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抓德育

2015-05-30 10:48石景財
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 2015年6期
關鍵詞:傳授品德課行為習慣

石景財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學生的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其核心便是德育,而學校、家庭、社會又共同擔負著德育的重任。

學校應把傳授知識作為德育的載體。品德課在整個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只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從小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促進其全面發展。

品德課作為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德育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不能以單獨傳授知識為目的,更不能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任務,傳授知識要與德育相結合,如介紹我國古代文明成就和民族英雄事跡,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培養愛國情趣。

品德課中進行育人教育,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做到知、情、意、行的統一。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四個要素構成的,這四個要素是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它們之間的矛盾運動,便構成了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全過程,教師在品德課教學時應講清觀點,并鞏固和深化道德認識?!皶灾岳怼笔峭瓿伤枷肫返陆虒W任務的先決條件。但一般來講,教師通過傳授道德知識以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往往是一種外部作用,而真正推動學生產生道德行為的“內發性動機作用”則是伴著道德認識的內心體驗,即道德情感。在教學中,必須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渲染情景,烘托氣氛,使學生動情?!皠又郧椤笔峭瓿善返抡n教學的重要條件。引導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品德課的教學目的,是區別于其它課最明顯、最根本的標志?!皩е孕小笔峭瓿善返抡n教學任務的關鍵環節??傊?,少年兒童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和品德課的教學過程是知、情、意、行的統一過程。

其次,注重學生自我教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在品德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边@不能不給我們以啟發。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走出“我講你聽”的誤區,從學生身心特點,知識基礎,思想狀況出發,努力創造出生動、活潑、愉快的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啟發誘導和促使學生發現矛盾和分析矛盾,通過內心矛盾斗爭實現認識的轉化。

第三,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實際,豐富教學內容,講課有針對性和吸引力。學生每時每刻所見所聞的各種信息無不影響學生的心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聯系實際,有針對性,有吸引力,以達到“授人以知,教人以用”的目的。同時,作為教師,必須關注現實生活,收集各種信息,以便了解和掌握國內、國際及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情況,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分析,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正確的解答。

最后,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的反復性和漸進性的統一。品德課不同于其他課程的知識傳授和能力的培養,而是一個復雜艱巨的育人工程。小學生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和發展雙向性的特點,思想受外界影響巨大。品德課的教學應反復進行,并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不能超越學生認識水平,提出過高要求,更不能“炒冷飯”使學生厭倦,要在反復中提高,在提高中鞏固,把兩者更好的結合起來。

學校除重視品德課教學外,各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良好校風、班風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等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有力措施,學校應樹立事事無大小,處處都育人的觀點。

家庭是一所天然的學校,是兒童的第一課堂,家庭關系是兒童最早接觸的群體關系,是自然形成的社會場所,家庭關系直接影響著兒童是否健康的成長。孩子的行為習慣,首先是在父母身上模仿的,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時不在給孩子以直接的或潛移默化的影響。古人云:“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童蒙無先入之染,加以導之而無不順受”,都說明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啟蒙作用。好的家庭能對孩子施以良好的啟蒙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可忽視,父母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培養道德感。凱洛夫曾說過:“健康的情感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它是一切道德情感的前提”。父母應認識到積極、向上、豐富的情感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從而有目的培養孩子的高尚情操。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應對子女進行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思想教育,鼓勵孩子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會的事。

其次,培養良好的人格。人格表現在人對現實態度方面比較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征,是孩子頭腦里形成有關道德品質、行為習慣、行為規范的觀念和行為。

第三,培養孩子的集體主義精神。集體精神是道德的核心,父母應積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及社會實踐、公益服務等活動,讓孩子充分體會到集體的溫暖,集體的力量,并形成為集體服務的思想。

總而言之,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社會又是一個德育的大課堂,人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并接受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成為“社會人”。社會教育范圍更廣大,內容更豐富,途徑方法更加靈活多樣。

社會教育的環境是活動的、復雜的,這就決定社會教育方法應當是靈活多樣的,切忌形式化、一刀切和固定模式。社會教育有許多方法,其中最為主要應為環境教育。即通過優化育人環境進行社會教育,其主要方法應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步是臨境,即接觸環境。在社會環境中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但在引導少年兒童臨境過程中,應進行預防性教育,以防患于未然。

第二步是發現,即醒悟、覺悟?!敖浺皇?,長一智”。對道德價值的直覺,通過對比、辯證等方法,使學生在社會環境中提高辨別是非、真偽、善惡、美丑的能力。

第三步是矯正。對學生不正確的行為,發現后加以糾正,具有重要意義。

第四步是鞏固。教者應當允許學生犯錯誤,讓學生“吃一塹,長一智”,同時要及時肯定,表揚他們的優點,使之趨于鞏固。

社會教育是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良好的社會教育對少年兒童的精神面貌、心理狀態,將對整個社會產生直接、深遠的影響。

綜上,學校、家庭及社會教育是德育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三者相輔相成,才能相得益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歡
傳授品德課行為習慣
站在日本的講臺上傳授中華文化
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幼兒抓起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體育課中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傳授技藝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思想品德課中教師如何以“惰”督“勤”
干花手作達人親自傳授
明星傳授“顏控女”選車寶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