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生合唱訓練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2015-10-21 20:07李磊
藝術教育 2015年1期
關鍵詞:合唱訓練中小學對策研究

李磊

【內容摘要】近年來,學校藝術教育的整體水平特別是合唱水平在不斷提升,一部分優秀學生合唱團無論從曲目的選擇到合唱理念的改變,特別是音準、音色的極大改變都在快速與國際接軌,有些合唱團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風格,還有一些團甚至開始量身定制作品。但是,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看到,有很多合唱團的演唱水平亟待提高,一些比較集中的問題成為阻礙其發展的“絆腳石”。文章將這些問題一一分類呈現,加以分析并給出一些建議,以期找到提高合唱訓練水平的最佳途徑。

【關鍵詞】中小學 ?合唱訓練 ?問題 ?對策研究

2014年5月初,北京市第十七屆中小學生藝術節合唱比賽落下帷幕。筆者有幸作為某區的評委全程參與了這場兩年一度的中小學合唱盛會,感慨良多。

合唱是中小學藝術教育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基礎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合唱訓練中可以解決聲音運用、音準問題,可以訓練內心聽覺、自我控制能力,還可以培養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在歌唱中建立對音樂的終身熱愛。

一、合唱訓練中的問題聚焦

(一)關于演唱方法的問題

1.聲音概念不清楚

曾幾何時,音量大小是衡量一個合唱團精神面貌的重要標志,雖然近年來一直強調學生合唱應是柔聲唱、輕聲唱、直聲唱,但一些教師仍然鼓勵學生“大聲唱”。各個聲部大聲喊唱,使得聲部間根本無法相互傾聽,就更別提音準、和諧了。特別是演繹《搖籃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一類作品,“聲不對題”的喊唱會破壞歌曲的美感和意境。

還有一些教師的聲音理念不正確,盲目追求“美聲”唱法,認為聲音“靠后唱”就是“美聲”唱法。結果,學生為了做到教師要求的聲音,喉嚨使勁撐大,舌根、肩頸也一齊用力甚至全身僵硬,完全失去了小學生、初中生本應具有的明亮、清透的音色。特別是演唱一些童聲作品時,顯得笨重、不靈活,該出彩的地方也毫無生氣,而且明顯力不從心。

與上面情況相對,一些教師為了追求聲音的和諧,要求學生的聲音力度又過于弱、過于溫暾,導致作品缺乏應有的張力。

2.音樂情感不投入

歌唱是情感的藝術,每一首作品都要發掘內在的情感,做到聲情并茂,才能感動自己、感動他人。而很多教師在排練中不注意這一點,認為只要音準好、聲音和諧度高就可以了。導致學生的演唱蒼白、平板絲毫看不出對作品的演繹、對音樂的熱愛,只是機械地完成任務,這樣的歌聲又怎樣能夠感人呢?

還有一些教師,對作品缺乏精細的雕琢。如對樂句、樂段的起止既不做要求,也不給手勢提示,學生沒有任何“氣口”,隨意呼吸,導致樂句不連貫、不完整,音樂形象也不統一?;蛘吒枨鷱念^至尾一種聲音力度和演唱情緒,沒有對比也沒有變化,使得聲音形象枯燥、色彩單一。

更有些教師的控制力不夠,缺乏內心聽覺,似乎一直“游離”在音樂之外。如歌曲尾聲處,就差那一拍的延長或者只差一個呼吸的小停頓,就急急忙忙地結束音樂,令人仿佛一口氣被堵在胸口落不下來,再好的演唱也因這一點而無法酣暢淋漓。

(二)關于選材的問題

1.選材內容不廣泛

合唱發展到今天,作品的內容、作曲手法、和聲、表現力越來越豐富,不再是原來“一水兒”的三度和聲,曲式結構也不再局限于A+B或ABA的規整結構,而且內容、題材也越來越豐富。雖然說經典的曲目長唱不衰,但有些教師還在帶學生唱《小鳥、小鳥》《吹草哨》《我愛米蘭》等他們小時候唱過的上世紀80年代的作品,顯得不夠“與時俱進”。

選材內容不夠廣泛直接體現在合唱比賽曲目重復率高。比如:在本屆比賽中,初中的校級、班級合唱20多支團隊有5支唱了《Dona Nobis Pacem》;小學班級合唱35支團隊有8支唱了《小紙船的夢》、6支唱了《銀色的馬車從天上來》《堆雪人》,還有《檳榔樹下搖網床》《田野在召喚》《庫斯科郵車》《春曉》《螢火蟲》《踏雪尋梅》《小白船》等。充分說明教師應該盡量多地開闊眼界,拓寬自己的選曲視野。

2.演唱曲目不適合

第一,難易程度不適合。有些教師比較保守,選擇的作品太過簡單,雖然唱得很完整,但是起評分就會降。還有的教師盲目追求難度大的作品,學生根本無法駕馭,演唱往往是不完整的,所以應該量力而行。

第二,風格、音域不適合。有的教師選擇曲目時,只憑自己的喜好,不了解自己合唱團的優勢在哪里、哪些問題需避免。所以選擇的曲目要么風格不適合,要么音域不合適或是題材不適合。因此,教師在選擇曲目時一定注意,喜歡的不一定是適合的。

第三,主題不適合。每個比賽的主題不同、評分標準不同,對應選擇的曲目也要不同。如《歌唱祖國》是一首優秀的經典歌曲,如果是愛國主題文藝會演,唱這首歌再恰當不過,但要是作為有一定水準的合唱比賽,唱這首歌曲就不太合適。

第四,學段特點不適合。有些教師選擇的曲目好聽、經典,卻忽略了合唱團學生的學段、年齡與聲音特點,比如:小學生唱混聲合唱《As long as I have music》、女聲合唱《山在虛無縹緲間》;或者高中生唱童聲合唱《Dona Nobis Pacem》等,音域不適合、音樂形象與風格也不適合。

第五,組別選擇不適合。近幾年合唱節比賽逐漸與國際接軌,組別劃分越來越細致,像SSA、SAB等組別就是特別適合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一部分剛變聲學生參加的組別。但有些教師對這些組的劃分不清楚,也不做深入探究,隨意報名。比如:團里有已經變聲的男生還報童聲組;有的團男生并沒有變聲,應該報童聲組,卻僅僅因為性別原因就報了SAB組等。

(三)關于表現形式的問題

有些教師認為干巴巴的演唱缺乏表現力,于是設計了很多動作來豐富演唱形式。殊不知,正是因為過多的動作造成學生顧此失彼,反倒影響演唱效果。比如:在演唱中不時加入既夸張又花哨的表演,一會兒律動、一會兒朗誦、一會兒加一段器樂合奏,把一首完整的作品分割得七零八落,把合唱變成了“表演唱”,看似熱鬧,實則破壞了歌曲的完整性。再比如:讓學生在歌曲結尾處高舉手臂,使得氣息上浮,造成音偏高;或者為了美觀,擺出造型坐在舞臺上,由于臺階過低,學生窩著身體影響了發聲等。

有的教師對配器知識不甚了解,盲目為合唱加入了過多的、不恰當的樂器演奏。如隨意“混搭”樂器:一首外國民歌加上一把薩克斯又加上一個中國的鼓;還有的加入打擊樂器卻全是一種節奏型,不但沒有為演唱添彩,反倒是影響了聲音的美感。更有甚者,有的教師還會自作主張隨意刪除、改動聲部樂譜,以為降幾個調、減幾個音沒什么,簡直是“亂彈琴”。

當然,合適的妝容也很重要。有些學生畫著成人的濃妝上臺表演,教師穿超短裙、露背裝上臺指揮的現象也不是個例,這些教師的審美水平也待加強。

二、對策與建議

聚焦這些較具代表性的問題之后,不難發現,合唱團出現的問題其實大多是教師的歌唱理念、訓練方法方面出現了問題。

“合唱聲音訓練能夠起到激發合唱隊員的興趣與參與愿望;培養對于聲音的改善意識;幫助合唱隊員認識其聲音的潛力等作用。對于一個缺乏聲音訓練的合唱團,指揮是很難借助其完成音樂上和藝術上的目標的?!雹僖虼?,筆者為提高合唱訓練水平給教師提出如下建議:

(一)鉆研指揮技能

指揮家馬革順指出:“指揮主要是以雙手來表達作品的內容,當然也輔之以頭、身體、面容等部分。其活動是以音樂中的拍子以骨骼,并在這骨架上充實以血肉和靈魂?!雹谑紫?,教師要苦練指揮法,做到圖示正確、拍點清晰,既不能動作刻板,起不到指示與帶動的作用,也不能追求花哨、浮夸的動作,雖眼花繚亂卻起不到引領作用。正確的動作是達到省、準、美。

其次,作為指揮,教師對于歌曲的藝術處理一定是源于對作品的深刻理解。教師在排練前應該做大量的案頭工作。要認真讀譜、認真琢磨,歌曲的主題是什么?怎樣劃分樂段?樂句在哪兒呼吸?進入時怎樣留“氣口”?旋律走向與銜接是怎樣的?音樂跨度是多少?有幾處聲部超越?表現風格是什么?樂曲中出現的變化音、轉調或節奏難點怎樣解決?……而且,要將每一個聲部的主題旋律熟練掌握,包括聲部間的相互銜接都要做好準備。特別是不能忽視一些細節之處,如某一樂句的特殊呼吸節奏、句尾音的保持、過渡音和一字多音演唱的到位等。包括聲部進入時手勢的引導,力度、速度的變化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總攬全局?!耙磺€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作品要有音樂想象力,既明白用什么樣的聲音去塑造音樂形象,還要能夠用自己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加以描述,充分調動學生的演唱狀態。

再次,排練作品一定不能只是就事論事,一定要通過一首作品的排練,舉一反三地教給學生演唱方法,從“唱會歌”逐步過渡到“會唱歌”,通過演唱真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最后,要加強對伴奏的理解。伴奏是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指揮要明確伴奏的功能,有要求、有指導。作為伴奏要講究藝術性,既不能因為鋼琴彈奏熟練,就只顧自己“秀”琴技,就不能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更不能因為彈奏能力弱,彈不了原伴奏譜就隨意“即興”彈——特別是很多經典曲目,伴奏是音樂的一部分,絕不能隨意,不然就會破壞音樂的整體美感。

(二)研究聲音特點

很多教師對于合唱的排練心中沒底,既搞不清楚自己團隊的問題在哪里、怎樣才能改善,也不明確自己的團隊程度是怎樣的、團隊特色是什么、什么樣的歌曲適合表現,而這正應該是教師需要潛心研究的。

“一個指揮要能意識到歌唱者能力的不足之處,并且清楚問題所在,并在排練中有步驟地解決這些問題。例如,合唱團的喊唱問題造成聲音太硬且頑固,以至于沒有音樂線條,聲音沒有控制。根本的問題是歌唱時肌肉過于緊張,或者過度使用氣息。要讓隊員情緒沉靜下來,松開下顎,用一些肢體動作使他們放松身體,打哈欠、嘆氣等?!雹?/p>

同時,教師還要對自己團隊的聲音特點了然于心。如果合唱團聲音比較結實、成熟,音準、和聲狀況都比較好,可以選擇風格迥異的兩首作品,突出團隊駕馭作品的能力;如果聲音比較和諧卻缺乏張力,就選相對平和一些、速度稍慢一些的歌曲,避免戲劇化的聲音變化;如果合唱團的節奏感較強,可以演唱速度稍快,節奏變化豐富的歌曲;如果音域不夠寬,可以在聲音的統一與和諧以及和聲的豐富性上下功夫;如果男高音的聲音好,可以選擇一些帶有聲部超越或者需要男高假聲控制的歌曲……總之,揚長避短,發揮最佳水平,這也是很多比較成熟的合唱團演唱委約作品的重要原因。

(三)注重曲目積累

分析演唱作品內容單一的現象不難看出,這是因為瀏覽曲目少導致的。教師平時不注意積累曲目,一遇到比賽,要么是“拿來主義”——聽到一首好作品不管自己的團隊是否適合就照搬,結果模仿得不倫不類;要么是“同一首歌”——為省事,年年都唱同一首作品。其實,多看一些精彩的比賽和演出,多參加學習培訓與交流,就會獲得很多有用的信息與資源。像一些指揮大師班,專家們都會帶來一些作品推薦給學員。在培訓學習中,還可以敏銳感受到最近合唱的流行趨勢是什么。即使是觀摩各種比賽,也可以發現一些好的作品,或者引發一些思考,空閑時到音樂書店、到相關的音樂網站“逛一逛”也會有所收獲。一本書里哪怕選出一兩首適合的作品,就算成功了。所以,能夠多層次、多角度加強學習,不斷拓展視野,不僅可以從更多渠道獲取作品、瀏覽作品,更可以不斷更新合唱觀念、更新聲音理念。否則只能是“井底之蛙”。

(四)加強團隊建設

“合唱指揮必須給合唱團制定一個發展計劃,系統而有步驟地提高聲音構建”。④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合唱團都是為了完成任務“臨時抱佛腳”。比如:參加合唱節比賽,在賽前一兩個月才組建團隊,就集中練習比賽的兩首曲目,比賽一結束合唱團就解散。如此反復,根本沒有達到通過合唱提高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目的。

而一些成熟的合唱團都是常年不懈堅持排練。新隊員進隊后,在老隊員的帶動和影響下進步會更快,能夠更好地融入集體。一旦老隊員畢業,新隊員已經成熟,又可以去引領下一批新隊員。如此循環往復,合唱團會積累大量的作品,而不斷補充的“新鮮血液”會使合唱團的聲音狀態、演唱風格、演唱水平保持穩定并不斷提升,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結語

綜上所述,一些合唱團的訓練雖然在演唱方法、曲目選材、表現形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反思找到問題根源,通過教師不斷鉆研指揮技能、潛心研究聲音特點、積累演唱曲目、加強團隊建設,堅持不懈、循序漸進提升合唱訓練水平,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注:本文為北京市中小學名師發展工程(Outstanding Teacher Programme)研究成果之一)

注釋:

①③④威廉·埃曼,富克勞·哈澤曼.合唱隊的聲音訓練[M].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②馬革順.馬革順合唱指揮文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

(責任編輯:張斐然)

猜你喜歡
合唱訓練中小學對策研究
職高合唱訓練中跑調問題的解決措施
淺析合唱訓練的基本方法及注意問題
合唱有益于農村學生行為習慣之養成
略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論群體心理對合唱訓練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