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切聯系群眾動力機制和實現路徑研究

2015-10-21 16:40羅吉如
基層建設 2015年34期
關鍵詞:動力機制實現路徑

羅吉如

梅州市中共興寧市委黨校

摘要:密切聯系群眾,它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奮斗歷程中所形成的最大的政治優勢,也是我黨的傳統法寶,是我們建設、革命、改革事業等取得成功的保障和基礎,它對黨的建設及國家的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新時期我黨面對著脫離群眾的危險,積極的探索并且構建起密切聯系群眾動力機制和實現機制成為了當務之急。

關鍵詞:密切聯系群眾;動力機制;實現路徑

引言:長期以來的實踐證明,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和生命線是群眾路線,然而群眾路線和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黨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及黨的宗旨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所以必須構建出密切聯系群眾動力機制,用機制來保障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以及作風的繼承和發揚。

一、革命戰爭年代形成了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群眾路線被稱為黨的生命線。形成了我黨的優良傳統及作風:密切聯系群眾。黨的最大政治優勢就是密切聯系群眾,因此形成了往我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提出其至少解決了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其指明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即服務和被服務的關系。廣大的黨員、黨組織以及黨員干部都是服務者,是人民公仆,而人民群眾是服務的對象,黨員干部和黨組織為人民服務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二是將中國共產黨的存在價值體現出來。中國共產黨主要做的就是為人民服務,這也是中共的和其他政黨不同的根本標志。這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共的文化的重要內容,應該大力的繼承及發揚光大。

我們要承認,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和優良傳統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年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形成的。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年代中一個特殊歷史時期內,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和優良傳統的形成都受到外在環境、政治地位、價值取向三個因素互相作用的影響。

第一,外在環境。我黨在革命戰爭年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內,敵強我弱,與當時的執政黨是處于一個對抗狀態,是一個被取締、受打壓和被絞殺的地位,因此始終面臨著很惡劣的生存環境。在這種惡劣環境下,因而產生的巨大生存和發展的外在壓力,加強了當時廣大黨員干部們的群眾觀念,將壓力轉化成為全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動力,在巨大的動力下壓力變動力。

第二,政治地位。由于中國共產黨在那段時期內長期處于被取締、受打壓和被絞殺的地位,所以人民群眾也處于一個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可謂水深火熱中,我黨的歷史使命就是帶領人民群眾將舊的政治制度推翻,建立起人民當家做主新政治制度。黨和人民群眾所面臨的敵人都是一樣的---反動統治階級。黨和人民群眾的政治地位高度相同,在利益上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在命運上是緊密的相關的。

第三,價值取向。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群眾史觀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由于中國共產黨始終都堅持群眾史觀,因此群眾史觀成為了黨的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方向指導。

由于上述三個因素的作用,使得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和優良傳統得以形成。密切的聯系群眾,使中國共產黨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愛戴和擁護,因為贏得了民心,就有了更加廣闊的生存及發展空間,這樣就有了情報、兵源和給養的可靠保障,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革命的勝利是順應民心的勝利。

二、健全密切聯系群眾動力機制以及實現機制的重大意義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和生命線,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能力就應該是密切聯系群眾這一能力。黨要不斷地提高密切聯系群眾的這一能力,就必須充分的發揮制度來管根本、管全局和管長遠的重要作用,將密切聯系群眾的制度作為我黨各種制度中最為基本和最為重要的制度之一。

1.加強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自覺性主動性。新的歷史條件下,首先,作為黨員的干部,必須深化的對黨的群眾觀有一定認識,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和意識,在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指導下工作,真正落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其次,必須要健全黨員干部們聯系群眾和服務群眾的工作機制,并不斷的增強其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從而不斷的提升黨干部為人民服務的能力。最后,必須健全黨員干部們聯系群眾和服務群眾的動力和實現機制,增強黨員干部們聯系群眾和服務群眾的內生動力,這樣才能夠使黨員干部主動的服務群眾,主動的聯系群眾,從內心深處為人民著想,真心誠意地為大眾人民群眾辦實事和好事。

2.加強黨員干部們為群眾謀福利的動力。這么多年來,由于密切聯系群眾動力和實現機制的缺乏,在黨內基層的一些地方,盡管有些黨員干部的群眾觀念較強,對群眾的服務意識也很好,但在大多數的黨員干部升降去留和一些榮譽獎懲等方面并沒有人民群眾發言的權利,更加談不上什么評判權了。這樣的情況往往就造成了:第一,會導致一些黨干部的群眾觀念變得越來越淡薄,跟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也會越來越遠,甚至在少數地方,黨干部和群眾的關系勢同水火,于是,一些奢靡之風、享樂主義、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等等問題就大量的存在著。第二,盡管黨內規章制度有許多,但大多也都是紙上寫的、墻上貼的和嘴巴上說的而已,那些都是用來應付檢查,裝裝樣子的,能夠切實的達到監督作用的懲罰措施極少。第三,規章制度的不切實際和不科學,大多內容空泛,并沒有實際的操作,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因此,黨干部是否能夠真正的做到密切聯系群眾,服務于群眾,是應該由人民群眾自己來評議的,身在其中便知其中幾分真幾分假,黨干部的工作績效同樣應該由人民群眾來評價,以達到最真實最貼切的結果。

3.真正的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要真正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取得真實的效果,就必須健全黨組織以及黨員們聯系群眾和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實實在在地建立起健全體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以及堅持務實的為民清廉的工作機制,在不斷的強化動力和實現機制的建設同時,及時的總結新的實踐經驗,從而建立起新的制度。

隨著國內外深刻的形勢變化,全面的奔小康、全面的深化改革、全面的依法治國、全面的從嚴治黨等的協調推進,中共黨的建設也將會出現許多新的情況、新的問題、新的挑戰,因此,健全我們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動力和實現機制非常的必要。

三、建立長效的機制

建立長效的機制,就是需要進一步的總結密切聯系群眾的經驗和成功做法,建立起較為有效的制度,將制度固定下來,持續運用到日常的管理中去,使其能夠完全的融入到黨員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去,從而達到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制度有效、長久。

1.對黨員教育培訓的機制進一步的完善,從制度角度對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展開進一步的激發,發動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動力。

2.從黨員的工作實際出發,著重于長效機制的建設,建立起聯系與服務群眾具體的工作機制。

2.1 認真完善黨員干部的調查研究制度

2.2 積極建設“學校黨員干部下基層,與師生增強互動聯系的機制”

2.3 圍繞著民主集中的建設,建立起科學的決策咨詢制度

3.切實的保障師生的群眾利益,建立更為健全的師生多渠道利益表達機制。經實踐證明,利益的問題,特別是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往往就是影響黨群關系最為主要的問題。推進黨務的公開、信息的公開、辦事的公開,加強對權力的運行進行監督與制約,從而保障廣大師生群眾的監督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促進權力能夠陽光的運行,不斷的提高權力公信力和透明度。不斷完善教職工代表的大會制度,加強民主的監督與管理,組織好基層的教代會和工會的換屆工作。這樣就能夠確保師生群眾的利益及多渠道利益的實現。

四、實現路徑

(一)建立健全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機制

“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的集中表現和基本保障。密切聯系群眾,功夫在平時,干部平時不進群眾的家門,群眾有事就會堵政府的大門?!?/p>

因此,要建立健全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機制,深入基層,了解群眾困難,傾聽群眾呼聲,與民眾交心,并向人民群眾及時傳達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證政策符合人民的要求。

第一,建立健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工作機制。黨員干部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就無法掌握人民群眾的動態,也就無法開展群眾工作。因此,要把黨員干部下派到基層生活任職,體驗基層群眾生活,并將他們深入基層調查的情況進行比較,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為民服務,才能對開展群眾工作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第二,建立健全民意溝通機制。民意溝通有助于人民內部矛盾的解決,黨政機關應該建立健全民意溝通機制,拓寬民意溝通渠道,多角度開辟信息來源,進行廣泛的民意調查,建立各級民意反映情報網絡。同時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的作用,了解民意,及時聽取群眾意見。

第三,建立健全黨委領導,組織部門牽頭,各部門共管,全社會都參與的工作機制。做好群眾工作不僅僅是某一領導或某一部門的任務,而是一種全社會性的工作,黨委政府部門加強領導,做好帶頭作用,其他各個黨政部門要相互配合,形成一種全黨都參與群眾工作的機制。黨員要發揮模范作用,履行密切聯系群眾的職責,反映群眾所關心的問題,并向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

第四,建立健全群眾工作監督機制。黨的方針政策在執行過程中需要監督,建立健全群眾工作監督機制,可以提高黨的群眾工作的效率。要從法律方面保障監督機制的合法性,明確監督機構的權利與義務,同時利用法律使監督工作規范化。新時期下還應充分發揮網絡的監督作用,構建多方位的監督平臺,營造積極的監督氛圍。要把法律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把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相結合,形成一個系統、完善、規范的監督體系。

第五,建立健全群眾工作追責機制。建立健全群眾工作追責機制能夠提高群眾工作的精確性,減少危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一方面,要嚴格執行追責體制的要求,對黨員干部工作失責行為依法處理,該記過的要記過,該處罰的要處罰。另一方面,要制定嚴格可行的追責方案,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有錯必究。同時,對群眾工作開展較好的黨員干部給予相應的獎勵,做到賞罰分明。

第六,建立健全群眾工作法律機制。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中,我黨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在不斷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并沒有很好的在法律體系中體現出來。深入基層,傾聽民聲,本應當是一名黨員干部的政治責任,但是在與領導干部聯系密切的行政法、公務員法中卻均未涉及,只是往往在黨的作風建設中被提到。長此以往,會形成“上面敲一鞭子,下面走一步”的惡性循環。只有出臺針對群眾工作和干部政治責任的法律性文件,不斷加強關于群眾工作的法律制度建設,才能有效避免黨員干部在群眾工作中的不作為、亂作為。

(二)建立健全密切聯系群眾的保障機制

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力量的源泉,只有密切聯系群眾,黨才能永葆青春,也只有人民的參與,各項改革才能取得成效,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才能取得成績?!皼]有人民群眾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挑戰,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毙聲r期要想做好群眾工作,就必須密切聯系群眾,建立健全密切聯系群眾的保障機制,一方面,黨員干部要堅持正確的群眾觀、政績觀與方法觀;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組織保障、能力保障、權益保障與經費保障等為內容的保障機制。

第一,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群眾觀、政績觀、方法觀。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此全體黨員干部務必樹立正確的群眾觀,把為人民謀福利作為實現人生最高價值的體現,要使群眾為“衣食父母”。要做好群眾工作,黨員干部務必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做“面子工程”與“形象工程”,而要求真務實,為群眾辦實事,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黨員干部在開展群眾工作時,務必樹立正確的方法觀,正確的方法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與保障。黨員干部要提升自身的各種能力,認真貫徹行之有效的群眾工作路線,創新群眾工作方法。

第二,建立健全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組織保障與權益保障機制。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黨員干部群眾工作的聯絡機構,堅持精簡、統一、有效的原則,明確聯絡機構的工作職能,保障黨員干部能夠正確行使權力;搭建黨員干部工作平臺,改善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條件,確保黨員干部群眾工作的順利展開。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黨員干部權益保障機制,明確黨員干部在群眾工作中的權利與義務,既要保障黨員干部能夠正常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拓寬黨員干部行使權利的途徑與方式,同時又要督促黨員干部履行相關的義務與責任。

第三,建立健全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能力保障與經費保障機制。當前面對新形勢的變化,在開展群眾工作中,部分黨員干部能力不足,辦事效率低。因此要增強黨員干部的工作能力,定期對黨員干部進行教育培訓,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理論素養,將基層存在的重點、難點與熱點問題融入到黨員干部的學習中去,并優先提拔能辦事、會辦事的黨員干部。同時,針對黨員干部基層群眾工作經費不足的問題,建立健全相關經費保障機制,構建以財政撥款為主,其他投入與黨費為輔的群眾工作經費保障機制,明確經費使用范圍,黨員干部支取群眾工作經費時要按要求嚴格核銷,并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監督。

結束語

總之,密切聯系群眾動力機制和實現路徑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是一項很復雜的工程,需要我們有長期不懈的努力,不斷總結理論和實踐,提高規章與制度,從而進一步切實執政,實現長期執政。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10—08.

[2]歐陽淞.《把群眾路線理解好、貫徹好、堅持好》.經濟日報.第一版.2013.

[3]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J].求是,2013,(1):3-7.

[5]李文兵.民族地區密切黨群關系探微[ J].廣西社會科學,2014,(7):18-21.

猜你喜歡
動力機制實現路徑
新常態下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探討
重大交通設施項目風險復雜動態交互演化機理與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務業變革優化的動力機制研究
論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區的建設:現實背景、基本概念和實現路徑
經濟責任審計發揮國家治理作用的實現路徑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鎮發展現狀與動力機制研究
淺議人民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的實現路徑
國際私法法典化的挑戰與實現路徑
我國學術期刊的價值設定與實現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