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科院校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策略研究

2015-03-27 07:53孔祥娟
關鍵詞:工科人文素質教育

在進行對工科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之中,轉變教育的思路,從傳統的工科學校教育的直線性思維(即在教育的過程之中,只重視對于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養,忽視對于學生的心理的培養,淡化對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有效的轉換成為非線性的思維(即在教育的過程之中,充分的考慮到工科大學生群體的心理訴求,從工科大學生群體的實際心理特點出發,制定出符合工科大學生群體的人文素質教育實施策略方法)。在運用人文素質教育實施策略的過程中,主要依靠的就是思維的變通性,走出傳統的工科教育的桎梏,保證大學生群體能夠得到足夠的人文思想熏陶。與此同時,在進行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的重視到人文素質教育“傳道”“解惑”的重要作用,重視對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體系的建立,提升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教育效果,滿足工科院校學生的實際需要。

一、工科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是大學教學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

現階段的工科院校在進行大學生教育的過程中,忽略了對于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追求,這就導致工科院校大學生在畢業走向社會之后,往往存在“情商”不夠高,性格不夠完善的缺點,難以快速的融入社會。在這樣的背景下,就需要工科院校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提升工科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工科院校學生完整性格的形成。與此同時,在進行工科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工科大學生的人文素養需求進行教育方法的制定。具體的來說,在傳統的工科院校大學生教育過程之中,主要采用的就是“工科思維”為中心,憑借著學校的工科學術氛圍,主要培養的是學生的工科專業技能,認為只要培養好學生的專業技能就發揮了“為學生負責”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對于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針對于傳統工科院校培養模式的不足,工科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采用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通過對大學生群體的個人特點和思想行為特征的總結,找出了符合工科院校大學生心理特點的人文素質教學方法。具體的來說,人文素質教育的教育模式的優勢所在就是在進行對大學生教育的過程之中,從學生的心理訴求出發的,進行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工科學校采用人文素質教育的教育模式,是在強調構建工科院校理論性強的基礎上,切實的以學生為教學的根本,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教育方法。通過在工科學校之中應用人文素質教育的教育方法,使得學校的教育模式更加具有人性化色彩,也使得學校進行的教育更能夠尊重學校的學生的個人發展訴求??傮w來說,工科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根本的目的就是在幫助大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過程中,掌握足夠的人文哲學知識,豐富工科學生的知識面,陶冶工科院校學生的情操。

相比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人文素質教育更加有助于工科院校提升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在人文素質教育模式的推行過程之中,學校在教育的過程之中更加重視對于大學生群體的內心需求,并在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考查學生的內心感受的變化情況,并允許在校園內部開展人文哲學類知識比賽,鼓勵工科學生學習人文哲學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促進工科院校大學生完整知識體系的形成。

二、當前工科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與不足

(一)學院管理較少人文關懷性

工科院校在進行學生管理的過程中,缺乏足夠的人文關懷。具體的來說,我國的工科院校教育可以看做是一個過分追求鍛煉學生專業技能的教育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學校的學術氛圍過于沉悶,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此同時,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最強調的就是在學術的嚴謹性,這就很容易導致學校內部的大學生群體難以和學校之間建立一種人文信任感,學校也難以激勵起學生對于學校的認同感。

(二)課程設置建設缺乏靈活性

不同于文科院校,工科院校是以工科知識為學校的主要教學任務的。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的評價集中在單一的數字量化考核之上,這就導致學生的人文素養難以被通過考核體現出來。與此同時,所采取的的量化評定標準也不夠嚴密,數量過多,這就導致學校的大學生群體將過多的時間浪費在了應付考核評定的過程之中。這也從側面可以看出,工科院校的課程設置忽視了對人文知識的考核,難以真正的發揮出鍛煉學生人文素養的作用。

(三)人文素質教育具有滯后性

在工科院校之中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教學方式的選擇的,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就可以避免人文教育模式千篇一律,缺乏靈活性的特點。但是,在目前的工科學校人文素質教育過程中,習慣于沿用工科學科的教學模式進行對學生人文類知識的學習要求,不能夠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對教育方式的調整工作,這就導致難以到達預期的教育目標。與此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只是重視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的培養,只想讓學生學會專業知識,就會嚴重的抑制學生自主創新的思維,抹殺學生的創造能力,難以發揮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作用。

(四)師資人文觀念逐漸流失性

在工科院校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具的過程中,如果只考慮到用沉悶的理工科思維進行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就難以發揮出人文素質教育的價值所在。一般情況下,教師的工作時間、教師的教學科研成果、教師的教學價值是難以通過教學效果所直接體現出來的。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之中,對于個人榮譽的追求也是多種多樣的。這就導致在進行對教師的教學效果的評價過程之中,難以有效的發揮出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錯誤的引導工科學校的教職工,忘記了人文素質教育“傳道”“解惑”的重要作用,進而忽略對于人文素質教學的核心價值的追求。

三、加強工科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轉變觀念,推行實施通識教育

為了有效的解決目前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不足的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應當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重視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具體的來說,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牢記師生平等的觀念,放下自己的身架,推行實施通識教育。例如,教師可以開設和學生進行人文知識的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學生可以將自己對于人文知識的觀點提出來,教師也要對學生的看法進行積極的評價,鼓勵學生多閱讀人文哲學類書籍,豐富學生的學識。

(二)健全人文,人文社科體系全面

在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過程中,老師在教學中也應該投入教育者應有的愛心,要努力做一個有靈魂的教育者,并不斷的完善人文素質鑒于體系,提升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覆蓋面。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教師充分建立健全人文素質教育的體系。具體的來說,就是要充分的考察人文素質教育包含的內容;尋找人文素質教育核心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在人文知識學習過程中發揮自主思維、自主動腦的動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加強管理,保障人文教育建設

在進行工科學校的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好工科學生思維嚴謹,自律性強的特點。針對這樣的情況,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學習,并牢牢的記住人文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人文教育的管理作用,督促工科學校的大學生接受人文素質教育。與此同時,針對部分工科院校的大學生不夠重視人文素質教育學習的情況,需要為人文素質教育設置相應的考核指標體系,以便于保證工科學校的大學生充分重視到進行人文素質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同時,為了提升工科院校大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學學習的積極性,要定期進行對人文素質教育課題的探討活動,讓學生在完成各項人文素質教育探討工作的同時促進自身能力的提高。

(四)組織培訓,提高教師教學技能

對于不同的學生,工科院校的教師要采取不同的人文素質教學方法,這就需要組織教師進行培訓,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更好的完成人文素質教育過程。與此同時,教師還要認識到,在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只有自身掌握了足夠的人文素質教育知識,學生才會從教師那里掌握到足夠的知識。通過教師的專業技能,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就可以迅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在進行對工科院校的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的過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對大學生薄弱點的教育,以便于有針對性的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五)陶冶情操,創建人文和諧校園

在實施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過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大學生的人文情操的培養,構建和諧校園。教育過程中,必須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并通過人文素質教育陶冶工科院校學生的情操,進而保證大學和諧校園的建設,以及和諧氛圍的形成,充分發揮人文素質教育陶冶身心的作用,充分利用人文素質教育提升工科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建設人文和諧的校園環境。與此同時,通過創建人文和諧校園,可以充分的發揮出哲學中“道法自然”理念的觀點,讓學生在享受到校園的和諧環境的同時,陶冶學生的身心,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自身的人文素養觀點,促進工科院校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人文素質教育在工科院校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工科院校大學生形成人文素質觀念,有利于工科院校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通過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可以使大學生的思想與精神文明意識得到提高。為了保證工科院人文素質教育的可行性,大學在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時,要注意教學過程的循序漸進。除此之外,在進行大學教學的人文素質教育時,要確定合理的目標,明確相關規范,切忌盲目跟風,要做到基礎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機結合,最大程度地實現人文素質教育在工科院校教學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歡
工科人文素質教育
新工科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項目推動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大學素質教育的實施策略
人文紹興
工科概率統計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討
人文社科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誰來教“醫學人文”課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