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環境的現狀及其可持續發展

2015-04-23 09:22陳瑩瑩李會玲
科技視界 2015年11期
關鍵詞:缺水污水處理污水

陳瑩瑩 劉 影 李會玲

(上蔡縣環境保護局,河南 上蔡 463800)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未來”在2002年9月召開的第二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WSSD)上,水問題成為最熱門的話題。早在1994年,我國政府就制定并發布了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近年來,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問題,更受到了全球的極大關注。各國政府都在采取積極的措施和對策,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治理水環境污染,解決水資源短缺、保證水資源的質量,以適應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1 我國水環境的現狀及污染情況

目前,我國年均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m3,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眾多,地域遼闊,人均水量僅為2400m3,僅相當于世界人均的25%,低于人均3000m3的輕度缺水標準,是世界上缺水的國家之一,且我國水資源在時空上分布不均。目前,我國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有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正常年份城市缺水60億m3,日缺水量達1600萬m3。地下水多年超采,儲量不足。預計2020年后,我國將進入嚴重缺水期。

作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在水資源使用和管理上,面臨著水資源短缺與水浪費并存、洪澇災害與生態失衡并存、水環境污染與水管理不善并存的突出矛盾。我國七大江河水系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尤以海河和遼河流域污染為重。據有關資料顯示:2002年,七大水系741個重點監測斷面中,29.1%的斷面滿足I~Ⅲ類水質要求,30%的斷面屬Ⅳ、V類水質,40.9%的斷面屬劣V類水質。2002年,全國工業和城鎮生活廢水排放總量為439.5億m3,比上年增加1.5%,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07.2億m3,比上年增加2.3%,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232.3億m3,比上年增加0.9%。由于80%以上的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水域,已造成90%以上的城市水域嚴重污染,近50%的重點城鎮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準,就連城市地下水都有50%受到嚴重污染。水中有毒有害的有機物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如致癌物的水污染問題,一些城市飲用水中已有20多種致癌物。水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尤其是水污染的不斷加重,引起了普遍缺水和嚴重的生態后果。

“中國水污染問題的趨勢是越來越壞,而不是越來越好。前景很不樂觀?!比珖舜蟓h資委主任委員曲格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嘆息道。

在談到造成嚴重水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時,曲格平說:“主要受三個因素影響,一是工業污染,這是很嚴重的。將來即使所有工業都合理布局,污水全部達標排放,處理過的污水也是超五類的。二是城市生活污水,我國完全達到處理后排放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三是面源污染,即農田施用化肥、農藥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氮、磷等污染。這個問題比較麻煩。我國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強度最高的國家。多種因素造成的復合污染,將使得中國水污染惡化的狀況會越來越嚴重?!北M管專家們對水污染的問題整天奔走呼號,對水污染的原因也頗有見解,可為什么水污染狀況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改善呢?

2 我國的水環境保護目標

《“十一五”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思路》中確定的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的基本目標:在滿足以下三個前置條件“污染治理投資增長到占GDP的2%以上;工業廢水、廢氣達標排放率穩定在90%以上;三次產業的比例按有關‘十一五’規劃得到調整”的情況下,主要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基本維持在“十五”末期水平,“增產少增污”;生活污染物排放總量有所減少,47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三河三湖”(淮河、海河、遼河、太湖、巢湖、滇池)地區環境質量得到改善。80%以上的重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基本達標,70%的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達到環境標準,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好于Ⅴ類水質的達到75%;生活污染治理設施的建成率和運轉率顯著提高,其中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應達到4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應達到60%?!叭尤钡貐^農業面源污染加重的趨勢有所減緩,農村地區的飲用水源得到有效保護。

這些目標中尤其要注意“三河三湖”地區的污染治理?!叭尤钡貐^是我國人口密度較大、污染危害明顯、治理障礙突出、社會矛盾尖銳的地區。在這種地區通過多種手段加強治理確保環境目標的實現,不僅治理效益顯著,直接關系到3億多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有利于形成普適性較強可以在全國推廣的機制。

3 水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水環境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其中之一就是水污染。盡管近二、三十年來,我國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水質標準和法律法規,但水污染的發展趨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2年國家環??偩止嫉臄底直砻?,地表水流經城市的河段有機污染較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排放的污水和很多工業廢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有的工業廢水還含有有毒有害的人工合成有機物,如合成農藥和染料等,使我國大多數城市河流都存在嚴重的有機污染,導致城市水源水質下降和處理成本增加,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不僅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也對我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后果非常嚴重。

事實已經證明,在處理經濟增長與水污染的問題上,不能夠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政策。而應該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3.1 法律和行政手段

由于經濟和法制的滯后,我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以健全法制和加強環境道德教育為主,經濟處罰為輔。1996年,全國人大對《水污染防治法》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水污染防治法》集中體現了我國水污染防治由分散治理為主轉向集中控制與分散治理相結合,由末端治理為主轉向全過程控制、清潔生產,由單一的濃度控制轉向濃度控制和總量控制相結合,由區域管理為主轉向區域管理與流域管理相結合的指導思想的轉變。國務院也規定全國所有工業污染源都要做到達標排放,對新建企業實行三同時制度,這為進一步加強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今后工作的重點應是加強監督管理和強化執法,加強機構建設,強化流域管理,達標管理,總量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最終實現水體變清,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3.2 加大污廢水治理力度

轉變觀念,實現污水處理市場化受傳統思維定式的影響,人們覺得用水掏錢是理所當然,但對排污也要掏錢則覺得難以接受。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城市排水設施及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管理都是以國家和地方政府投資為主,這不利于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也是造成我國水體普遍受到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一般完善的排水工程,每立方米污染投資大概在1500~2000元,經常性費用一般在0.1~0.3元/m3。2002年,我國城市污水排放總量大約為400億m3,預計到2010年,全國城市污水排放總量將增加到640億m3。從保護城市水源水質并逐漸步完善水環境的角度考慮,到201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至少要達到50%(目前不足15%)。要達到上述處理程度,年投資至少需要800億元人民幣,污水處理的成本太高。而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轉變觀念,走市場化的路子,即誰污染誰買單,誰治理誰受益。在收取水費的同時收取水污染治理費,污水處理廠實行企業化運營,國家只負責相關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工作。

3.3 技術手段

為了消除污染對環境的危害,從根本上說有兩個途徑:一是推廣應用清潔生產和清潔產品,將污染消除在生產過程中,消除它們對水環境的污染,從而把水污染防治的重點由末端治理轉向源頭控制;二是采用適當的技術,消除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毒無害的、穩定的物質。由于受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我們還不可能要求所有的領域都應用清潔生產工藝和清潔產品,所以,采取合適手段,將污染物去除或將其轉化為無毒無害的物質是消除環境污染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為此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①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與輸送系統

污水處理理應包括污水收集和輸送,只建污水處理廠而沒有相應的管理網收集系統,不是完整的污水處理系統。有的地方廠建好了,卻由于管渠建設不善,只能半負荷運行,一方面造成浪費,另一方面,由于未經處理的污水任意排放,造成了受納水體的嚴重污染。所以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與輸送系統是污水處理系統的關鍵。

②確定合理的規模

對污水處理廠究竟建多大規模要有長遠考慮和統籌安排,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現在和將來的污水處理量,以此指導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規模。

③選擇適當的處理工藝

不同的地方,由于水量、水質不同,排放標準也不一定一樣,應因地制宜地選擇處理工藝。

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大多采用一級處理及一級加強處理工藝,其基建費用一般在500~700元/m3,常性費用在0.1~0.2元/m3范圍內,比較適合于污水排放量不大或環境容量較大,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地區;相反,二級處理及二級加強處理工藝比較理想,這類污水處理工藝通常以活性污泥法居多。氧化溝工藝因其處理效果好、性能穩定,便于管理,在二級處理中被廣為采用。

水體一旦受到污染,其危害是嚴重的和長期的,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水污染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水環境,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缺水污水處理污水
伊拉克計劃新建36座大壩應對干旱缺水
處理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兒了
我國鄉鎮污水處理模式的探討
太原市61個村要建污水處理設施嚴禁直排入河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告別干燥缺水“面子問題”
涌浪機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地球媽媽缺水了 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