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設計學專業藝術碩士(MFA)培養可持續發展策略思考

2015-10-21 20:07李江
藝術教育 2015年1期
關鍵詞:學位培養模式專業

李江

【內容摘要】文章指出,在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設計學上升為一級學科的今天,設計學專業學位碩士的教育在培養模式上,應進一步強調專業實踐特性,密切其與行業企業之間的聯系,注重產學結合,將實踐創作作為資源調配的方向,嘗試開展雙導師制以強化其實踐性能力的培養。同時,設計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評價標準可以畢業設計為中心開展論文研究與寫作,從而更適應于未來設計學專業藝術碩士培養的要求。

【關鍵詞】設計學 ?藝術碩士 ?專業 ?學位 ?培養模式

藝術碩士專業學位(Master of Fine Arts,簡稱MFA)是中國高層次藝術人才的培養體系,設計學科是包含其中的重要專業領域。自2005年開始招生以來,國內高校已經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具有較豐富實踐經驗和設計能力的設計專門人才。然而,在近年來設計學科藝術碩士培養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成為制約和影響我國設計學科MFA發展的瓶頸。特別是2011年以來,隨著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設計學上升為一級學科,中國設計學科迎來重要發展機遇之際,設計學科藝術碩士培養中問題引起了國內設計學界的廣泛關注。這些問題歸結起來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對培養模式的探索以及畢業創作和論文的考核評價。對這些問題展開研究和討論,將對于今后設計專業藝術碩士研究生教育具有積極的建設性意義。

一、創新培養模式的探索

藝術碩士專業學位設立之初,其目的在于培養設計能力突出,并兼顧藝術理論及內在素養的高水平設計人才?;谶@樣的目標,設計學MFA在培養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特別是實際操作能力。這一點決定了其在未來實際設計項目和設計活動中的表現。在國內由于培養手段和方式的限制,相當數量的設計專業學生無法接觸到足夠多真實的設計訓練科目和項目,很多情況下學生是在教師事先給出的模擬條件下進行訓練練習。雖然模擬設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訓練其設計思維能力,了解設計方法,展現設計表現力。但是,設計學專業的實踐特性不僅表現為設計師自身手法的訓練和培育,更重要的還在于除了案頭設計之外的其他方面,具體涉及技術、材料、加工、預算、廠家、客戶等多方面因素。這些內容難以在課堂和單純的工作室設計訓練中全部掌握,而需要親自參與現實的工作環境才能夠實現和解決。因此,作為培養具有較強設計實踐能力的MFA專業教育,培養方式必須在原有培養普通學術型碩士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突破,才能夠達到符合設計學科特點和適應實踐需要的目的。

就目前情況看,當下設計學藝術碩士與學術型碩士報考難度客觀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入學之后,一些院校從學費數額、獎學金制度、生活條件等方面將其與學術型碩士予以區別,但在最關鍵的教學課程設置和專業培養方案制定方面卻并無明顯區分。一些院校的藝術碩士研究生入學后與學術型碩士同堂授課,對作業、論文、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要求也大致趨同。有些碩士生導師同時指導藝術碩士和學術碩士,但卻并不十分了解二者各自的側重,設計學碩士培養上的混亂局面。無法發揮專業型碩士培養的特長和優勢,也就降低了其培養的質量和水準。要解決設計學科藝術碩士培養的這一問題,還是應該從藝術碩士設立的最初目標中尋求答案。藝術碩士目的旨在培養藝術創作、表演領域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同時兼顧藝術理論及內在素養的培育。這表明藝術碩士應將設計能力作為培養的主要內容,結合設計學學科特點設計制定針對性的培養方式。

就設計學科特點而言,審美、科技、商業、制造、材料、心理等因素都摻雜其中,設計活動與企業生產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設計作品需要經過企業的加工生產和銷售流通才能夠真正發揮其價值,因而培養設計師也需要為其接觸生產創造真實的情境。國家專業學位管理部門提出將職業需求、產學結合和注重實踐作為設計藝術碩士培養的重點,將院校和企業以及導師之間相互串聯,對相關資源進行合理調配,構建符合設計學藝術碩士培養目標的系統架構。只有將相關因素進行有機組合探索出適宜的模式才是未來設計學科藝術碩士發展的正確方向。

在職業需求層面,院校應將人才培養與企業發展乃至行業發展的趨向相結合。行業發展狀況決定了企業的命運和前途,企業發展則是院校人才培養的動力和前提。院校忽視與行業和企業建立聯系就失去了人才培養的導向力。坦率地講,設計學藝術碩士培養的研究生很多人在畢業后會選擇到企業發展,而在校期間了解設計企業運作模式和行業發展動向將對學生畢業后的職業規劃和專業發展選擇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支持,故如果在行業動態和企業需求方面缺乏聯系和研究,則很可能造成培養方向的迷失,而要防止這種偏離院校需要做的就是通過積極開展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而建立學生與行業企業間的紐帶聯系,通過產學的緊密結合,將院校創造的先進成果盡快轉化為產業優勢,并推動行業的發展。作為實踐型碩士的培養單位,設計院校決不能夠像培養學術研究型人才那樣閉門造車,而應該積極尋求與企業的合作,構建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使企業參與到院校的人才培養中來,在這一方面院校的責任重大。當然,校企合作模式也并非是院校的一廂情愿,企業同樣需要來自院校的人才支援,院校培養人才的方式和成效與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設計院校與設計企之間的合作關系其實質上是一種互動互利相互促進的關系,對現代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校企合作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靈活形式開展,如將藝術碩士的部分課程與企業生產活動結合,使其有機會接觸真實的實踐案例;在企業內設置研究生實習和考察的基地;邀請企業一線設計師為研究生進行專業講座活動等,都能夠提升藝術碩士的實踐教學質量。

關于加強學生實踐能力,使一線設計師參與藝術碩士教育教學活動,目前較理想的辦法是嘗試采用研究生培養的“雙導師制”,即根據研究生的專業方向、職業規劃和研究興趣等在為設計學藝術碩士配備校內學術導師的同時,吸收校外資深專業人士作為實踐導師加入導師團隊,從而使研究生能夠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都得到較快提高。校內導師總體負責研究生的教學與管理工作,制定培養計劃,承擔包括專業學習、調研考察、論文寫作等在內的培養任務,側重于學生理論分析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系統掌握本專業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并使其具備優良的學風和道德品質;校外導師則負責學生實踐性內容的訓練支持以及對學生職業規劃的指導,同時也參與到招生面試、培養方案的制定、畢業設計和畢業答辯等環節中來。校內外兩位導師合作指導,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學生的指導,這一模式有利于設計專業藝術碩士在學期間理論與實踐的配合和專業綜合能力的提升,為其專業知識儲備和職業發展規劃提供有力的保障。當然,校企結合、雙導師制等設計專業藝術碩士的創新培養模式還處在探索和發展階段,其中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校內外兩位導師如何配合,導師的職責怎樣劃分,對校外導師如何進行管理和考核評價等都需要在創新實踐的過程之中不斷摸索和總結經驗,探索出適合中國設計專業藝術碩士培養的合理模式。

二、學位論文的實踐性與學術性

在2013年12月于西安美術學院舉行的全國藝術設計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MFA)培養工作會議上,與會代表討論最多的就是專業學位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考核問題:是否可以強調設計專業的實踐性而放寬對畢業論文的要求,或者直接將畢業論文視為畢業設計的說明對待。作為碩士學位研究生,論文寫作是其必須面對的科目。在目前中國的學位教育體制中,取得本專業學位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撰寫專業學位論文并獲得答辯通過。然而,作為國內研究生教育的新事物,專業學位碩士在其設立之初強調的是其專業的實踐性,而并非普通碩士所要求的專業的研究性。這樣一來,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的要求也呈現出與學術碩士相異的理解。一些院校的設計專業學位導師認為目前對藝術碩士學位論文的要求存在著不一致的問題:有不少藝術碩士的學位論文在評審過程中被判定為“不通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評判教師中很多為學術型導師,他們依照學術型研究生的評價標準。很多藝術碩士的學位論文缺乏學術性,有的甚至還不具備基本的學術規范,與學術型碩士的學位論文質量相比相差甚遠,其評審結果可想而知。由此便產生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如何要求和評判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水平。

截止至2014年底,教育部關于《藝術碩士專業學位基本要求》的文件尚未最終公布,僅僅將藝術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簡單規定為不少于5000字??梢钥闯?,這樣的要求太過于籠統,而在實際評判中難以把控。很多學生依照此要求進行論文寫作,其結果是既無法體現出論文本身所應具有的學術價值,對于實踐操作和作品的研究又無法表述得明晰和全面。管理機構對于論文字數的要求其實質僅僅是出于大致的考量而給出的一個便于管理的寬泛標準。對于設計專業而言,MFA論文應該從設計學科本身的特質以及MFA設立的初衷提出要求。

設計學科與音樂舞蹈、美術、戲劇影視等其他一級學科相類似,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而對于該專業的研究生的考察也應該從專業實踐入手,從設計作品入手,這樣才可能對學生的專業水平有較準確的判斷。況且,設計學科MFA在其設立之初就是為了強調其實踐能力。因此,圍繞專業實踐特別是畢業作品的實踐創作展開相應的論文寫作應該是較為可行的評判途徑。畢業創作是學生在整個研究生學習過程中的最終環節,是對研究生階段學習的總結和檢驗,應該較全面反映出其專業素質和設計水準。對于設計學藝術碩士的論文考察可以通過對其圍繞畢業設計展開的論文寫作進行評判。也許對于這樣的評價模式會產生其可能缺乏學術性的擔心,但事實上,專業的學術性與實踐性并非對立的矛盾,相反,二者具有一致性的價值訴求。畢業論文是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并非一般性的學習心得體會或者對事實材料等的大致羅列,也不是對設計過程的簡單敘述,而應該是找到適合的研究方法對材料進行分析和論證,從而得出新的見解和結論。從實踐角度講,設計學科需要通過細致的觀察和體驗發現設計問題,并在對現有材料、技術、審美、文化、市場、心理等因素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設計方式、手法的創新而創造性解決問題,作品正是這種設計創造的最終視覺呈現。那么,如果將設計專業MFA的畢業論文與其畢業設計作品相結合,通過論文闡述作品,利用富有邏輯性的學理論證確立其設計作品的核心觀點,以有力的論據支持其創新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并充分反映出作品在設計專業領域的獨特價值,這樣的畢業論文與設計作品的結合將有助于解決目前設計學MFA畢業論文的實踐性與學術性無法兼顧的問題。

藝術碩士不僅要有良好的實踐能力,同時也需要培養研究拓展的能力。這是其未來進一步發展的素質基礎。設計專業藝術碩士不應僅僅滿足于實踐動手能力的學習,對作品的解說、分析以及闡釋的能力將決定其未來發展的深度與廣度。今天的中國設計領域需要應用型的設計人才,更需要高層次的設計專門人才。從目前的狀況看,從業人員學歷偏低、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素質需進一步提高。而設計學藝術碩士的培養能夠從很大程度上緩解目前設計院校和普通高校專職教師學歷偏低的問題,從而克服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瓶頸問題。

研究生將作品的設計創作與畢業論文的論證緊密結合,用畢業論文闡釋作品的創意、設計理念及創作過程,并在答辯現場向與會專家進行解說和闡述。而論文評審專家也可以通過比照作品對論文內容有更加明晰的理解,從而取得了較好答辯效果。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此前就曾嘗試將設計專業藝術碩士的論文答辯安排在畢業展覽的現場進行的答辯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一做法為今后設計專業藝術碩士論文考察提供了值得借鑒的參照方式。

結語

設計學科藝術碩士培養作為關乎未來中國設計學科領域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對于設計學教育和該行業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價值。當下探討設計學專業藝術碩士的培養方法,其實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和方法,最根本的都是應牢牢把握設計學的學科特點和藝術碩士培養的專業走向,在以注重實踐作為導向的同時更應努力保持良好的學術性。二者的結合將為未來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設計人才提供機制上的保障。中國設計學科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剛剛起步,其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全國藝術設計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MFA)培養工作會議紀要.

[2]中國高等學校設計學科教程研究組.中國高等學校設計學學科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責任編輯:高薪茹)

猜你喜歡
學位培養模式專業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教育部就學位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部分專業介紹
專業修腳店
基于慕課的學位和傳統在線學位的五點不同
探秘那些不冷不熱的專業
英國大學本科一等學位含金量遭質疑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