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2015-04-23 09:22
科技視界 2015年11期
關鍵詞:創新能力課文語文

李 晴

(秦皇島市海港區西港路小學,河北 秦皇島066000)

創新意識是指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其中包括好奇心、探究興趣,求新求異的欲望等。創新能力是一種積極改變自己,改變環境的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使學生由模仿到創造的轉化,把要學的知識去發現或創造出來。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增強創新意識,培育創新能力,健全創新性人格,這就是小學語文創新教育的主要內容。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以適應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是擺在每一位語文教師面前的重要任務,而要完成這一任務,就要樹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為核心的教學宗旨,培養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造的科學精神,成為個性鮮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在教學中,我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培養的。

1 精心營造寬松氛圍

活潑、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是學生創新的重要前提,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說過:“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彼?,作為課堂的組織者——教師,應該把自己當做普通一員,與學生和平相處,營造出一種寬松的、具有豐富反映的、給學生以心理安全的學習氛圍。經過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我認為要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首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素質教育的本質是“主體教育”,主體地位的充分體現,是培養學生創新的根本。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尊重他們的人格,信任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我真正把學生當做一個自主的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具有巨大潛能的人,和平對待。因此,學生們有發問的權利,有說“不”的權利,有不同于他人的權利,有保留不同觀點的權利。并且我經常給學生創造“鉆空子”的機會,時刻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創新活動。教師的引導要注意適時和適度,而點撥則講究巧妙性和啟發性。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中,學生在賞析“落葉在林中飛舞”一句時,都認為“飛舞”用得好,但好在哪里,一時說不上來。我見此情景,巧妙一點:葉子像什么飛舞?學生馬上聯想到:蝴蝶,落葉像蝴蝶一樣在林間飛舞;有的學生補充:像黃蝴蝶,像紅蝴蝶;有的學生則領悟到:??!樹葉活了!秋天的小興安嶺真美啊……又如《草地夜行》的最后一段,文字含蓄,余味無窮,是課文的重點、難點。學生提出問題:課文開頭寫小戰士饑餓疲勞,走路只是一步一挨,后來他既沒有休息,也沒有吃東西,怎么會“邁開大步”向前走呢?這個疑問的產生是由于對課文的前后聯系缺乏連貫的思索。我通過點撥,提醒學生注意這種聯系,讓他們自己找出答案。學生通過思考,疑問便迎刃而解。隨后老師一語作結,使學生的認識更深一層,這樣的點撥,真可謂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巧妙的點撥不但拓展了學生的思路,而且對創新思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一堂課教師柔和的語調、期待的目光、親切地撫摸、關注地傾聽、激勵的語言好似一條條情感的紐帶,使師生感情更加融洽,溝通更加順暢;教師的信任、鼓勵、欣賞、贊揚,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并產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靶睦碜杂伞焙汀靶睦戆踩笔恰盃I造有利于創新教育的精神環境之關鍵”。事實確實如此,我在課堂上巧用“微笑藝術”,使孩子們在寬松的氣氛中,敢想、敢說、敢做、敢創新。

2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要正確處理傳授和感悟的關系、知識和能力的關系,過程和結果的關系,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認識活動,在學習過程中感悟、理解、依靠自己的力量來獲取知識、體驗創新的愉快。為此,我采用下列方法進行了實驗。詞句訓練——尋點。這里所說的點,是語言訓練點,教師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上,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尋點,讓學生從點中得到啟示。例如教學古詩《泊船瓜洲》,先讓學生辨析“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換成“到、吹、送、過”等字體會作者的匠心獨運,讓學生再試著找能體會作者心理的字來錘煉,學生很快找到了“又”區別“到、來”,體會其內涵:一是詩人離家已經很久了,應該回去看看了,承接了上句“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表示“離家近,應該還”,引起了下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表示“思家切不能還”。這樣的點既提高了學生對語言文字領悟的深度,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篇章分析——穿線。這里的“線”就是能貫穿所有“點”的綱,可以是提綱或文眼,也可以是行文的線索。讓學生在穿線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篇章結構和謀篇布局的了解。在“動”中學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肢體動作演示字的形義聯系。在所學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動詞。學動詞時可以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學習“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孫悟空一樣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如:學習“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動作,然后再做一下,這樣學生就會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這樣不但讓學生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義,學起來不費力氣,學生還很踴躍。還可以借助實驗演示。如識記滅字時,先用火柴點燃一個紙團,然后用一小鐵板向下一壓,火就滅了。這樣通過動作實驗演示,學生興趣盎然,不僅記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其義。 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跑、跳、躍”兩組形聲字的教學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學生區分“三點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訴孩子們“三點水”旁表示與水有關的意義,“足”字旁表示與“足”或“腳”有關的意義。學生正確區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三點水”旁和“足”字旁的漢字了。教學《兩小兒辨日》課文,有的同學提出“孔子不能決也”不符合現實,難道孔子那樣的思想家、大教育家不知道這個簡單的問題?在釋疑的過程中,學生終于明白:一是那時自然科學還不發達,還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回事;二是孔子的治學態度是實事求是,不懂就是不懂。對疑的討論,使大家對課文理解得更深刻了。

總之,要培養小學生語文創新能力,首先要更新教師的教學觀、人才觀,要與時俱進,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光要授之于魚,更要授之于漁,不光要給以黃金,更要授予點金術。這樣才能喚起學生的創新熱情,才能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創造性人才。

[1]王俊珍.小學語文創新與素質教育探究[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1).

猜你喜歡
創新能力課文語文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背課文的小偷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