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聶鑫森的湘潭情結

2015-05-28 07:08陳檸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湘潭人文故鄉

陳檸

摘 要:遠游思鄉,故鄉之情存在于每一個游子的觀念之中,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有意無意的蘊蓄著一種故鄉情結。弗洛伊德認為情結是一種無意識的活動,是一種在本能沖動下表現出來的人的一種欲望,它是潛藏在人的內心的一種心理狀態。情結是隱性的,是內心意緒無意識的組合。在中國當代文學之中,文人們通過筆端表露著自己的故鄉情感,通過對故鄉的書寫傳達出對故鄉濃濃的情誼。

關鍵詞:湘潭敘寫;地域文化;人文立場

被譽為“短片小說圣手”的聶鑫森創作了大量的小小說,從2006年出版的小小說集《紫綃簾》到2011年出版的《大師》。在他的這些作品中,作者都有意去對故鄉湘潭進行一種書寫,作者寫作的題材,聚焦的群體,以及創作筆法都凝結了他內心深處對湘潭的關注,體現了作者對故鄉的溫情,寄托了他的人文情懷。此論文筆者將以他的小小說集《最后的絕招》為例,深入挖掘作品中所體現的湘潭特色,明確作者的人文立場,分析他的湘潭情結。

一、質樸自然的故鄉敘寫

聶鑫森的出生地是湖南省湘潭,雖然他在湘潭生活的時間并不長,但童年湘潭記憶以及湘潭的自然風景、人物風俗帶給他無盡的創作源泉和想象空間。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最熟悉的不就是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嗎?他的小小說中有著很明顯的湘潭地域特色,了解他的湘潭敘寫是了解他湘潭情結的關鍵。

在小小說集《最后的絕招》中,有多篇涉及到古城湘潭這個地方,作者把人物和背景設置在湘潭這個地理環境之中,對社會中的各方面進行取材,在講述蕓蕓眾生百態的同時也是在進行著對故鄉的書寫。張春在論文中認為:“這是一種原鄉意識、尋根意識?!雹?/p>

最先要提到的肯定是古城的古玩街。在雨湖邊,有一條氤氳著古典意緒的古玩街。古玩街上各式各樣的古玩店,古珍齋,賞奇齋,流光居等等,街上人員混雜,各色人物來來往往。當紅歌星紅花花拿古玩來作秀,以此顯示自己的文化素養,實則是不折不扣的自我炒作(《定金》);董懂是懂古玩的翻譯家,他給外國朋友當翻譯,但在面對國家一級文物“天字罐”時,他拒絕給布斯特翻譯,并堅決勸朋友上交文物和備案(《天字罐》);大學教授柏寒冰“意外”便宜購得一條琥珀手鏈,卻不知是掉進了店主畢聰設的“套”里,在賄賂面前,寒冰能夠以公正姿態的做出評審確實不易(《琥珀手鏈》)。

除了古玩街,作者還寫了湘潭的裁縫巷(《盛記裁縫店》)、司馬巷(《酒色》)、竹香街(《彩墨畫屋》),管城筆坊(《管城筆坊》),這些巷名的真假,我們無從得知,但是這些街道巷里卻記錄著風雅人物的軼事傳奇,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作者用很小的篇幅,卻描繪地活靈活現,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湘潭特有的人文魅力。

在他的小小說中,另一個突出的故鄉敘寫是城市中的人對故鄉的向往?!稇涯钜环N聲音》這篇,畫家弘一泓搬家到高級住宅區,可是他卻懷念舊日小巷的雨聲,更確切的說,是他懷念昔日故鄉的歲月,這篇小小說意蘊深處,表明在城鎮化的過程中,現代人對城市生活的一種焦慮,缺失了故鄉昔日的自在和愜意?!兑箒砺閷⒙暋穭t是表明現代人的寂寞,向往故鄉的寧靜卻再也回不去的悲哀。

二、厚蘊致遠的地域文化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故鄉除了對人的物質方面的“養”,還濡染了人的精神氣質。狄德羅在《論戲劇藝術》中認為,“人物的性格要根據他們的處境來決定?!辟R紹俊在和聶鑫森的對話中,這樣說“我就注意到,湘潭在他的小說中有著精彩的表現,濃郁地域文化氛圍,成為結構小說的重要資源?!雹诼欥紊策@樣認同,對他而言,古城湘潭有著厚重的歷史感,他自小浸淫其間,不能自拔。

湘潭是湖南省地級市,又稱“蓮城”、“譚城”,是一座有著1200余年歷史的古老城市,該城市歷史悠久,是湖南歷史文化名城。在這里名人薈萃,是毛澤東、彭德懷、蔡和森、齊白石、曾國藩等名人的故里,也是湖湘學派的發源地,此地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傳統。獨特的人文歷史,長存的精神文化資源,而這勢必影響著聶鑫森的文學創作和文化品格。

湘潭文化對聶鑫森的影響,最先體現在他小小說中塑造的一系列帶有湘潭文化色彩的人物?!吧瞄L描寫那些被傳統文化深深浸染的人物,從中開掘他們身上的卓爾不群的文化特質和磊落胸懷?!雹?/p>

在《最后的絕招》中,聶鑫森為我們描繪了從事各種職業的人物,上到名人雅士大學的教授,山水畫家,著名的琴、鼓樂師,篆刻家,下到街頭巷尾捏面人、賣膏藥的、拾破爛的小人物,在他們身上,無論地位的高低,作家有意將他們塑造成精神上的巨人,在他們身上蘊含著一種文化在源遠流長,那就是湘潭地域文化內容最寶貴,最精華之處。

《酒色》中,著名畫家梅如海,愛喝酒,又愛作畫,常以“酒色之徒”自稱。他為人正直,但考慮到鄰居的家庭環境,破例為貴生作畫,并為貴生兒子公務員之事一幫到底。在梅如海身上,有著對人待事的正直,有著對底層大眾的關懷,有著湘潭人的特有文化品格。

《王謝子弟》這篇描繪的是小人物高潔的品質。作者關注劉小石的人生經歷時,無不流露對湘潭的贊美。開頭遍這樣表露“在晚清的湘軍史上,古城湘潭是一個光彩照人的文化符號,為什么呢,因為湘軍的許多名帥將,都是從這里發跡的”。④在舊時代,劉家在湘潭堪稱首富,而劉小石是個地地道道的闊公子,可好景不長,臨近解放時,劉家衰敗了,劉小石也淪落到拾破爛的地步。雖然生活艱難,老婆孩子都留他而去,可他卻安然自得。劉小石拾金不昧,失主提出要感謝他,他卻要求四兩谷酒一疊花生足以;他將囊中錢財盡贈落魄名角,卻不知,他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忍受肝癌病痛的他還不忘答謝贈與他鎮痛藥片的大夫……劉小石身上的精神品質超越了貧窮,在苦難中笑以面對,在痛苦中升華,這種樂觀的心態和對內心良知的堅守不正是湘潭地域文化的內容嗎?

這些不同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文化品格即是湘潭地域文化的完美體現,也體現著作者的精神追求。

三、人文立場的守望與堅持

“我希望我的短篇小說具有一種文化品格,不管是對久遠歷史的鉤沉,還是對現實生活的切入,貫穿此中的依然是一種古典主義的人文情懷,所要表現的依然是對文化傳統的守望和堅持?!雹葑骷衣欥紊谖膶W創作上,尤其是小小說的創作中,試圖呈現出一種古典文化韻味和人文精神宣揚。而湘潭恰恰就是他審美追求的所在。湘潭對于他來說已超過地理上的意義,湘潭更成為一種帶有傳統文化色彩的符號。

湘潭遺留著各朝各代的歷史痕跡,古雅的街道,年代久遠的建筑,人們身上所繼承下來的精神面貌,這些與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聶海森的追求是相通的。聶鑫森在1965年離開湘潭,搬到株洲,與現代化工業城市株洲相比,湘潭更像是聶鑫森的精神領地。古城風貌存活在他心中并鮮活地展現在他的筆下,寄于了特殊的象征意味。在這個喧囂與浮躁共同存在的社會,他恪守了屬于他自己的一片園地。他描寫湘潭的風貌,刻畫古城人物栩栩如生。他關注社會底層,用一種最簡潔的語言敘述著各色人物事件,喚醒人們麻木的神經。

在《最后的絕招》一書中,作者使用語言質樸,凝練,細細讀來,像是欣賞一幅清逸水墨國畫,極盡和諧之美。聶鑫森深受古典詩詞的熏陶,提倡在創作中使用詩一樣的語言,表達主題意蘊悠長,格調典雅,不媚俗。讀聶鑫森的小小說,我們多是感慨萬千,當今社會,價值觀扭曲,傳統文化缺失,社會問題愈加嚴重。人們越來越注重個人利益,拜金主義思想開始蔓延。而聶鑫森勇于站出來,以古色古香的湘潭為依托,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文化家園。

有人說聶鑫森是寂寞的,“他沉潛在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隅,任憑神思飛揚,心游萬仞,精騖八極地揮灑著他的古典主義人文情懷?!雹薰P者認為,聶鑫森的小小說存在是有深刻的意義,即使他的小小說傳達給人們的思想與現實社會是那么的不協調,即使他的人文立場可以能面對種種逆流,可作家的堅守與努力卻讓我們倍感欣慰。

注解:

① 張春.器道相諧的書寫與超越—聶鑫森小小說論.西華大學學報.2012.10

② 賀紹俊.與聶鑫森的一次“后對話”.百家文藝.2002.3

③ 楊曉敏.當代小小說百家論.河南文藝出版社.河南.2012

④ 聶鑫森.最后的絕招.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長春.2010

⑤ 聶鑫森.注重小小說的文化品格.最后的絕招.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長春.2010

⑥ 劉俐俐.飄逸淡雅的藝術世界—聶鑫森小說創作論.作家作品研究.1999.6

猜你喜歡
湘潭人文故鄉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樸素的人文
湘潭高月塘大橋施工線型監控與合攏策略研究
湘潭八仙橋都市民俗活動空間調查
急救知識普及
湘潭:天生C位
月之故鄉
《故鄉》同步練習
故鄉
人文社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