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意見領袖”怎樣發揮三重功能

2015-09-10 07:22陳冬生
人民論壇 2015年37期
關鍵詞:穿越意見領袖互聯網

陳冬生

【摘要】互聯網催生了某些反主流的“網絡大V”,吸附超級注意力而加劇了微政治中執政黨的意識形態風險;執政黨要大力培養黨的“互聯網+意見領袖”,對超級注意力發揮意志定向、穿越和吸附三重功能。這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 意識形態建設 ?互聯網+意見領袖 ?超級注意力 ? ?【中圖分類號】D602 ?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為網民提供了更為優質的上網環境,也催生了一種以青少年為主體的“微文化”。微文化信息方式的微尺度,帶來了微生活、微事物、微消費、微敘事、微思維、微心理、微情感、微主體、微民主、微政治,等等。以微博、微信等為載體,短小但數量驚人且快速傳播的信息充斥在各種媒體和網絡中,那些完整的、系統的、復雜的、關聯的信息不再是人們傳遞的主導信息形態。在微文化下,“小敘事”取代“大敘事”,“超級注意力”取代“深度注意力”。相對于“深度注意力”,“超級注意力”偏愛多樣化信息流,尋找高度刺激性的東西,對單調狀態的容忍度較低。而不容小覷的“網絡大V”之轟動效應就在于左右“超級注意力”,加劇微政治風險。

我們黨不缺理論專家,卻缺乏既有理論功底,又有生存智慧,還會在虛擬世界中“玩高手”來吸引眾多粉絲的“輿論大V”。因此,執政黨要培養黨的“互聯網+意見領袖”來沖銷非主流“網絡大V”的負面影響。黨的“互聯網+意見領袖”要發揮如下三重特殊功能。

意志定向功能:破解主流意識形態注意力稀缺問題

意識形態的本質功能在于化解確定性與非確定性之間意向性糾結從而形成信仰選擇和意志定向。因為,首先,“科學與信仰”相輔相成卻不能相互僭越和替代??茖W靠事實判斷作用于“確定性”領域;信仰靠價值判斷作用于“非確定性”領域。其次,純粹確定性事物是無需選擇的;純粹非確定性事物是不可選擇的?!靶叛龅淖杂蛇x擇”實質上只能在“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之間,這就界定了意識形態的適用范圍。所以,黨的“互聯網+意見領袖”發揮意志定向功能,破解微文化中主流意識形態注意力稀缺問題、非主流意識形態注意力聚焦及放大問題,以及超級注意力的正能量轉換和本質性躍升等問題,有利于化解碎微化時代的非確定性意識形態風險。

穿越功能:穿越離散的文化碎片,聚集微能量

“超級注意力”是微文化認知模式的關鍵詞。黨的“互聯網+意見領袖”如何“穿越”超級注意力的認知模式?

一要學會微言大義的“微敘事”?!拔⑹隆庇凶约邯毺氐木浞▽W、語法學和語義學規則,其典型形態往往是三兩句話,掐頭去尾,片段成章?!拔⒄巍笔俏幕槠谋厝划a物。所謂微政治是相對于傳統政治形態而言的,已全然不同于以往那種靠面對面溝通形成整體性的社會動員,以及由此形成的廣泛的社會實踐運動,它更多地呈現為局部性和技術性的訴求,碎片化或片段式的網上爭議和權益的表達。

二要學會形散神不散整體性發力,即以某種整體結構力穿越那些離散的微文化碎片,穿越主體的微認知范式和微裝置范式,最終穿越離散式的微主體,把各種政治微能量聚集并關聯起來,在碎片化中重新建構新的隱形總體性,從而引領網民對社會和自我的系統認知?!按┰健币馕吨鴦撔乱环N碎片化狀態下新的主體性。因此黨的“互聯網+意見領袖”必須提高三重能力:一是語境化能力——重構特定語境,把碎片化的信息還原到具體語境中的能力,使信息不再是無所依據的“流言”,以便網民自覺形成語境邏輯思維。二是結構化能力——準確地把握信息的主旨,將不同的信息碎片關聯起來,使信息碎片不但還原為語境的產物,而且把不同語境中的不同信息關聯起來,形成一個結構化的圖式,以便網民自覺形成邏輯結構思維。三是總體化能力——在一個日益碎微化的時代,通過“把理性融入感性”地跨學科生活化推理、論證、反思和批判等整體性認知,以便網民超越碎片化認知習性,提高理解社會文化現象的整體把握能力。

三要學會新形勢下寓教于樂式“灌輸”。娛樂化與政治化穿越還面臨著娛樂化與政治化的兩難選擇。通過娛樂來實現政治訴求是合理的,但將政治娛樂化則是危險的——潛藏著以娛樂來解構政治的可能性。

吸附功能:在微文化中擁有海量“粉絲”,吸附超級注意力

“網絡大V”作為一種意見領袖發布的信息具有很強的吸附力。網絡空間信息發布多源復雜,難辨真偽,誰的信息可能被網民采信?這不但取決于發布信息的網站性質和網絡輿論環境,而且還取決于黨的“互聯網+意見領袖”對超級注意力是否有“吸附力”,是否在微文化中擁有海量“粉絲”而引導輿論走向。

在Web2.0技術革命帶來的雙向互動式信息傳播方式下,互聯網微文化中存在一種“烏合之眾”的社會群體心理現象?!熬W絡大V”的看法一旦形成社交媒體中公共輿論或壓倒性的看法,就會不斷地“吸附”不同意見,人們便會從眾性地附和而不愿發表異議,因為發表異議面臨著被孤立或不被尊重的危險。而“網絡大V”因吸附而消解了異議,往往會在公眾中表現得非常自信而持續言說。結果人們的沉默強化了“網絡大V”的強勢,“網絡大V”的持續言說又反過來強化了后者的沉默。這就形成了所謂“螺旋上升式沉默”的微政治現象。黨的“互聯網+意見領袖”必須發揮吸附功能,打破互聯網微文化中“螺旋上升式沉默”的微政治現象。黨的“互聯網+意見領袖”的吸附功能越優于“網絡大V”,越能吸附“超級注意力”,黨的意識形態和國家文化就越安全。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部教授;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部研究生王楓橋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德意志意識形態》關鍵詞譜系化研究”(批準號14FKS001)和中共中央黨校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研究”(批準號DXZD201301)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周憲:《時代的碎微化及其反思》[J],載《學術月刊》2014年第12期。

責編/張夏夢 ? ?美編/李祥峰

猜你喜歡
穿越意見領袖互聯網
圣誕“穿越”回童話小鎮
傳播學視角下應用型專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微博動員、維權倡議與記者的利益表達機制
新形勢下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管理機制研究
微信營銷意見領袖培養現狀研究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