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為真實的自我:羅杰斯心理治療理念的邏輯指向

2015-12-07 20:48田學英
教育教學論壇 2015年26期
關鍵詞:羅杰斯自我心理治療

田學英

摘要:羅杰斯首創“來訪者中心”心理治療模式,認為來訪者在有條件積極關注下被放逐的自我可以藉由心理治療師營造的助益性人際關系得以修復。羅杰斯認為人性在本質上是積極向上的,人們生活的最高目標是成為真實的自我。在羅杰斯“來訪者中心”心理治療體系中,“自我”處于奠基性的地位?!俺蔀檎鎸嵉淖晕摇眲t是羅杰斯心理治療理念的邏輯指向。

關鍵詞:羅杰斯;心理治療;自我;關系

中圖分類號:R35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6-0262-03

卡爾·羅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是20世紀最卓越、最有影響的心理學家之一。他首創的“來訪者中心”療法在心理咨詢與治療領域影響深遠。羅杰斯認為人性是善的,人性本質上是積極的——從根本上是社會性的,是向前運動的。人是能夠進行自我選擇的,能夠持續不斷地成長。那么,人類在進行自我選擇的時候,他們為之奮斗的到底是什么?羅杰斯借用了哲學大師克爾凱郭爾的一句話“成為個人真實的自我”來回應這一“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提出而且永遠回答不完的古老問題”[1]。在羅杰斯心理治療體系中,“自我”占據奠基性的地位,而“成為真實的自我”則是羅杰斯心理治療理念的邏輯指向。

1.真實自我的蒙蔽與失落:心理問題的主因。人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前來咨詢。他們中有學業上一敗涂地的大學生,有因婚姻問題困擾煩惱的家庭主婦,有感覺自己已經瀕臨精神崩潰或錯亂邊緣的成年男子,有因為孩子的行為而焦頭爛額的家長,有感覺自己被黑色的抑郁情緒籠罩的時髦女孩……羅杰斯認為,盡管人們咨詢的問題千奇百怪、包羅萬象、縱橫交錯,涉及到我們生活經驗的方方面面,并且呈現出令人迷惑的多重性和復雜性,但對于所有的當事人來說實際上可能只是一個問題。在所有這些具有表面性差異的問題背后,存在著一個共同的核心的追問。每個人似乎都在心底深處反復自問,“我到底是誰?我怎樣才能接觸到隱藏在所有表面行為底下的真正的我?我如何才能成為我自己?”[2]。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他們被虛構的理想自我所指引,而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他們根據別人設定的標準或要求做出反應,以迎合外界的期待,討得別人的歡心;他們躲在面具后面,害怕自己被別人看見,害怕自己被別人了解,他們憂慮的是一旦別人了解了自己,會否發現自己根本不值得交往;他們深陷“應該是”什么這種強迫性的想象,比如,“我應該是好樣的”或“我必須是好樣的”,“我必須是善良而服從的”,“我必須不能讓父母和關心我的人失望”……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他們發現自己漸漸無法自由而深切地體驗屬于自己的情感,思考、感受和做事的方式變得僵化、刻板、機械、防御,不由自主地將自己納入理性或預設的框架與軌道,內心經受著歪曲與沖突的煎熬,說著言不由衷的話,戴著厚重的面具,總是感到一陣陣莫名的空虛,最終離“真實的自我”越來越遠。他們前往心理診所,訴說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實質上他們只是失落了真實的自我。

既然個體真實自我的蒙蔽與失落會導致種種心理問題,那么,真實自我又是如何被隱藏、被遮蔽、被放逐的?羅杰斯心理治療如要幫助個體對自我進行恢復與治愈,自然不能繞過對這一問題的剖析。羅杰斯認為,自我的放逐主要是因為個體不能自由而充分地體驗自己的情感態度。不能自由而充分體驗情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過去的經驗、基于眼前的情況,甚至是由于我們所處的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假如我們讓自己的情感態度自由充分地表現出來,似乎太危險,具有太大的潛在的破壞性”[3]。羅杰斯對此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他指出,多數人都是在有條件積極關注(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的環境中長大的。個人最初遭遇的關系是與成人照顧者之間的關系。因為嬰兒是軟弱無能的,他們必須仰仗成人的照顧,才能獲得滿足自身生存所需的物質資料。大多數父母或監護人給孩子關心、愛和支持是有條件的。就是說,孩子的行為只有滿足了成人的期望時——比如乖乖坐下吃飯、不頂撞、考個好成績等——才能獲得成人的贊譽、肯定和認同。當成人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意的時候,他們就報以冷漠、疏遠、否定、拒絕或者懲罰。很多成人照顧者會對孩子說“你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了啊”,愛變成了威脅、手段和控制。許多父母或監護人,甚至還不能好好管理自己的情感體驗,在聽到孩子哭時,不是去弄清孩子哭聲背后的真實需求,而是武斷地喝斥“不許哭”、“再哭我不管你了”。孩子們逐漸懂得,只有聽話、讓父母滿意,才能獲得父母的照顧、關心和愛。他們慢慢學會壓抑自己的真實情感和行為。孩子們需要的積極關注是以自己情感和行為的收斂、消減、壓抑和克制為條件的。這種有條件積極關注的結果就是,孩子們開始拋棄自己真實的想法、體驗、情感和行為,排斥和否認自己的弱點和錯誤,而只保留被父母贊許的那一部分自我。最終,孩子關上了心靈的門扉,遠離了本真的自我。作為成人,我們依然沒有勇氣袒露真實的自我,擔心別人會對自己評頭論足一番,會因此對自己失望,不喜歡自己。我們戴著面具,矯揉造作,取悅他人,只把那些可能被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贊許、愛和支持的內容納入自我概念,而過濾了源出我們自身但可能與文化、社會和父母抵觸的那部分。結果,我們失去了與自己內心真實情感的聯系,變得越來越遠離自己[4]。

2.在良好關系中逐漸發現自我:羅杰斯心理治療的過程。人們需要無條件積極關注來接受人格中的所有方面。在無條件積極關注中,我們知道無論自己原本是什么,都會被接受,都值得被愛。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應該和孩子交流并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孩子明白,父母總是會一直愛他們、接受他們的,父母不贊成和不接受的只是他們的某些具體行為。這樣,孩子就覺得,他們可以自由地體驗全部的自我,無論是悲傷、憤怒,還是愛戀、驕傲;他們有勇氣接納自己的錯誤和弱點,而無須隱藏、否認和排斥那部分可能引起愛的撤回的自我。

所幸,父母并不是無條件積極關注的唯一來源。心理咨詢師也可以提供類似的愛與支持以幫助個體修復自我。羅杰斯認為,所有理性方法——包括給當事人做出診斷式的說明或因果式的解釋,給他列出理性而現實的行動步驟,教給他更加令人滿意的生活方式的知識,迫使自己不得不承認“人的變化看來是通過人際關系的經驗發生的”[5]。他提出了一個關于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總體假設,即“如果能提供某種類型的人際關系,那么來訪者就有能力自己運用這種關系來促進成長,進而產生個人的變化和發展”[6]。羅杰斯認為助益性的人際關系有如下特征[7]:(1)真誠透明。治療師欣然表達源于內心的感受和態度,當事人也有勇氣探尋存在于他內心的真實。(2)接納,把對方作為獨一無二的、具有不可替代的內在價值的人來接納,而不論他的狀態、行為或者感受是什么樣子。(3)深入的共情理解。這種共情理解能使治療師敏感地捕捉到當事人表面言語和信息下深藏著的內心訴求。endprint

生活中,許多人都感到自己離“真實自我”越來越遠,正因為如此,如果有一個人能聽你訴說衷腸,從各種角度和各種層次上向你詢問、澄清、確認以保證能夠準確地理解你,他不試圖對你進行分析、評判或者診斷,尊重你哪怕再荒唐無羈的情感,他不打算改變你,不試圖替你做決定也不會替你承擔責任,那么,你會體驗到一種自由、安全和尊重的氛圍,一種感人的真情和一種愉快放松的感覺。治療師坦誠的態度、及時的反應、準確的表達和對你的信任都能使你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治療師在治療伊始就努力與當事人建立一種可以使他感到安全自由的關系,目的是“要了解存在于當事人內心世界里的感受方式,認識他的本來面目,并創造一種自由氣氛,使他對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存在感到無拘無束,愛怎樣就怎樣”[8],在這種助益性的關系和自由氣氛中,當事人開始一層一層地拆掉對付生活的防御、偽裝、面具或扮演的角色,逐漸嘗試表達那些縈縈于懷的情感。他可以自由而安全地體驗人所能產生的一切情緒,他可以憤怒,可以脆弱,可以恐懼。人正是在這種時刻,才接近于他的本來面目,真正成為他自己。咨詢者似乎開始逐步地、痛苦地探索阻擋他自由呼吸的面具背后究竟是什么。他開始敢于對他人說不,不再奢求討得所有人的歡心;他開始敢于袒露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情感,哪怕這些想法和情感還很幼稚;他開始立足于現實的土壤中,觀賞花蕾,眺望落日,而不是漂浮在抽象、概念和理性的虛幻中,他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充滿情感的、起伏變幻的生命過程。一句話,他變成了一個真正的人[9]。

而在本質上,我們每個人包括我們父母的行為方式也常受到自己的文化傳統的指導。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常常被一個文化透鏡所過濾。羅杰斯認為,個體價值觀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接受自別人或群體,幾乎未經檢驗或認真地核查就被融入自己的價值體系,成為固定的概念[10][11]。如果我們反應、選擇、決定和價值判斷的根源和出發點不是基于自身內部,而總是以他人提出的標準評價自己,尋求外界的贊許或認可,結果將使我們產生嚴重的心理沖突和不安全感。因此,在真誠、自由而安全的助益性人際關系氛圍中,治療師還要深入探索來訪者的內心矛盾,即他所接受的來自別人或社會的價值觀與他自身的真實體驗之間的根本性差距[12],促使來訪者將評價、反應、判斷、決定的基點從外控轉向內控,把分裂的自我整合協調起來,更加全面、開放地體驗生活,并且更愿意感受這樣的體驗過程[13]。在這樣的基礎上,人們就更有能力做出更令自己滿意的選擇,促進個人成長,這也是來訪者中心治療的最終目標。

3.成為真實的自我:羅杰斯心理治療的愿景。在羅杰斯看來,心理健康的人是機能完善的人,也就是成為真實的自我,拋棄一切防御性的掩飾,以本真模樣面對外界。唯有如此,個體才能充分發揮其機能。治療的目標是要推動這樣一種趨向,“即讓個體充分地體驗其所能夠擁有的任何一種情感——不論是破壞性的憤怒、敏感的脆弱、深沉的絕望,或是無以言說的喜悅——使之達到意識的自覺。一旦個體以自覺而且開放的方式體驗自身的情感時,他就會對自己產生一種正面的喜愛,一種對自己作為一個完整的、充分發揮機能的個人的由衷的欣賞”[14]。

咨詢者由于跟治療師建立了充滿熱情和諒解的、富有益處的關系,在自由而安全的氛圍中,他逐漸學會扔掉盔甲,自由地呼吸,自由地體驗,沒有了理性的抑制或告誡,沒有了框架的束縛和控制,有勇氣做真實的自己,變成了一個真正的人。羅杰斯指出,經過治療拋開面具之后出現的新人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傾向[15]。

(1)對經驗開放。他不會再以防御、戒備或刻板、僵化的態度生活,他能充分體驗他的全部的機體經驗,如實地接納感官所報告的一切,而不是過濾、抵制或歪曲與自己原本的自我意象不一致的經驗;他開始以開放的態度對待經驗,而不是以一種預定的分類框架去先入為主地一味硬套;他可以容忍不確定性和不可預知性,可以接受對立的證據,愈發信任和喜愛外界的新鮮、獨特、豐富和變化。

(2)信任自己的機體。如果當事人對自身的經驗保持開放,不再將遭遇的經驗硬塞入一個預設的框架或概念中,他就會開始更加信任他的有機體。他對自己所擁有的情感反應不再那么害怕,他不再充滿恐懼地防備著這些沖動、情感和想法,將它們鎖進牢籠,嚴加監視和控制,而是相信自己能夠非常令人滿意地管理它們。

(3)出自個人內心的評判。當一個人由于治療而向真正的人轉變時,另一個明顯而重要的變化表現在他評價性判斷的源頭,即評價源(locus of evaluation),存在于他自身內部。他能夠決定什么樣的反應和方式對自己有意義,他愿意成為一個獨特的人。他逐漸能夠自己做出決定和選擇,愿意承擔選擇的責任,并能夠從錯誤的結果甚至是別人的批評和敵意中學習和成長。

(4)愿意成為一個變化的過程。那些為發現自己和變成自己而努力奮斗的人具有的最后一個特點,是他們越來越樂意成為一個變化和生成的過程,而不愿做確定的成品或固定的實體。他樂于承認自己是一個有著無限可能川流不息的變化過程,而不是一個固定的、靜態的物質或實體,也不是若干固定特征的簡單匯集。這意味著人應該是一個流動和實現的過程,是一條奔流不停的江河,是潛能不斷變化實現的集錦。

參考文獻:

[1][2][3][5][6][7][14]羅杰斯.個人形成論:我的心理治療觀[M].楊廣學,尤娜,潘福勤,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52-154,100,103,30,30-31,32,83.

[4]伯格.人格心理學[M].陳會昌,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180-181.

[8][9][15]馬斯洛,等.人的潛能與價值[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299,306,306-315.

[10][12]Rogers,C.R.Freedom to learn(Rev.ed.) [M].Columbus, OH:Charles E.Merrill,1983.

[11]Rogers,C.R.&Stevens,B.Person to person:The problem of being human[M].New York:Simon&Schuster,1967.

[13]Raskin,N.J.Client-centered therapy.In S.J.Lynn & J.P.Garske(Eds.),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ies:Models and methods.[M].Columbus, OH:Charles E.Merrill,1985.endprint

猜你喜歡
羅杰斯自我心理治療
理查德·羅杰斯:建筑是最具社會性的藝術
心理治療有七大誤區
父親的形象
真實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科幻中的美與自我
淺析壯族巫醫治病中的心理治療作用
中老年腦溢血患者采用精神護理與心理治療干預的效果觀察
卡爾·羅杰斯:人本主義教育大師
國內發展“婚外戀”心理治療模型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