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意蘊剖析

2015-05-10 06:12易長幸彭威
同行 2015年24期
關鍵詞:美麗中國美麗文明

易長幸 彭威

一、“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產生的歷史條件

任何一種思想的產生,都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習近平總書記針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這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特定的背景和依據。

(一)“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是一部經濟與資源此消彼長、社會與自然盛衰交替,充滿了規律違背、反規律的歷史。隨著全球工業化和城市的進程不斷加快、經濟的高速增長,使得全球自然資源的不斷衰減和生態危機的持續顯現,面對發展的緊迫性、生態環境形勢的嚴峻性、國際環保呼聲的急切性,中國共產黨應新時期時代號召,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思想,順應了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這既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內容,也是保障、夯實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改革開放30 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現代化的高速發展所造成的客觀現實: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生態環境正在不斷遭受破壞,生態危機進一步加劇,特別是近幾年以來,我國一些地方的霧霾天氣、地下水等污染問題集中暴露,群眾反映十分強烈,自然資源短缺與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已成為考驗我國執政黨執政能力的重大挑戰。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就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社會的的全面發展。

二是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深化改革的要求已十分迫切,改變經濟增長方式、變革經濟結構布局已勢在必行。而生態文明思想的提出,是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一種更高的文明形態彰顯,同時,也為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提供了一個新的科學指南。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大力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節能環保產業,這已經成為推動下一輪國家經濟增長與發展的關鍵性因素,而且這一系列行動都必須要在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指導下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產生,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進程上的重大進展,同時也是一種更為全面、可持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

三是全球性的環境與能源問題凸顯,逐漸升級成為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環境保護備受關注,環保思想通過日益增多的各種綠色運動得到迅速發展并在經濟建設與社會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環境中,中國面臨著來自國際社會的減排壓力是日益增強的,這對中國塑造大國形象、樹立國際話語權都是嚴峻的挑戰。中國共產黨在十八大上總結了中國人民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和“生態文明模式”的創造,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戰略,向世界展現了一個愿“共同承擔責任”的大國形象;同時,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以生態文明引領世界未來的理念,也是重塑中國世界話語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舉措。

(二)“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產生的思想淵源

習近平同志“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產生既是執政黨執政目的的內在需求,又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邏輯必然。習近平的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最終提出的。它與各歷史階段的生態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美麗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是以維護好最廣大人民利益價值取向為核心的理性認識與政治活動,這一思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充分體現了把人的生存和發展作為最高價值目標的執政理念。生態文明的重要特征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中國近幾年的霧霾、水污染等問題,足以表明人與自然關系的惡化所造成的生態環境危機已成為當代中國人揮之不去的存在性焦慮。同時,也對我國執政黨提出了嚴峻考驗。因此,“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產生就是執政黨執政目的的內在需求。

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是對科學發展觀的系統性完善。以胡錦濤為核心的中共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全黨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在2003年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提出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同年召開的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明確目標。因此,2006年經濟工作第四項任務就是加快建設“兩型社會”,緊接著還提出了“發展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兩大戰略思想。自此,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已逐漸明晰,中共十七大明確指出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其“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2012年中共十八大報告中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布局完善為五位一體。這一發展過程突出了生態文明建設與時俱進的發展地位和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的發展方向。

(三)“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內源性發展

1989年,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正確處理閩東經濟發展的六個關系》中認為應合理處理速度與效益的關系, “應該在追求更高效益的角度上來促進發展速度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欲速則不達。應當看到, 立足于追求高速度, 往往使資源繃得太緊, 整個經濟生活沒有回旋的余地, 不恰當的速度會對生產力發展產生一種破壞作用?!?/p>

2001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同志,撰文針對福建省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進行了深度研究探討,并采取和實施了系列的改革舉措。2005年,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的習近平同志,就浙江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思路和重點工作進行了詳細闡述,并提出, “我們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不能走西方國家早期向外掠奪資源的道路; 要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 不能走建立在大量占有資源基礎上的西方工業化道路; 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007年,習近平同志發表了《走高效生態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一文,文章主要提出了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具體實踐形式。

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開幕式演講上強調了亞洲各國的統籌管理和共同努力對于地區乃至世界的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2013年,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一文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遵循自然規律、建立專業機構對于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是十分必要的。

同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在浙江生態省建設動員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認為必須抓緊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把建設生態省擺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是“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為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指明了前進方向。

二、“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樹立“美麗中國”理念。

黨的十八大上首次提出了“美麗中國”的執政理念?!懊利愔袊笔紫戎傅氖且环N優美宜居的自然生存環境,同時又表征了一種和諧有序的社會發展環境,體現了自然之美與社會之美的有機統一。習近平強調,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中國將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

(二)“兩個清醒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的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皟蓚€清醒認識”表明當前我國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任務十分緊迫、刻不容緩,表明了我國資源環境約 束日益趨緊,已經成為發展的最大瓶頸制約,同時,廣大人民群眾也迫切希望能夠解決環境問題?!皟蓚€清醒認識”提醒我們要理性地分析和看待問題,要充分認識到污染治理的長期性和艱巨性,這就要求我們,解決環境問題不僅需要遵循客觀規律,更需要改變發展理念,要做好打攻堅戰和打持久戰的準備。

(三)堅持保護優先。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保護優先方針,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充分體現了黨對自然規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化,對發展與保護關系的把握更加科學。保護優先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現實階段的必然要求,標志著我國發展理念的重大轉變,有利于從根本上緩解生態環境壓力。我們必須堅持保護優先的方針,切實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既注重末端治理,又強調源頭預防,既不欠新賬,又要多還舊賬,實行從嚴從緊的環境政策,把良好的生態系統保護起來。

(四)劃定并嚴守生態紅線。

習近平同志強調,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這是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劃定并嚴守生態紅線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要劃定生態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推進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生態紅線是生態安全的底線,是公眾健康的底線,是可持續發展的底線。劃定并嚴守生態紅線,謀劃國土空間開發,是從時空的視角詮釋生態文明,是用創新的思想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有利于遏制以生態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現象,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統一。

(六)生態文明的法治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增加考核權重,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

猜你喜歡
美麗中國美麗文明
請文明演繹
漫說文明
我們創造美麗
對不文明說“不”
平凡又美麗
誰是最美麗的蟲(三)
文明歌
不可錯過的美麗配飾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