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初探

2015-05-30 10:48李妤
留學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關鍵詞:創業教育高校

【摘 ? ?要】公益創業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是高校突破現有教育資源限制的一個有利的重要途徑,它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高校學生就業難的壓力。本文在理清創業教育及公益創業教育內涵的基礎上探索高校公益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并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創業教育;理論初探

作者:內蒙古赤峰學院教師培訓與發展學院 ?024000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明確指出:“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支持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完善國家、地方、高校三級項目資助體系;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區和大學科技園等,重點建設一批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普遍建立地方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中心和孵化基地;建立健全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加強困難群體畢業生就業援助與幫扶?!蔽覈絹碓街匾暸囵B創新型人才提升高校創業教育質量。本文在理清創業教育及公益創業教育內涵的基礎上探索高校公益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并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

一、創業教育內涵

(一)公益創業

公益創業一詞起源自19世紀英國,然而公益創業應社會需要而產生并在國外許多國家得到不斷發展,公益創業的概念也迅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公益創業也被稱為“社會創新”或“社會創業”或“公益創新”,是傳統創業理念的新發展,它有狹義與廣義之分。所謂狹義公益創業一般指慈善公益領域的創新立業活動;而廣義公益創業則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創新立業活動。本文所指的是廣義公益創業,其涵義可具體闡釋為:個人或者社會組織在社會使命的激發下追求創新,追求效率,追求社會效果,并面向社會需要而建立新的組織,向公眾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社會活動。

(二)公益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又稱“第三本教育護照”,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89年l1月提出的。創業教育從廣義上來說是培養具有開創性的個人,這種人應具有首創、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具又開創技術、社交和管理的技能。創業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適應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把創業精神和開拓技能提高到學術性和職業性同等重要的地位,通過培養具有開創性個性的人,使他們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需要,更好地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個人生活質量提高發揮作用。

國外的創業教育,始于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大學,成果顯著,據統計,1986~1996年硅谷總收入中至少有一半是由斯坦福大學師生創辦的企業創造的。創業學也因此成為美國商學院和工學院中發展最快的學科領域,開設創業課程的學校1977年50—70所、1980年163所、1984年260所、1997年400所,2004年為1100所,2005年則為l600所。英國是另一個創業教育的典型國家,1987年英國政府發起“高等教育創業”計劃(Enterprise in Higher Education Initiative,EHE),1998年英國政府啟動大學生創業項目(The Graduate Enterprise Programme),1999年,英國政府撥款建立了英國科學創業中心(UK Science Enterprise Centres,UKSEC),2004年,又建立了全國大學生創業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NCGE),全面負責國內的創業教育。2006年,全英190萬大學生中參加創業教育的學生達13萬多人,占全部學生數的7%,其中修習創業課程學生數44,054,占34% ;參加課外創業活動的學生數87,869人,占66%。

我國大學生創業活動,最早見之于清華大學研究生于1997年發起的首屆“清華大學創業計劃大賽”,1999年3月,這一活動推向全國,舉行了首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2002年4月,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黑龍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經濟學院(現南京財經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9所高校列為我國創業教育試點院校。

公益創業教育是在創業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延伸,包含社會使命感、擔當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等在內的教育,強調公益精神的培養。在西方國家很多高校及公益基金會都相繼開設公益創業或公益創業者相關訓練和服務項目。在我們國家也開始出現了一些高校開設了公益創業者訓練項目,如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對公益創業教育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一)促進就業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高度肯定并宣揚了創業對促進就業的重要性。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后學生數量劇增,與此同時教育資源并沒能同步增長,兩者出現失衡狀態。在此情況下,開展公益創業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是高校突破現有教育資源限制的一個有利的重要途徑,這種公益創業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高校學生就業難的壓力。

(二)構建和諧社會

國外的公益創業已蓬勃發展,而我們國家目前的公益創業理論與實踐剛剛起步,但是隨著和諧社會理念的深入,我們中國公益創業事業的發展將是一個嶄新且富有生命力的時代。2008年3月,溫總理在兩會報告中提到:“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加大財政對教育投入,規范教育收費,扶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惫鎰摌I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創辦非盈利組織,如慈善公益基金會等;創辦兼顧社會利益的營利性企業;志愿公益活動。高校公益創業教育使高校學生,尤其是貧困學生,能夠順利來、真正有效學以及回報社會。將專業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升學生智力資本和人力資本,增強就業和服務社會能力,弘揚慈善助人和自助的社會美德,實現多贏。

(三)對創新型國家建設有重要意義

2007年3月教育部頒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各高校組織學生積極開展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創新性實驗和實踐,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公益創業教育是高校的一個創新型人才培養方式,體現教育公益性。社會創新包含公益創業,公益創業是一種公益性的創業行為。高校公益創業教育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結合專業知識教育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能力,體現了它的社會性和創新性。

三、高校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探索

公益創業是利用它本身的獨特性和創新性以及投資基金來解決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每個人都有責任,比如一些私人、公益組織,他們也能夠參與解決社會問題。公益創業涵蓋教育、環保、扶貧、社區服務等領域,范圍十分廣闊,因此公益創業解決社會問題的力量是不可估算的。公益創業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適應性的能力,是一種分散的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公益創業是解決社會問題的一個必然的社會目標,因此高校在教育大學生在創業開始時就要樹立社會公益、社會責任和社會擔當的理念,或者即便他們以后不創業,但這種社會責任感也可以體現在各個崗位的工作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校應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公益創業教育實施途徑與方式。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培養公益創業者的公益之心

公益創業者帶著公益之心去創業會給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讓慈善力量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并長久可持續發展。公益創業不是最大限度的創造利潤,而是最大限度的回報社會,回報社會的同時也成就了自身的成長。在校大學生要多接觸社會、掌握社會動向、分析當前形勢,參與公益活動,參加社會實踐,發現社會問題,積極與有經驗的公益創業者交流,了解公益企業如何操作,如何管理等,汲取他們的經驗。培養獨立性、求異性、進取性、堅韌性等堅強穩定的良好個性品質。高校教育每位大學生在進行公益創業的時候要滿懷公益之心,不過多考慮自身利益,為社會創造效益,這樣的路才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二)學校要重視并提供些物質支持

校領導是創業教育的領導者和決策者,從領導層面來說,學校領導一定要重視,公益創業教育才能做得成功。高校必須建立強有力的組織機構,促使公益創業教育規范化發展。成立公益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公益創業教育工作;建立公益創業指導中心,組織協調并實施各項具體工作;成立大學生公益創業教育專家顧問委員會,為公益創業教育提供理論指導等等。這些措施能為公益創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另外,最關鍵的一點是學校要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學生提供創業的場地、提供研究經營場地。很多大學生普遍認為,學校高呼大學生要創業但卻沒有孵化基地給他們提供便利,他們有些較好的創業想法卻因為種種困難無法實現。

(三)爭取得到社會資源的支持與合作

高校應加強與外部的聯絡,與校外相關社會組織建立密切聯系,為學生創建社會實踐基地。爭取獲得社會提供實踐服務和資本扶持,包括資金和技術支持、信息服務、人員培訓、公益實習崗位提供、項目規劃和引導等。邀請校外企業人士或校友創業家進校給學生作公益創業經驗交流,或組織同學們到公益企業參觀學習,體驗公益精神。高校應與社會各部門廣泛合作,為學生構建公益創業教育的社會支持體系。學生孵化出的公益創業項目可尋求社會資源的支持與合作。

(四)提高師資隊伍力量

公益創業教育者本身必須具有廣闊知識以及具有進行公益創業活動指導的基本技術才能勝任公益創業教育。但是,目前此類高校師資隊伍極為短缺,沒能跟上公益創業教育這種高層次綜合型人才培養方式的需要。為了達到這個需求,高校應對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創業教育培訓、進修學習、參加創業教育研討會等,強化教師的公益創業教育意識,掌握公益創業教育理論前沿,學習別人先進的公益創業教育經驗;鼓勵教師個人進行公益創業,親身體驗公益創業過程,親自管理企業,實踐運作,積累經驗,分析研究案例,結合實踐來教育學生;或分批選送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學習成功創業者的豐富創業管理經驗,潛心研究成功因素,探索公益創業的路子,提高公益創業教育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唐亞陽 鄧英文 汪忠.高校公益創業教育:概念、現實意義與體系構建[J].大學教育科學,2011年第5期(總第129期)

作者簡介:李妤(1980-),女,遼寧葫蘆島人,講師,教育學碩士。

猜你喜歡
創業教育高校
把握“金鑰匙”打開創業門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
構建高校研究生創業實踐平臺的有效途徑分析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基于“創業崗位”需求的新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