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有效地進行研究性學習

2015-10-21 20:00翟淑艷
中小學教育 2015年7期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新課程信息技術

翟淑艷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下對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認識,掌握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與活動方式,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 信息技術 研究性學習

信息技術是現代社會學習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包括實踐或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人際交往的方式,從而進一步促進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

教育部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中明確要求:“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時代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睂W習和應用信息技術是現代社會對基礎教育的要求,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從課程目標、內容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著眼點和最終歸宿——“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以培養學生健全的個性和完整的人格為己任,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及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也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初中研究性學習課程中,要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內容與實施過程之中。首先,信息技術領域是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重要探究內容,要做到信息技術內容與研究性學習活動內容有機整合。其次,研究性學習在實施過程中要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手段,以拓展研究性學習的范圍。再次,信息技術手段的設計與運用要致力于為學生拓展思路、自主探究的學習情境和問題情境,防止陷入純粹的技能訓練。

一、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開展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不僅要學習知識,更要學習獲取知識的方法和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這種研究方法的學習,不是僅僅靠教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而是要學生自己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使用這些研究方法。這就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目的。

二、研究性學習的課程理念

初中階段的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著眼點,構建一種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 這樣的活動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組織形式

研究性學習有多種組織形式,包括小組合作探究、個人獨立探究以及在班級、年級或更大范圍中展開的合作研究。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的研究性學習,應該較多地組成課題組,以小組合作形式展開探究活動。課題組可以由同班同學自由組合而成,也可以由跨班級、跨年級的興趣相近的同學組合而成。課題組一般由40人組成,學生自己推選組長,聘請有一定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校外人士等)為導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有分有合,各展所長,協作互補。

四、開展網絡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實施

1.培養信息技術的收集和處理能力。從認知心理學信息加工理論的角度看,學生開展學習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信息處理的過程。研究性學習過程圍繞著一個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展開,以解決問題和表達、交流為結束。就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而言,需要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的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分析資料和得出結論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其中,在一個開放環境中學生自主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的培養是關鍵。網絡作為一種無國界的信息資源庫,同樣需要信息采集加工的能力。

2.發展創新精神,獲得親自參加與研究探索的積極體驗。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也是情感活動的過程。研究性學習強調通過讓學生自主參與、獲得體驗,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

3.學會溝通與合作?,F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都是人們合作探索的結果,社會人文精神也把樂于合作、善于合作作為重要基石。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正是一個人際溝通與合作的過程,為了完成研究任務,一般都離不開課題組內的合作以及老師、社會力量、研究對象的溝通合作。所以,研究性學習也把學會合作作為重要的目標。網絡正好是一個提供學生交流的平臺,網絡擁有的海量信息成為新的“知識來源”。同時網絡的開放性與互動性使得教師活動于虛實融合的情境中,教師既可在現實世界也可在虛擬世界里與學生互動。通過網絡,學生甚至能夠與一些有名的專家學者討論課題中的問題。

4.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導和寫作的作用。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诰W絡的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網絡自主學習的模式,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行發展。教師應從知識、心理、信息技術等多方面充分備課,選擇一個有利于學生自主協作學習和意義建構的研究課題,幫助和指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途徑尋找答案,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猜你喜歡
研究性學習新課程信息技術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靈活開展研究性學習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