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音樂興趣中進行創新

2015-04-23 09:22劉榮榮
科技視界 2015年11期
關鍵詞:情境音樂同學

劉榮榮

(秦皇島市海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河北 秦皇島066000)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和目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活動,并樹立終身學習音樂的愿望?!彼?,在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但長期以來,初中音樂課處在副科位置,各學校對音樂課不夠重視,音樂課一直扮演著可有可無的角色,被簡單地理解為唱歌的課程,再加上學校的硬件設施無法滿足需求,導致學生對學習音樂失去了興趣。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已成為目前每一位音樂教師亟須思考的重要問題之一。

1 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音樂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時刻不離開音樂、享受音樂、用音樂豐富人生的動力。因此,教師要在音樂教學中不斷地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舉個例子,在初中音樂課的引言時間,音樂教師可以設計幾個新穎、有活力的音樂游戲,在課堂伊始時就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可以進行一些歌曲接龍、歌詞改編、創新、動手譜曲寫歌詞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熱情,在創新中鍛煉學生的音樂能力,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久而久之,就將音樂作為一項愛好而非課程,學習的主動性也會增強,相信教學效果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更是情感的藝術。音樂教學中會涉及到很多諸如休止符、三連音的定義,如果單純地靠語言描述或者演示,是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如講解“附點音符”時,教師直接講附點音符的用途,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采用學生喜歡的帶有附點音符的歌曲來講的話,就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直觀教學法。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將抽象的音樂知識形象化,進行直觀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教學革命歌曲時,對現在的初中生來說是比較遙遠的,歌曲的內涵單靠歌詞是無法深入理解的。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關的影像片段,讓學生感受到歌曲中涉及的戰斗場面,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加深學生對歌曲蘊涵的情感的理解。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多開展多樣化的活動,豐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搜集相關的資料如作家生活時代、作家逸聞趣事、音樂創作背景等,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在音樂教學中,如果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學生制訂條條框框,就會扼殺學生潛在的創造力。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學會探索,唯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進行創造。如上音樂欣賞課,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化“靜”為“動”。欣賞課上,教師一貫的作風就是要求學生安靜地欣賞、思考,可是“安靜”不能讓學生投入欣賞,只會幫助他們催眠。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個性,給他們想象的空間,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如在欣賞民樂《百鳥朝鳳》時,筆者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可以用畫畫、表演、講故事的方式表現自己對這部音樂作品的理解,結果有的學生畫了一幅百鳥爭鳴的熱鬧場面;有的學生走到講臺前,把黑板擦當作驚堂木,繪聲繪色地講起森林里兩只鳥兒“吵嘴”的故事……,這些都是通過學生的創造性想象,情不自禁地表現出來的,自然而又富有創意。如,在教學“跳竹竿”時,“跳竹竿”的音樂是整節課的主旋律,我帶領學生在悠揚的聲樂中跳起了民族竹竿舞,不難發現學生在這樣具體的音樂活動中,加深了他們對這樣的民族特色的理解;二是化“被動”為“主動”。探究學習就是從學科或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選擇研究主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虛擬一個學術研究情境,帶領學生自主、獨立地產生疑問,調查、搜集和處理問題信息等。獲取知識、技能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潤滑劑。如教學《啊,香格里拉》時,我會提前告訴學生,讓其課下多搜集資料,了解藏族的民族特點、風土人情等,最后在課堂上交流自己的資料,從而加深了認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2 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音樂教師在創新設計教學環境時,應注重音樂教學環境的布置,創設音樂情境,通過語言描述、實物演示、音樂渲染、多媒體等手段為教學創設一個生動形象地場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情趣。正如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讓人產生冷漠的態度”。我在講授《船歌聲聲》中歌曲《眾人劃槳開大船》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了簡單的課件,配以動感的音樂背景向學生展示出幾幅民間端午節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的圖片,同時還找到了通俗歌手傅笛聲在十多年前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原唱表演的光盤影像資料讓同學們欣賞,這樣就更增強了音樂情境的感染力。而對于問題情境的創立,我在欣賞之前通過一個小游戲來完成:我請一位同學嘗試折斷一雙筷子(普通的一次性方便筷),這位同學很輕易的就完成了;我又拿出一把(十雙左右)筷子讓大家嘗試,同學們(尤其是男同學)爭先恐后的舉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結果游戲在班里腕力最大的男同學的嘗試失敗中結束,教室里笑聲和加油聲此起彼伏,此時我將問題及時拋給了同學們,請大家說出這個小游戲的寓意和哲理,同學們回答得很準確也很精辟。緊接著我將主題引入,介紹并欣賞歌曲《眾人劃槳開大船》,在嘹亮有力的歌聲中,我看到同學們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看到他們眼中期待的目光,我感到自己也深深地融入到歌聲當中……所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豐富的畫面形象,調動學生形象思維,實施游戲情境,通過游戲讓學生興趣盎然的學習,這些都是促使學生形成創新能力的動力和保障。

總之,教無定法,教學過程就是不斷創新的過程,只有老師大膽創新,準確地把握新理念,恰如其分地運用新課程培養學生的新思維,新課程下的音樂教育,必將顯示出勃勃生機。中學音樂教育處于整個音樂教育的重要階段,在其教學中,著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新思維,為其他方面的學習創造有利條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是中學音樂教學新課程理念的根本體現。

[1]李愛民.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與評價,2012(7).

猜你喜歡
情境音樂同學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同學會上的殘酷真相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