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5-06-11 15:21張玉玲
新課程學習·中 2015年4期
關鍵詞:教學行為有效性策略初中語文

張玉玲

摘 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學生的發揮,也影響課堂教學的發展。通過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策略進行研究,旨在提高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并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行為;有效性策略

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的主導者,是學生學習與交流的引導者和監督者。教師的行為在整個課堂教學中起到不可忽視的影響力,正視教學行為并有意識地提高教學行為有意識是提高課堂教學效力的有效途徑?;诖?,本文在此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策略,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

一、教學行為要注重對學生的啟示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的角色得到改變,其已經成為學生學習與交流過程中的引導者與監督者。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對學生進行正面積極的引導,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啟示。

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教學行為需要能夠對學生進行啟示,例如有效的提問啟發學生的思維。例如,學生在探究“背影”的真實含義時,教師感受到學生產生的困惑。因此,教師詢問學生:“父親的背影是什么樣的?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述的?”在教師的提問中,學生對背影進行思考,得出父親的背影是模糊卻又高大的,恰好印證了作者內心較為復雜的心情,也幫助學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深刻含義,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行為要避免打斷學生的思維

此外,教師需要意識到教學行為也可能打斷學生的思維,起到負面的作用。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學中,學生正在思考作者最后一句看似矛盾的話,即:“孔乙己大約的確已經死了?!?/p>

當學生正處于思考的關鍵時期,教師直接給出了答案,這就導致學生的思維被中段,不但阻礙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很強烈地打擊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教師沒有考慮到自己的教學行為將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學習和思考。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思維狀態,需要考慮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啟示。

總的來說,教師需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自身的行為,要對學生進行適當啟示的同時也要考慮是否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教師才能把握教學行為的尺度,才能推動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柴艷敏.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策略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3.

編輯 謝尾合

猜你喜歡
教學行為有效性策略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論初中英語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淺論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探討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
基于情境教學的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研究
淺談新課改下教師的角色與教學行為
淺析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