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改革研究

2015-10-21 19:26藍師科
無線音樂·教育前沿 2015年5期
關鍵詞:中職學校改革語文

藍師科

摘 要:語文作為中職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及專業學習具有重要作用。但現階段中職語文課的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學生厭學情緒嚴重,不愿意看書,不愿意發言,不愿意寫作,只想聽聽好笑的故事,看看喜劇的電影。本文結合中職學校實際,從三個方面論述如何進行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改革。

關鍵詞: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5)05-154-01

語文教學雖說在中職學校比數學、英語教學情況可能會好些,畢竟學生從開始學說話就在接觸學習語文,但語文課堂的實際教學情況是否真的可以好到讓我們滿意呢?那我們不妨去看一看:在中職語文教學課上,我們常見老師在慷慨激昂的講解著、朗誦著,而學生卻在那里睡眼惺惺,甚至有時趴倒下去一大片,這種缺乏了學生參與的語文教學,很多時候也就變成了老師的一言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作為語文教師,每每這種時候,大有一種“眾人皆醉唯吾獨醒”的莫名凄涼。因為升入職校的學生,大多就是因為語數英成績不好,對語文也有很深的厭學情緒,不愿意看書,不愿意發言,不愿意寫作,只想聽聽好笑的故事,看看喜劇的電影,而這就是大多數中職學校實實在在的語文教學現狀。

語文這種教學現狀如不想辦法加以改變,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一種非正常教學,語文教學為專業專業服務也會成為一句空話。面對這樣的語文教學現狀,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改革。

一是要轉變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

教學改革的關鍵在在教師,語文教學改革能否順利開展,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語文教師,因而轉變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很多是從普通中學轉過來的,自然普通中學的一些理念也跟隨之而來,并生根發芽,這些根深蒂固的理念在普通中學很適合,但放在職業學校這個特殊的學生群體上,就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更加劇了學生的厭學情緒。

比如在普通中學很流行的一些教育理念“你不愿學習,我來強制你學習?!苯處熓钦n堂的權威者,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應是“聽話者”“服從者”,于是“滿堂灌”不足為奇, “一言堂”司空見慣,學生是學也得學,不學也得學,這在普通中學可以行得通,因為大多數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這種“強制”可以推動自覺性不夠的學生去學習。但這種“強制”如放在職業學校,只會適得其反,“滿堂灌”的結果就是學生趴倒一大片,“一言堂”的結果就是教師自己孤零零的唱獨角戲。

又比如,大多普通中學脫胎出來的語文教師都主張題海戰術,認為“做總比不做好,多做總比少做好”,認為做作業是“多多益善”。在這種指導下,勢必把學生引入“多做”“死做”的誤區,在這種引導和高壓下,這些作業成了學生沉重的負擔,成了學生的苦差事,并讓這種厭學情緒不斷的高漲,學生越學越乏味,越乏味就越不想學,導致學生更加“厭學”,甚至“棄學”。

這些滯后的教學理念與“以生為本”等先進教學理念格格不入,這嚴重的阻礙了語文教學的發展,成為了學生語文求學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因此轉變語文教師的教育理念就顯得迫在眉睫,我們要充分利用語文科組會、專題學習研討會、學習分享會等來轉變提升語文教師的教育理念水平,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武裝我們的語文教師,并以此來指導好自己的語文教學。

二是要讓語文教學與專業緊密結合

中職學校區別與普通中學的很重要一點就是,普通中學的學生是以學知識為主,而職業學校的學生是以學技能為主,這也就決定了基礎文化科目的定位——為專業教學服務,也只有把語文與專業學習相結合,才能發揮其在中職教學中的真正作用,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中職學校,語文是一種文化基礎課,語文的地位也就是類似初中的地理生物課之類,很多學生不重視語文課的學習,認為學習語文沒什么用,因而有不少學生在語文課上做著專業課的作業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加之我們大多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都是就語文講語文,認為這樣才是自己的正道,忽視了語文課在中職學校中的另一重要功能——為專業教學服務。在中職學校,要想把語文課上得好,讓學生有興趣,與專業結合來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要想和專業緊密結合,校本語文教材要先行。我們現行用的語文教材,無論是外研社版的《語文》,還是高教社版的《語文》,都不可能與學校的專業教學緊密結合,因而要想有好的語文教材來實現與學校專業教學緊密結合的話,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校本語文教材。我們的校本語文教材不必像現行的語文教材一樣高、大、全,我們在編寫語文教材時只需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內容上力求與專業學習息息相關就就可,這樣一本活生生的校本語文教材就出爐了,讓語文課實現為學生專業學習服務,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服務,這樣的《語文》學生才會用心學,有興趣學,也才能學得好。

三是要改革現行的教學方法

在與中職語文教師的交流中發現,大多教師認為造成現在這種教學現狀的主因在于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底子太差,有的普通話不會說,有的作文不會寫,有的作業不交,有的課堂睡覺,這樣的學生,你叫我如何去教好他們?就是換作再厲害的老師也還是這樣,學生語文學不好,自然責任就不在于我們語文教師。這種理由看似很合理,但實際上又不合理,這是一種找理由的借口,而不是找辦法的態度。

學生的底子差是客觀事實,但我們語文教師不能因為這就說教不好那都是學生的原因,與我無關。其實,造成學生厭學,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的主因,應該在教師身上,很多語文教師還在簡單地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以講為主,以灌為主,生怕學生的參與課堂教學會耽誤時間,亂了課堂,因此就算偶爾有提問,也是教師自己爭著自己搶答了,學生沒有機會參與課堂教學,又哪能體驗到課堂的快樂?因此,我們要把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模式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踐活動模式,以靈活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形成活躍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從而讓學生真正的愿學、樂學、會學。

總之,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改革必須結合學校教學實際,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享受到語文教學的快樂,從而發揮語文課在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猜你喜歡
中職學校改革語文
德育工作淺談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改革”就是漲價嗎?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