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觸手生春

2015-06-17 16:52何英
新課程·上旬 2015年4期
關鍵詞:形態形象語言

摘 要:依附孩子的天性,挖掘“手”在小學數學課中的作用,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理論,通過手的形象表述,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探究、掌握、應用數學知識。

關鍵詞:手;語言;形態;形象

新課標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注意使師生在獲得間接經驗的同時也能夠有機會獲得直接經驗,即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環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等,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促使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基本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處理好教師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注重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發揚教學民主,當好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p>

有首歌謠說得好:“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痹谛W數學課上如何發揮手的作用,需要我們教師在“手”與“數學”之間架起一道彩虹橋。

一、“手”讓抽象數學形象化

新課標指出:“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參與數學活動?!?/p>

鏡頭一:“指尖上的數學”

在第15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上華應龍老師執教的“指尖上的數學”一課,給眾多聽課老師頗多感觸。這節課華老師關掉電腦,摒棄公開課的“必上菜”——多媒體,只用一支粉筆,陪孩子們走了一段奇妙之旅。這節課設計層次清晰,首先由背誦9的乘法口訣利用手指表示9的乘法口訣得數,為本節課做好鋪墊,然后借手指頭數數,讓學生掌握了基本規律,什么數在哪個手指上,引學生進入探究狀態,進而設計輪回數,探究什么數在哪個手指上,給學生開辟了一個廣闊的探究空間。拓寬學生思維,激發了探究欲望,精妙有層次的設計,培養了學生多樣化解決問題的策略。

當探究一個輪回為8的規律時,老師都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加入探究的隊伍中,面對孩子們一個一個精彩的回答時,老師掌聲不斷,大家不只是在為孩子們喝彩,更為華老師巧妙的設計、大膽的生成挑戰喝彩。

《指尖上的數學》讓數學在指尖跳躍。

二、“手”給了學生自信心

新課標對“20以內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口算”作出“8~10題/分”的速度要求,同時指出:“教師在允許學生在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隨著數學知識與技能的積累,逐步達到目標。在實施評價時,可以對部分學生采取延遲評價的方式,提供再次評價的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p>

鏡頭二:手指算盤

上學期最后一次校教學研討會上,一年級組老師提到孩子們20以內進位加法錯誤率太高,另外有許多孩子一學期下來,仍然掰手指,許多老師都表示自己班上也有這樣的普遍現象。這時獲省級優質課一等獎的陳老師說:“你喜歡掰手指,我就讓你掰手指!”“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在老師的心里,孩子們應該用湊十法,而不應該依賴手指。面對老師疑惑的目光,陳老師邊演示邊講解“8+5”在她們班孩子是怎么算的?!吧煨?,想大數。8+5就伸5,心里想8+2=10,5-2=3,8+5=13?!蔽也挥勺灾鞯厣斐鍪?,想:“9+6,伸6,想9和1湊成10,6-1=5,9+6=15,還真是!”此時,會議室里一片寂靜,原來不僅是我,其他同仁也正在驗證陳老師的說法。整個低年級組的11位老師無不為陳老師的教學智慧喝彩。

陳老師尊重孩子的認知規律,善于觀察和分析學生的行為,引導孩子們在自己的手指上撥算盤,那種“噼嚦啪啦”的聲音,透著陳老師的教學智慧,更映射出學生思維的光芒。

三、“手”讓學生參與度高

新課標指出:“教師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學生是數學學習活動的主體,在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得到發展?!?/p>

鏡頭三:我有一雙小巧手

最近,正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面積,在“學習什么是面積”這一課時,我設計了下面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認識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并在有的時候可以通過觀察比較它們的大小,有的時候則需要重疊。我伸出我的手,讓學生伸出他們的手,問:“是老師的手掌面大,還是你們的手掌面大?”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是老師的手掌面大。我肯定了學生的說法,并指出一般的情況下是這樣的。這時,我說找一個學生和老師比一比,學生的激情很高,都舉起了自己的小手。我喊出了班上一個個頭和我差不多高的女生的名字,學生在失落的同時,眼神中透出狐疑的目光。我讓他們通過觀察,比一比老師和這位學生誰的手掌面大,有的學生說老師,立刻有學生說不一定,可能是×××,一片疑云籠罩在教室里。我借機問:“通過觀察能比較出來嗎?”學生都在搖頭?!霸趺崔k?”我接著拋出來第二個問題。學生的激情又回來了,“將老師的手和×××的手放在一起比?!边@時,我再引導學生歸納出第二種面積大小的比較方法——重疊,并與×××示范給大家看。在這個教學環節快要結束的時候,班上經??荚嚨脻M分的××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手!”

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手,什么時候想拿出來就拿出來,不像其他的學習工具,老師布置讓孩子們帶,總是有那么幾個人忘記帶,而手是不會的。這節課孩子們的激情之所以如此高昂,離不開他們的雙手,因為它可見可觸,有感受,所以這節課“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自信心強?!?/p>

《指尖上的數學》是一節探究規律的數學課,20以內進位加法是計算課,面積是有關“空間與圖形”的課,三節不同的課,均能給聽者帶來愉悅的學習經歷,離不開“手”的功勞,因為老師巧妙的設計好比畫龍,而學生的手就好比“睛”,“畫龍點睛”“龍”才能栩栩如生,課才能如此精彩。

“素材的選用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活動經驗。這些素材應當在反映數學本質的前提下,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現實,以利于他們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學知識與方法的過程”。

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時,充分挖掘“手”在數學課上的功能,符合新課標,同時也尊重了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人類表征知識經驗的方式有三種:動作性表征、形象性表征和符號性表征,而且這三種方式在兒童身上是順次發生、發展的。即動作性表征階段(0~2歲)、形象性表征階段(3~12歲)、符號性表征階段(12~15歲)。小學生正處在形象性表征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巧妙地運用各種手勢語言和利用手的形態,以手顯形,以形傳神,可以增強語言的力度,使講授的內容更具吸引力和說服力,給課堂增添亮色和活力;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聽課“如沐春風”,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強化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記,提高課堂實效。讓我們一起努力在“手”與“小學數學”之間駕起一座絢麗的彩虹橋,為孩子們學習數學打開另一片廣闊的天空。

參考文獻:

布魯納.教育過程[M].哈佛大學出版社,1960.

作者簡介:何英,1983年6月出生,女,大專,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人,職稱: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

?誗編輯 董慧紅

猜你喜歡
形態形象語言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戰斗精神的五個要素
“互聯網+”視域下的公益新形態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