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教材文言文中學寫議論文

2015-10-21 19:26朱丹
無線音樂·教育前沿 2015年5期
關鍵詞:議論文文言文教材

朱丹

摘 要: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大組成部分,是初中生進入高一級學校后必須掌握的一種寫作文體,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品質的優化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不過,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這一版塊卻常常因為目標不夠明確,成為語文教學的軟肋。然而,在文言文教材中,議論文更是以獨特的形式展現在高中生面前,充分展示了魅力。本文從教材古文中學習議論文的寫作技巧。

關鍵詞:文言文;教材;語文;教學;作文;議論文

中圖分類號:G63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5)05-074-02

通常情況下,議論文要求結構嚴謹,語言鏗鏘有力且引人深思。文言文是中國數千年來形成的典雅、簡潔的書面語言,它文字精煉、微言大義、合于音律。本人以為將文言文教學和作文教學巧妙地融合,充分利用課本資源, 就地取材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捷徑。

一、論點力求準確、鮮明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因此,論點的提出力求準確、鮮明。而古典散文中的議論文都有極強的針對性,都是為了解決某一個問題進行的寫作?!秳駥W》開篇即提出“學不可以已”的主張,強調學習的重要性?!稁熣f》是一篇有著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有著卓越見解的議論文。韓愈在《師說》開頭就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以此倡導從師的風尚。 蘇洵的《六國論》是通過論史來評論時政:對北宋妥協茍安的外交政策進行批評,他開門見山地提出中心論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總貫全篇。而唐代諍臣魏征為了向唐太宗闡明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道理,在《諫太宗十思疏》中起筆第一句即以“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正面設喻,借此引出全文的中心觀點“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隨即第二句又從反面設喻強調“德不厚”的“知其不可”,這也是為了突出“積德”對于人君的重要性;最后第三句則直言“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就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內在深意不言而喻。梁啟超言:“作文最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于動人?!标惱^儒講:“詩文只要單刀直入,最忌綿密周致?!彼麄兌紡娬{開頭要干凈利落,不要拖泥帶水。綜觀上述四篇文言文,皆不蔓不枝,落筆扣題,中心論點的提出更是切入要旨,以此達到的效果正如唐彪在《讀書作文譜》卷七 《文章諸要》之“勢”篇中提出:“通篇之綱領,在首一段,首段得勢,則通篇皆佳?!边@種開門見山、旗幟鮮明地提出論點的方法值得學生借鑒。眾所周知,寫議論文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贊成什么,反對什么,都要明白清楚,不能似是而非,模棱兩可,含糊不清是議論文的大忌。然而,在寫作中,學生往往一審完題就埋頭疾書,到底文章的論點是什么,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別人不知所云。那么,教師可以在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寫作議論文時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指導,使學生學會確立準確、鮮明的論點。

二、論證思路力求清晰

議論文的論證思路就是指作者在論述某個觀點時的思維過程。這個過程講究層次明晰。清晰的論證思路,對于整篇議論文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這方面蘇洵的《六國論》可為例證?!傲鶉摗睂嶋H就是“六國破滅之論”,文章旨在分析六國失敗的原因,借古諷今。作者開篇亮出觀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遍_宗明義,直截了當,使讀者一眼就抓住了論者的中心。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提出問題。然后,作者解釋論點:“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边@就指出了賄賂的危害,言簡意賅,要言不煩。再后,作者設問:“六國互喪,率賂秦耶?”答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边@就使得文章邏輯嚴密,無懈可擊。最后一句總結全段:“故曰弊在賂秦也?!边@兩段起到了“綱”的作用,后面的三、四兩段實際上是圍繞這兩段展開的,分別從“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和“不賂者以賂者喪”兩個方面進行論證,這就是具體回答了“為什么弊在賂秦”。在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后,文章第五段得出了“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的歷史教訓。文章到這里也可以收束了,但作者又寫了第六段,似乎在批評六國的“為國者”,但其實意在告誡北宋的“為國者把對歷史的評論自然地轉到現實上來。整篇文章思路清晰,論證嚴密,可為學生學習寫作議論文的典范。再如韓愈的《師說》,也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思路清晰,說理透辟。教材中,這樣的文章還有不少,教師在教授這些文言議論文時,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從中獲得啟示,使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時基本能夠做到思路清晰,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論證方法力求靈活、適當

確立了準確、鮮明的論點,有了清晰的思路,如果能夠運用適當的論證方法進行論證,對寫好議論文大有好處。以《勸學》為例,第二段用了五個比喻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闡述了事物通過一定變化,可以提高自身或改變原來的狀態,推論得出君子必須通過學習和不斷參省自身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性(意義)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第三段用了五個比喻句,“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登高而招見者遠”、“順風而呼聞者彰”、“假輿馬致千里”、“假舟楫絕江河”,借用在實際生活中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條件所起重要作用的例子,推論得知“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質與一般人有差異,而是完全靠后天善于學習。從而得出人借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第四段用了十個比喻句,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論述積累的作用,得出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安环e跬步”“不積小流”闡述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闡述學習要積累?!膀U驥”“駑馬”對比,得出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鍥而不舍”“鍥而舍之”對照,闡述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闡述做到積累還要專一。本段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四、引用化用佳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

在議論文寫作中直接引用精彩的文言語段,既能充實論證的內容,又能增添文采。 如《報任安書》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孫子臏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學生在寫作“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這一話題時,直接引用,可成為文章一道亮麗的風景?;眉床恢苯右米髌?, 而是根據寫作需要進行描述性的刻畫,通過簡潔的筆墨,著重描繪人物內心情感。 對于一些文言文素材,我們可以通過對其進行適度加工,把作者與作品的內涵聯系起來,通過化用相關的詩詞錦句素材, 把其意蘊用于具體的寫作中,讓讀者體味到原作人物獨有的文化底蘊。 這樣的文章不僅有佳詞麗句的簡潔、準確,更有屬于自己語言的含蓄、新穎,還有貼合寫作立意的深度、厚度。 如“荊軻高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踏上了一條不歸路;西楚霸王慷慨高歌‘力拔山兮氣蓋士,時不利兮騅不逝自刎于烏江邊;文天祥奮筆疾書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捐軀報國……他們慷慨就義,為各自的事業而不惜犧牲生命,他們富有中華民族的犧牲精神, 他們用英勇和犧牲鑄造了令后人敬仰的民族精魂。 ”文章引用了三個課本人物,通過將人物與他們的語言勾連起來,寫出了他們盡管各有不同的人生追求, 但是具有共同精神品質,為了國家的利益獻出了生命。 在使用素材時注意運用套用人物名言警句簡筆勾勒的方法, 最大限度擴大容量,構建排比,文章表達富有氣勢,熠熠生輝。

五、結語

當然,這篇文章所涉及到文言文以及議論文的寫作方法都只是冰山一角,教師只要勤于鉆研教材,善于指導,就一定能解決學生寫作議論文時普遍存在的問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汪浩.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教材文言文選編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3.

[2] 張倩. 論孟子散文的論辯技巧對高中議論文寫作的啟示[D].東北師范大學,2013.

猜你喜歡
議論文文言文教材
教材精讀
議論文閱讀專練
文言文閱讀專練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會背與會默寫
文言文閱讀練習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議論文閱讀技巧表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