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建城市軌道交通學院 創新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

2015-05-30 10:48賀麗萍王海嘯
留學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賀麗萍 王海嘯

【摘 ? ?要】長春職業技術學院與長春市城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雙主體”共建城市軌道交通學院,校企深度融合,現已形成“雙課程(學校課程+企業課程)、雙導師(學校教師+企業師傅)、雙身份(學生+員工、招生即招工)、雙評價(企業考核+學院考試)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共育模式,分別采用“一師多徒、一徒多師、一徒一師”的現代學徒形式組織教學,并采用校企雙方共同進行考核評價,實現高技能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雙主體共建;雙元投入;雙導師授課;現代學徒;雙元評價

作者:吉林長春 ?130033

為滿足長春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與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在訂單培養的基礎上,共同出資建立了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實現企業與學校深度融合,共同開展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現代學徒制試點,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穩定的人力資源支撐。

一、雙主體辦學,制定符合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方案

2010年,經長春市政府牽線搭橋,長春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與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簽署訂單培養戰略性合作框架協議,訂單培養100人;2011年校企合作申辦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并擴大訂單至300人;2012年共同組建了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并量身定做招生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城市軌道交通方向),基本學制為四年的彈性學制,同時開展了專業發展、師資隊伍、實訓基地、先進技術共享和學生學徒實習等方面系統規劃和合作共建,目前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即是學院的一個分院,也是集團公司的一個部門,接受雙重管理,參加雙方組織的各種活動。

(1)校企全程對接,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科學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接受訓練和開展工作,在規定年限內掌握一定技術技能并學完相應課程,同時取得城市軌道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和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學歷證書,為吉林省城市軌道交通產業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更好的服務于企業快速發展及產業轉型升級。

(2)構建“學校課程+企業課程”的課程體系,進行學校與企業“學工交替”的教學實施

圍繞企業核心崗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充分發揮學校學歷教育優勢和企業員工培訓優勢,開發符合學校人才培養規律和企業員工培訓規律的“學校課程+企業課程”雙線交織的課程體系。

以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專業為例,根據駕駛員和車輛維修崗位要求,引入長春輕軌乘務段駕駛員作業程序、電氣系統檢修流程、定修工藝流程和車輛鉗工職業技能考核標準等多個行業企業規范,開發建設車輛實驗與駕駛、車輛故障檢測維修、頂崗實習等8門企業課程。通過這的實施,實現學校教育系統的理論知識培養和企業學徒系統的實踐技能培養,學校課程以理論和理實一體教學為主,企業課程以實踐教學為主,學校與企業在學生(學徒)理論與實踐的能力培養過程中,相互支撐、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從源頭上確保學生和學徒在學校和企業學習的有效性。使學生(學徒)的職業能力通過學校、企業這兩個課堂的循環學習,實現由新手到專家的轉變和提升。

二、雙元投入共建實訓基地,促進企業文化與學校文化互通互融

按照學校教育和企業學徒的標準、內容和組織要求,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資源優勢,建設符合學校課程和企業課程教學要求的實踐教學條件體系,為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基礎條件保障。學校和企業按照各自承擔的教學任務,在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基礎上,聯合投入資金進行系統化的實踐教學條件建設,使學校實踐教學條件和企業實踐教學條件相互支撐,最大化的發揮資源的使用效益。

2012年以來,學院將城市軌道交通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列入長春市承擔的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建設項目,學院投入2900萬元規劃建設了16個專業實訓室和4個基礎實驗室,集團公司在運營三公司車場內提供50000平方米車場,4000平米廠房,將16個專業實訓室建在企業,4個基礎實驗室建在校內。實訓室的文化建設融入企業的真實環境氛圍。同時集團公司還將第四運營公司車場、集團控制中心、4號線沿線作為3個實訓場,將公司運營事業部和機電公司相關資源與實訓基地教學資源共享,提供輕軌3、4號線58個車站348個站務實習崗位;湖光路車廠8個車輛維修崗位;南四環車廠16個車輛駕駛崗位,機電公司控制中心實訓崗位5個,便于教學時學員的崗位輪訓。學員在學習和工作(學徒)的過程中,遵守集團公司的規章,深感同受集團公司的人文、理念的熏陶,為學生到員工的過渡做好準備。

三、招工與招生同步,實現學生學徒雙重身份學習

學院與集團公司成立了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領導小組,負責“雙主體”育人相關事宜的決策、監督和管理,落實學校與企業、企業與學生兩份協議的簽訂和執行,實現學校招生與企業招工同步,學生的學校學習與企業學徒同步,形成“雙主體”育人格局。

校企合作共建以來,在學校招生的同時,集團進行招工面試,合格者方能錄取為城市軌道交通學院的學生,同時也是集團的預備員工。學生在學校課堂的學習,掌握企業崗位生產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學生在企業課堂以學徒身份,采取“一師多徒、一師一徒”方式學徒,本學期《軌道車輛制動》課程教學中,40名同學分成2大組(車輛和控制)8個小組(每個組2個崗位、每個崗位2個小組),利用4周進行了崗位輪訓,集團配備了16名師傅,通過現場教學的方式,在師傅的示范指導下,徒弟掌握崗位職業實踐技能并積累實踐工作經驗,再回到學校課堂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通過以學生和學徒的雙重身份在學校與集團的交替學習,實現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的不斷提升。

四、校企共建師資隊伍,實行雙導師授課

開展以“雙師素質”和“雙師結構”并重的師資隊伍建設,選拔企業生產一線的高水平技術人員聘請為兼職教師(企業師傅),與學?!半p師型”骨干教師組成現代學徒制師資團隊,在各項工作中,明確“雙導師”的職責和待遇,建立靈活的人才流動機制。

幾年來,集團公司共選派了兼職專業帶頭人,選聘7名工程師、61名技術骨干擔任企業師傅,成立以高水平工程師為帶頭人的技師工作室和教師流動工作站,面向校內教師的下廠實踐,使教師掌握集團的先進技術,提升實踐技能,推進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同步;面向集團企業師傅的培訓,提升企業師傅的教學帶徒能力;面向集團員工的技術培訓,提升員工的新技術應用能力;雙方人員聯合開展技術應用項目研發服務、互聘共用、雙向掛職、橫向課題聯合研發,解決集團技術難題,實現了企校共贏發展。

現代學徒制教學任務由學校教師和集團企業師傅“雙導師”共同承擔。學校課程以理論和理實一體教學為主,學校導師承擔理論教學,企業導師承擔實踐教學,主要采取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企業課程以實踐教學為主,企業導師承擔教學任務,主要采取做中教、做中學,強化崗位技能訓練和職業素養培育。截止2014年末,學院為企業輸送畢業生600余人,企業員工到學院參加培訓170余人;職業院校教師參加培訓120余人次,教師全部參加企業頂崗實踐,并且有17人超過半年。企業教師10人參加學院專業建設;100余人參與學徒制教學,解決校企相關問題百余件。

五、企業崗位標準引入教學,校企共同開發教學資源

“雙主體”進行課程開發,充分引入行業企業元素,雙方專業帶頭人、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和行業專家、企業相關技術人員共同組成課程開發團隊,完成核心課程和教材的開發和教學資源建設;引進職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依據企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及流程,選取和設計課程內容,學校課程注重任務的理論理解與應用,企業課程注重核心崗位工作任務的工藝與技術操作,并開發相關課程標準、課程學習項目、學習指南、電子課件、教材、實訓指導、仿真實訓操作、自主學習資源、習題及操作訓練測試、課程網站等教學資源。

以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專業為例。依據長春輕軌乘務段駕駛員作業程序、電氣系統檢修流程、定修工藝流程和車輛鉗工職業技能考核標準等多個行業企業規范,共同制作了裝配鉗工、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電氣系統、軌道車輛檢修等課程標準,和軌道車輛裝配、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電氣系統等5套課程仿真實訓軟件,共同編制了車輛駕駛操作規程、車輛定修操作規程和5門企業課程的實訓指導文件;共同編寫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制動、車輛結構與維修、模擬駕駛等6部項目化教材;共同完善了實訓室備功能(實訓項目開發、集團公司零部件的投入、自制教具、教學軟件等),更好的創建了企業師傅帶徒弟的實踐教學環境,豐富了教學資源,有效發揮實訓基地教學、員工培訓和技術服務、產品研發的作用。

六、校企共同參與,實現共同考核評價

集團公司與學院共同制訂了企業導師(師傅)管理辦法和學徒實習管理辦法等制度文件,集團人事部負責建立學生個人實習檔案,與學校共同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過程的教學組織與運行管理、人才培養質量的考核評價。企業課程以集團考核為主,理實一體課程以學??己藶橹?,將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學生工作業績和師傅評價納入學生學業評價標準,主要考核點包括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及在軌道車輛崗位操作流程的學習效果和生產操作的熟練程度等,結合8門企業課程匯總成績和學校課程總評,作為畢業入職的考核指標和擇崗錄用的依據。

學校和企業雙向介入,負責教學組織運行管理工作的實施,制定教學組織運行管理文件,明確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的教學組織與運行管理工作中的內容、標準和程序。實施人才培養的組織與運行管理,從而確保學校教育和企業學徒在有序運行,從組織和管理層面上確保人才培養的有效性。

落實學校和企業的主體責任,構建全學程、雙向介入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按照學校學歷教育和企業學徒的要求,建設包括人才培養目標評價、課程體系評價、課程評價等方面的人才培養過程質量監控與評價標準,包括課程考核評價、學生能力考核評價等方面的人才培養效果監控和評價標準。確保人才培養方案的落實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學院將根據集團公司未來5—10年的人力資源需求,擴大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專業數量;深入探索現代學徒制制度體系建設,建立校企“雙主體”育人和學徒與學生雙身份學習的長效機制;并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現代學徒的資源開發,確保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助推企業的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隋秀梅.校企雙主體辦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04

[2]張慶玲.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實踐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4.14

[3]徐倩.高職“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遼寧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13.6

[4]趙鵬飛陳秀虎.“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2

作者簡介:賀麗萍(1972-),女,吉林長春人,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研究方向,企業人力資源建設。王海嘯(1978-),男,吉林長春人,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四公司副經理,研究方向:軌道交通車輛維修、維護、保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