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語文回歸生活

2015-05-30 20:56聶晶
留學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關鍵詞:聯系觀察體驗

聶晶

【摘 ? ?要】語言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這是“大語文教學觀”的需要。識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都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使語文教學返樸歸真,應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同時生活又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教學中,通過“由文到物,觀察生活”、“ 創設情境,再現生活”、“ 走進社會,體驗生活”等,從而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

【關鍵詞】觀察;再現;體驗;聯系

作者:揚州市汶河小學

美國教育家華特指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話不無道理,教學是人類生活中的一部分,離開生活的教學是不存在的,而語文教學更離不開生活,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存在語文教學。

我們的教材,開始也是由這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識字教學作為學生學習的切入點。不難看出,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進行語文學習?!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边@一新的理念的確立,引導我們走出語文教學死啃書本的誤區,走進學生生活,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語文就在我們身邊。

一.語文教學應回歸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于生活,我們理應以課堂為起點來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溝通,讓學生聯系生活,學習語文。

1.由文到物,觀察生活

課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學生的時空距離有差距,所以學生認識得不全面,甚至出現一定的偏差。有的課文內容是學生常見和比較熟悉的生活現象,但往往又是他們熟視無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再留心去觀察,通過觀察去認識生活,擴大視野,理解課文,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

如《廣玉蘭》一文,學生對廣玉蘭的了解可謂參差不齊,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到街道上觀察廣玉蘭,先在課堂上提出明確的觀察任務,并精心指導學生抓住特點去觀察,讓了解它的學生作介紹,從而知道廣玉蘭的美并不僅僅在于外表,這樣,學生學習課文時就能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了。再如《三亞落日》一文就可以請去過三亞的學生帶照片來學校,在網上搜索三亞落日的圖片和美文,給學生欣賞,這樣既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真正感受落日之美。

2.創設情境,再現生活

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學習,“充分提供情節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有的課文內容距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時應借助于情境的創設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激起學習興趣,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如把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或給學生觀看和課文內容有關的電影片段,這樣可以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對課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學《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時,可以組織學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帶著三個孩子專程前來中國看望聶將軍的情景。通過生動鮮明的表演,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象力、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又如《安塞腰鼓》一文,學生對于課文描述的場景、心靈的震撼光靠朗讀是不能完全體會的。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播放黃土高坡上驚心動魄的安塞腰鼓表演,加之教師抑揚頓挫的表情朗讀、精心剪輯的配樂。音樂、畫面、語言、神情營造出來與課文內容相匹配的氣氛,使學生入境動情,順利地跨越了地域的鴻溝去理解、領悟安塞腰鼓震撼人心的力量。

3.走進社會,體驗生活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苯處熞幸庾R地創設教育情境,把課文所描繪的客觀情景和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再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孔子游春》一文中孔子借水來教育弟子,水有什么特點呢?聯系這一問題,在教學前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回家先去觀水,把自己觀水時的感受記錄下來,了解水的特點,在上課時再結合君子的品質一講,學生自然能理解為什么孔子說水是真君子。又如在教學《給家鄉孩子的信》一文時,如何理解巴金爺爺說的“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梢宰寣W生談談在平時的生活中你都有過哪些美好的享受呢?有人說吃大餐,有人說父母對自己的關愛,有人說放松心靈的旅游……那什么是奉獻呢?不要空洞的說,也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再結合巴金爺爺的生活實際談,從而理解巴金爺爺說的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二.生活中孕育語文教學

生活是知識的海洋,生活之中時時處處皆學問。因此,我們應當具備一雙慧眼,尋找生活中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教材。

《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小學教育的共同趨勢是必須把理論、技巧和實踐結合起來,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起來,學校不能和生活脫節,兒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為兩個互不接觸的世界——在一個世界里,兒童像一個脫離現實的傀儡一樣,從事學習;而在另一個世界里,他通過某種違背教育的活動來獲得自我滿足?!彼?,達到真正理解還不是最終的目的,能將所學運用于生活,尤其是創造性地運用,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而實踐是達到這一目標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我們應以課外實踐為憑借,引導學生走向生活,走向社會。

1.聯系學校生活,學習語文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臺,這座舞臺上發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例如:開學初,我校一名學生路上拾到一個錢包主動交給老師,“麥田計劃”進校園全校學生主動捐獻學習用品,開展“跳蚤市場”活動等等,都可以讓學生們去說、去講、去寫。

2.聯系家庭生活,學習語文

家庭是孩子學習語文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在這里,孩子獲得了很多知識。家庭生活中點點滴滴都是孩子學習語文的好機會。教師可以抓住每個學生家庭的特點巧妙設計語文教學。例如: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服裝的,則可以讓他設計一下服裝廣告;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水果的,則可以讓他寫一寫介紹有關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高昂,家長更是倍加贊許。

3.聯系社會生活,學習語文

社會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更是學習語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針對當今社會上一些時髦的廣告詞,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領鮮”、“使用藍天六必治,讓您牙口無炎”等等,這一類故意偷換同音字的不規范用字現象,可以讓學生扮演一名文字小衛士,走入社會去糾正這類現象。再如給別人指路、勸阻不良的現象等行為,將課本中學的口語交際運用于生活,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語言文字的知識,養成寫規范字,說規范話的良好習慣,而且也訓練了學生的社交能力和口語交際的能力。

總之,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也處處用到語文,語文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克服傳統語文教學中只重知識講解,單一的語言訓練的弊端,而且優化了教學過程,使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語文教學只有扎根于生活這一片沃土,才能發芽,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讓語文教學與生活鏈接》馮鶴琴《校長閱刊》2007年第06期

[2.]《語文生活教學的思考》2011、12、31

猜你喜歡
聯系觀察體驗
淺談平面圖與立體圖的思維培養
淺談演員“第一自我”與“第二自我”的轉化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習作的豐富素材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提升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研究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