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 析 “生 彘 肩” 之 “生” 字

2015-12-02 02:54
文教資料 2015年21期
關鍵詞:樊噲項王鴻門宴

馬 陜

(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 公共教學部,河南 南陽 473000)

《鴻門宴》是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的一次著名宴會和政治爭斗,家喻戶曉,中外馳名,也是語文課程學習的必選篇目之一。歷代學者和文人對其研究頗深,甚至到了咬文嚼字的地步。其中對文中“生彘肩”中的“生”字人們看法不一,有眾多理解和釋義。哪種釋義才最接近作者意圖?是最恰當的呢?筆者嘗試對“生彘肩”多種釋義進行剖析,談談自己的理解,以資商榷。

《史記》是一部史書,也是文學巨著。魯迅先生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們在閱讀《鴻門宴》時既應該把它作為真實的歷史記載看待,更應該承認司馬遷高超的文學表達手法,如敘事精煉生動,寫人傳神如生等?;诖?,筆者認為對“生彘肩”的認識應從原文出發,結合今人的邏輯邏輯思考,才可能把歷史真相最大限度地還原,明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現今人們對“生彘肩”的“彘肩”爭論不大,主要在“生”字?!吧弊掷斫猬F在主要有這樣幾種:(1)生的,與熟對應;(2)半生不熟;(3)熟的沒加工過(加調料和切割)的。 (4)做好后先留一部分待用;(5)同“勝”字,意為又肥又香;(6)系“全”字的誤寫等。

歷史的真相只有一個。筆者談談對這六種釋義的認識。

第一種釋義是把“生”字理解為全生,沒進行過任何烹飪上的加工、制作。古時注疏《史記》的三家注都沒做注釋,可能他們都持“全生”的理解。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對“生”字的解釋為:“(三)不熟的,與‘熟’相對?!崩淝∏∈恰皠t與一生彘肩”。這一釋義影響甚大,如后編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也持此說[1]。此釋義的產生是由于“項羽故意用生彘肩試探樊噲,或項羽手下不滿樊噲動粗闖帳故意給生的彘肩”的理解。對于“生彘肩”,最早提出疑問的是清代學者梁玉繩,他在《史記志疑》中對此描述提出懷疑,說:“生字疑誤,彘肩不可生食,且此物非進自庖人,即撤自席上,何以生耶?孫侍御云:蓋故以此試之也?!保?]這里提出了“試探之意”,但有明顯不妥。首先,項羽對樊噲的態度是由戒備到禮遇和贊賞,稱為“壯士”,賜酒賜肉,賜酒在前賜肉在后,如果試探也應從酒開始,那么怎么會有用生肉試探樊噲呢?其次,軍中紀律森嚴,連范增欲殺劉邦還要數次“以目請示”項羽,其他人怎么敢用“生彘肩”報復樊噲闖帳呢?三是“生”和下文的“啖”字沖突,不合邏輯?!班ⅰ弊钟忻牢逗秃贸灾?,給食者帶來愉悅之感,吃生的肉是不會有這種感覺的,何況樊噲也是個烹調狗肉的高手,司馬遷斷不會用“啖”字描寫樊噲吃生肉的情景。

第二種釋義也可以找到依據。王伯祥《史記選》注:“彘,胛也。彘肩。豬蹄帶肩胛者,即是一條整腿。下云‘生彘肩’,那么竟是‘一條沒有煮熟的生豬腿’?!蔽覀兘袢耸橙?,可以烹制八分熟、九分熟、全熟等,古代項羽、劉邦有沒有這樣的飲食愛好呢?無法得知。但從前文和邏輯分析宴會是早有準備的,軍中庖子必然是準備充分,豈能把“半生不熟”或八、九分熟的彘肩預備給客人吃呢?除非他知道劉邦等人的食肉習慣,這近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如果當時項羽軍中習俗都是食用“半生不熟”之肉,司馬遷也無需在這里用“生彘肩”表達自己特定的意思了。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菜肴烹飪已進入精細、講究的階段。在《論語·鄉黨》中,孔子就提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主張。孟子所謂“魚者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笆持复髣印钡墓适路从钞敃r上層社會追求美味菜肴的高級享受??鬃舆€對飲食提出許多要求,如“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3]。意思是煮得半生不熟不合要求(失飪)的菜肴不吃;不是一日三餐的時候,不吃飯;肉類等如果切割不正規,不合要求,就不吃它;當時的菜肴還是以蒸煮為主,如果沒有調料當然沒味道,故也不吃;肉雖然很多很好吃,但不易消化,所以不要多吃,以免傷身體??鬃訒r代就有這樣的食肉標準,可想秦末也自然不會吃不熟的“彘肩”了。鴻門宴舉行時秦朝已滅,戰事剛歇,項劉兩軍有條件講究吃喝,是不會吃不熟的“彘肩”的,由此可見釋義二是不合適的。

第三種釋義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生”字有“新鮮的”意思。人們在古書中找到了證據,如《詩·小雅·白駒》“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漢書·東方朔傳》“生肉為膾,干肉為脯”。這里“生芻”和“生肉”是“鮮草”和“鮮肉”。人們經常在飲食上把食材做熟即用為“鮮”,存放一些時間為“陳”?!吧榧纭本褪莿倓傊蠛脗溆?、沒有切割和加調料的豬前腿。第四種釋義也可以找到依據。錢鐘書先生《管錐篇》:“又按史繩祖《學齋占畢》卷二記成都華嚴閣下飯僧事,有云:‘未食先出生’,蓋《鄉黨》所謂‘必齊如也’,未食而撥出少許謂之‘生’,吾鄉人今語稱未食而先另留者曰‘生剩飯’、‘生剩菜’,以區別于食后殘余之‘剩飯’、‘剩菜’。 ”[4]這段話常被作為“生彘肩”是“做好后先留一部分待用”證據使用,樊噲闖帳,項羽贊賞他并賜他未動食的熟豬腿(而不是殘羹冷炙)。

上述兩種釋義看似有一定道理,但筆者認為并不是歷史的真相。我們依據上下文,結合邏輯可以得到這樣的事實判定:劉邦聽從項伯建議赴項羽軍中請罪是肯定的,項羽設宴招待也很清楚,軍庖得到命令,準備充分,煮了數條“彘肩”。主賓落座交談后上酒上菜。上“彘肩”時是整條上還是分割后上呢?筆者認為“彘肩”很大,顯然不可能一人一個,也不符合我們祖先就有的“食不厭精”的習慣,所以應該是分切后上的。樊噲闖帳是突然事件,項羽當然也不會“事先預留豬腿”給他了。所以三、四兩種釋義也不能完全說通。

作者的意圖究竟是什么呢?我們先看《鴻門宴》中這段原文: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這段文字中“斗卮酒”和“生彘肩”中的“斗、生”字只出現了一次,可見司馬遷在這里關注、強調的是事件而不是事物。司馬遷是語言大師,他筆下項羽賞賜的話語都是“賜之”四字句,整齊劃一。他的屬下先是“與斗卮酒”?!岸坟础?,據陳文華《春秋戰國、秦漢時期的飲食文化》云:卮,是酒具,多用木片卷曲制成,故亦稱為“圈”?!抖Y記·玉藻》鄭玄注:“圈,屈木為之,謂卮、堎之屬?!背局频呢赐?,還有用銅、銀、陶制成的卮,容積也因大小不同而有差別。馬王堆西漢墓遣策和器物銘文記載的卮有小卮、二升卮、七升卮和斗卮等[5]。因此,“斗卮”是一特大杯之意,今人估計大約是相當于2000毫升,如果以750毫升一瓶計相當于2.7瓶啤酒[6]。樊噲能片刻間喝下這么多酒嗎?日本學者瀧川資言認為“斗”字蓋衍字,因為下文“斗”字不再出現了[7]。筆者認為古今不乏能喝善飲之人,秦時酒的度數很低,大概是2、3度的樣子,喝2000毫升對于屠戶出身的武將樊噲是不成問題的?!岸贰弊譄o論是出自史實記載還是文學描寫手法,都是可以信服的。那么下文中的“一生”字恰恰與“斗卮”對應,怎么能有(3)熟的沒加工過(加調料和切割)的、(4)做好后先留一部分待用、(5)同“勝”字,意為又肥又香之意呢?這里“生”字只能起到量的意義。余行達先生在《〈鴻門宴〉注釋商榷》[8]中認為“生”字系“全”字之誤,應作“全”解,是“整塊、未分割的”意思,是非常有道理的?!而欓T宴》一文中誤寫的字還有別處,如張良所說“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與劉邦對項伯所說“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兩句中,“背項王”寫的是正確的“背”,“倍德”中的“倍”卻是“背”的同音別字。距離如此接近的文字中司馬遷用兩個字表達同一意思,誤寫是最有說服力的解釋?!妒酚洝纷珜懙哪甏?,書寫靠手持毛筆在竹簡或木簡上進行,將“全”字少寫一捺而成“生”字,是完全可能的事情。除此之外,“生”字還有通假“牲”字的說法。 《論語·鄉黨》曰:“君賜生,必畜之?!毙蠒m疏:“君賜生必畜之者,謂君賜以牲之未殺者,必畜養之,以待祭祀之用也?!毙蠒m以“牲”訓“生”,可見“牲”、“生兩字是可以通用的,而“牲”字,《說文》:“牲,牛完全也?!薄吧榧纭币仓傅氖峭暾?、未分割的豬前腿。近來有人從別的角度釋義“生彘肩”,如“但就其故事情境、人物性格和某地方言中‘生’有‘很大’之意來分析,‘一生彘肩’中的‘生’解釋為‘很大’更為合情合理”[9]。 無論是“完整的、未分割”還是“很大”,釋義都是很相近的。我們設想當時情景應該是這樣的:項羽下令賜“彘肩”,整條彘肩沒有合適的器物盛放,樊噲只好把彘肩放在盾上,切而啖之。司馬遷用“斗卮”和“一生”既刻畫出了樊噲吃喝中表現出的豪氣形象,又吻合了宴會的激烈交鋒,是很高明的寫作手法。

蔡柏仁先生在《關于“生彘肩”》一文認為“生”與“勝”同,可解釋為“又肥又香”,這里強調了肉味,與上下文并不協調,和司馬遷的意圖是有偏差的,故認為不是“生”字的本意。綜上剖析,筆者認同余行達先生的說法,認為“生彘肩”中的“生”字應該是“全”字的誤寫,或是“牲”的通假字,前者的可能性最大,是“完整、未分割”的意思。

史學巨匠司馬遷忍辱負重,耗費畢生心血撰寫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功績彪炳千秋,然而口頭流傳頗多,史料龐雜繁蕪,工作艱巨,耗費經年,紕漏之處在所難免。北宋刻本出現之前,《史記》手工抄錄,一些字句與原著已經略有出入,刻本出現之后人們又增刪篡改,所以傳至今日,肯定有一些令人疑惑之處。所幸文人學者和大眾對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非常熱愛,思疑解惑,提出不少見解和釋義。筆者不才,嘗試剖析關于“生彘肩”的種種釋義,以求盡微薄之力解開史書內容的真相,還原當時作者的寫作意圖,不妥之處,請不吝指正。

[1]古漢語常用字字典[M].商務印書館.第13版:342.

[2]梁玉繩.史記志疑[M].中華書局,1981(第1版):202.

[3]論語·鄉黨[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第2版):157.

[4]錢鐘書.管錐篇(二冊).太平廣記,21條.

[5]陳文華.農業考古.2008.02.

[6]劉德增.秦漢衣食住行[M].中華書局,2015(第1版):177-178.

[7]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1版):436.

[8]余行達.鴻門宴.注釋商榷[J].四川師院學報,1979.03.

[9]簡芳芳,劉勇.鴻門宴中“生彘肩”詞義辯證淺析[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4.04.

猜你喜歡
樊噲項王鴻門宴
鴻門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鴻門宴(二)
《史記·項羽本紀》(節選)
鴻門宴(一)
四面楚歌
智者不惑 勇者無懼 適者生存
智者不惑 勇者無懼 適者生存
——淺析《史記》中樊噲之形象
自勉
《鴻門宴》中一個幾十年來一直被譯錯的句子
“鴻門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