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動靜結合”在解題中的應用

2015-10-26 22:08陳玉鳳
新課程·中學 2015年9期
關鍵詞:動靜結合三棱錐動靜

陳玉鳳

動靜結合是道家境界之一,一方面是指道家在練功方式上強調靜功與動功的密切結合,在練動功時要掌握“動中有靜”,在練靜功時要體會“靜中有動”。高中數學解題中有很多問題也蘊含著“動”與“靜”關系的把握,動靜結合是數學解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結合筆者的經驗和大家一同感悟使用“動靜結合”轉化的解題策略的幾種典型情形。

一、動靜相對,動靜互換

例1:過圓x2+y2=r2內部一點M(a,b)作動弦AB,過A,B分別作圓的切線,設兩條切線的交點為P,求證:點P恒在一條定直線上運動。

解析:設A(x1,y1),B(x2,y2),P(x0,y0),不妨將A,B,P都視為定點(視動為靜),先求直線AB的方程.切線PA的方程為x1x+y1y=r2,切線PB的方程為x2x+y2y=r2

∵點P在切線上,∴x1x0+y1y0=r2,x2x0+y2y0=r2

這表明A,B都在直線x0x+y0y=r2上,故直線AB的方程為x0x+y0y=r2

又因點M(a,b)在直線AB上,所以x0a+y0b=r2

任意點P(x0,y0)都滿足上式,故動點P必在定直線ax+by=r2上(換靜為動)

點評:常與變、動與靜的角色是相對的,同一對象,根據需要隨時靈活選擇和變換其角色,能使復雜的問題得以較為簡單解決。

二、動中有靜,動中找靜

例2: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2,動點E、F在棱A1B1上,點Q為CD的中點,動點P在棱AD上,若EF=1,則三棱錐P-EFQ體積的最大值為 ? ? 。

[A][B][C][D][D1][A1][B1][C1][P][Q][F][E] [A][B][C][D][D1][A1][B1][C1][P][Q][F][E] [圖1]

分析:讀題成圖(圖1左側),求三棱錐P-EFQ體積,頂點P在動,底面三角形EFQ在動,變元太多,怎么求呢?此時將動點E、F作“靜態”處理,視“動”為“靜”,連接A1D和B1C(圖1右側),發現三角形EFQ始終在對角面A1B1CD上運動,它的面積恒為定值××1=,頂點P到底面三角形EFQ的距離即為P到對角面A1B1CD的距離,即PD,所以所求的三棱錐體積最大值為。

點評:從以上例題可以看出,充分挖掘題目的隱含條件,洞察問題的本質,將問題視為運動變化過程中的某一靜止時刻,如上例中動三角形在定矩形中運動,動中找靜,以靜制動,排除干擾,化繁為簡,使問題迎刃而解。

三、靜中有動,靜中覓動

例3:已知圓C∶(x-2)2+y2=1,點P在直線l∶x+y+1=0上,若過點P存在直線m與圓C交于A、B兩點,且點A為PB的中點,則點P橫坐標x0的取值范圍是 ? ? 。

[A][B][P][O][x][y][y][A][B][P][O][x][C] [圖2]

分析:解決這道題,就是先“固定”點P,讓A與B“動起來”,則當=滿足題意,而∈[,+∞](如圖2),所以≤,即PC≤3,從而得(x0-2)2+(-x0-1)2≤32,解得x0∈[-1,2]。

點評:辯證法認為動與靜是相對的,是事物運動變化過程中的兩個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蘊含,相互轉化.從例3可以看出,對一些表面看似靜態的但含有“變元”的問題,不妨讓變元“動起來”,從而打開解題通道,準確無誤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數學解題過程中蘊含著“動”與“靜”這種對立和統一的關系.解題中若能有效聯想上面三類“動靜結合”的解題策略,會使一些復雜的問題巧妙地得到解決。

·編輯 王團蘭

猜你喜歡
動靜結合三棱錐動靜
動靜相映,寫情造境
三棱錐中的一個不等式
基于力的電動靜液作動器阻抗控制
Herbert釘結合“動靜結合”鍛煉治療單純橈骨小頭骨折療效分析
兩道三棱錐題目的探究
側面兩兩垂直的三棱錐的一個性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