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藝術特色分析

2015-08-15 00:54李明晏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全曲奏鳴曲貝多芬

李明晏 張 薇

(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1 貝多芬與《月光奏鳴曲》

1.1 貝多芬與《月光奏鳴曲》的創作背景

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他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被后人稱為“樂圣”。他一生命運坎坷,但較早地顯示出了音樂天賦,從師海頓,最終學有所成。他的創作主要集中在交響樂,其次就是鋼琴作品。在鋼琴作品的創作中,他運用了交響樂創作中的一些思想,更加自由地運用鋼琴曲表達了情感,也打動了很多的聽眾,鋼琴曲也成為其主要成就之一。在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中,《月光奏鳴曲》其有很強的代表性,不僅優美而且富有詩意。

關于《月光奏鳴曲》,還有一段美麗的故事:在銀白色的月光下,貝多芬聽到了有人彈他的鋼琴曲,循聲而至,貝多芬來到一間簡陋的房屋前,推門進去發現是一個盲人少女,他很是感動,由此創作了一首被標注為“幻想曲風格”的曲子。貝多芬去世后,詩人路德維?!とR爾斯塔勃為這個曲子更名為《月光奏鳴曲》。在創作《月光奏鳴曲》時,貝多芬正值耳聾日益嚴重的時期,這讓他十分的絕望,伯爵愛女朱麗葉·圭恰爾迪的出現給貝多芬巨大的勇氣,貝多芬很快陷入了愛河。然而,朱麗葉很快就移情別戀,這又一次的打擊了貝多芬,但他沒有放棄音樂夢想,在失戀的痛苦中完成了《月光奏鳴曲》。

1.2 作品特色

這首“幻想曲式奏鳴曲”有自由、即興的特點,對音樂素材的運用非常的靈活。另外,貝多芬還將持續的慢板代替了奏鳴曲式的快板。全曲分為三個樂章,第一章慢板,第二章小快板,第三章是快板,縱觀全曲,由慢變快,感情表達逐步加強。為了使整個樂曲有較強的整體性,貝多芬巧妙地把低音八度、圣詠式的和旋平穩進行等創作手法和其特有的曲式、調性相柔和,整個樂曲不僅有低語也有吶喊。阿薩菲耶夫曾這樣評論這首作品:“感人至深的充滿能量與浪漫的音調,令人精神振奮的旋律,時而像是熊熊燃燒的怒火,時而又如瀕臨絕望的哭泣。曲調中蘊藏的真摯誠懇,深受人喜愛,也極易被人接受,不得不說它是一首真正打動人心的好作品?!?/p>

另外,《月光奏鳴曲》的另外一大特點在于每個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月光”。俄國鋼琴家安東魯賓什坦認為《月光奏鳴曲》中唯有第二章的小快板才是真正的“月光”;俄國文學家奧利比舍夫認為第一章傳遞的是貝多芬失戀的傷痛;俄國藝術批評家斯塔索夫認為第一章實際上貝多芬的冥想狀態,可以預見到不安。同一首曲子有不同的感覺,這是優秀作品的魅力所在。

2 《月光奏鳴曲》的藝術特色分析

2.1 第一樂章

《月光奏鳴曲》的第一章運用了單三部曲式、升C小調、2/2拍、慢板,是充滿柔情和哀痛一章,與陰柔的“月光”相襯,由于其具有沉思的、悲痛的特點,很多后人猜想這是貝多芬在失戀后為自己的愛情創作的挽歌。奇妙的和聲色彩展示了曲中感情的細膩變化。

樂曲由柔弱均勻的三連音開始,緩慢地成為三和弦,勻稱的樂曲給人以舒緩的流動感,樂曲的速度、節拍等紛紛確立哀傷基調,第一章開始。隨后,在平靜的背景上出現了主題旋律,似沉思,似在傾述著內心的悲傷;在通過對音區、和聲、節奏的重復中,展示了作者心中不安的思緒。在這一節中,平淡這一主題像明月般慢慢的登場,在15小節中另一音樂氛圍出現,進入第二主題。到了23節,即樂曲的中段,三連音的琶音陡然躍入高音區,顯示了作者的不安情緒,展示了情緒的短暫波動。至24小節,音樂再次放緩,進入安靜階段,樂曲進入到了第三主題中。60小節起,音樂如夕陽西沉,似乎在淡淡的月色中消失。

第一章飽含了沉思和傾述,閉上眼就似乎看到了一輪明月在平靜的海綿上高懸,銀白的月光籠罩著一切,美妙的和聲讓人欲言又止,婉轉的韻律傳達的細膩的哀思。三連音的分解傳遞了冥想的靜默,所有心語都由心跳般的旋律述說,既有悲痛也有含蓄的激情。在這一章中,貝多芬沒有明顯地區分大小調,而是在短短的60小節中靈活地運用曲式,自然地轉換同名大小調,表現出高超的創作技法。

2.2 第二樂章

第二章與第一樂章和第三樂章相比,顯得更加典雅、短小、抒情,是第一章和第三章的橋梁,是徐緩和激烈之間的過度。李斯特形容第二章為“開在兩個深淵間的花朵”。第二章主要運用了復三部曲式、降D大調、3/4拍、小塊版。第一部分的兩個單二部曲式都是由同一邊走發展而來。中部的單二部曲式也是建立在降D大調上。右手的切分節奏所形成的重音與左手低音區交替出現,形成了一種神秘感,連奏與斷奏使主題顯得更加自然,完美地銜接了第一章的舒緩和第三章的激昂。

2.3 第三樂章

這一樂章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使用了奏鳴曲式、升C小調、4/4拍、急板。這一章一切都在急速的流動,出現了具有貝多芬作曲特色的抗爭性音調,表現了強烈的內部沖突,出現了激烈的對立和斗爭。雖然這段樂曲始終都充滿著烈火般的熱情,旋律扣人心弦,但在激烈中仍充滿著優美,顯示了貝多芬堅強的意志力。這一樂章有充實的音樂內容,展現了驚人的音樂效果,是貝多芬鋼琴音樂中表現力最豐富的作品。直到第三章貝多芬才使用了奏鳴曲式的演奏,是貝多芬的大膽創新。

第二章中,間歇地涌動的主題在第三章終于得到了升騰,它以16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急劇上升到高音區,音符如奔騰的野獸向前沖擊,有力地展現了貝多芬堅強不屈的大無畏精神和追求真愛的渴望。在14節延長記號處,奔騰的感情激流暫停了下來,在6小節之后,出現了副部主題。這是一段如歌唱般熱情的曲調,貝多芬將自己的情感一步步的展示了出來,融入到了音樂之中,情感如奔流的波濤隨著音樂一瀉千里。

這一章是音樂和感情爆發的一章,琶音的組合拍打著聽眾的心靈,瘋狂的情感隨著音樂強度的增加像火上一樣爆發。在呈示部,貝多芬以重復的和弦式的緊張實現了感情強弱的更替,這種緊張在部尾以幾個哀痛句逐步緩和下來。在展開部開始后,依然發展著呈示部的主題,交錯開展。貝多芬壓縮了主部,將副部分解為一些單獨樂句,在高低音部交替出現,增強了哀痛的表現力。在展開部的結尾,低聲部成為主音,音樂逐漸過渡到平靜,讓人得到暫時的安靜,同時也預示著新的高潮的出現。在平靜之中進入了再現部,主部主題再次出現。在再現部中有一個龐大的結束部,是心靈掙扎的再現,全曲在這里達到了高潮:主部主題出現,緊接著是四小節的強力度上的減七和弦的琶音,之后再低音部呈現了副本主題的旋律,其后出現了幻想式的裝飾,在兩小節的慢板之后又很快返回急板,最后在主和弦的猛烈上升和下降中結束全曲。

這一章充分展示了貝多芬高超的音樂創作進技能,在百轉千回中動人心弦。主和弦的猛烈上升和下降使音樂達到了最佳的效果。第三章是全曲的升華部分,展現了貝多芬對生命和愛情的理解,表達了他對音樂的熱愛。

3 總結

《月光奏鳴曲》表現了貝多芬的熱烈情感,第一章柔和,第二章輕快,第三章激昂,這三章銜接得天衣無縫,內容豐富、思想充實、情感細膩,有絕佳的音樂效果。它深刻展示了貝多芬內心的掙扎,同時也表現出了他不屈的意志,具有貝多芬音樂特有的感染力,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巨大的精神鼓舞。

[1]鄭培.淺析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J].中華文化論壇,2008(S1).

[2]劉驍,吳丹.《月光奏鳴曲》的意境之美[J].大舞臺,2014(4).

猜你喜歡
全曲奏鳴曲貝多芬
手機上的奏鳴曲
《九宮大成》所收【番鼓兒】曲牌旋律研究
亦遠亦近貝多芬
交響樂之王——貝多芬
貝多芬
貝多芬·丁
春天的奏鳴曲
格蘭杰鋼琴獨奏《達荷美黑人步態舞》的創作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