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秦安蠟花舞的農耕文化信仰

2015-10-21 20:07周青
藝術教育 2015年1期
關鍵詞:農耕文化

周青

【內容摘要】流傳于甘肅省秦安縣的蠟花舞風格獨特鮮明。文章以舞蹈的本體特性為切入點,根據真實第一手的田野調查資料,將蠟花舞置于其獨特的人文生態環境之中,深入探究其與農耕文化信仰之間的聯系。

【關鍵詞】甘肅秦安 ?蠟花舞 ?農耕文化

農耕文化,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風俗文化,以為農業服務和農民自身娛樂為中心?!皣笫略谵r”(《國語·周語上》) 是亙古不變的傳統觀念。棲息在秦安這塊大地上的先民們,很早就進入到了農耕文明??脊虐l現為我們提供了確鑿的證據:在秦安縣東北五營鄉邵店村,發現了距今7800年前的大地灣遺址,其規模之大,內涵之豐富,在我國考古史上亦屬罕見。在大地灣遺址中采集到碳化的植物種子,是一種禾本科的黍子,俗稱糜子,為中國最早的旱作農業品種,是最古老的糧食作物。另一種是十字花科的油菜籽,比陜西半坡出土的油菜籽要早幾百年。除此之外,大地灣遺址還出土了石斧、石刀、陶刀等數量眾多的農業生產工具,以及貯存物品的大袋形窯穴、大型陶甕、缸、罐的貯藏器等,都說明和反映了其經濟形態屬于定居的以農業為主的類型,也奠定了大地灣為我國原始農業發源地的重要地位。

時至今日,秦安縣生態環境的一切仍是促使當地人們選擇農耕生活的機制。秦安縣日照充足,土層深厚,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宜于土豆、小麥、瓜果等農作物的生長??偯娣e160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5.17萬畝,人均1.73畝。是一個以農業主要生產方式的縣域。農業生產依賴土地,“靠種地謀生的人明白泥土的可貴。城里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雹僭谀橇横蛊鸱?、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上,在農民們長期農業生產中所形成春耕、秋收、冬藏的共同生存模式下,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深沉執著地詮釋著對土地的熱愛,是其生命情調最本質、最單純的表現。秦安蠟花舞作為民間舞蹈中的一朵奇葩,無論是活動的時間、組織形式,還是活動目的、愿望都與農耕生活緊密相連,體現出農耕文化信仰的光彩。

“在農業社會中,時間的規則是根據自然界的周期性變化所決定的……僅是循環重復而不變化,這是支配著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決定性因素?!雹谵r業生產有著非常顯著的季節性,與農作物相關的萬物興衰的周期,是以年為單位。農耕的生產方式與四時變化有著天然的聯系,耽誤農時會影響到糧食豐收和人們的溫飽問題。春播夏鋤秋收后便是冬閑期,這樣,人們在物質生產基本完成后,才可能有空閑的時間和輕松的心情去獲得精神娛樂上的滿足。據我們調查,秦安蠟花舞的表演活動時間一般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日期間,是當地社火表演中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春節民俗活動。誠然,秦安蠟花舞依托于春節民俗、信仰祭祀、民眾娛樂活動,更進一步講,其活動時間的設置也是圍繞著農業生產的節律性。

農人們的辛勞經夏而秋,獲得了沉甸甸的豐收果實,在其后漫長的嚴冬等待中,在這一年即將結束的歲末、萬物復蘇生命活躍的春日即始之際,將心中的苦悶、歡樂、夢想、希望等統統放置在舞蹈里,農人們在舞蹈中奔走相告,享受著短暫的狂歡,祈愿之情洶涌蓬勃。這種帶有民眾性、全民性、季節性的民間祭祀民俗活動也是農耕生活的一種顯著特色。正如張華老師所言:“居身于耕、播、收、藏的生存模式中,祈望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畜興旺,是一切農耕生活共有的基本欲求。中國農耕文明的獨到之處,在于它從耕、播、收、藏對天時地利的依存這種人天關系中,抽象出一套天人合一的本體論觀念,建立起了傳統文化的宇宙圖景?!雹矍匕蚕灮ㄎ枳鳛檗r耕文化影響下的產物,其活動目的也體現出順應自然、祈天賜福、追求生活安定與莊稼來年的好收成等農耕生活的基本欲求。

自春秋戰國起,中國便是一個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國家,農民追求安定的生活?!坝捎谛∞r經濟自給自足,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封閉性,三里不同俗,五里不同聲。因此,一村一姓自有一舞,翻一座山過一條河就另是一種風格,實屬司空見慣。這就造成了中國農民民間舞蹈極大的豐富性?!雹苻r耕生活的世代定居的典型方式就是依賴土地且依地筑屋,那么,村落的形成也是來自于生活的定居化。據我們調查,秦安蠟花舞是以村落宗族為主要的組織形式和聯系紐帶。社火隊都是同一個村的人組成的,由村里有威望的長輩來指揮,其中大部分人之間都有或遠或近的親戚關系。村與村之間的舞蹈風格、社火規模形式都有所差異。如主要流傳地郭家鎮的蠟花舞風格細膩而優美,而安伏鄉的簡單且粗糙。劇老藝人介紹,在過去,蠟花舞的表演是不允許女性露面的,基本都是男扮女裝,女子必須遵守“三從四德”“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等一些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后,這種封建殘余思想才得以剔除。農耕社會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生活也較為單調,這些因素也使得秦安蠟花舞具有久遠的傳承歷史、古拙質樸的特點以及較多原始觀念在舞蹈中的依存。

可以這樣講,秦安蠟花舞是屬于農民的舞蹈,是當地農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凝結著純樸老實的農民對生命、天地、宇宙的感知。秦安蠟花舞中點燃的蠟花燈,作為中國民間傳統燈節、燈舞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其與原始農業刀耕火種有著絲絲聯系。因此,根植于農耕生活這個大環境中的秦安蠟花舞,作為農耕生活狀態的反映與農耕愿望的存在形式,才能處處透露著農耕生活氣息與農耕文化信仰。

(注:本文為2014年甘肅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甘肅秦安蠟花舞保護發展的實踐性研究》,項目編號:14YB030)

注釋:

①費孝通.鄉土中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

②古列維奇.中世紀文化范疇[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36.

③④張華.中國民間舞蹈與農耕信仰[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6,4.

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責任編輯:郭曉)

猜你喜歡
農耕文化
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
以農耕文化為特色創建農村小學大德育
紅塔區發展農耕文化休閑旅游農業的思考
衡陽市弘揚農耕文化與發展現代農業的措施
山西萬榮花鼓的文化價值
慶陽地區農耕文化在先秦文學作品中的體現
從農業諺語看壯泰民族的傳統農耕文化
民間美術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圖式
“重農抑商”的文化內涵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