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語文中如何培養創新意識

2015-04-23 09:22賀美娜
科技視界 2015年11期
關鍵詞:小羊老虎狐貍

賀美娜

(秦皇島市海港區東港鎮第三小學,河北 秦皇島066000)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造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如果語文教學多一點培育創造力的意識和辦法,學生走向社會就會多一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國家就會多一些創新人才。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和一項基本任務。

1 激發創新精神,培養創造力

創新精神,它需要人們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去激勵和推動。因為激勵可以使人發現自身的積極因素,從而產生自信。人有了自信,就會產生巨大的勇氣和動力。古往今來,那些有成就的發明家,他們的創新行為都離不開創新精神的激發??焖儆嬎愕陌l明家史豐收,在上小學時就發現了算術教學中的一個怪問題。教師在黑板上演算習題,習題的數字讀、寫、看都是從左到右,從高位開始的,而運算正好相反。史豐收問老師:算術能不能從左向右。從高位算起?老師沉思后說:幾千年來都是這么算的,課本上也是這么寫的,你就跟著這么學吧!不過你要是有興趣,也可以發明創造嘛!在老師的激勵下,他的創造愿望終于如愿以償。因此,作為老師,對學生的異想天開不能潑冷水,而必須千方百計的愛護和保護他們的好奇心,不斷的激發他們探究的興趣,肯定和鼓勵他們點滴的發現,引導他們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這樣他們的創造欲望就會激發起來。同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小學語文教材每篇課文思想內容的“傳道”的作用,解除學生思想道德形成時的困惑,通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思想教育作用,為小學生思想健康發展點亮一盞航標燈。另一方面,語文教師還要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較高的思想境界,熱愛學生。除了傳授知識外,語文教師要以身作則,處處做學生的表率,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同時,語文教師還應當具備多方面、多層次的文化知識和業務技能,既要有比較堅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文學功底,過硬的教學手段,較高的駕馭教材的能力,又要有了解相關學科的一般知識。在上課的過程中才能做到知識內化,書在其胸,用標準的語言進行聲情并茂的講述,用真才實學去教育培養學生,學生才會為你的才干所吸引,心悅誠服地跟你學。如《秋天》這一課,完全可以把學生帶到室外,去親身觀察、體驗秋天的美景,然后教師再啟示:“同學們能不能想象出冬天和春天又會是怎樣的呢?”這時學生就會依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和經驗,積極聯想。二是,增強直觀、展開想象。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是人類社會的希望,可以說,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就會失去推動社會發展的內動力。兒童時代最易幻想、最具想象力,善于形象思維。因此,我們必須依據兒童的特點,結合課文中的一些神話、童話及科學幻想故事,充分運用幻燈、投影、圖片、音像設備、電子計算機等各種教學媒體,進行直觀形象教學。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想象的基礎和豐富的想象素材,讓學生盡情地去想象。

2 培養并發展發散性思維

發散性思維是指對一個有多種答案的問題朝著各種可能解決的方向去探究該問題各種正確答案的思維。發散性思維能使學生的思考不受心理定勢作用的影響,迅速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如一學生在課外讀了《愚公移山》這個故事后,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我認為愚公太笨了,他不會搬家嗎?搬家不是比搬山容易得多嗎?”于是我組織學生就愚公是“笨”還是“智”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又如《狐假虎威》這個寓言故事中有一句話:“狐貍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處走去?!闭n文沒有明確告訴誰在前、誰在后,但這一前一后卻貫穿全文,對表達課文寓意極其重要。為了讓學生主動發現,教師這樣啟發提問“究竟誰在前、誰在后,你的根據是什么?”于是學生紛紛作答。有的說,因為我看見書上插圖是這樣畫的;有的說:“前一節課里說狐貍帶著老虎,不是老虎帶著狐貍,所以狐貍在前,老虎在后”;還有的說:“后面課文講到先看見狐貍,后看見老虎,所以狐貍在前,老虎在后?!弊詈笠粋€學生發表意見說:“狐貍說:‘我帶著你到百獸面前走一趟’。如果說成我‘跟你到百獸面前走一趟’,把‘帶’說成‘跟’,說錯了一個字,它的詭計就可能被老虎戳穿!”顯然,這位學生以獨特的發散性思維深入解答了教師的提問。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時,應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他們在原有的思路無法解決問題時,沖出狹隘的經驗與固定模式的局限,轉換角度,包括從相反的方向來思考問題,從而選取正確的答案。例如教《難忘的一課》最后一段,有這樣一句話:“我緊緊地握著這位年輕的臺灣教師的手,激動地重復著他剛才教給孩子們的那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于是我向學生提出了這樣兩個問題:(1)假如你是這個班的學生,下課后對這位船員想說些什么?(2)假如你是這位教師又會對這位船員說些什么?讓學生針對這兩個問題暢所欲言,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事實證明:教師尋找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逆向思維問題,不管是學生討論作答,還是教師歸納總結,都是對學生進行了超常規發散思維的訓練,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如教學《狼和小羊》一課結尾許多學生讀到狼向小羊撲去,小羊被狼吃掉了。教師及時引導學生打破思維定勢,想象當時的情景,啟發學生進行多向思維,尋求不同的結果。學生的思維之門被打開,有的說就在狼撲向小羊時狼卻倒下了,原來是一位獵人朝狼開了槍;有的說小羊一閃,狼就撲了一個空,掉進河里去了……眾說紛紜。又如《林?!芬徽n,問學生本文到底是學“林”還是學“?!??學生當時沒留意,可一些學生馬上意識到因為大興安嶺的林很多,像海一樣,故稱為林海,因此是學“林”,我緊追問:“日常生活中,還把什么比作海?……:“人海、花海、草海、歡樂的海洋、笑聲的海洋……”思維的種子一下發散了。想象,使學生進入到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又超越了教材本身使思維向縱深發展,呈現出多元態勢,形成了縱橫思考的習慣。

總之,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充實了學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認識社會,提高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和語文實際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創新意識的語文實踐活動也使學生學到了書本上所缺乏而學生真正需要的知識與能力,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創新能力。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小羊老虎狐貍
躲描貓的大老虎
毛茸茸的小羊
狼和小羊
狐貍和貓
老虎變成貓
狐貍便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