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皖南民居傳統藝術形式

2015-10-21 20:07唐敏
藝術教育 2015年1期
關鍵詞:傳統藝術

唐敏

【內容摘要】皖南民居是中國的傳統建筑形式,研究皖南民居最終目的是如何認識和繼承傳統文化,改變中國建筑面貌。文章從皖南的地理位置、人文特色、建筑特色分析,對皖南民居的傳統裝飾風格進行闡述,并提出研究皖南傳統藝術的意義。

【關鍵詞】皖南民居 ?建筑特色 ?裝飾風格 ?傳統藝術

皖南古稱新安,是歷史悠久,經濟文明發達的地區。皖南的發展至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時期,形成具有特色的皖南文化,優美的自然風情和個性鮮明的居住形態。皖南民居,指安徽省境內長江以南地區清末(1911年)前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民居、祠堂、書院、牌坊、樓臺亭閣水系等民用建筑群體。皖南古民居村落在中國傳統建筑中獨樹一幟,是以徽商資本為經濟基礎,宗族觀念為社會基礎,以及徽文化熏陶下造就的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村落。

一、文化依據

中國古代傳統哲學很早就認識到人與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可以從中國古代關于宇宙本源的解釋得到證明。中國古代的哲學就是強調天人同構,把人融于這個廣大的天地中,由于受這種“萬物負陰而抱陽”的風水觀念影響,注重自然環境的有利因素,講究負陰抱陽,藏風聚氣,這種思想對人類居住、生存有著可取的成分。皖南民居就是這個哲理影響下的建筑形態。

二、建筑特色

建筑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經濟發展的結果,皖南古民居的文化底蘊深厚,歷史背景極具特色,自然風景優美,居住形態個性鮮明?;丈痰某晒Ψ从沉嗣髑鍟r期的社會、經濟形態,以及文化意識形態,這些特點賦予了皖南民居特有的建筑文化形式,是我國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一)外在環境規劃

皖南民居依山傍水,巧妙利用大自然環境特點,因地制宜,運用大自然的不同地形,造成高低錯落、空靈通透的特色建筑群。建造設計師們對整個村落進行了整體規劃,利用地形制造水系,讓地形上的落差形成水的流動性,村落中的每個用戶都方便地享受到了水系帶來的便利。這種水系的利用完全解決了居民生活和生產用水,同時接近水源還可防止火災。這種水系設計給人一種和諧之感,水系的設置利于生活、生產,利于防火、調節水位、美化環境。這種規劃,因地制宜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地勢、地形,減少了土、石移動工程,節省了人力、物力。

(二)本體空間結構

皖南的古民居建筑多以磚木為主,簡單大方、端莊典雅,每個院落都有著高墻,高墻里面是另一片天地,無論是在建筑上還是在室內裝飾上,都透露著精心設計的細節,顯示了主人不俗的品位。皖南最重要的建筑特色就是黑瓦白墻以及馬頭墻,黑瓦白墻色彩分明,在藍天的襯托下,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和韻律美,使傳統色調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除了馬頭墻之外,皖南建筑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天井。因為皖南民居沒有對外開窗的習慣,即便是開了窗也是有較高的高度,多是一尺大小的小窗,這就造成了住宅采光、通氣、換氣、排水問題,這時候天井的使用就彌補了光線昏暗的不足,也使室內的通氣、換氣、排水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另外中國有“四水歸堂”的說法,也就是天上的水猶如四方之財,伴隨著降雨不斷地通過天井聚集到家中來。封閉的古居民內,天井上晴雨變化,陽光與細雨讓廳堂里的人感觸大自然的魅力,使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街道是皖南民居中又一道風景線,街道體系構成了皖南有序的空間結構,街貫巷連也成為環境中的主要景觀。街道的形成是由于早期的商業和手工業經營方式決定的,當時的街道多為“前店后宅”“下店上宅”,這樣的街道既可經商,也可以展示當地的風土人情及各式景觀,是人們日常交流和商業流通的重要場所。街道又連接每個院落,公共的環境與隱私的空間相串聯,構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動態與靜態結合的街道。這樣富有變化的街道充滿了生活的趣味,是生活的體現,也是空間的延續。

三、傳統裝飾風格

皖南民居除了建筑藝術還有裝飾藝術,這主要表現在磚雕、木雕、石雕,甚至把三者融為一體與木柱、梁結構巧妙的綜合運用,形成一種技藝獨特、氣韻生動、自成一體的建筑裝飾藝術風格。雕刻的內容也比較廣泛,受到當時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影響,表現內容有孔孟之道的倫理教化、有吉祥圖案、有各種市井生活等。這種磚雕、木雕、石雕形式使皖南古建筑群發出璀璨的光芒,深深吸引著現代人不斷地思考。

在皖南,木雕裝飾極為普遍。木雕質地大多紋理清楚、質地優美、材質柔軟、易于雕刻。制作過程首先根據安置的部位進行構思,然后完成取材、出胚、描圖、粗雕、出細、整修等工序。木雕主要表現在內部建筑的重要部位上,明代的木雕簡單明快、線條粗拙奔放、圖案簡單,菱形、回紋和方格型較多,清代的木雕較為精細。

石雕的制作技藝大體與木雕雷同,但是石雕必須在圖紙上描繪,在石材上鑿出初胚,然而木雕細琢精雕主要用在梁枋、梁架、斗拱、扇窗、扇門、欄板、欄桿等部位,以及桌椅、凳、案、幾等家具裝飾上,而石雕主要體現在外部門罩,白墻上的漏窗、天井,庭院的石桌、石凳、梁柱等。石雕的紋樣主要用幾何紋樣,自然紋樣,動物紋樣。石雕的出現突破了單調的色彩,為民居外觀增添了不少風采。

磚雕的用料、制作過程非常講究,技藝上有平雕也有立體雕、透雕、浮雕等手法,磚雕裝飾多用于門罩、墻面、牌坊、屋脊上人字頂、庭院的透明窗等。

結語

皖南民居的特色建筑是我國哲學的一個體現,作為傳統的建筑流派,皖南民居一直保持著其典雅、端莊于一體的獨特藝術風格。皖南人民用他們的智慧的結晶創造出這份偉大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皖南古民居不僅僅是皖南人民的,也是中國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皖南民居的功能美、形式美、藝術美是任何建筑形式都無法取代的。皖南民居是歷史留給我們寶貴遺產,是建筑文化不朽的光輝。雖然皖南民居已經隨著封建王朝退出歷史舞臺而衰落,但是其內涵和特色是我們現代建筑仍需關注和思考的。

參考文獻:

[1]胡潁葒.從皖南民居論述鄉土建筑的生態特征[J].四川建筑,2001(8).

作者系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郭曉)

猜你喜歡
傳統藝術
新媒體藝術與傳統藝術的碰撞
高中美術教學中傳統藝術的融入探究
試探贛南采茶戲與傳統藝術的結合
當代中國流行歌曲中的中國戲曲元素
民間舞課程改革與課堂教學方式研究
淺談贛南采茶戲傳統藝術的傳承
淺析傳統藝術互滲性的當代審美價值
近十年古箏創作特征
昆曲為何在天津“久衰未亡”
羅蘭湖會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