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密認識的規律探析

2015-03-29 00:53巨乃岐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5年6期
關鍵詞:保密主體思維

巨乃岐

(信息工程大學理學院人文社科系,河南鄭州 450001)

保密認識作為人類認識的特殊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除了遵循人類認識活動的共同規律之外,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表現出一般認識所不具有或不明顯具有的特殊的規律性。系統研究保密認識運動的規律性,對于深刻理解保密認識的各種具體成果,全面提升保密認識的水平和層次,加速推進保密實踐的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具有強烈目的性的規律

目的性是一切認識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與一般的認識活動不同,保密認識具有強烈的目的性,它不是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使,不是單純地追求保密真理、發現保密奧秘,而是出于保密實踐的迫切需要,受到主體生存、安全和利益需要的驅動,為了保障、獲得和實現保密價值而不得不進行的活動。很顯然,沒有保密認識的指導,保密實踐就將失敗,主體的生存、安全和利益就無法保障??梢哉f,強烈的目的性既是保密認識最顯著的特點,也是保密認識運動最基本的規律。

保密認識具有強烈目的性的規律,揭示了保密認識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和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受到社會的政治、經濟、階級、資源、競爭等多種因素直接制約的內在聯系。首先,保密認識具有鮮明的政治和經濟目的。保密實踐作為滿足主體生存、安全和利益之需要的特殊活動,關系到國家、民族的生存和安全,關系到軍隊的安全與勝利,關系到企業的存在和利益,直接受到特定時代的政治、經濟的制約。作為以保障、獲得和實現保密價值為己任的保密實踐的意識反映和觀念存在,保密認識必定服從和服務于一定的階級、民族、國家和政治集團的政治目的和經濟利益。政治目的和經濟利益決定保密實踐活動的發動、策劃和進行,必然也決定著保密認識活動的發動、進行和展開,并決定著保密認識活動的性質。保密認識的政治、經濟目的,使得保密認識與理論研究中的相當一部分對象和內容(如保密思想、保密學術和保密歷史等學科門類的許多重要理論和原則)都帶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具有強烈的實用目的,指向具體的實踐活動。保密認識的獲得、形成和發展,同時也打上了階級、民族、國家或政治集團的烙印,特別是其保密思想、保密方針、保密政策、保密措施等更是如此。其次,保密認識具有明確的實踐目的。保密實踐作為保密雙方之間的激烈競爭和嚴酷斗爭,歸根到底是雙方之間力量與智慧的較量,雙方不僅因一定的政治、經濟目的而展開堅決的斗爭,而且總是在具體的歷史的條件下并圍繞具體的歷史的保密目的而展開的保密實踐活動,整個保密活動既有長遠的戰略目標和根本目的,也有具體的戰術目標和現實目的。離開了保密實踐目的的指導和制約,保密認識就會變成為無的放矢的盲目活動,保密認識的成果也將成為毫無意義的空談。

保密認識具有強烈目的性的規律貫穿于保密認識活動的全程,體現于保密理論研究的始終,構成保密認識活動的內在動力和思想引擎,驅動和制約著保密認識運動的發起和進行,調節、控制并決定著保密認識活動的方式、方法和性質。第一,它提出保密認識的任務,為保密認識的進行指明方向、明確目標。全部保密認識活動自始至終都受到強烈的目的性的驅使和推動,正是強烈的目的性發起了一個個具體的保密認識活動,規定了保密認識的目標、任務、方向和道路。第二,它調節和控制著保密認識活動的方式和方法。保密認識活動的全部目的是服從并服務于保密實踐需要,其直接目的是保守己方秘密、獲取對方秘密。正是由于強烈目的性的作用,為了達到安全快速傳遞保密信息和情報的目的,保密主體建立和發展了多種密碼理論,從遠古的“陰符”“陰書”“陰語”等簡單的密語,到近代的代替密碼和移位密碼,如1568年Leon Battisa發明的并運用于美國南北戰爭中的代替密碼和運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ADFGVX換位密碼,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普遍使用的機械密碼,如德國號稱不可破的ENIGMA密碼,一直到現代戰爭中的電子密碼、私鑰密碼、公鑰密碼和混合密碼,等等;與此同時,為了達到偵破、獲取對方秘密情報的目的,保密主體同樣建立并發展了多種破譯密碼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第三,它決定著保密認識成果的性質和功用。保密認識目的的不同,決定著保密認識成果的性質和功用也不同。毫無疑問,出于軍事保密目的而形成的軍事保密認識,一般都具有強烈的軍事性,突出表現為核心內容上的政治性、實踐要求上的戰斗性、價值取向上的國家性、思維方式上的超前性等;[1]出于經濟保密目的而形成的企業保密認識,一般都具有明顯的功利性,突出表現為核心內容上的利益性、實踐要求上的獨享性、價值取向上的獲利性、思維方式上的新穎性等。

二、存在激烈對抗性的規律

保密活動作為對立雙方之間的激烈競爭和嚴酷斗爭,不僅是彼此之間經濟、物質和技術等綜合實力的直接較量,同時也是對立雙方之間智謀、智略和智慧的激烈對抗和智力競賽。在現實的保密活動中,對立雙方都想取得勝利,而任何一方的勝利都是對對方勝利的排斥和否定。保密活動中雙方之間尖銳對立和激烈對抗的內在聯系,反映到保密認識中,就表現為對立雙方的保密認識之間存在著極強的相互依存性和激烈的相互對抗性。

首先,在保密活動中,任何一方的主體要確保實踐活動成功有效,就必須做到知彼知己,既把握客觀情況,又掌握主觀情況。這就要求主體必須調動所有的認識手段,力爭全面準確地掌握雙方的全部情況,特別是對方的主觀和客觀情況,做到知對方之所在、知對方之所有、知對方之所能、知對方之所憑、知對方之所想、知對方之所需、知對方之所短,一句話,只要是與保密活動相關的因素都要納入到保密認識的范圍之內,俾使保密認識全面化、系統化、實時化,[2]在此基礎上決定己方的行動方案,諸如應該使用的力量、手段、方法,等等。反過來講對方也會這樣做。也就是說,保密活動中主體一方的認識需要而且必須建立在另一方認識的基礎上,并隨著對方認識的變化而適時調整和不斷變化。軍事斗爭中常說的“敵變我亦變”正是對保密斗爭和保密認識相互依存性和彼此對立性之雙向運動和激烈對抗的生動描述。保密活動中保密認識的激烈對抗,突出表現和集中體現在對立雙方保密謀略、保密策略和保密戰略戰術的不斷變化、調整和對抗中。

其次,在保密活動中,對立雙方為了挫敗對方意圖、達到己方目的,都會在努力認識對方情況的同時,竭力掩蔽己方情況不為對方所認識并且盡可能地干擾和破壞對方的認識活動,使其喪失認識能力。保密活動中經常使用的隱真示假、聲東擊西、欲擒故縱、虛張聲勢、偷梁換柱、金蟬脫殼等方法,既是保密實踐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也是保密認識的常用方法和手段。保密活動中這種認識和反認識的現實運動和矛盾斗爭,正是保密認識雙向對立、激烈對抗的突出表現。

保密認識雙向運動、激烈對抗的規律,揭示了保密認識中對立雙方互為主客體的對立本質和內在關系。它表明,保密雙方的認識之間及認識與反認識之間既是針鋒相對、彼此對立的,又是相互包含、相輔相成的,這在客觀上勢必造成雙方認識的相互依存、相互借重、相互轉化和相互促進。就此而言,保密認識不僅是在雙方激烈的實踐對抗中產生的,而且是在雙方激烈的認識對抗中發展的。

三、體現復雜制約性的規律

保密認識作為一個目的性、斗爭性、實踐性和社會性都非常強烈的特殊活動,它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制約因素多,與一般的認識活動相比,又有著復雜制約性的規律,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保密認識來自保密實踐并運用于保密實踐,始終受到保密實踐的制約。與一般的認識活動不同,保密認識與保密實踐的關系更加密切,保密實踐對保密認識的要求更高、制約性更強。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一般認識規律,表現在保密認識活動中,不再是簡單的前后相繼、彼此分離的多個階段,而是前后包含、走向融合的一體化活動和過程。不僅保密實踐離不開保密認識的指導,而且保密認識更是離不開保密實踐的呼喚、支持和推動。保密實踐的任何發展變化,如保密新領域的開拓,保密新目標的確定,保密新機制的形成,保密新技術的運用,等等,都將對保密認識提出新課題、新挑戰,從而產生已有保密認識同新的保密實踐之間不相適應的矛盾??朔@一矛盾,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順應發展變化著的保密實踐,對原有的保密認識包括保密計劃、保密方針、保密思想、保密理論等,進行再認識,對其中過時的予以淘汰,不足的予以補充,過去沒有而為新的保密實踐迫切需要的,則更要積極創新予以發展。而新的保密認識的產生,又會反作用于保密實踐,增強實踐主體的能力,擴大實踐對象的范圍,提高實踐發展的水平,同時在實踐中檢驗保密認識的正確性,推動保密認識的進一步發展。保密認識就是在實踐和認識這對矛盾的不斷產生又不斷解決的辯證運動中,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F代保密實踐的范圍日趨廣闊規模不斷擴大,保密信息與情報產生、處理、貯存、傳遞和運用的速度、程度、精度和量度都極大增強,大大推動了保密認識的發展。

其次,保密認識受到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制約。保密實踐作為主體保障自身生存、安全和利益的特殊活動,不僅是在具體的社會環境中展開和進行的,而且一刻也離不開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參與和支持。眾所周知,主體,包括保密主體作為國家和社會中的主體,都是從屬于政治并為政治服務的。因此,保密主體的保密認識活動總是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并體現出一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傾向的,不表現為確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態度的純粹中性的保密認識是不存在的。而政治又是經濟的集中表現,經濟作為保密活動的物質基礎,又使得保密認識必然受到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其發展有賴于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上,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每當科技發展取得重大進步和重要成果時,最先進的科學思想和最高效的技術手段總是優先運用于保密實踐特別是軍事保密實踐中,這同時也促進著保密認識的變化和發展。另一方面,保密認識也離不開人類一般的認識發展特別是認識工具與方法的改進整個社會的文化水平和民族文化傳統,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保密主體的認識活動。由此可見,要推動保密認識的發展,就要善于從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吸取一切可以吸取的營養,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尤其在現代條件下,保密活動和社會各方面的聯系越來越密切,這就為保密認識的發展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社會環境和條件。

再次,保密認識同時受到保密主體思維方式的直接影響和深刻制約。保密認識作為保密主體對保密實踐的能動反映和思維成果,最直接最深刻的制約因素是保密主體的認識能力尤其是保密主體的思維方式。所謂思維方式是指人們在思維活動中所采取的一定思維定勢和思維取向,是按一定結構、方法和程序把思維諸要素結合起來的相對穩定的思維運行樣式。作為定型化了的思維模式,思維方式構成特定時代和民族人們思維活動所遵循并認同的根本規范。就其本質而言,思維方式源自實踐方式,是社會實踐方式在人腦中的內化,是客觀的感性物質活動意識化、觀念化的產物,是實踐活動的要素、過程、規律、操作規范、程序等的觀念凝結和歷史積淀,是作為人的認知模式和評價模式的觀念系統。歷史證明,思維方式一經形成,就會積極參與人的認識活動,影響主體的認識過程和結果。保密主體在認識保密事物、現象和過程時,首先要受到自身已有思維方式的影響和制約,要運用已有的思維方式對思維內容進行篩選、組織和整合。保密主體的思維方式一方面具有自身民族和文化的鮮明特色,另一方面又表現出自身長期保密活動的精神積淀和思維特質,形成自身特有的思維方式即保密思維方式。保密主體的思維構成要素,如保密知識、保密觀念、保密智力、保密情感、保密思維習慣、保密審美情趣,等等,所有這些以及它們的結合狀況直接制約著保密主體的思維方式及其狀況和水平,并最終影響著保密認識的成果和面貌。毫無疑問,保密思維方式對保密認識的形成影響最大、制約性最強。保密思維方式制約保密認識的規律表明,良好的保密思維方式是正確保密認識形成的重要因素和主體條件。在信息時代條件下,伴隨著保密實踐的迅速發展和保密斗爭的日趨激烈,保密主體必須立足現實、面向未來,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的束縛,自覺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信息意識、創新意識和超前意識,努力做到能夠在錯綜復雜的保密現實問題面前見表知里、見微知著、見顯知隱,善于透過保密現象抓住保密本質,全面提升保密主體的思維能力和水平。

四、呈現迅速變化性的規律

與一般的實踐活動相比,保密實踐具有更多的人為因素、偶然因素和不確定因素,因此,保密認識與一般的認識相比又具有更多的變化性和動態性,呈現出一般認識所不具有的迅速變化性的規律。不僅保密實踐過程中的具體理論和認識始終因時因地因人而迅速變化,而且即使普遍性程度比較高的保密認識和理論,也同樣具有動態多變和與時俱進的特點,表現出歷時過程中進化與革命的統一和共時系統中分化與綜合的統一。

首先,從縱向看,伴隨著保密實踐的歷史發展,保密認識總是在進化與革命的交替過程中不斷向前發展。我們知道,保密活動作為滿足主體生存、安全和利益需要的特殊活動,是在人類社會中必然產生的一種歷史現象,它本身有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是量變與質變、階段性與過程性、延續性與跳躍性相統一的過程,保密認識作為對保密活動的觀念反映和理論建構,同樣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從進化到革命的過程由于保密實踐是主體能動性、創造性、智慧性的高度綜合和集中體現,因此是一個充滿變化、極少重復并不斷發展的特殊領域,這就意味著保密認識的任何成果都只具有相對的性質,都只是暫時的、有限的和可變的,都處于不間斷的量變過程中,并不斷創造和醞釀著從量變到質變從進化到革命的條件。面對保密實踐的迅速發展,保密主體如若不能及時轉變觀念,反思、修正、補充已有理論,甚至進行徹底的理論創新那么,原有的保密理論就可能變得毫無用處,甚至成為禍患。保密實踐的特點和本性反映在認識活動中,必然表現為保密認識具有進化與革命不斷交替、快速互動的動態規律。保密認識的快速進化與革命,意味著構成保密理論的基本觀點、概念、原理、方法等要素乃至整個理論體系,始終較快地發生著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不完善到完善、從反映事物膚淺本質和部分特性到反映事物深層本質和完整屬性的變化。一般地,這種進化與革命的變化常常表現為從發現新的保密事實,到提煉出新的保密概念,從總結出新的保密定律到概括出新的保密理論,一直到構建出完整化的保密科學、建制化的保密學科和系統化、理論化的保密哲學。很顯然,在這一變化過程中,保密認識的量變和進化從未間斷,始終進行,但與此同時,保密認識的質變和革命蘊含其中,更顯突出。更為重要的是,在保密認識進化與革命不斷交替的過程中,任何進化都是在新質基礎上的新的量變,而任何革命又都是在新的量變基礎上的新的飛躍,這樣,保密認識在整體上表現出變化迅速的特點和趨勢。正是保密認識進化與革命的質量互動與交替發展,使保密認識呈現出快速變化性的規律。

其次,從橫向看,伴隨著保密實踐的時代拓展,保密認識總是在分化與綜合的交互作用中不斷日新月異。保密認識不僅在歷史的長河中發生著進化與革命,而且在時代的拓展中經歷著分化與綜合。這種分化與綜合的過程從保密認識產生之時的古代就已經開始,現代保密認識的發展更是日益強烈地呈現出這種趨勢。一方面,保密實踐的領域不斷拓展,保密實踐本身分工越來越細,關于保密實踐的各種知識也日趨專門化,保密認識的新理論、新學科、新分支不斷涌現。近些年來開始興起的保密管理學、保密技術學、保密文化學、保密情報學、保密檔案學、保密人才學,等等,便是證明。另一方面,伴隨著保密實踐的不斷社會化、系統化、工程化,保密實踐不僅需要各種專門化、具體化的保密認識和理論,而且越來越需要綜合化、系統化、一體化的保密理論、保密技術、保密組織,適應保密實踐的時代發展,保密認識的各門知識又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從而產生了新興的保密邊緣學科、交叉學科、橫斷學科,出現了像保密心理學、保密經濟學、保密社會學、保密創造學保密哲學等新興學科。很顯然,保密知識既分化又綜合,體現了人類保密知識水平、認識領域、認識方法的新變化,標志著保密認識領域的分化、細化、擴大和綜合。分化、細化,推動著保密認識不斷向縱向發展;擴大、綜合,推動著保密認識不斷向橫向拓展。分化細化之中有擴大、有綜合,擴大綜合之中也有分化、有細化分化、細化與擴大、綜合的相互作用和統一趨勢,推動著保密認識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體現了保密認識發展的內在規律,反映了保密認識系統化的發展方向。

[1]劉懷彥,巨乃岐.軍隊保密文化建設[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2]巨乃岐.試論信息時代的新知戰觀[J].東方論壇2011,(5).

猜你喜歡
保密主體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多措并舉筑牢安全保密防線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技術創新體系的5個主體
擴頻通信技術在NFC中的保密處理
論中國共產黨的保密觀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