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產權制度視角對企業誠信的思考

2015-04-23 09:22陳友國
科技視界 2015年11期
關鍵詞:產權制度界定秩序

陳友國

(長江宜昌航道工程局人力資源處,湖北 宜昌443000)

1 什么是企業誠信

首先,誠信,即誠實守信。在誠信問題上,包括個人層面、企業層面、政府層面和社會層面。個人誠信是基礎、企業誠信是重點、政府誠信是表率、社會誠信是目標。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當前企業誠信缺失現象突出,研究企業誠信問題,改進此種不良狀況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企業誠信是指企業在市場經濟的一切活動中要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誠懇待人,并以信取人,對他人給予信任。企業誠信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取得成功的基礎,是企業無形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一個突出問題便是企業誠信缺失。企業誠信缺失影響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影響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只有確立以“誠實守信”為核心的社會道德準則,才能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然而,在當今社會,失信的現象十分嚴重,以致于造成信用危機,影響經濟發展,擾亂市場秩序。所以一個企業要立足于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必須以誠信為本。企業誠信應該是企業核心價值的重要部分。

2 產權與企業誠信的關系

經濟生活中一些不講誠信的行為存在,表面上看來是道德缺失,從某種層度來講也是制度缺失。經濟主體只有考慮其長遠利益,才有建立良好信譽的積極性。而要使經濟主體注重長遠利益而非眼前利益,就必須有明晰的產權。因為產權制度直接決定著信譽的收益權,如果收益權歸別人所有,沒有人會為別人的未來收益而犧牲自己的眼前利益。所以,可以把經濟主體建立信譽的積極性問題歸結為產權問題。因此進行產權改革,真正實現產權明晰,也是政府為健全企業信用體系必須做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關于產權明晰性的問題,德姆塞茨在其《關于產權的理論》的經典論文中表明,任何產權,如果其所有者是確定的且是唯一的,那么這個產權就是明晰的。然而現實中有些產權盡管是確定的,但卻是支離破碎的。例如我國的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存在一個突出問題是同一企業的所有權由不同的政府機構行使。其結果是,每個機構都可以從某個方面向企業發號施令,但誰都不對企業經營的整體結果負責。建立統一的所有權代表是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步驟。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國有企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有效率的集體產權。所以我們不僅要通過明確產權來解決“公地悲劇”,更要通過產權的整合來解決“反公地悲劇”。

產權理論特別強調產權的界定。一方面,只有通過產權界定才能解決外部性問題,為通過交易使之內在化創造制度可能;另一方面,只有產權界定的清晰度提高,才會使交易成本降低,使交易有效率。因而,在存在外部性的條件下,在政府、國家、市場諸種解決方式之間,應盡可能通過市場方式即產權的界定來解決。

我國的改革是在公有制基礎上進行的市場經濟建設,如何保證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界定出市場經濟所要求的產權界區,這是我們所面臨的特殊歷史使命。說它特殊,是因為一方面,即使是在當代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由于種種原因,其交易主體的產權界區也常常發生含混,從而影響市場作用的發揮。另一方面,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而將公有制的經濟在產權上界定清晰,在公有制中使不同交易主體的責、權、利具有產權制度保證,使之適應市場經濟的一般要求,這在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所以界定明晰的產權對于鞏固我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既是必要的也是艱巨的。

3 完善產權制度,增強企業誠信

產權的保護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必須保護投資免受鄰居、偷盜者、競爭者和其他違反者的侵犯。因此必須有效實施財產權利,有時是法律規則。另一方面,能夠保護私有產權的強大政府也能變成盜竊者。那么就需運用法治限制政府的權力。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對于保護私有財產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是很有必要的。這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比較充分的浙江溫州地區就體現得很明顯。溫州的企業中多數為民營企業,產權結構大都天然比較清晰,但是由于特殊的歷史背景,溫州地方政府在保護民營企業產權方面給于了極大的幫助。他們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民營企業產權的地方性法規,從多方面保護了民營企業。比如其在保護股份制合作企業的產權中,首先通過對股份合作制企業性質和地位的政策規定,從政治上加以保護。在一場關于溫州模式姓“資”姓“社”的爭論中,股份制合作企業也是爭論的內容之一。當時的溫州市政府頒布了《溫州市掛戶經營管理暫行規定》,指出股份合作企業是一種新型的合作經濟組織,它既不同于私營合伙企業,也不同于鄉鎮辦的集體企業,它也含有集體的因素。在當時的情況下,強調股份合作制企業的集體因素,無疑起到了很大的保護作用。

市場經濟是一種產權經濟。產權的清楚界定、產權的有效轉讓和產權的法律保護是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建立的基礎。市場經濟的建立,實質上是一個產權制度的建立過程。從歷史上看,市場經濟的產生和發展與產權制度有著內在聯系。行政權與產權的分離,是市場經濟建立的根本前提。產權的界定、轉讓、保護及其相應的制度充分調動了個人的積極性。從市場的運行機制來看,產權是否健全關系著市場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市場經濟之所以是人類社會目前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是因為它有一套健全的產權制度能使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建立健全產權制度對于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礎和市場秩序有重要的意義。市場經濟有其內在的社會秩序,即關于市場競爭的行為準則。市場經濟秩序包含以下內容:一是市場競爭的主體秩序,即規定進入市場競爭的主體資格、權利、責任的一系列制度條件。其中最根本的在于企業產權制度。因為只有產權制度才能真正觸及企業的一些根本利益;二是市場競爭的交易秩序。交易秩序的核心是確立交易條件的規則,即價格決定及價格競爭規則。價格秩序是交易秩序的主要內容。三是市場經濟的法制秩序,即市場經濟的法律支持、保障;四是市場經濟的道德秩序,即對市場經濟的諸方面體制秩序得到的肯定,其中重要的是確立以“守信”為核心的社會道德準則。

市場秩序這四個方面的內容與產權制度與著深刻的聯系。從本質上來說市場不過是產權運動的某種方式,可以說市場經濟秩序是產權運動的秩序。就市場秩序主體而言,直接取決于產權規定;就市場交易秩序而言,交易秩序不過是交易條件的決定秩序,而交易條件如何決定,最根本的取決于交易主體,取決于受產權規定的市場主體本身能否接受市場的約束;就法制秩序而言,盡管法制是對市場主體及競爭秩序的承認和保護,但法制賴以存在的基礎在于經濟基礎,在于產權關系的要求,法制只有適應這種作為經濟關系存在的財產權利制度的要求,才可能有真正的社會基礎,社會才可能是真正的法制社會;就市場經濟的道德秩序而言,不過是對客觀存在的受財產關系規定的市場關系的社會精神表現和支持。從本質上說,市場經濟是制度造就的,而這種制度的根本就在于產權制度。綜上所述,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維護企業的財產權益,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礎和市場秩序,是建立企業信用體系的應有之義。健全的產權制度也能為企業誠信體系確立制度保障。

[1]劉偉,李鳳圣.產權通論[M].北京出版社,1998.

[2]張軍.現代產權經濟學[M].上海三聯出版社,1991.

[3]邵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誠信建設問題研究[J].山東省農業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11(3).

[4]史晉川,金祥榮,趙偉,羅衛東,等.制度變遷與經濟發展:溫州模式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5]R.科斯,A.阿爾欽,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M].上海三聯書店,1991.

猜你喜歡
產權制度界定秩序
祥云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
秩序與自由
試述開明書店產權制度的歷史演變
孤獨與秩序
現行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對“衛生公共服務”的界定仍有疑問
遏制違約頻發 重建藥采秩序
亂也是一種秩序
中國農地產權制度向何處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