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教學作品藝術化的方法研究

2015-10-14 00:56程稚蔚
科教導刊 2015年23期
關鍵詞:藝術化課程教學教學方法

程稚蔚

(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 遼寧·錦州 121013;江蘇省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蘇·昆山 215300)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迅猛推進,科學技術與藝術一直都是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因此,信息技術便被引入到課程教學中。本文主要研究學生和教師對信息技術教學的認識現狀及其藝術化教學方法的探討,從而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藝術功能,使信息技術化教學的課堂變得生機勃勃。

關鍵詞 信息技術 課程教學 藝術化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8.060

Research on Method of IT Teaching Works of Art

CHENG Zhiyu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

Jiangsu Kunshan Education Department, Kunshan, Jiangsu 2153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o promo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rt has always been mutual promo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refo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ll be introduced into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a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the teaching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art teaching methods to maximiz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rt features that ma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becomes alive.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art; teaching methods

信息時代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和實踐型人才,而中小學校肩負著培養創新型高素質優秀人才的艱巨又重要的歷史使命。因此,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學也必須緊跟時代需求,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糾正學生和教師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錯誤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教學能力,使信息技術教學課堂變成一場藝術盛宴,真正發揮信息技術的藝術魅力。

1 信息技術教學的概念界定

1.1 信息技術教學藝術

信息技術教學藝術的本質是要以藝術思維培養為主要教學重點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綜合教學能力,既能掌握信息科技方面的理論知識及與此有關的教學方法和理論,還要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將藝術思維融入到教學課堂中,經過不斷的摸索和鉆研,形成獨具一格的教學風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具體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現實生活中獲取教學素材,將教學過程與學習、生活緊密聯系,增加學生對該課程的理解和實踐動手能力。通過對這些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減少課程中無關的和枯燥無味的教學信息,達到信息技術教學的藝術化和豐富化。

1.2 與信息技術教學有關的作品

信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產生了很多新興的行業和科技進步的豐富多彩的視覺享受。例如數字藝術就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門藝術,它主要是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人機的交互性,并利用網絡媒體技術進行創作的。跟數字藝術有關的作品主要有數字音樂、卡通漫畫的制作,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電子游戲的開發,虛擬現實的實現等等,這些都是在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是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2 信息技術教學藝術化的目的和意義

2.1 信息技術教學藝術化的目的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教學被引入各中小學校的課程教學體系。由于知識更新的速度較快,教師對信息技術教學的獨特性認識不足,課程駕馭能力不強,導致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也較低。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藝術方面的實踐和研究也比較匱乏,如何充分發揮教學藝術功能,使信息技術教學有一個生機勃勃的課堂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2 信息技術教學藝術化的意義

一是現實意義: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很多行業的工作性質要求同時具有信息技術和藝術思維的要求及能力,如動畫制作、平面設計、音視頻編輯等等,這些行業均要求工作者兼具技術與藝術為一身,并且更加看重求職者的藝術欣賞和思維能力。

二是社會發展需要: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工具,通過與其他學科的完美融合,在繼承與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一門對學科結合的綜合性教學科目。如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它是以技術為主,藝術為輔,并在掌握數字技術的基礎上融入藝術技術而形成的一門交叉性的綜合學科。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主要培養的是具有良好的藝術修養,如美術、音樂等方面的特殊才能,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并將這種能力應用到藝術作品的創作和設計中,創造出更多更完美的藝術作品的綜合性應用型的設計人才。因此,該專業是將信息技術、美術、傳媒、文學、數學等各個學科融合在一起,要求學生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如較強的畫圖能力、動畫制作能力、創作能力以及相關的人文素養。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少學校紛紛開設了信息技術方面的課程教學。中小學校更應從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美術、音樂方面的能力,為其以后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3 信息技術教學的藝術化方法

3.1 藝術為主,技藝并存的教學目標

對于信息技術作品來講,只有技術是遠遠不夠的,技術只是思維的手段,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作品的精髓和靈魂來自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因此,信息技術教學作品是視覺的提升,更是觀念和意識的傳達。藝術作品與每個人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有關, 只有由這兩者創作出來的才能稱得上是藝術性的創作,僅僅由技術創作出來的作品難免缺少一點意境和獨一無二的創想。由此可見,通過信息技術來表達作品的思想,才能傳達出更加藝術性的效果。

但是這并不是意味著技術不重要,相反,一個較好的藝術創意,沒有較強的技術水平,其創作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傳達作者的意圖。例如,動漫設計中,除了要有扎實的美術繪畫功底之外,還必須掌握相關的信息處理和創作能力,并且計算機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方案構思中的靈感的設計和表達。

3.2 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學科,涉及的學科知識面非常廣泛,要學習的課程內容也相當繁多,但是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精力有限。因此,只能增加學科的數目而相應縮短部分學科的課時。同時,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中既要傳授理論知識,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實踐是學生熟練技術和錘煉藝術的重要過程,只有把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才能發現和改正自己的不足,并產生新的創意。另外,信息技術教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理論知識必須經過實踐進行反復的操作才能掌握得更加牢固。因此,課程實踐是整個教學大綱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相應增加實踐部分的課程,勤學多練,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信息技術教學必須突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模式,而應該更多地增加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教師只是教學的客體,起到引導和監督的作用。因此,必須深化教學改革,突出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性和創新性。

3.3 提高教師職業水平,增加課堂藝術性和趣味性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其職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好壞,尤其是課堂的藝術性和趣味性。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演繹風格就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提高教師的職業水平是增加課堂藝術性和趣味性的必要要求。

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只有在充分掌握教材精髓的基礎上,才能找到教學突破口,產生新的教學創意。為此,中小學校應該鼓勵教師不斷進行學習和深造,并定期提供各種培訓機會,使教師接觸到最新的科學技術并將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更新換代速度非???,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吸收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術,并將新技術及時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可以將生活中最新發生的奇聞樂事,如時事熱點、娛樂新聞等融入到課堂,既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又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其次,只有掌握了扎實的教學基礎能力,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尋找教學突破口,并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將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恰當地表達出來。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并非是因為是專業知識不夠扎實,二是其語言表達以及肢體動作不夠豐富,不知道如何將信息技術內容生動有趣地傳達給學生,沒有調動課堂的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因此,教師不僅需要掌握信息技術的理論基礎知識,還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如美術、音樂、人文等方面的綜合素養。如在課件編排上,可以將信息技術與音樂美術等學科內容相結合,利用聲影結合的方式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藝術性。另外,為了避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內容的枯燥性,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把信息技術化語言藝術化,通過打比方的形式,生動有趣地傳達課堂知識,也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力。

最后,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多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及關注的熱點,認真研讀學生的內心,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4 總結

教育應面向社會實際需求,培養真正有實用技能的人才,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社會性應用,認識到其與其它學科交融一體,通過將信息技術教育與藝術教育相融合,為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及培養復合型人才提供有效的方法。另外,要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與藝術教育的整合,信息技術教師除了要掌握堅實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還要多多培養自己的藝術思維和文化修養,并將這兩者相互融合,運用到實際的課程教學中。因此,信息技術教師要將該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計算機理論課程區別開來。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掌握新的教學理念,并具有學科融合的能力和思想,將信息技術教學與藝術教學有機結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注重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的設計和藝術人才。

本文主要著眼于教學作品的呈現方法與手段的研究,整合美術與藝術表現形式,讓信息技術教學作品更具藝術性與表現性,充分表達信息技術的科學美和文化美的內涵,盡可能彰顯出信息技術學科獨特的魅力,并將這種魅力傳遞給學生。另外,信息技術教學藝術化可以充分發揮其陶冶功能,融洽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氛圍,淡化教育的痕跡而更多賦予學生一種放松身心的自我陶冶。教學作品藝術化還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寓教于樂,不僅把知識轉化成實際應用中的能力,更開發了學生的智力以及良好品德的形成。

綜上所述,教學系統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備、教、輔、考各個環節相互銜接,信息技術教育的藝術化使得學生能夠成為一個綜合能力強、人文素養高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向永.信息技術課程價值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10).

[2] 鄧丹.共享教學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溫州大學,2013(5).

[3] 付強.論教學技術的人文向度[D].山東師范大學.2013(6).

猜你喜歡
藝術化課程教學教學方法
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不規則抽象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玩味型格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