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賞析 且教且思

2015-06-17 04:51張新濤
新課程·上旬 2015年4期
關鍵詞:蘭亭序蘭亭筆法

張新濤

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歷史悠久,它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而不斷傳承創新。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到東漢、魏、晉時期,草書、楷書、行書,諸體基本定型,書法藝術一直散發著古老藝術的魅力。它能陶冶人的性情,給人以美的享受,被一代又一代人們所喜愛。走進《蘭亭序》是我校書法教學自編內容。曾榮獲江陰市、無錫市小學教師書法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兩次的教學比賽,在教學設計上各有特點:

初次教學:

第一次教學,我以鵝為教學主線導入:先通過謎語激發學生的興趣,朗誦唐代著名詩人駱賓王的《詠鵝》,游覽浙江紹興的蘭亭“鵝池”,進而了解“書圣”,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七歲時師從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后來正書學鐘繇、草書學張芝,博采眾長,推陳出新,尤其擅長楷書和行書,字體雄奇多變,為歷代書法家崇尚,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尊為“書圣”。王羲之非常喜歡鵝!鵝全身潔白如雪,象征高潔!行走時昂首闊步,有文質彬彬的君子之風;鵝的叫聲高拔入云。王羲之筑池養鵝,仔細地觀察鵝,從鵝頸的伸屈宛轉之中,體悟結體變化和運筆的道理,外柔內剛,從鵝的叫聲和神態上受到的啟發,融入他的書法創作中。在課件中展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讓學生了解王羲之和《蘭亭序》的創作背景、創作的內容。師生賞析互動,感悟《蘭亭序》的藝術風格。分析有代表性的字(林):其橫、豎、撇、點、捺,注重提按頓挫,非常精到,還巧妙地運用了露鋒、藏鋒、牽絲引帶?!短m亭序》中的字用筆細膩精到,其結構也是靈活多變,不求平正,強調欹側,不求均勻,強調對比,結構生動而多姿。同一字形,絕不重復。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二十個“之”字,學生通過分析、了解“之”字,臨寫自己喜歡的“之”字,體驗行書的變化趣味。

初次反思:

走進《蘭亭序》這一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欣賞、了解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其人、其事、其作《蘭亭序》的藝術特點。感悟行書的用筆、結構、章法特征,學會行書用筆的基本方法。通過欣賞、體驗、探索、游戲練習等教學活動,嘗試用行書的基本技法書寫“之”字,充分體驗行書的獨特趣味。在體驗、探索、游戲中感受“天下第一行書”的獨特藝術之美、人文之美,體會中國書法藝術的無窮魅力。教學設計以學生喜歡的鵝為中心,結合王羲之愛鵝成癡這一典故,引導學生了解王羲之為何對鵝情有獨鐘,一說其性情灑脫,與白鵝的純潔悠然有相通之處。一說鵝項婉轉自如,外柔內剛,尤其結合“之”字的分析,結合鵝的造型、動態、神態,對學生臨寫其作品很有啟發。

再次教學: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蘭亭序的書法特色,感受天下第一行書之美,課前我特地為學生準備了原大的蘭亭序高清影印本,力求原汁原味地展示它、感悟它、走進它。過程如下:

一、作品導入

教師與學生親切交談,展示書法名作《蘭亭序》。

二、說蘭亭

了解王羲之其人、其事、其作《蘭亭序》。

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七歲時師從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后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鐘繇,博采眾長,推陳出新,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致的書體,開創了妍美流暢的行、草書法先河,影響深遠,被尊為“書圣”。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教師引領學生一起走進《蘭亭序》。

三、走進《蘭亭序》

1.看蘭亭,品味謀篇布局之美

教師出示《蘭亭序》摹本。講解《蘭亭序》當時的創作背景和文章的內容。

感受《蘭亭序》的章法、布局變化之美。

2.讀蘭亭,領悟筆法字形之美

教師講解《蘭亭序》中字的筆法變化,讓學生了解牽絲引帶、露鋒、藏鋒的特點,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快樂學習。感悟《蘭亭序》的細膩筆法,并了解《蘭亭序》靈活多變的字形。具體欣賞、分析二十個“之”字,從字的形態、字的筆畫、結合鵝的形態拓展學生的想象力。教師示范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臨寫自己喜歡的“之”字,相互點評。

四、情感升華

千百年來,《蘭亭序》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書法家,清乾隆皇帝御筆親書“晉唐心印”,希望同學們也能與《蘭亭序》心心相印,將祖國的書法藝術傳承、創新、發揚光大!

學生在這次的走進《蘭亭序》學習中熱情高漲,越寫越精彩,對學習書法充滿了信心,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再次反思:

再次教學的效果是令人感到滿意的,通過反復的思考、修改,我執教的走進《蘭亭序》一課榮獲無錫市小學教師書法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我覺得在這次教學中學生精彩的臨寫源于有效的賞析:

1.在比較中進行有效的賞析

書法是視覺造型藝術,書法教學中通過比較賞析,使學生賞析作品的眼光更敏銳、更準確。通過看蘭亭,品味謀篇布局之美,《蘭亭序》不僅文章寫得美,字更美!課件同時出示行書《蘭亭序》與楷書作品,學生通過比較發現:楷書中的字寫得很勻稱,排列很整齊,而《蘭亭序》中的字有大有小,錯落有致,《蘭亭序》在章法上獨具匠心,字的大小得體,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布局上縱有行,橫無列,每一行的字顧盼生情,搖曳多姿。比較地賞析提高了學生對《蘭亭序》這一行書作品章法、布局的了解。

2.在整體結合局部中進行有效的賞析

全面地、相互聯系地正確認識賞析作品叫整體賞析,局部賞析也稱分解賞析,就是對作品、字體的各個細部進行賞析。其著眼點在于有重點地精細地了解作品的某些局部乃至局部的特征。整體結合局部賞析是書法教學中最常用、最基本、最主要的賞析方法,在教學中我向學生直觀地展示高清原大《蘭亭序》,詳細講解賞析的方法,引導學生整體賞析《蘭亭序》的章法,由整體到局部觀察字的形體結構、字的用筆方法,整體結合局部的觀察方法,使學生對《蘭亭序》有了全面、細致、深入的了解,為臨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在審美中進行有效的賞析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睂徝蕾p析,是指有目的、有計劃的、比較持久的審美知覺活動。教師在引導學生賞析的過程中還要重視培養學生對書法美的感受能力,體驗各種形式美法則,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我讓學生近距離仔細觀賞蘭亭序,感受章法之美、字形之美、筆法之美。引導學生通過看蘭亭,品味謀篇布局之美,通過讀蘭亭,感悟文道美、筆法字形之美。著重分析“茂”字“之外”了解這種筆法叫做牽絲引帶。牽絲引帶在字與字、筆畫與筆畫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讓作品看起來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暢、氣韻生動。在行筆中,由于書寫的速度、提按產生的輕重變化,使得牽絲引帶千變萬化。再仔細分析在筆畫與筆畫的牽絲之間,起筆和收筆有什么特征。從而了解露鋒、藏鋒,露鋒給人感覺神采飛揚,藏鋒給人感覺圓潤含蓄。

《蘭亭序》中的字,巧妙地運用了牽絲引帶、露鋒、藏鋒的筆法,筆法細膩、精到;不僅筆法細膩,字形也是靈活多變。二十個“之”字形態各不相同,有的工整、穩重,有的靈動飄逸,有的瘦瘦的、胖胖的,有的圓頭圓腦,有的方頭方尾,分析點畫的靈動之美,審美地賞析感悟“之”字千變萬化之美!使學生既感受王羲之的書法藝術美,又領悟到了書法藝術表現手法的豐富性。

有效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在于多鍛煉,以上幾種觀察方法都是相互聯系和統一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的觀察進行科學的指導,對于那些富有個性的觀察結果應予以積極鼓勵,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

·編輯 董慧紅

猜你喜歡
蘭亭序蘭亭筆法
《李思訓碑》筆法臨析(十)
書法作品
筆法與臨摹
俱天成,極奇妙!——閑聊畫面石的獨特筆法
王羲之書蘭亭序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蘭亭燒烤記
Bondage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情系蘭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