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氯酸鈉預處理污泥對厭氧消化的影響

2015-04-15 08:35王玲玲孫德棟任晶晶董曉麗大連工業大學輕工與化學工程學院遼寧大連116034
大連工業大學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次氯酸鈉污泥預處理

王玲玲,孫德棟,任晶晶,董曉麗,馬 春,郝 軍,薛 芒(大連工業大學輕工與化學工程學院,遼寧大連 116034 )

次氯酸鈉預處理污泥對厭氧消化的影響

王玲玲,孫德棟,任晶晶,董曉麗,馬春,郝軍,薛芒
(大連工業大學輕工與化學工程學院,遼寧大連116034 )

摘要:采用次氯酸鈉對污泥進行預處理,考察了預處理對污泥厭氧消化的影響。以原污泥作為對比,研究了經過次氯酸鈉預處理后,厭氧消化過程中污泥性質及甲烷產氣量等的變化。經次氯酸鈉預處理的污泥,在厭氧消化過程中平均日產氣速率為34 mL,比未經過預處理的污泥產氣速率提高了9.80%;經預處理后污泥厭氧消化總產氣量為1 055 mL,比未預處理的多產氣122 mL。預處理污泥出現產氣量峰值的時間比原泥提前4 d,表明次氯酸鈉預處理可以加速厭氧消化速度,縮短污泥停留時間。厭氧消化時SCOD是表示污泥水解增溶程度的參數。實驗結果顯示,次氯酸鈉預處理促進了污泥的水解,厭氧消化過程中,預處理污泥的SCOD濃度高于原泥,最大值為487 mg/L,比原泥中SCOD濃度的峰值大11.62%。

關鍵詞:污泥;次氯酸鈉;預處理;厭氧消化

0 引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市政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規模與處理程度也在不斷擴大和提高,產生了大量的剩余污泥并與日俱增,剩余污泥的處理處置費用投資大,甚至高達污水處理廠總運行費用的50%~60%[1]。目前,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影響下,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資源化逐漸成為剩余污泥處理的方向發展[2]。厭氧消化是處理剩余污泥較普遍的方法之一,較其他處理方法,厭氧消化具有滅殺病菌、減少污泥體積、促進污泥穩定等優點,同時又能產生沼氣,回收能源,但是污泥絮體的復雜結構[3]使得水解酸化階段速度減慢,這也使得該階段成為厭氧消化的限速階段[4-5],并且剩余污泥中微生物細胞壁阻礙了有機物的釋放與利用[6],進一步減慢了整個進程。目前,該領域學者已經發現并應用了很多方法對污泥進行預處理,使得污泥絮體結構遭到破壞,細胞內含物釋放到水相中,加速水解速度。目前污泥厭氧消化預處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破碎、熱處理、堿處理、超聲處理、臭氧氧化以及氯氧化等[7]。次氯酸鈉具有較強的氧化性,主要用作消毒劑、殺菌劑和漂白劑,也用于其他行業如食品包裝、洗滌劑行業的消毒和殺菌以及小規模供水凈化[8];次氯酸鈉價格低廉,如果在實踐中得到應用,運行成本將會降低。作者采用次氯酸鈉作為預處理劑對污泥進行預處理,研究次氯酸鈉對污泥預處理的可行性,以及預處理后污泥的厭氧消化過程中理化性質的改變情況,以期為剩余污泥處置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1 實驗

1.1儀器與試劑

儀器:微波消解儀,箱式電爐,紫外分光光度計,便攜式pH計,萬用電爐,恒溫水浴鍋。

試劑:次氯酸鈉;重鉻酸鉀,優級純。

實驗所用剩余污泥取自大連市凌水河污水處理廠CAST工藝中經過濃縮后的剩余污泥,污泥質量濃度為8~11 g/L,pH約為7,剩余污泥樣品在4℃冰箱中存放。

1.2實驗方法

實驗采用2個反應器編號分別為1和2,反應器1注入50 mL種泥和450 mL未經預處理的原污泥;反應器2注入50 mL種泥和450 mL經過經預處理的污泥,隔絕空氣,進行厭氧消化。每天各抽取50 mL的污泥用于參數測定,并加入50 mL的原泥和預處理污泥,使消化反應器中,始終保持著500 mL的污泥。反應器置于恒溫磁力攪拌器上,控制溫度為(35±2)℃,保證隔絕空氣。產生的氣體由導氣管導出,經過酸性飽和食鹽水收入到集氣裝置內,采用排水法測定產氣量。具體實驗裝置如圖1。氣體每日測量,取樣后通入N2數分鐘,以驅除空氣。

SCOD的測定采用微波密封消解法[9],氣體收集采用排水法,TP(總磷)測定采用鉬酸鹽比色分光光度法[10],TN(總氮)測定采用微波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11-12],pH值測定采用FE20型pH計。

圖1 實驗裝置Fig.1 Experimental facility

2 結果與討論

2.1預處理后污泥性質的變化

利用次氯酸鈉對污泥進行預處理,污泥的理化性質產生了變化,通過實驗分析,對比了污泥破解率、SCOD及其他水質參數,得出次氯酸鈉的最佳投加量(以次氯酸鈉的有效氯計)是14.5 mg/g SS,最佳反應時間為3.5 h。污泥預處理前后的性質變化如表1所示(污泥質量濃度為4 g/L)。

表1 預處理前后污泥性質的變化Tab.1 Characteristics of untreated and pretreated sludge

表1表明,經過預處理后,剩余污泥上清液中SCOD由初始的64 mg/L增加到了368 mg/L,遠遠高出了未經預處理的污泥的SCOD含量,這是由于次氯酸鈉作為消毒劑和漂白劑,它具有較強的氧化作用并呈現弱堿性,這個性質使得次氯酸鈉能夠破壞污泥的絮體結構,使得胞外聚合物(EPS)水解成為可溶性的小分子物質釋放到水相中,使得上清液中SCOD濃度不斷上升; TP、TN的質量濃度分別由1.2,33.9 mg/L分別上升到22.6,61.2 mg/L。這是因為在次氯酸鈉的作用下,微生物細胞壁被破壞,細胞內有機物質如氮、磷、糖等溶出,使得氮、磷的含量增加;多糖、蛋白質的質量分數分別增加了168%,174%,多聚糖是污泥胞外聚合物EPS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3],經過次氯酸鈉的預處理,使得ESP遭到破壞,多聚糖從絮體結構中釋放出來溶解到液相中,導致污泥上清液中多糖含量增加;同時微生物細胞壁細胞膜被次氯酸鈉破壞,細胞壁鑲嵌的和細胞內含的包涵蛋白質在內的有機物進入液相,從而增加了液相中蛋白質的含量[14]。

2.2預處理對厭氧消化過程中產氣速率及產氣總量的影響

圖2所示,對比了原污泥與預處理污泥產氣量的變化。由圖可知,2組的產氣量走勢是相同的,均是增加后又緩慢減少。不同的是,預處理后的污泥日產氣量明顯高于未處理的污泥,而且其高峰期出現在厭氧消化過程的第6天,產氣量為99 mL;而未處理污泥高峰期出現在第10天左右,其產氣量為83 mL,經預處理后污泥的產氣高峰明顯提前。這是因為未經過預處理的原污泥水解酸化依然是限速步驟,而經過預處理后,次氯酸鈉打破了污泥絮體結構的限制,使細胞內有機物大量釋放出來,從而產生大量的氣體。這表明經過次氯酸鈉的預處理,可以加速厭氧消化的進行速度,縮短污泥停留時間,降低運轉能耗。

圖2 污泥的日產氣量變化Fig.2 Variation of gas production volume per day

圖3所示為厭氧消化一個月期間污泥總產氣量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在厭氧消化過程中,未處理污泥總產氣量為933 mL,而預處理的污泥產氣總量是1 055 mL,比前者高出122 mL,增加了13.1%,這說明污泥經過次氯酸鈉的預處理后,污泥結構被打破,細胞內含物釋放到溶液中,繼續被水解為小分子有機物,被厭氧菌利用,增加了產氣量。

圖3 污泥總產氣量Fig.3 Cumulative gas production vs time

2.3預處理對厭氧消化過程中SCOD的影響

在一定范圍內,SCOD可以反映出溶胞水解的程度。由圖4可知,2組反應器的SCOD的變化趨勢是都是先增后減,這是由于水解過程中,在胞外酶的作用下,不溶性有機物被水解成可溶性有機物[13],使得SCOD不斷積累增加。經過預處理后的污泥的SCOD比未經過預處理的要大,其最大值比未處理時增加了133.5%,后者在厭氧消化過程中,SCOD值增加幅度要較預處理污泥的小。這是由于原泥在厭氧消化過程中微生物的水解速度相對較慢。

圖4 厭氧消化過程中SCOD的變化Fig.4 Variation of SCOD in the process of anaerobic digestion

2.4預處理對厭氧消化過程中pH的影響

在厭氧消化過程中,pH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示參數,為保證整個過程中各個菌群的正常生理活動,厭氧反應器的pH應該控制在6.5~7.5[14]。pH既對厭氧消化微生物菌群的活性產生很大影響,還能影響到中間代謝產物的毒性,因此,保持pH的穩定對于厭氧消化過程是否能夠穩定運行有著重要意義[14]。圖5所示,經預處理的污泥的pH較未處理的pH高,但基本保持在合適范圍內。從圖中可以看出,經預處理的污泥pH下降在6~10 d里低于未處理污泥pH,這是因為在這一階段污泥破解程度增大,加快了水解酸化的過程。而隨著厭氧消化過程的進行,預處理污泥的pH隨著增加,且比未處理的高,這是由于厭氧消化過程中堿度增加導致pH升高。

圖5 厭氧消化過程中pH的變化Fig.5 Variation of pH in the process of anaerobic digestion

3 結論

(1)污泥經過次氯酸鈉預處理后進行厭氧消化,平均日產氣速率為34 mL,比未處理的提高了9.8%;經預處理后污泥總產氣量為1 055 mL,比未經過預處理的多產氣122 mL。經預處理污泥產氣量的峰值出現時間比原泥提前4 d。次氯酸鈉預處理對污泥厭氧消化有一定的加速作用。

(2)在厭氧消化過程中,經過預處理的污泥SCOD最大值為487 mg/L,比原泥中SCOD的峰值大11.62%。用次氯酸鈉對污泥進行預處理,將剩余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分解、將微生物的細胞壁與細胞膜破壞,使細胞內含物釋放到液相中。次氯酸鈉的預處理加速了污泥水解酸化的速度。

(3)在厭氧消化過程中,pH先降低后逐漸增加,在增加一段時間后,趨于穩定狀態,保持在合理范圍內。為厭氧菌的生長代謝提供了合適的環境,也為后續厭氧消化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GUO Wan-qian,YANG Shan-shan,XIANG Wensheng,et al.Minimization of excess sludge production by in-situ activated sludge treatment processes—A comprehensive review[J].Biotechnology Advances,2013,31(8) :1386-1396.

[2]郝曉地,張璐平,蘭荔.剩余污泥處理/處置方法的全球概覽[J].中國給水排水,2007,23(20) :1-5.

[3]龍向宇,唐然,方振東,等.活性污泥的絮體結構模型[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10,23(2) :36-39.

[4]VAVILIN V A,LOKSHINA L Y.Modeling of volatile fatty acids degradation kinetics and evaluation of microorganism activity[J].Bioresource Technology,1996,57(1) :69-80.

[5]LI Y Y,NOIKE T.Upgrading of anaerobic digestion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 by thermal pretreatment[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2,26(3/4) :857-866.

[6]孫德棟,郭思曉,馬妮娜,等.微波-過氧乙酸聯合作用處理剩余污泥的研究[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1,33(4) :50-53.

[7]劉東方,王愛娟,王偉,等.超聲與次氯酸鈉耦合預處理剩余污泥的中溫厭氧消化效果[J].環境工程學報,2012,6(5) :1704-1708.

[8]曾靜容.次氯酸鈉溶液的用途及制法[J].中國氯堿工業,1994(6) :21-25.

[9]黃毅.微波密封消解法測定CODCr值[J].上海環境科學,1996,18(5) :32-34.

[10]俞丹梅.微波消解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總磷[J].工業水處理,2001,21(2) :25-27.

[11]王愛蓮,牛武江.微波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總氮[J].甘肅科技,2009,25(20) :73-75.

[12]喬夢陽,孫德棟,王玲玲,等.過氧乙酸預處理污泥對厭氧消化的影響[J].大連工業大學學報,2014,33(3) :197-199.(QIAO Mengyang,SUN Dedong,WANG Lingling,et al.Effects of PAA pre-treatment on anaerobic digestion of sludge[J].Journal of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14,33(3) :197-199.)

[13]王治軍,王偉.剩余污泥的熱水解試驗[J].中國環境科學,2005,25(增刊1) :56-60.

[14]顧夏聲.廢水生物處理數學模式[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169-170.

Effects of sodium hypochlorite pretreatment on anaerobic digestion of sludge

WANG Lingling,SUN Dedong,REN Jingjing,DONG Xiaoli,MA Chun,HAO Jun,XUE Mang
(School of Light Indu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Dalian 116034,China )

Abstract:Pretreatment of excess activated sludge using sodium hypochlorite (NaClO)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its effect on anaerobic diges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sludge and methane production before and after pretreatment was analyzed.It showed that average daily rate in anaerobic digestion of excess sludge was 34 mL,which was 9.80% higher than that of without pretreatment.The gas production rate was 1 025 mL in anaerobic digestion after the pretreatment,which was 122 mL more than the other.The time for maximum gas production rate was 4 d earlier than that for the original sludge.This indicates that to pretreat the excess sludge using NaClO can accelerate anaerobic digestion and shorten sludge retention time.SCOD is a parametric representing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and solubilization of sludge in anaerobic digestion.The concentration of SCOD at a maximum of 487 mg/L aft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ludge without pretreatment,and were about 11.62%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treated.

Key words:sludge sodium hypochlorite; pretreatment;anaerobic digestion

作者簡介:王玲玲(1987-),女,碩士研究生;通信作者:孫德棟(1970-),男,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4-02-16.

文章編號:1674-1404(2015) 03-0183-04

中圖分類號:X703.1

文獻標志碼:A

猜你喜歡
次氯酸鈉污泥預處理
次氯酸鈉消毒系統及其自控改造與應用
求解奇異線性系統的右預處理MINRES 方法
次氯酸鈉自動精密加藥系統在鄉鎮水廠中的應用
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現狀及發展趨勢
廢次氯酸鈉的循環利用及其對乙炔裝置水耗的影響
基于預處理MUSIC算法的分布式陣列DOA估計
淺談PLC在預處理生產線自動化改造中的應用
發達國家污泥處理處置方法
一種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裝箱罐
基于膜過濾的反滲透海水淡化預處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