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學生“喜歡體育活動,但不喜歡體育課”

2015-07-02 06:39姜繼凱
體育師友 2015年3期
關鍵詞:體育課教學內容運動

□ 姜繼凱

課改后,重視學生主體性,強化校本課程開發的力度,重視學生興趣特長類的開發,從宏觀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全面增強學生的運動體質。體育運動資源的開發,選項課、校本課的進一步完善實施。但“健康第一”的觀念還沒牢牢樹立,“重智輕體”現象依然存在。體育課堂教學仍不能得到有效保證?!跋矚g體育活動,但不喜歡體育課”的狀況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體育活動里學生生龍活虎,但在體育課上卻無精打采,這嚴重影響到了體育的正常教學秩序。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造成學生“喜歡體育活動,但不喜歡體育課”的深層原因,進而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切實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一、成因分析

(一)教師方面

首先,是課堂教學內容安排方面。教學內容傳統、單一、競技性太強、趣味性差、練習強度大、組織方法呆板。體育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要和學生多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動態,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方法。注重“因材施教”,體育教學的深度、廣度、速度,要適合班級中絕大多數學生,就必須達成一個“底線”,對運動能力差、學習困難的學生不能聽之任之,否則就是“放羊”。

其次,是教師的教學理念及教態方面。體育課是非高考科目,既不影響學生的高考升學,也不影響他們今后的就業機會和生活。普遍認為體育課的時間就是休息時間,間接影響到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就會放松追求,不去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放羊課”。然而,富有人格魅力與獨到教學風格的教師是可以把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教好,這是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的一個前提。因此教學理念上多更新。如把“節奏”教學理念引入籃球教學,音樂節奏踩點、往返跑的做法引入到田徑教學等等。

還有,教學設計方面。教師準備活動枯燥,課堂教學模式固定,而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活潑好動。體育課教學內容太單調,學生有種被壓抑的感覺,大多處于以教師為主,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性較差,基本上都是被動完成任務,學生沒有激情,體驗不到成功的喜悅。再加上現在大多數學校又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有的項目想上也不敢上,更加造成上課單一,學生就更加提不起興趣。

(二)學生方面

首先,是學生的心理因素。高中生喜歡體驗新鮮事物,體驗掌握體育運動技術成功的喜悅之情,但由于高中生運動能力的差異,有的同學動作做得不好又怕同學嘲笑,就覺得上體育課沒興趣,自己玩最開心,難得一周才2節體育課,如按教師上課的程序,時間只有45分鐘不充足,玩得不盡心。同時現在的學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練習強度一大,許多學生就會有畏懼心理,從而產生抵觸情緒,而且大多數學生在小學就散漫慣了,不喜歡被約束,甚至借故不上體育課。

其次,是教學選項及其場地器材的狀況因素。生命在于運動,學生天生就愛運動,因為學生年輕,活潑、好動,學生喜歡體育是因為學生喜歡自由活動,做他們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但每個人愛好都不一樣,有些體育課的內容并不一定是他所愛好的,同時,缺乏相應的場地器材及師資配備,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老師再努力也白費勁。

還有,學生期望與現實的落差。大多數學生心目中的體育課就是“玩”,也不管學什么樣的運動技能,運動技巧及達成的教學目標,沒有升學和作業的壓力,不愿受老師上體育課的束縛,老覺得上體育課沒必要。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想象,只能加以引導,從思想意識上提高認識。

二、改善對策

其一,針對上述情況,除了在場地器材上要對競技體育的學?;脑?,吸取競技體育的健身性、趣味性及教育性價值。對場地器材、規則技術等進行適合學生特點的改造使其更好地為學校體育服務。在場地設置及布局上,多花心思,建立“快樂體育園地”以適應各種教學開展,把學生吸引到安全、快樂,又極具身體鍛煉特色的體育課堂教學中來。

其二,主觀上體育教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教學模式陳舊單一,單向式教學,體育課變成運動員的訓練課或一節節達標課,缺乏多樣化,而枯燥乏味的單向教學是他們無法接受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為我們提供課程改革的路徑,要使學生明白上好體育課對身體發育的重要意義。因此多樣化教學方法落實課堂,多利用教師具有的語言特質,包括口語和肢體語言,多利用運動項目所具備的趣味性,尤其是競爭性,對每一個技術動作進行教材處理化時,在練習方法的豐富上加強設計,多采用組合練習的設計,尤其是與身體素質相結合的不同組合。

其三,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主動性: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教學手段要多樣化。上課時多利用學生的爭強好勝和喜歡竟爭的特性,輔以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回歸體育教學課堂,把握好教學內容和上課技巧,必要時多做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多采用游戲比賽的教學方法,從興趣上多引導學生。認真備學生、備教案、備場地、器材、備教學手段和技巧。學生的主動性是建立在學生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學生喜歡體育,喜歡小群體式的自由自在的體育活動,從這一特點出發,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群體式教學,或(圈子教學)。同時必須關注學有困難及弱勢群體學生的學習狀況,多設計符合學生心理的活動形式,逐步培養與誘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與情感。多鼓勵、理解、包容,少批評、抱怨、責備。并且能根據不同學習內容變換練習手段,豐富練習方式,把學生引入體育課堂上來。同時,在制度法規和輿論導向上加以引導,寓教于樂致力創設合作探究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學中樂,在樂中學,最終增進學生身體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其四,強化教學目標的意識,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制度,最大限度的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充分灌輸體育課堂教學是提高體育活動的核心觀念,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最大限度地獲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運動技能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提高,真正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讓學生都喜歡上體育課。

[1] 季瀏.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體育課教學內容運動
綜合利用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整體單元復習
可有可無體育課?不!必須有!
體育課上的“意外”
體育課
不正經運動范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古代都做什么運動
瘋狂的運動
老師,我喜歡你,這是愛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