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力轉移背景下農業機械化對糧食生產貢獻研究

2015-07-01 21:19張宗毅劉小偉
中國農機化年鑒 2015年0期
關鍵詞:播種面積測算用工

張宗毅 劉小偉 張 萌

?

勞動力轉移背景下農業機械化對糧食生產貢獻研究

張宗毅 劉小偉 張 萌

長期以來,國內學術界持有我國農業勞動力過剩的觀點,眾多文獻討論或測算我國農業剩余勞動力(陳吉元,1988;Taylor,1988;鐘甫寧,1995;吳敬璉,2002)。雖然2003年沿海地區已經出現“民工荒”的報道(張玉玲,2004),而且近年來“民工荒”和農民工工資上漲相關的報道越來越頻繁(新華網,2010,2011;中國經濟導報,2012;鳳凰網,2013),但關于農業勞動力過剩的研究似乎并沒受到影響(王檢貴,丁守海,2005;馬曉河,馬建蕾,2007;Fung Kwan, 2009;Knight J., DengQuheng, Li Shi, 2011;許和連,趙德昭,2012)。

正是受到這一觀點的影響,加上YujiroHayami與Vernon W.Ruttan的誘致性技術創新理論主要觀點(簡要地說,就是人多地少地區應優先發展替代土地的生物化肥技術,人少地多地區應優先發展替代勞動力的農業機械化技術)在我國經濟學界以及部分政府高層決策者中已深入人心,再結合我國20世紀80年代前農業機械化的大躍進失敗案例,導致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農業科研資源的分配上(無論是資金還是人力資源)嚴重傾向于節約土地型的生物化學技術(如品種培育、栽培技術、土地改良、化肥研發等),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對農業機械化的科研投入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甚至在20世紀90年代,全國農業機械化的最高主管機構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差點在大部制改革中被撤銷。這種農業機械化被輕視、漠視的狀態,直到2003年因為SARS危機的出現,導致中原地區眾多農民工無法返鄉參加小麥搶收和秋糧搶種,才有所改觀。最直接的體現是2004年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并開始實施持續至今已近10年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雖然SARS事件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與此同時,近年來農業機械化卻在快速發展。2004年以來,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迅速提高,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由2003年的32.47%增加到2012年的57%左右,9年提高了近25個百分點。主要糧食作物中小麥耕地和播種機械化水平均超過80%,收獲機械化水平超過90%;水稻收獲機械化水平超過70%;玉米播種環節機械化水平超過80%。

這些現象的重疊,引出以下問題:我國農業勞動力到底是過剩還是短缺?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到底有沒有超前?我國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中到底發揮了多大的作用?本研究試圖通過對農業機械化對勞動力替代貢獻的測算,回答以上問題。

一、文獻綜述與分析框架

1.農業剩余勞動力問題

關于我國農業剩余勞動力的問題,國內外文獻大多認為我國存在龐大數量的剩余勞動力。如Taylor(1988)歸納了根據經驗法、基準法及勞動定額法等三種方法的相關研究成果,認為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比率在30%左右,絕對數在1億左右;鐘甫寧(1995)認為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被低估,低估數量約在1億左右,亦即是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在2億以上;農業部課題組(2000)認為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多達1.8億;Fung Kwan(2009)基于1987—2007年全國和省級面板數據,使用隨機前沿CD函數估計出中國有1.38億農村剩余勞動力;馬曉河、馬建蕾(2007)根據各類農產品的用工量測算全國2006年全國農業勞動力需求和剩余,測算結果認為2006年全國農業剩余勞動力為1.14億。

當然,也有學者對我國存在巨大規模農村剩余勞動力存在質疑。如托馬斯.羅斯基和羅伯特.米德(1997)認為中國農業剩余勞動力數量被高估和夸大,源于官方數據錯誤地把流動到其他產業勞動力劃分到農業勞動力,夸大的規模有幾千萬甚至上億。Ng Ying Chu、Li Sung-ko and Tsang Shu-ki(2000)運用DEA方法計算江蘇、四川60個村莊1978—1992年之間的剩余勞動力,結果表明總體剩余比例不到6%。王檢貴、丁守海(2005)通過古典估算法、新古典估算法、標準結構比較法對中國農業剩余勞動力進行了重新估算和比較分析,研究認為古典測算方法的可信度和解釋力都是最強的,其測算結果為2003年全國有4600萬農業剩余勞動力。Fang Cai和Meiyan Wang(2008)的研究表明,我國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中50%是40歲以上(這部分勞動力由于年齡問題是否能算上剩余還有待深究),9.5%是20歲以下(這部分大多為未成年或學生,絕大部分未來不會繼續從事農業),剔除這兩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只有不到4 300萬?;诖?,Fang Cai和Meiyan Wang(2008)認為十分有必要重新審視農業勞動力剩余問題,并重新研究中國農業技術變遷方向。John Knight、Deng Quheng and Li Shi(2011)注意到了中國農民工短缺、農民工工資上漲和所謂“農業剩余勞動力”現象并存的矛盾。

以上關于農業剩余勞動力的測算,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①基于動態的生產前沿面(按照當年的生產力水平),計算得出一個是否過剩的靜態研究結果,造成農業要素相對稀缺性是靜態的錯誤認識;②忽略了勞動力年齡結構問題,或者即使考慮到了年齡結構問題卻在測算勞動年齡外勞動力數量時將農業勞動力年齡結構與剩余勞動力年齡結構混同,進而得出錯誤的結果;③忽略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勞動力對勞動強度降低的需求導致勞動力質量在年度間的差異”問題。其中,農業要素的相對稀缺性靜止不變的觀點,Yujiro Hayami與Vernon W.Ruttan(1985)早就批駁過,他們指出雖然美國和日本在資源稟賦上存在巨大差異,但是美國和日本的農業增長包含了沿著一個共同長期生產函數的變動*事實上,美國和日本農業資源要素的相對稀缺性的確不是一成不變的。美國并非不發展生物技術,根據FAO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的水稻、小麥、玉米等作物單產全面高于日本(其中水稻單產75 375千克/公頃,比日本高10 264千克/公頃);日本也并非不發展農業機械化,反而其農業機械的投入強度是世界第一,根據FAO數據顯示,2006年日本每千公頃耕地上的拖拉機數量為434.6臺而美國僅為27.9臺,日本每千公頃耕地上的聯合收割機數量為220.6臺而美國僅為2.4臺,即使考慮到功率大小的問題,日本農業機械的投資密度也遠遠高于美國。顯然,人地關系是動態變化的,不能用靜止的觀點與認識去指導農業發展實踐。。

2.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生產貢獻問題

國內有大量文獻嘗試直接通過投入產出函數或有無項目比較法來計算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如魏宏安、邵世祿、黃彥彪(2002)運用C-D函數測算了甘肅省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生產貢獻率,認為1981—1999年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產出的貢獻率為21.22%;洪仁彪、楊邦杰、賈栓祥(2000)運用有無項目比較法測算出當年與沒有農業機械化相比,農業機械化對我國種植業的總利潤貢獻率為18.33%;弋曉康、黃新平、朱曉玲(2011)應用有無項目比較法對新疆兵團農一師2007年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的貢獻份額進行測算,測算結果認為農一師農業機械化對種植業貢獻率為65.1%;楊青、朱瑞祥、張捷、韓文霆(2000)分別運用C-D函數和有無項目比較法測算了陜西省1980年以來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兩種方法測算結果分別為20.79%和21.10%;林燕燕、王維新(2005)運用C-D函數測算出新疆兵團1950—1981年期間農機化對農業產值貢獻率為32.13%,運用有無項目比較法測算出1982—1994年期間貢獻率為32.92%,運用DEA方法測算出2001年貢獻率為45.13%。

但以上研究或者直接采用以上研究方法研究農業機械對糧食生產的貢獻,存在以下問題:①運用有無項目比較法需要詳細了解農業機械作業各環節的作業面積、單位面積節約成本與產出增加量,數據量大而且產出增加量數據需要對比試驗才能獲得,數據獲取難度大,難以較大區域進行應用。②運用C-D 函數,將農業產值作為產出變量,而農業產值是各類農產品產值加總,不同農產品的年度間價格指數波動差異較大,簡單加總并用單一的物價指數進行數據修正,很難保證數據的可用性。③現有文獻運用C-D函數或DEA方法測算農機化貢獻率時,一般用農機總動力或農機凈值作為代表農機要素的投入變量,但農機總動力構成復雜,有30%以上為農業運輸機械、產后加工機械、漁業機械、畜牧機械等非田間動力機械,直接用農機總動力或農機凈值數據作為投入變量研究農業機械對種植業甚至對糧食生產的貢獻,就會導致很大的誤差。④如果直接用投入產出函數研究農業機械化對糧食生產的貢獻,沒有具體到單一糧食作物上的化肥、勞動力、農業機械投入量數據,現有整體投入量數據也很難分解到具體作物。⑤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2004年以來農機化發展形勢與2004年以前已經有很大的不同,2004年以來全國農機總動力以年均6.05%的速度增長,遠高于1993—2003年期間的0.05%,也遠高于同期糧食產量3.55%的增速,那就意味著農業機械投入與糧食產出量是非同階平穩的時間序列,不能直接回歸,若進行差分處理成為同階平穩的時間序列則回歸結果又很難解釋,若直接回歸則會出現農業機械的產出彈性為負進而得出貢獻率為負數的荒謬結果。

3.分析思路

基于以上的文獻分析,本研究認為:①以往關于剩余勞動力的研究都是基于農業機械化已經快速發展的基礎上的,若沒有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不僅不存在剩余,反而會存在巨大的農業勞動力缺口,進而影響到農業生產;同時,以往關于剩余勞動力的研究都忽略了或者沒有認真分析我國農業勞動力年齡結構問題。②以往關于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研究,存在方法應用范圍局限、變量選擇與處理缺陷,難以直接應用到農業機械化對糧食生產的貢獻問題研究上。需要回避各類作物價格波動不一的問題、直接的農機投入數據難以確定的問題、農機化發展速度高于糧食增產速度出現的貢獻率為負的偽回歸問題。

因此,本研究首先根據各類農作物(畜產品)用工量和生產規模(面積或頭數)的變化,來細致測算我國歷年農業生產對農業勞動力的數量需求,并結合實際供給數量測算剩余農業勞動力數量;然后根據幾次人口普查數據,分析我國農業勞動力年齡結構變化,對我國農業勞動力供給規模進行修正進而測算真實剩余勞動力數量;最后假定每畝(畜)用工量從1985年開始不發生變化(也即是農業機械化技術變革停止),測算1985年以后歷年農業生產所需要的農業勞動力數量、實際勞動力數量與需要勞動力數量之間的缺口,以測算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生產特別是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程度。以此來避免以往研究缺陷,間接測算農業機械化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程度。

二、農業機械化對農業勞動力的替代——從用工量角度

根據歷年《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資料匯編》和《建國以來全國主要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數據,可繪制圖1至圖3??梢钥闯觯?/p>

(1)1985年以來,我國種植業中主要糧食作物每畝用工量下降幅度較大,稻谷、小麥、玉米、大豆、馬鈴薯等作物的用工量在2010年均下降到10個以下,大豆降到5個以下。同時可以看出,1997年之前各類糧食作物用工量下降速度緩慢,而1997年之后以來各類糧食作物用工量下降幅度較快,特別是2007年以后馬鈴薯的用工量也呈大幅度下降趨勢。

(2)油料、棉花和糖料等主要經濟中作物中,花生、油菜、甜菜由1985年的每畝20個工左右下降到10個工左右,而棉花、甘蔗則從每畝40個工以上下降到20個左右,但用工量仍然較大。同時,與糧食作物類似,在1997年以后用工量下降幅度較大。

(3)烤煙、蔬菜、蘋果等用工量較大,雖然1985年以來用工量有大幅度下降,但是每畝用工量仍然在40個左右。

(4)散養生豬用工量從1985年每頭21.04個下降到7.64個。

用工量的下降,除了農藝模式的變化(如免耕)和生物化學除草除蟲技術*但這些技術減少的用工量相對較少,如果農業生產所有生產環節都是純手工的話,除草、除蟲本來就是其中勞動強度最小和勞動時間最少的環節。引起以外,主要是由于農業機械的大量使用所導致(如拖拉機、收獲機的大量使用導致種植業用工量下降,飼料粉碎機的大量使用導致養殖業的用工量下降等),我們這里假定這些用工量的下降全部是由于農業機械使用所導致。則可以將歷年各類作物或養殖產品的用工量與生產量相乘并加總,計算出歷年主要農產品所需用工量。即:

Li=∑sij×lij

(1)

其中:Li為第i年的總用工量,sij為第i年第j類作物(或畜禽產品)播種面積(或畜禽產品產量)。則,用Li除以每個勞動力全年折合勞動天數得到第i年實際需要勞動力數量。即:

Labi=Li/a

(2)

Labi為第i年需要的勞動力數量,a為每個勞動力全年折合勞動天數,取270天(王檢貴、丁守海,2005)*根據課題組調查,由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中國糧食主產區的大多農戶平均用于農業生產的時間每人不足2個月,大多時間用于家務或者外出務工,即使不外出務工,也沒有人愿意再回到牛耕和鐮刀收割的時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務農收入占家庭總收入比例的下降,很少家庭愿意投入大量人力和高強度勞動到農業生產。因此,每年270天的勞動時間顯然是高估的。。

各類農作物播種面積和各類畜禽產品數量數據通過整理,對其用工量缺失數據進行處理*由于數據缺失,(1)將玉米、小麥、水稻以外的其他谷物(如高粱、谷子等)用工量在1997年以前,按照三大糧食作物中用工量居中的玉米替代,1997年以后,按照1997年計算(因為針對高粱、谷子的機械化發展幾乎無任何進展,而且播種面積快速下降);(2)對于馬鈴薯2000年及以前的數據缺失,考慮到1985—2000年馬鈴薯生產機械化進展緩慢,而沒有機械化發展水平較低情況下根據我們的調查其用工量和水稻相近,因此1997年以前用水稻用工量代替,1998—2000年保持不變,其他薯類的用工量用馬鈴薯用工量代替;(3)對于其他豆類用工量用大豆用工量替代;(4)對其他油料作物,用工量取花生、油菜的平均數;(5)對于麻類的用工量按棉花用工量計算;(6)蔬菜種植面積1998年前缺失數據按照1998年計算;(7)農作物中其他作物用工量按主要農作物用工量算數平均計算;(8)對茶葉、林果均按蘋果用工量計算,對于1991年以前蘋果用工量的數據缺失,按照1991年用工量計算;(9)對畜產品單位產出用工量均用生豬散養用工量替代。,并根據式(1)、式(2)可以計算出1985年以來歷年各類農產品生產所需勞動力數量及農林牧業所需勞動力總量。圖4展示了根據各類作物(畜禽產品)單位面積(或產量)用工量加總測算出的農林牧業勞動力與當年農林牧業實際勞動力之間的關系,可以看出,除了1997年前幾年,其他時候變化趨勢基本一致的,兩列數據之間的相關系數高達0.773。

圖1 歷年主要糧食作物每畝用工數量 數據來源:2002—2011年《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資料匯編》、《建國以來全國主要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由于數據可獲得性,2000年及以前的馬鈴薯用工量數據缺失。

圖2 歷年主要棉、油、糖作物每畝用工數量 數據來源:歷年《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資料匯編》《建國以來全國主要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

圖3 歷年烤煙、蔬菜、蘋果、生豬每畝(頭)用工數量 數據來源:歷年《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資料匯編》《建國以來全國主要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

從圖4可以看出,似乎農林牧業實際勞動力大大超出農林牧業生產所需勞動力,1985年超出部分為9 548萬人,2010年超出部分為8 240萬人,這一農村勞動力剩余數據比王檢貴、丁守海(2005)所測算出的4 600萬偏大,略低于馬曉河、馬建蕾(2007)測算出的1.1億,這也似乎印證了多年來學術界的一個觀點:那就是中國人多地少,存在為數不少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因此中國不需要發展農業機械化。那么這個結論經得住推敲嗎?我們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假定1985年以后,農業機械化不再發展,勞動生產率停止在1985年不變,那么至2010年,我們每年需要多少勞動力呢?同樣用式(1)、式(2),并假定每類作物和畜產品單位面積(或產量)用工量不變,可得到按照1985年勞動生產率主要農作物及畜產品生產歷年所需勞動力,對數據進行整理得到圖5。

從圖5可以看出:假定1985年以后農業勞動生產率不再發生變化,而農業生產面積與產量仍然維持歷年水平的話,2003年以后,我國的農林牧業勞動力即不再有剩余,至2010年,我國需要農林牧業勞動力高達3.58億,比當年實際農林牧業勞動力多9 533萬人(這還要保證現有勞動力每個人都是有效勞動力),比按照2010年實際勞動生產率水平生產需要的農林牧業勞動力多1.78億。由于目前勞動力老齡化和兼業化嚴重,后面的1.78億這一數據更為接近實際情況。也即是如果從1985年開始,農業機械化不再發展,我國農業勞動力缺口將高達1.78億。

通過本部分的分析,不難得出如下結論:從勞動力總量上來看,農業勞動力剩余問題實際上在是一個動態的問題,是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造成的錯覺,若沒有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持續提高,不僅不會存在所謂的“剩余”,反而會出現農業勞動力嚴重短缺。

圖4 農林牧業所需勞動力實際值與測算值 數據來源:農林牧業勞動力=農林牧漁業勞動力-漁業從業人員數,1985—2008年農林牧漁業勞動力、漁業從業人員數據來自《新中國農業60年統計資料》,2009—2010年農林牧漁業勞動力為根據“平均每一農林牧漁業從業人員主要農產品生產量”和“糧食生產量”兩個數據求得,2009—2010年漁業從業人員數據來自《中國農業年鑒(2010年)》和《中國農業統計資料(2010年)》。

圖5 按1985年勞動生產率測算農林牧業所需勞動力與實際勞動力對照

三、農業勞動力年齡結構分析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看到,農林牧業勞動力中,2010年仍然存在8 240萬的剩余勞動力,那么這些勞動力是否真的過剩?或者說雖然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確起到了保障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的作用,但是否存在發展超前?下面對我國實際供給的農業勞動力年齡結構進行進一步分析。

圖6 兩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農林牧漁業勞動力各年齡段比例

圖6展示了第四次(1990年)、第六次(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關于農林牧漁業勞動力年齡結構的統計情況。

可以看出,20年間40歲以下農業勞動力所占比例從68.08%下降到38.90%,下降近30個百分點,40歲以上農業勞動力所占比例則從31.20%上升到61.10%,上升了近30個百分點,而40歲以上的農業勞動力中又有56.52%大于50歲。隨著農業勞動力的快速轉移,這種快速老齡化趨勢將在未來進一步加劇,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將面臨著農業勞動力持續快速下降的過程,而剩下的農業勞動力中,由于老齡化嚴重,并不能算成全勞動力。前面雖然計算出8 240萬人的農業勞動力剩余,但是實際上2010年的農業勞動力中50歲以上的農業勞動力就有9 144萬人,這些人是否真正算得上剩余還存疑問。

按照《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按照這一標準,第4~6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年齡超過此標準的農業勞動力比例和總量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前面計算出的2010年8 240萬剩余農林牧業勞動力中,就有6 217萬人是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也即是只有2 023萬人是剩余勞動力,該數值僅占農林牧業總勞動力的7.70%,剩余程度較為輕微,低于以往文獻測算數據。同時,考慮到兼業情況,該數值要更小,甚至基本不存在剩余勞動力情況。這與近年來農業機械化水平快速提高、農業勞動力用工成本和農民工工資水平快速上漲以及“民工荒”成為常態等現象是吻合的。

表1 三次人口普查農林牧業勞動力年齡結構與總量

另一方面,通過簡單分析被替代農林牧業勞動力與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看出近年來實際上并不存在嚴重的農業勞動力剩余。用前面按照1985年勞動生產率計算出的農林牧業所需勞動力減去按照歷年實際用工計算出的農林牧業勞動力,得到與1985年相比歷年農業機械替代的勞動力數量,以該數值為解釋變量,用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為因變量,進行限制常數項的線性回歸(令常數項等于1985年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同時由于chow檢驗顯示1998年發生結構性變化,因此只采用1998—2010年數據),可以得出如下回歸結果:

leve=16.38+18.85×L替代

(3)

調整后R方達0.91,擬合程度較高,也即是農業機械化每替代1億勞動力,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增加18.85個百分點,或者說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每增加1個百分點,就替代了542.98萬農業勞動力,按照目前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年均增長2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每年替代農業勞動力1千萬左右,這與2011年我國農業勞動力人數下降1 337萬人基本吻合,這也某種程度表明,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并沒有超前發展,反而是農業機械化正在不斷彌補由于農業勞動力轉移帶來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下降,也即是不是替代而是彌補。

也即是說,在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50%的今天,我國并不存在嚴重的農業勞動力剩余問題,或者目前根本不存在農業勞動力剩余這一問題,近年來勞動力轉移數量與農業機械化替代勞動力數量基本吻合也表明并不存在嚴重的農業勞動力剩余的問題。反而,若沒有這些年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生產2010年同樣多的農林牧業產品還需要增加高達1.78億左右的有效勞動力,存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未來隨著老齡化加劇、農業勞動力快速向其他產業轉移以及農民子女從事農業意愿急劇下降,可預見未來我國農業勞動力將持續、快速下降,若沒有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作為保障,我國農業生產將受到嚴重沖擊。

四、基于勞動力替代農業機械化對糧食生產貢獻

圖7展示了1985年以來主要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變化趨勢,可以看出:①水稻整體波動幅度不大,與1985年相比2010年播種面積僅下降了6.85%;②小麥播種面積下降呈下降趨勢,但2004年以來略呈上升趨勢,與1985年相比2010年播種面積下降了16.98%;③玉米播種面積除2000—2003年之間存在反復以外,其他年份基本處于持續上升狀態,與1985年相比2010年播種面積上升了83.68%;④其他谷物播種面積快速下降,與1985年相比2010年播種面積下降了69.71%;⑤薯類、豆類播種面積基本保持穩定,與1985年相比2010年播種面積分別上升了2.07%和2.27%。整體來說,糧食播種面積雖然存在一定幅度波動,但在2004年以來持續上升至1985年水平,與1985年相比2010年糧食播種面積上升了0.95%。

1985年以來,雖然糧食播種面積波動不大,但由于主要糧食作物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快速提升,糧食生產對農業勞動力的實際需求卻持續下降,從1985年的1.057 0億人下降到2010年的0.434 4億人(圖8)。

其中:水稻生產實際需求勞動力數量從3 898萬下降到1 299萬人,小麥生產實際需求勞動力數量從2 354萬人下降到760萬人,玉米生產實際需求勞動力數量從1 602萬人下降到1 322萬人,其他谷物生產實際需求勞動力數量從963萬人下降到284萬人,薯類生產實際需求勞動力數量從1 042萬人下降到464萬人,豆類生產實際需求勞動力數量從711萬人下降到215萬人。

若按照1985年的勞動生產率水平,各類糧食作物實際需要的勞動力數量遠大于目前的實際需求數量(圖9)。

圖7 主要糧食作物歷年播種面積

圖8 主要糧食作物歷年實際需要勞動力人數

圖9 主要糧食作物按照1985年勞動生產率歷年需要勞動力人數

可以分別算出,農業機械化對各類糧食作物的勞動力替代貢獻率(或者說產出貢獻率)分別為:水稻64.21%、小麥61.10%、玉米55.09%、其他谷物2.45%、薯類56.40%、豆類70.43%,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農業機械化,2010年主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由于缺乏足夠農業勞動力將分別下降以上比例,糧食作物整體播種面積將下降59.06%(當然,此處只是靜態地假設,沒有考慮到由于糧食種植面積下降后,糧食價格上升進而造成的市場應對措施:如更多其他行業勞動力投入到農業中或者糧食進口的問題,可能實際的下降面積要遠遠低于59.06%)。這與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也是一致的,2012年,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中小麥耕種收三個環節機械化水平分別為98.90%、86.52%和92.32%,水稻耕種收三個環節機械化水平分別為93.29%、31.67%和73.35%,玉米耕種收三個環節機械化水平分別為93.79%、82.30%和42.47%。顯然,如果沒有農業機械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的影響是巨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農業機械化不僅由于替代勞動力從而對糧食產量起到較大貢獻,作為先進農藝的載體,一些農業機械化技術還有增加單產從而增加糧食總產量的作用。

五、研究結論

(1)以往測算農業剩余勞動力的相關研究忽略了農業機械化的動態發展,以及農業勞動力的老齡化和兼業化問題,考慮到這些問題,我國剩余勞動力問題非常輕微甚至已經不存在剩余勞動力問題。2010年的農林牧業勞動力中,有9 144萬超過50歲,有6 217萬人年齡超過法定退休年齡。而通過每畝(畜)用工量和播種面積(或養殖數量)測算出來的農業勞動力需求數量只比當年實際勞動力數量要少8 240萬人,這8 240萬人全部超過50歲。所謂剩余勞動力恰恰是年齡偏大、勞動能力較差甚至喪失的對象,根本不能將其當著剩余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只能從事簡單的農業生產,無法也無需轉移到其他產業。

(2)通過定量研究表明,目前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年均增長2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每年替代農業勞動力1千萬左右,這與2011年我國農業勞動力人數下降1 337萬人基本吻合,這說明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并沒有超前發展,反而是及時彌補了由于農業勞動力轉移留下的生產能力空缺。

(3)假定1985年開始,我國不再發展農業機械化,定量研究表明,我國目前的農業勞動力存在巨大的缺口,缺口量約為1.78億。若1985年以來,沒有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忽略價格變動、勞動力的流動和國際貿易等市場應對措施靜態地看,2010年水稻播種面積將下降64.21%、小麥下降61.10%、玉米下降55.09%、其他谷物下降2.45%、薯類下降56.40%、豆類下降70.43%,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農業機械化,2010年主要糧食作物播種由于缺乏足夠農業勞動力將分別下降以上比例,糧食作物整體播種面積將下降59.06%。近年來,農業機械化對于我國農業的發展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起到了巨大的貢獻。

綜上所述,糾正“我國人多地少,存在大量農業剩余勞動力”的錯誤觀點,在農業機械化的科研、推廣上給以投入傾斜,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張宗毅,張萌,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劉小偉,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論文來源:《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4年第6期)

猜你喜歡
播種面積測算用工
國家統計局發布關于2022年夏糧產量數據的公告
土庫曼斯坦土豆播種面積創紀錄
2021年俄羅斯油籽播種面積或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信息超市”精準破解用工“兩頭難”
ETC門架系統傳輸帶寬及流量包測算
如何防范村級用工管理的新風險
上海地鐵列車折返能力分析與測算
美國大事和玉米播種面積將提高
“用工難”困擾西部地區:費力氣招人 干一個月走人
汽車道路阻力測算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