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審美對兒童游戲應用中視覺元素設計的啟示

2015-10-21 20:07黃雪嘉
藝術教育 2015年1期
關鍵詞:社會文化

黃雪嘉

【內容摘要】游戲應用在當今社會不僅是一種娛樂工具,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當代兒童審美活動的變化趨勢的基礎上,把游戲的視覺元素設計同兒童審美這兩個概念結合起來,對兒童游戲應用中的視覺元素設計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關鍵詞】兒童審美 ?游戲應用 ?視覺元素設計 ?社會文化

一、兒童審美與兒童游戲應用的聯系

(一)兒童審美活動的構成

兒童作為身體和心理尚未發育完全的群體,其對事物的認知大多是具象、直觀、感性的。兒童對于身邊新鮮事物的起初反應是其外部形態,如形狀、大小、顏色等,這是他們的感官認知。當兒童接收到新的信息后,借助已知的事物來消化理解,并通過自己的想象對此事物掌握和評價時,這便是他們的心理認知。這兩種認知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便是兒童的審美活動,每個兒童之間的審美差異決定著他們的個性、愛好和習慣。

(二)兒童審美活動與游戲的統一

兒童正處于對自然的認知和探索階段,對于圖像的處理能力遠比對文字的處理能力要卓越的多。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法律篇》中就有關于早期教育的研究,認為學齡前兒童應該集中到游戲場上,讓他們玩游戲。游戲應用作為當今兒童生活中的一種常見娛樂項目,對兒童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兒童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由游戲畫面所引起的心理和情感上的波動,構成了兒童在審美活動中的兩個基本條件。

英國哲學家斯賓塞在其教育研究方面提出,審美活動和游戲活動是統一相關的。從理性層面出發,審美主體始終不脫離游戲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的直觀表現形式。但由于主體具有自由與創造的本質,所以審美活動也包含感性的層面,使活動主體發揮其主觀性來獲取客體滿足自身的欲求。因此,兒童審美的變化不僅決定著游戲中的視覺風格,而且這些游戲也是對兒童潛在審美靈性的激發,兩者相互影響,對彼此的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兒童審美對兒童游戲應用中視覺元素的啟示

(一)現代兒童審美的變化

科技的進步改變了兒童的學習和娛樂方式,因此每一代兒童的生活方式都具有不同的時代性。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兒童對于客觀世界的認知主要來自于圖書和大人講的童話,以及一些代表性的動畫片,如《大鬧天宮》《米老鼠和唐老鴨》《聰明的一休》等。而現在的兒童正處于知識爆炸的時代,不僅接受的知識更全面,而且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廣泛,如手機、平板電腦、個人計算機等。兒童在對所接收的信息進行消化學習的過程中,信息的多樣化也使得兒童的審美產生了差異。

兒童的藝術作品往往是研究者深入了解兒童審美發展和變化的途徑之一,從兒童在繪畫上所表達出來的信息可以了解,現代兒童的審美已經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從色彩、造型以及表現技法等方面,相比以前的兒童藝術作品有了明顯提升,并以多種創作形式讓自身的藝術表現能力綜合發展。

1.從創作內容來看

題材上,不僅僅局限于花草動物或一些生活場景,而更多的是擴展到外太空,如星球爭霸、外星人入侵等主題;還有未來世界,如各式各樣的飛行器、人類進化等主題(圖1)。

角色形象上,畫面中不僅有拿著權杖的國王或是穿著花邊裙子的公主,還出現了很多新的動漫形象,如具備各種技能的鐵甲戰士、身著制服的可愛女仆、形態迥異的怪獸等。

場景景觀上,相比于生動形象的人物角色,場景的處理要簡單明了。除了用具體的場景來表現,如森林、草原、海洋等,兒童還會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和線條組合來做背景裝飾,讓畫面更富有想象力。

道具裝飾上,兒童更偏愛造型具體且圖案豐富的物品。除了有玩具熊、魔法棒等常見道具,還會有手機、電腦、耳機等電子科技類物品。這些物品的出現正是時代的變化給兒童帶來了認識提升。

2.從創作形式來看

兒童在繪畫時所采用的繪畫方式不僅局限于用水彩筆、油畫棒或是顏料涂色,還增加了更多有趣的創作技法。比如:以黑白線描為主的線描式繪畫,用勾線筆以線條為主的形式進行創作,主要表現出物體的結構和細節;以剪紙為主的粘貼畫,把彩色的卡紙剪成不同的形狀進行拼貼組合,該技法講究的是色彩運用及兒童的動手能力;以非常規材料為主的創意畫,利用彩砂、紐扣、吸管、棉花、扭扭棒等材料創作出有特色的藝術作品,重點在于發揮兒童的主觀想象力和創造力(圖2)。

由此可見,當代兒童對于藝術的創造力和表現力相比以前有了明顯進步,并且兒童對事物的認知所涉及維度也在不斷擴大,兒童在繪畫作品上所展現出的對于物體形狀、造型、顏色等偏好與兒童審美是緊密相連的。研究發現,兒童這種審美喜好往往植根于他們所處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社會背景、家庭環境以及文化教育,都會對孩子的審美偏好產生影響。兒童游戲應用作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與兒童的生活息息相關,游戲中的視覺元素與兒童的審美兩者之間相互影響、聯系緊密。因此,兒童審美的變化對游戲視覺元素的設計方向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二)兒童審美對游戲應用中視覺元素的啟示

從抽象的視覺元素來看,兒童游戲應用中的視覺元素是由色彩、形態、文字等內容組成;從具體的視覺元素來看,其視覺元素主要是角色形象、場景景觀、道具、特效等。綜合這些元素,設計師們需要根據游戲的類別將其融為一個整體,優秀的游戲應用不僅僅是視覺元素完美體現,也要對兒童的心理和智力發展起到良好的引導和塑造作用。

1.角色形象選擇多樣化

角色形象設計是兒童游戲應用中最主要也是表現力最強的視覺元素,從兒童的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出,兒童對于卡通形象的表現在其畫面中占主體部分。在現代互聯網大環境下,兒童所了解的卡通角色類型相比于過去更加豐富多樣,并且角色形象所涵蓋的范圍除了人和動物,還包括物品、食物、植物等一些擬人化角色,這對角色視覺元素的多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游戲的角色形象設計時,首先應以尊重兒童的個性為前提,盡可能多地為游戲中人物角色設定風格形象,供兒童選擇。

筆者曾做過一個實驗,實驗對象是小學二年級的34名學生,實驗主題是讓學生們描述他們所吃過的漢堡并畫下來,其中有15名學生對漢堡表示喜愛,13名學生對漢堡表示不喜歡,另外還有6名學生保持中立。為了使所有學生能接受這個課題,筆者提出在漢堡中可以加上任何自己喜愛的食物。由于選項范圍的加大,并能滿足學生們對于食物選擇的個性需求時,課題接納人數增加了7個名額,但仍然還有一小部分人不接受。為此,筆者又增加了一條方案,給漢堡賦予生命,讓其變成學生各自喜愛的人物形象,這時所有學生的興趣瞬間被激活,且認真快樂地投入到各自的繪畫創作中(圖3)。由此說明,兒童的思維不是單一死板的,尤其是對于藝術創作來說,他們需要一種自由的、開放的世界,如果游戲中人物的角色形象只是固定的或者是無法選擇的,那么這個游戲就很難滿足用戶的需求。

以蘋果應用商城里一款用戶較多且評分較高的游戲《小哈換衣間》為例(圖4),此款游戲設定了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兩個人物角色,并且提供了上百件超可愛的表情、服裝、飾品和背景供用戶隨意組合搭配,并且所創造的人物形象可以以圖片的形式保存下來。該游戲很好地運用了“選擇多樣化”的理念,讓兒童能根據自己的審美偏好來設計自己喜歡的角色形象。所以角色形象的多樣化不僅滿足了兒童的個性和喜好,也把握了他們的審美方向。有了自己喜愛的卡通角色,兒童在使用游戲應用時會變得更加輕松愉快,并為正確引導兒童在游戲中學習和娛樂提供了保障。

2.場景景觀簡潔

場景景觀作為兒童游戲應用中的另一重要視覺元素,其主要功能是烘托人物情感,渲染氣氛。在兒童審美世界里,多以人物角色為主、場景為輔,場景大都傾向于廣闊的空間,如海洋、天空、草原等戶外場景,還有不少兒童在現代科學技術的熏陶下,青睞于外太空的宇宙世界。因此,在場景設計中應該多以大場景為主,根據兒童心理研究顯示,開放的空間更有利于激發兒童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其次,在游戲里,人物角色是主體,場景應該簡潔明了,不能喧賓奪主,并對游戲的規則和進程起到有效的指示引導作用。最后,盡可能地為人物角色設置多一些場景景觀或提供多向選擇,使游戲視覺元素更豐富,并能讓角色的功能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3.道具裝飾功能明確

道具裝飾在兒童藝術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游戲畫面中的點睛之筆。從兒童在其審美活動的描述來看,每個道具都有他們獨特的功能,并且多依附于人物角色而存在。人物如果是公主,手上必定有一根魔法棒,頭上會有華麗的皇冠;如果是戰士的角色,身上必定會有一個能擊敗敵人的武器;如果角色是一只小白兔,那么身邊肯定就會出現胡蘿卜。因此,在游戲中有角色形象的情況下,道具裝飾需要與角色的身份相符合,并且要功能明確,不能誤導兒童。在非角色扮演類游戲中,道具裝飾可能會成為主體,這種情況在益智類游戲中出現較多,所以在同一個畫面中道具的風格要統一,切忌雜亂無章,使用戶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結語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兒童在生活中接收和處理的信息量也變得多種多樣。作為兒童游戲設計師,不僅要從游戲本身的角度來研究游戲設計方案,更要從社會責任感的角度來審視游戲設計的初衷。斯賓塞的教育核心理念中提倡快樂和興趣教育,反對無視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方式。兒童游戲應用作為現代兒童教學方式之一,與兒童的審美活動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整體,因此,在兒童游戲的視覺元素設計中,應該時時刻刻關注兒童的審美趨向,把握正確的設計思路,為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斯賓塞.心理學原理[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

[2]吳也顯.小學游戲教學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孔起英.兒童審美心理研究[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4]張奇.兒童審美心理發展與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5]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車爾尼雪夫斯基.藝術與現實的審美關系[M].周揚,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7]黃石,李志遠,陳洪.游戲架構設計與策劃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8]易曉明.論美育在當代審美文化中的新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9]史忠翠.教育游戲的理論研究與應用[D].北京交通大學,2009.

[10]李智雪.兒童學習型手機軟件的探討與設計[D].北京服裝學院,2010.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斐然)

猜你喜歡
社會文化
歐美電影創作中的認知主義
緬甸漢語教育的社會文化因素淺析
廣告語中的社會文化
論廣場舞對社區、村鎮居民的重要性
關于 “機械復制”的思考
六曜與日本文化
網絡流行語“顏值”的語言學解讀
法國社會文化對現代政治制度變遷的影響及其對中國政治民主化的啟示
淺談社會語言學視角下性別差異的體現
圖里翻譯規范研究概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