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行農村財務會計管理模式

2015-10-21 19:26謝忠臣
無線音樂·教育前沿 2015年5期
關鍵詞:財務農村管理

謝忠臣

摘 要:為了維護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農村正常的經濟秩序,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地方各級政府對村級財務會計管理模式進行了積極有效地探索。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農村地區也結合當地實際進行了積極有益的實踐,探索了管理村級財務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30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5)05-097-01

一、“村財村管”的含義

所謂“村財村管”,是指由全體村民委托聘用的村委會聘請村財務會計人員進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業務上受鄉鎮農經站(或財政所)的指導和監督,村財務會計人員對村委會負責,村委會對全體村民負責的農村財務會計管理模式。該模式最初出現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時期,當時,廣大農村地區大都采用這種傳統的模式進行村級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但此模式在運行過程中逐漸暴露出會計人員依附性強、監督職能不能有效發揮等諸多弊端,因而,近幾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在一些農村地區,此種模式已逐漸被其他財務會計管理模式所取代。

“村財村管”模式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稌嫹ā?、《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等規定: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建立會計管理機構或在有關機構中設置財務會計人員,建立會計室,指定會計主管人員,配備專門的會計和出納,但村主任、村黨支部書記及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負責人不得兼任會計或出納,且本著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會計和出納不能同時由一人兼任。很明顯,“村財村管”模式符合上述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

二、“村財村管”模式的理論分析

產村財村管”這種農村財務會計管理模式可以通過委托代理理論進行分析和研究。委托代理理論認為:我國傳統的農村財務會計管理模式—“村財村管”模式的委托代理關系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所有者(即全體村民)委托村委會,再由村委會委托村級財務會計人員,接受委托的財務會計人員負責管理村級財務會計工作(參見圖3-1)0這種委托代理關系決定了農村財會人員必定要受控于村委會,由于村委會由村民選舉聘用的村干部組成,因而村級財務會計人員必然受控于所任職的村主要領導,如果村級財務會計人員不按村主要領導的意圖行事的話,村主要領導就會假借村委會之名撤換村級財會人員,直到找到“聽話”的、愿意“與之為伍”的財務會計人員為止,這不僅導致了村級財會人員的依附性強、穩定性差、會計監督職能無法正常發揮等情況的發生,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村會計信息失真以及虛假會計信息的泛濫。

三、“村財村管”模式的優缺點分析

“村財村管”模式自出現以來,伴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改革與發展,為我國農村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順利有序開展做出了一定的積極貢獻,在我國農村財務會計管理實踐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此模式在運行過程中也暴露出許多難以忽視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一)“村財村管”模式的優點分析

村財村管”模式的運行特點是:村財務會計人員由村委會負責聘用管理,對全體村民負責。該模式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顯現出許多優勢,主要表現在:首先,有助于村會計人員管理職能的充分有效發揮。由村財會人員自己管理本村財務會計事務,有助于村會計人員加強對村級債權、債務的管理,及時催收欠款、償還所欠債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村級資產的管理,避免了村級債務的進一步蔓延;其次,便于村日常經濟活動的順利有序開展。由于村財務會計人員在村里現場辦公,有關會計賬簿及相關資料也都存放在村里,查找起來非常方便,這將有助于村干部及時、準確、完整地掌握本村的資產負債情況,便于他們及時了解村財務狀況、掌握相關會計信息,抓住時機,及時準確地進行決策,為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村集體經濟實力的進一步增強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該模式下村里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相關會計資料皆存放在村財務會計辦公室里,將有助于保持賬簿體系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便于對村級財務會計資料進行存檔管理。

(二)“村財村管”模式的缺點分析

當然,該模式在運行過程中也暴露出諸多不足,主要表現在:首先,村會計人員獨立性差、會計監督職能難以有效發揮是該模式的致命缺點。由于村會計是由村委會負責選拔任用的,這種選聘機制容易造成村財務會計人員依附于村主要領導,使得一些村財務會計人員看主要領導的眼色行事,惟村長、村書記的意志是從,對村領導的所作所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在處理會計業務時,置國家的法律、法規于不顧,違背執業準則,有的甚至為違法、違紀活動出謀劃策、協同作弊,使會計的監督作用難以充分有效發揮,容易導致村干部用公款大吃大喝,貪占、挪用公款和各種拘私舞弊等腐敗現象的發生,也容易導致財會人員違法違紀案件的發生,更談不上充分發揮財會人員的參與管理、決策、充當參謀(助手)等職能了;其次,該模式也不利于保持村級財會人員的穩定性,容易造成“一任村官,一任會計,一任會計一套賬”的財會管理混亂局面,不利于對村級資產實行有效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級財會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使得賬簿體系也無法保持應有的延續性、規范性;最后,該模式不利于建立公平競爭的村級財會人員選拔聘用機制。一些村干部在選拔任用農村財務會計人員時,往往忽略了對擬聘任財會人員政策水平、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的考查,僅注重其是否聽話、是否容易管理,這種選聘方式容易造成任人唯親現象的發生,甚至出現村主要領導干部家族獨農村財務大權、嚴重侵害集體利益等現象的發生,不僅不利于農村財會人員的政策水平、文化水平以及財會專業知識的提高,而且容易導致農村財會人員缺乏上進心和責任意識,缺乏危機感、壓力感,掖命感,使他們甘于平庸,工作積極性不高、主動性差,其導致的直接后果為:農村財會基礎工作不規范,工作效率低,容易形成大量財務遺留問題等,是導致農村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長期徘徊于低水平狀態的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

[1] 畢于樂,王玉霞,吉品.推行農村財務信息化管理促進農村穩定和發展明.農業網絡信息,2013(1):3 5-36.

[2] 陳鵬.會計委派園地又開新葩田.財稅與會計,2011(2):20-21.

猜你喜歡
財務農村管理
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的重點
財務自由這扇門
分析師關注對財務重述的雙重作用
分析師關注對財務重述的雙重作用
財務風險的對策與探究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