShane K E, Parker R, Ladha F.Ready to make nice:Parental socialization of young sons'and daughters'prosocial behaviors with peers.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07,168(2):177-200.

[29]楊麗珠,張華.小學教師期望對學生人格的影響:學生知覺的中介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03:161-166.

[30]蘆詠莉,董奇,鄒泓.社會榜樣、社會關系質量與青少年社會觀念和社會行為關系的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8,01:1-6.

[31]楊麗珠,徐敏,馬世超.小學生同伴接納對其人格發展的影響:友誼質量的多層級中介效應[J].心理科學,2012,01:93-99.

[32]Ma H K, Shek D T L, Ping C C, Tam K K.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eer and teacher influences on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of hong kong chinese adolescents.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2,30(2):157-168.

[33]楊麗珠,孫曉杰,常若松.中國澳大利亞4~5 歲幼兒人格特征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7,03:76-80.

[34]李幼穗,周坤.同情心培養對幼兒典型親社會行為影響的研究[J].心理科學,2010,02:341-345.

[35]楊麗珠,金芳,孫巖.終身發展理念下幼兒健全人格的培養目標構建及教育促進實驗[J].學前教育研究,2014,(8):3-16.

[36]陳會昌,耿希峰,秦麗麗,林思南.7~11 歲兒童分享行為的發展[J].心理科學,2004,03:571-574.

[37]張真.比較母親和老師對幼兒親社會行為的評價:一致性和預測性[J].心理科學,2012,04:926-931.

猜你喜歡
社會性同伴兒童
“社會性死亡”:青年網絡暴力新趨勢及治理路徑
以戶外混齡活動促進社會性發展
紅薯會給同伴報警
專題·同伴互助學習
尋找失散的同伴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社會性交互及其在三維虛擬學習環境中的實現
社會性軟件在網上交互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
“六·一”——我們過年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