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科研勝任力模型構建

2015-10-26 06:53隋華杰韓英李海濱通信作者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勝任維度問卷

隋華杰 韓英 李海濱(通信作者)

(江西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01)

大學生科研勝任力模型構建

隋華杰1韓英1李海濱1(通信作者)

(江西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01)

大學是高層次的教育,其培養的人才既有較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還應該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長期以來,中國只允許碩士、博士研究生參與科研活動,本科生的學習僅限于書本知識和簡單的實驗課,學生習慣于聽課、記筆記、考試,只愿模仿,從來不多想,也不敢標新立異。在這種重灌輸輕創造、重應試輕應用、重傳承而輕革新的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多“積累型”而少“原創型”,多“傳承型”而少“創新型”,致使人才的素質嚴重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以素質、能力為基礎和核心,是21世紀我國人才培養的現實基點和出發點,高等教育的側重點應該轉向實行以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內在基礎的“能力教育”,重點培養大學生的思維能力、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培養大學生的科研能力在大學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科學研究作為一種創新性活動,對推動高等院校的發展乃至國家的科技進步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研究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科研工作越來越呈現復雜化和綜合化。不同學科相互交融,科研成果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對其業績的評價日趨復雜。如何做好科研績效的評價,已成為現實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勝任力的概念來自于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MeClelland。他在1973年發表的《測試勝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所謂勝任力就是指在特定工作崗位、組織環境和文化氛圍中有優異成績者所具備的任何可以客觀衡量的個人特質?。第一個勝任力模型是由McBer咨詢公司為甄選美國國外服務機構的信息官而開發出來的。它是通過觀察績優員工的行為及其結果。發掘出導致其績優的明顯特征。并通過提煉而形成的各種能力素質要項集合。通常包括素質族、素質定義及其分級、可測量的行為量化指標/標準、權重等內容。30余年來,勝任力模型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已成為組織獲取勝任的員工的關鍵標準。本研究旨在構建大學生科研勝任力模型,它有利于發現高質量的科研人才,為高校人才的培養模式提供借鑒意義。

一、方法與過程

1.方法

本研究采用行為事件訪談和問卷的方法,通過行為事件訪談得出初步的勝任特征項目,再進行廣泛的問卷調查獲取大量數據,進而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相應的結果。

2.行為事件訪談

2.1 被試

本研究對象為江西省高校優秀科研人才。發放科研勝任特征問卷120份,回收111份,有效回收109份,有效回收率為90.8%。在有效調查對象中,男性77人,女性32人;年齡最大的58歲,年齡最小的31歲,平均年齡46歲:本科以上學歷占97.5%,高級職稱占95.4%;從事科研作年限最長的35年,最短的5年,平均23年。

2.2 工具設計

為便于訪談的進行,我們編制了《行為事件訪談步驟》、《行為事件訪談提綱》和《行為事件訪談記錄》、《行為事件訪談步驟》供被訪談人使用,主要說明訪談的目的、步驟、訪談內容、要求、提示等;《行為事件訪談提綱》供訪談人使用,包括訪談目的、步驟、問題、程序及訪談各階段的注意事項;《行為事件訪談記錄》主要記錄被訪談人訪談內容、行為表現等。為更好地記錄訪談內容,在訪談過程中經被訪談人同意,采取了同步錄音。

2.3 訪談過程

對18位優秀科研項人才進行了30—45分鐘的半結構化訪談。收集了優秀科研人才的勝任特征,了解了優秀科研人才在品質、素質、技能方面的特征和具體行為表現。

2.4 結果整理

對訪談結果進行初步整理,獲得優秀科研人才勝任特征30個。請8位資深專家對這些特征進行評定,并在符合訪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修改,由此共選擇出20個勝任特征,形成了科研項目負責人勝任特征項目,編制成科研項目負責人勝任特征問卷。

3.問卷調查

3.1 問卷的內容

問卷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勝任特征項目及評價,被調查人對每個項目作出評價,評價采用5點量表評定,分數代表該項目對優秀科研人才的重要程度,從1分到5分分別代表“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第二部分為被調查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從事科研的時間、崗位等。

3.2 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實行匿名答題,全部問卷的發放與回收工作在一周之內完成。

4.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

二、結果

1.基本統計結果

科研人才20個勝任特征的重要性評定結果按高低排序列于表1。結果顯示,所有20個特征評定的平均值都小于2.5.表明這些勝任特征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

表1 勝任力各要素描述統計指標

2.2 KMO檢驗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

在問卷的個因子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前,我們要先進行KMO檢驗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的結果,看其是否可以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在本研究結果中,KMO值為0.768,根據Kaiser的分析,KMO值大于0.6,適合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檢驗的相伴概率為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絕虛無假設,說明本研究適合于因子分析。

表2 KMOandBartlett'sTest

3.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因子

對問卷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因子。進行正交方差極大轉軸旋轉,在參照各項目的共同度和因子負荷的基礎上。兼顧因子結構的平衡性,剔除了因子負荷小于0.4的項目9個。最后依照重新排序后的因子負載矩陣,得到4個因子和20個勝任力要素。根據每個因子所包涵的勝任力特征,本研究將這4個因子(勝任特征維度)分別命名為:(1)思維與學習維度:與計劃、歸納、創新有關的一切思維和行為,能用系統的邏輯思維去理解、分析和解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2)關系維度:與企業內外的同事、上下屬建立并維持良好關系的各種能力。在為人處世、接人待物等方面表現出一系列有效的行為。(3)個性維度:指人的一些基本特征及基礎素質。是個人的態度、自我形象、社會動機、內在驅動力、品質、價值觀、個性等,這些素質要項決定了員工在遇到緊急事件、排解壓力、解決困難等方面一系列行為的有效性.同時也支持著其他素質族作用的發揮。(4)相關知識維度:勝任現有工作所需的各種一般知識和專業知識。每個維度所包含的勝任力要素及其典型的行為描述。

大學生的科研活動,主要是一種研究性的學習活動和訓練,主要任務和目的在于掌握有關的科學研究信息,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敢于創新的科研精神和敢于克服困難攀登科學高峰的意志品質,培養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嚴謹踏實的作風,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做好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礎。

[1]王茹,王玉華.大學生科研能力培養機制探討[J].天津職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

[2]全國興,趙瑋.芻議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J].云南教育,2001,(6).

[3][加]弗朗西斯·赫瑞比.管理知識員T:挖掘企業智力資本[M].鄭曉明。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4]Wood ruffed.Winning the Talent War:A Strategic Approach to Attracting,developing,and Retaining the Best People[M].New York,NY:John Wiley and Sons,1999.

本研究得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心理學重點學科”和校級教改課題資助

猜你喜歡
勝任維度問卷
理解“第三次理論飛躍”的三個維度
軟件工程勝任力培養及實現途徑
認識黨性的五個重要維度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基于勝任力理論模型的冰雪人才培養新策略
提升歷史教師勝任力應關注三維素養
問卷網
基于勝任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方法探討
問卷大調查
問卷你做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