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構建職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

2015-08-15 00:50鄭有云
語文學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職高差生情境

○鄭有云

(云南省麻栗坡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云南 文山 663600)

課堂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抓好這個主陣地。只有抓好了這個主陣地,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職高學生,有別于普高生,大多數為雙差生,要在職高教學中實現高效課堂教學,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在職高教學中,只能以有效為基礎,方可向著高效提升。

筆者結合在麻栗坡縣職高任教語文教學多年,大膽嘗試有效課堂教學,簡單敘述自己的做法如下:

一、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職中,常聽部分老師在未教學前,就對將要教學的職中學生下了差生的這一判決書,往往在實施教學前,就失去了信心。抱有如此想法的教師,在學校,占有一定的比例。帶著這種想法走進語文課堂教學,還沒實施教學,就已宣告失敗。

我們知道,職高生雖雙差生多,但是雙差生大部分為聰明學生,他們只是在道德上有些缺失,在學習上有些厭學,他們急需的是培養自信和他人的鼓勵,以及老師的關愛和信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充分分析和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方可對癥下藥,開具適合職高生語文教學的良方。

在職高現實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關注的多為成績好或者是表現好的學生。差生一般都是遺忘在角落的,這無疑更加打擊了差生的自信和自尊,加劇逆反心理,成為老師的對敵,如此惡性循環,正好造就了所謂的差生。反思教書育人之道,很多失敗是老師造成的,但是老師總是把理由歸罪于學生,從不反思自己,所以在一種心安理得中,冷眼看差生,差生在老師的冷眼中就自我定義為差生,也就成了差生。其實教學中,老師關注的重點應該是差生,而成績好的學生、那些聽話的學生,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自覺性、參與性都不需老師過多提醒、指導。

如筆者所擔任過的班級語文教學中,更多關注的是成績差或是不喜歡讀書的學生,筆者常常用心去關注他們,也經常提問題或是提醒走神的學生,在評改中記錄、在課堂中及時點評,特別是男生,或是問題學生。開始學生很不以為然,當然也有反感和頂撞的學生。

筆者記憶猶新的是任過語文課教學的一個班里的一位男生,他是城里的學生,開學之初經常趴著睡覺,不交作業,老師一提醒他,他就頂嘴,脾氣很暴躁,是課堂上最讓人頭疼的一位學生,上課的老師一說到他就搖頭,很多老師已經放棄他了。記得第一次問他為什么不交作業,他說:“我就是不想做,我從來不做作業!”氣得筆者恨不得抽他一嘴巴,但還是忍住了,理智提醒自己,他是學生。孩子犯錯誤,上帝也會原諒的。他的不敬,筆者沒放在心上,而是一直堅持,不斷提醒、不斷要求,不斷鼓勵,不斷提問。經過一段時間之后,這位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大度和良苦用心之后,改變了自己,在教學的參與中逐步找回了自信,樹立了自信心,也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和做人的尊嚴,感受到學習就不再是厭惡的,老師也不再是敵對的,彼此建立了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獲得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堂教學,并接受自己。教師能做到這點,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半。筆者的語文課堂教學,通過在學生中嘗試有效教學以后,經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對學生不放棄不拋棄,學生在課堂上找回了自信了,積極配合好教學。每當教學時,課堂十分活躍,特別是男生,參與性高漲,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成績更是出乎意想,及格率達到百分之百。因為男生在開學之初,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都不如女生,他們也就成了筆者語文課堂教學重點監控和關注的對象,特別是差生,讓他們無法偷懶、走神、不完成作業。所以作為職高語文教師,只要不放棄不拋棄學生,學生就成為你的朋友。這種亦師亦友的和諧的師生關系一旦形成,有效課堂也就形成了。

二、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當今教育的今天,教學方法還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但在職高,雙差生居多,教學就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方法。因為老師覺得學生差,讓學生去思考占用時間,這是課堂教學的多余環節。所以在職高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包講的現象很突出。還有從備課到課堂教學,教師更多考慮的是講什么,而不是讓學生學什么,怎么學,滿堂灌也就比比皆是。如在職中教師的教案檢查中,發現一個共性,即是教案體現更多的是教什么,多是對教材的解讀,缺乏的是怎樣教的內容,也就是學生學方面的設計,及如何組織教學和有效教學。教師的教占據了課堂教學的整個江山,而學生的學卻無一席之地。

教學教學,有教還要有學,只注重教,而忽視學,只傳授知識,不注重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就如同一潭死水,掀不起半點漣漪。特別是職高生,基礎比較薄弱,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力也較差,老師包講,課堂上就會呈現老師講的吐沫飛揚,學生睡得口水斑斑,更不用說走神、講小話、做其他事情。這樣的課堂教學就是無效課堂。其根源在于教師沒有把學生帶進課堂,帶進學習中,沒有實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厭學、棄學、輟學。要體現學生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就要做到教與學齊頭并進。在設計教學之時,就要考慮到如何教學生學,怎樣學,學什么。教法的選擇,問題的設計,學習情趣的激發,能力的培養,學法的指導,課堂教學的組織,讓學生的學始終貫穿于教學。

筆者在作文教學中,就采取教與學同步進行。以話題作文為例,第一個環節,先教學生寫話題作文的方法,發揮教師指導的作用。第二個環節,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一般四到六人為一小組,讓學生審話題,從話題的體裁、范圍、題材等方面以討論的方式進行,組長總結,老師評議。第三個環節,由學生根據話題擬定題目,最好多擬幾個。第四個環節,由老師點評一部分學生擬定的作文題目,以點帶面,肯定好的方面,指出不足之處。整個作文教學就做到了教與學同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使作文教學不再枯燥,使學生對作文不再畏懼,讓學生越來越喜歡作文課。

三、要注重小組合作學習

筆者所教的班級,當然包括職高所有的學生,基礎參差不齊。語文課堂教學中,要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中,就要用成績好的學生帶動學習差的學生,讓學生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最好的課堂學習模式。這種模式運用在職高學生中,效課特別明顯。因為小組合作學習能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輕松、活潑而又團結互助的學習氛圍。

職高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一是要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和目標;二是要根據學生學習程度的差異進行調整,合理搭配優、中、差,使每個小組的學生盡量接近平衡,從而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三是要形成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培養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達到學生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四是教學前,教師要設置好學習任務和討論的問題,不要讓合作學習流于形式;五是教師要隨時督促和指導小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問題,使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進行。

如筆者在教學艾青的詩歌《我愛這土地》時,筆者在詩歌朗讀節奏的劃分和意象分析把握這兩個環節,就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效果非常好。雖然有些問題學生解決的不是很到位,只要學生都參與了學習,課堂教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因為是詩歌欣賞,詩歌創作的年代與學生甚遠,所表達的感情也比較深沉,學生是不容易領會的。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筆者選擇了很多歷史圖片,同時輔之于音樂,先把學生的愛國情激發出來,縮短了學生與詩歌情感的距離,學生合作學習的難度就降低了,整個課堂教學氣氛非常好,消除了學生怕上詩歌課的畏懼心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四、要善于設計課堂教學情境

職中生,大多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差,厭學心理也較嚴重,所以設計每一堂課,教師都要考慮情境的問題,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

語文課堂教學情境的設計,跟教學的導入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所不同??梢杂靡粋€故事、事例、名言格言、詩歌等不同的人、事、物、景,營造一個跟語文教學聯系緊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如筆者教學莫言的《賣白菜》,在上課之前布置了學習任務,上課時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當課文分析到賣白菜這個情節時,就讓學生起來表演。一節課從始至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特別是到了賣白菜這個情節,學生情緒特別高漲,表演的小組也很認真,把整個堂課推向了高潮,學生在一看一演中,領會了小說的思想內涵,這遠比教師單一的分析更形象直觀,更有感染力和說服力。所以說,教學當中,教師要注意設置教學情境,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又如教學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開始上課,教師充滿感情地創設和學生討論交流的情境:請大家談談你的夢想是什么?學生就會各抒己見,各抒己夢。創設情境就會使課堂氣氛變得熱烈起來。這樣創設情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問題的指向性非常明確,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再如教學曹雪芹的《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教師講到典型環境時,創設情境啟發學生理解小說中的環境描寫作用:教師首先讓學生品讀文中有關寫“賈府大門”、“榮禧堂”的文字,然后讓學生觀看有關的圖片,使學生直觀感受“賈府大門”、“榮禧堂”等地方的豪華、顯貴。接著,教師說道:“多么豪華的外婆家呀,幼小的林黛玉從此將在這里生活,如果你是林黛玉來到這樣的地方你會有什么感受呢?你會喜歡這樣的地方嗎?”“為什么作者要把“賈府大門”、“榮禧堂”寫的那么詳細呢?”這一情境創設,一方面再現了課文情境,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悟出了小說環境描寫的作用等。這樣創設情境,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通過這樣的創設教學情境,學生興趣盎然,達到了職高生由于基礎差而規定的有效教學的目的了。

總之,有效課堂教學就是要讓每個職高生都參與到教學之中,讓職高生在有限的四十五鐘中學到知識,形成能力,達到愿學、樂學、好學的地步。作為職高語文教師,必須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小組合作學習,創設好教學情境等。只有這樣,職高語文課堂教學才有可能取得有效性的進展,才有可能讓職高生更愛上語文課。

[1]馮朝暉.如何提高職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2010(35).

[2]解桂杰.如何提高職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5(8).

[3]曹小利.職高語文課堂教學策略.考試周刊,2012(46).

[4]沈雪珍.職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析.考試周刊,2011(3).

[5]李筱燕.新課改下職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5).

猜你喜歡
職高差生情境
《遼寧職高學報》征稿啟事
新課改下的職高物理實驗教學初探
借助具體情境學習位置與方向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職高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職高生物課的實驗教學探析
差生媽媽的六年艱辛育兒經
讓“差生”變好其實很簡單
讓“差生”在你眼里美起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