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陵山片區傳統建筑特點分析

2015-04-23 09:22龍自立
科技視界 2015年11期
關鍵詞:吊腳樓武陵山民居

滕 丹 龍自立

(吉首大學城鄉資源與規劃學院,湖南張家界427000)

0 引言

武陵山片區范圍依據連片特困地區劃分標準及經濟協作歷史沿革劃定,包括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省市交界地區的71個縣(市、區)。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類型氣候,境內有澧水、資水、烏江、沅江、清江等主要河流,水能資源蘊藏量大。旅游資源豐富,自然景觀獨特,組合優良,極具開發潛力。區域內森林覆蓋率達53%。武陵山片區總人口為364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53萬人,鄉村人口2792萬人。境內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9個世居少數民族,各民族都有富有特色的建筑形式。本文主要分析該區域常見的吊腳樓建筑和傳統民居建筑的一般特征。

1 典型吊腳樓

在武陵山片區眾多建筑類型中,以吊腳樓為典型。吊腳樓也叫“吊樓”,是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民族的傳統民居,在湘西、鄂西、貴州地區普遍存在。吊腳樓已經有近兩千五年的歷史,其中苗族吊腳樓是苗族傳統民居建筑,是中國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它有著建筑學認為的最佳生態建筑形式——樓上住人,樓下架空。苗族的吊腳樓一般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個“廠”字形的土臺,土臺下用長木柱支撐。吊腳樓低的高度為七八米,高者達十三四米。屋頂除少數用杉木皮蓋之外,大多蓋青瓦鋪蓋平順而整齊。吊腳樓一般以四排三間為一幢,有的除了正屋外,還搭了一兩個“偏廈”。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樓,一般分三層,上層儲谷,中層住人,下層樓腳圍欄成圈,作堆放雜物或關養牲畜。住人的一層,旁有木梯與樓上層和下層相接,該層設有約有1米寬的通道?,F在的客廳就是苗族建筑的堂屋,用來迎接客人。兩側各間則隔為二到三個小房間為臥室或廚房。中堂前有大門,門是兩扇,兩邊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裝有靠背欄桿。

吊腳樓建筑形制屬最為獨特的大西南干欄民居建筑。由于其是半懸空建筑,故并不是完整意義上干欄建筑,稱之為半干欄建筑。正屋一般為一明兩暗三開間,以龕子作為橫屋,形成干欄與井院相結合的建筑形式。結構既有有簡單的一字型、L型,又有復雜的“三合水”、“四合水”。正屋中間為堂屋——迎客廳,后設祖壇,堂屋兩側有火塘,具有照明、煮食物的功效。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庭成員逐漸增多,會在正屋的兩邊建設偏房,其主要的特色是具有天井,人們一般進入天井后轉折后才能到達敞廳或敞廊。

2 武陵山片區傳統建筑

除了吊腳樓,武陵山片區其它傳統民居建筑具有一定共性,遵循一定的規律。

2.1 建筑選址

武陵山片區的建筑為民族繁衍和發展提供了生存的根基和保障,建筑的選址往往因時制宜,因地制宜,要經過一番仔細的勘測,才謹慎地做出選擇。該地區民居選擇因為地域環境和風俗習慣差別較大,但是總體而言分成四類:山腰、平地、高山臺地及河邊。由于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居民結合地理條件,順應自然,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勢,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觸地面少的房子,減少對地形地貌的破壞。同時,力求上部空間發展,在房屋底面隨傾斜地形變化,從而形成錯層、掉層、附崖等形式??傮w而言,武陵山片區民居的選址特點為:枕山、環水、面屏、向陽,注重與周圍環境的整體融合。

2.2 環境營造

武陵山片區的傳統建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與其所處環境相互影響,與其居民的人際關系和諧,最后形成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建筑環境的營造非常講究風水,如選址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為最佳屋場。在1982年,孫保羅在紐約的“太陽會議”上說:“風水世界觀可溯源于對天文地理的仰視俯寨,也包含著深奧的精神感應?!边@是一種勘天輿地,與大自然和諧協調的方法。在建筑環境營造上,居民在建房前都會請風水師卜算一下,這就包括“巡天、望氣、覓龍、察砂、觀水、定向、點穴”。風水學通常強調:崇拜自然、畏懼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所謂“居上山水間者為上”,建筑往往與山水、樹木相結合。建筑的整體布局注重地域局部的小氣候環境,在節約資源的同時也創造了山清水秀優美的自然環境。

2.3 平面布局

由于家庭條件的和用地環境的狀況不同,建筑的規模會有所差異,一般是由主屋和輔屋一起構成,形式為兩面圍合或者三面圍合,有條件的可以修筑院墻,使其成為獨立的院落。建筑講究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正房有長三間、長五間、長七間之分。大、中戶人家多為長五間或長七間,小戶人家一般為長三間,其結構有3柱2瓜、5柱4瓜、7柱6瓜。正中間的那間叫“堂屋”,是作祭祖先、迎賓客和辦理婚喪事用的。堂屋兩邊的左右間是“人住間”,各以中柱為界分前后兩小間,前小間作火房,后小間作臥室,臥室為防潮都有地樓板。不論房屋大小都有天樓,天樓分板樓、條樓兩類。在臥房上面是板樓,用木板鋪的樓板,放各種物件和裝糧食的柜子,也可安排臥房;在火房上面是條樓,用竹條鋪成有間隙的條樓,專放包谷棒子、瓜類,由火房燃火產生的煙可通過間隙順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廂房的吊腳樓,樓后建豬欄、廁所。

2.4 構造形式

該地區傳統建筑以木結構居多,這與漢族的穿斗式建筑原理是一致的。三柱無瓜、三柱四瓜、五柱六瓜,三柱六瓜以及五柱八瓜是現存最普遍的構架形式。對柱和瓜的數量沒有嚴格的限制條件,主要是取決于房屋進深大小,其中瓜是指支撐屋頂但落于橫梁上的豎向承重構件;柱是指支撐屋頂且直接落地的豎向承重構件。建筑屬于穿斗式建筑。在建造時,中柱居中,帶木柱豎成,上接樓枕、斜梁其上安置檁條,檁條上釘椽子,最后蓋瓦。各部件之間用榫卯結構連接,形成統一而牢固的整體。

2.5 材料特點

該地區傳統建筑以木、土、石、磚為建筑為材料,為防止雨水腐蝕和蛇蟻的侵蝕,墻腳處多用石塊等抗潮材料砌筑。建筑或獨處,或群居,與周圍環境相融合,較為常見的是依山勢而建或是沿著河畔,但并非緊貼河畔建設,沒有嚴格的對稱,錯落有致。建筑均建在向陽處,層層疊疊,高低起伏,宛若一幅自然的畫卷,這也體現了居民順應自然和尊重自然的思想。傳統吊腳樓民居建筑,擁有別致的形式和風格強烈的審美感受,同一種類型的建筑,也都是各具特色。傳統的吊腳樓建筑多是長方形和三角形的組合,這些幾何體給以一種剛柔并濟的美感,這里的柔是指一種典雅靈秀之美,剛是表現一種挺拔堅實的美。

2.6 裝飾細部

由于武陵山片區的傳統民居多為木質結構,木雕是它主要的裝飾手法,一方面它的工藝精巧,疏密有致,造型活潑生動,層次清晰豐富;另一方面體現在用色上,并沒有大面積使用突兀的顏色,而是充分利用材料的原有色澤與紋理,在小范圍內采用一些鮮亮的顏色來提色,如藍色和土紅色。在裝飾的題材主要是來自于本民族的文化像神話、圖騰之類的。分為以下幾類:①字類:“回”字、“喜”字較為常見;②錦類:用連續的團組成的額花紋;③圖騰:指的是龍鳳呈祥、喜鵲登梅之類,寓意深遠。

2.7 藝術美學

許多典型的武陵山建筑形式都是半桿欄式建筑,一般懸空用木柱支撐。它具有翼角飛起,走欄周匝,騰空而起,輕盈纖巧,亭亭玉立等特征,多半已山勢而建,或獨立或群立,在山林的映襯下,隱隱約約透漏出建筑輪廓,重重疊疊十分優美。武陵山傳統建筑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建筑形制也逐步得到改進,有很多新式建筑延續了這種建筑風格,出現了不同形式美感的藝術風格。

3 傳統建筑保護

對武陵山片區傳統村落的民居建筑需要做統一的規劃。規劃中要充分考慮建筑的風格因素,統籌考慮其村落布局、古村落景點、周邊的自然環境要素等,集體表現在后期修建的建筑形式要與古民居的建筑風格相配套,植物設計時要充分的利用其鄉土植物,使之與大背景相融合,這樣規劃實施出來的作品才能和原有的古村落統一起來。

對于建筑高度的控制也很重要。許多武陵山的傳統民居建筑大多數為一層,規劃要基本維持鄉土民居平緩、樸實的面貌,但村內若己有現代多層建筑,如鎮中心小學、現代居民房等二層建筑時,檐口高度多為5.5~6.0m,三層建筑檐高8.5m,建議控制高度與環境現狀協調。重要保護點內建筑高度控制為嚴格控制原有高度,核心保護區內建筑嚴格控制現有高度,改建建筑二層檐口高度不超過6.0m,三層檐口高度不超過8.5m,以滿足文物保護區單位周圍地段和重點地段建筑傳統風貌的保護要求。風貌協調區內按具體環境情況進行控制,嚴格控制傳統建筑原有高度,新建或改建建筑二層檐口高度不超過6.0m,三層檐口高度不超過8.5m,以滿足整體傳統建筑風貌的保護要求。對位于重點地段的一些新建的、近期難以拆除的、風貌較差、尺度較大的高度過高的私人住宅或辦公建筑,采取外立面整飾,層數削減的措施,使其與傳統風貌相協調。重點文物點周邊按照視線分析的結果控制高度,總體符合傳統村落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嚴格控制周圍山體,風景保護區(農田等)及地勢較高處的新建設,新建建筑控制層數為三層,檐口高度不超過8.5m,建筑的新建,整改等均需有關部門嚴格審批。

[1]吳新綠.試論武陵山區苗族民居中的生態智慧[J].懷化學報,2008.

[2]楊慎初.湖南傳統建筑[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3]張建華.關于鄉村景觀建設的若干思考[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7(3):323-325.

[4]房志勇.傳統民居聚落的自然生態適應研究及啟示[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0.

[5]陳重東.湖南村鎮住宅生態設計與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6:12-15.

猜你喜歡
吊腳樓武陵山民居
武陵山歌
民居攝影
民居書畫
民居智庫
苗族吊腳樓在民宿設計中的應用
巴渝文化——吊腳樓
吊腳樓(外三首)
推動武陵山片區民族文化生態旅游脫貧
奇趣民居
探析重慶吊腳樓對山地建筑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