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計算機教學內容與方法探析

2015-12-23 01:25李晶晶楊紅森
魅力中國 2015年17期
關鍵詞: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思維課程內容

李晶晶 楊紅森

摘要:目前的高校中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課程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需求,計算機的教學存在危機,危機產生的原因有新技術和新軟件的出現影響課程定位、教師對學生接受的程度判斷不當等,分析計算機課程講授中思維和知識之間的關系,研究當前大學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背后的主導原因,結合問題和原因提出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旨在進一步的提升我國大學計算機教學的水平,增強大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計算機 高校 非計算機專業 課程內容 計算思維

一、大學計算機課程發展歷程

非計算機專業的第一門計算機課程,普遍開設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被稱作“計算機文化基礎”,后來的執行過程出現了偏差,文化內涵變少,基礎內涵增多,課程演變成教授計算機基本概念和常用軟件,于是在九十年代末期,許多學校就用“計算機應用基礎”取代了它,這個不僅是名稱上的變化,更帶來了內涵上的變化,一是把計算機的多門學科和多種軟件里提取出共性的知識單元來進行教學,二是教學方式的開展以任務驅動,如教授程序的一些基本要素而不是程序設計語言,三是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有明確和科學的分工,課堂教學注重知識點的傳授,實驗教學注重軟件的應用訓練?,F在的大學計算機課程發展到了新階段,也應該把它開設成類似大學語文、大學數學、大學英語等的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獨立課程,本文中稱它為“大學計算機”,這種改變,也是課程名稱和課程內涵上的雙重變化。目前許多學者都把計算科學、理論科學和實驗科學并稱為推動文明進步科技發展的三大手段。

二、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問題及其原因

現在的計算機和網絡得到了廣泛和深度的普及,新生的計算機技能也在不斷提高,大學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課程就面臨著嚴重的考驗,會受到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學者較為普遍的質疑,質疑的核心就是計算機課程存在的必要性在哪里。危機的出現實際上說明了當前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技能傳授上跟未來的計算思維需求之間有差異,目前的教學模式是傾向于知識型的教學,關注點在計算機和通用的計算手段應用方面,比如二進制、計算機原理和程序設計語言等等,而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對計算能力的需求在于能夠支持各個學科科研的計算手段,以及用各種計算手段來對各學科的科研進行創新,現在的模式能讓學生得到知識和技能,卻不能通過通用的計算手段獲得各個學科專業的計算手段,因此,思維性的基礎教育是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改革方向。

大學計算機課程產生危機,主要是由于以下幾個方面。新技術和新軟件層出不窮,影響了課程的定位,如果課程長期都是講“軟件及其應用”,那么軟件的時效性就會影響人們對課程的合理定位。教師對學生接受的程度判斷,教師對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核心內容的認知是否準確,這種認知是否跟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師的期望一致,選擇內容是否合適。下面筆者就將對大學生計算機教學當前存在的問題展開詳細的分析。

(1)計算機操作方面的教學不足

計算機是一門實踐型很強的學科,計算機教學的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加強大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當前的計算機教學模式當中,基礎教學相對較多,學生整體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較為薄弱,這與實際的教學目標之間有較大的差距。在學生初入大學的時候,由于大學生的生源十分廣泛,學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是不同的,農村和城市的計算機教學水平有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剛入學的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對于那些來自農村的學生而言,計算機操作技術的學習難度相對較大,我國很早就開始普及計算機的教學,很多城市地區在小學就展開了專業的計算機教育,但是在大學之前的教學主要注重的是操作技術方面的教學,信息技術方面的教育相對較少,這就使得學生在這方面的操作技術相對欠缺。由于基礎教育存在缺陷,所以在大學期間對學生展開深層次教學的時候會遇到較多的阻礙,導致課程設計和課程安排遇到瓶頸。通過實際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大學生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需要對論文進行排版和格式的規定,很多學生會這些內容無法順利的操作,導致論文格式出現大量的錯誤。這其實就表現出當前大學生計算機的操作水平較低,需要通過改進教學來提升大學的的計算機操作水平。這些基本操作技能對于大學生的未來發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強重視。

(2)理論知識和信息技術了解不足

很多高校在對學生展開計算機教學的時候,教學內容會以基礎辦公軟件為主,同時還會學習簡單的計算機操作技術。部分理工科學??赡軙诖嘶A上添加語言程序等教學內容。但是從整體的教學水平和教學難度來看,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所學的計算機知識水平較淺,層次較低。由于教學安排方面的設計存在不足,所以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的時候,對相關的理論和信息技術的了解相對不足,這就使得學生的計算機素養無法被全面的提升。因此,在設置計算機課程的時候,要保障教學內容的全面性,通過合理的課程設置來提升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興趣,加強學生計算機方面的綜合素質。

(3)教學模式單一,內容枯燥

計算機教學的關鍵在于操作技能的提升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想要實現這一目的,就應當結合計算機本身的特點來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傳統的輸入式的教學方法比較的枯燥,將這種教學方法運用到計算機教學中去,會導致教學效果比較的呆板枯燥,學生會對學習喪失興趣。因此,我們應當對教學的模式和策略進行思考,探討如何讓才能使得計算機教學有趣且有效,如何加強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將計算機教學變成一種學生為主導的主動學習模式。

(4)教材選擇較為陳舊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因此在選擇教材的時候,要注意教材的時代性特點,盡可能的選用新的教材,給學生提供新鮮的知識和信息,讓學生對前沿的技術有一定的認識。從目前大學所使用的教材來看,教材之間的差異很小,其中的內容都比較的陳舊。很多學生在初高中階段就已經學習了相關的內容,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術,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因此我們應當對教材進行調整,老教材的內容固然經典,但是經典并不代表可以一直使用下去。所以我們需要選擇相對較新且質量較優的教材來展開教學活動。

(5)教師團隊水平不足

教師對于教學活動有著直接影響,當前很多高校的師資團隊相對薄弱,尤其是在計算機方面,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水平更是參差不齊。在展開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能力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本應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以及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但是很多教師自身對于計算機相關知識的認識就存在缺陷,由這樣的教師來展開教學活動,教學水平自然難以保證。還有的教師自身掌握了計算機理論和操作相關的技術,但是再教學的時候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導致教學目標難以實現,無法對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進行全面的提升。

三、從知識傳授到思維傳授

在對課程面臨的危機的原因分析的基礎上,本文認為從“計算機應用基礎”到“大學計算機”不僅僅是名稱的變動,更要在更深層次上有提升,“大學計算機課程”必須要強化思維性的教學模式,強調思維的培養。計算機學科里有眾多普適思維,這些思維反映出計算和計算機的原理,讓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進行理解,重要的是顯示出基于計算技術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給未來使用計算手段進行科研打下基礎。所以,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也要開發這樣的思維,包含在計算機學科的知識當中,建立在能夠實現的基礎之上的思維教學是該課程的核心價值取向,思維教學的理念可以解釋為知識隨著思維的展開而展開,思維隨著知識的融會貫通而形成,能力隨著思維的訓練而提高。大學計算機課程有基礎性、特殊性和關鍵性,要培養有以下特征的計算思維:基于通用的計算平臺的思維、從各門課中總結的共性思維、能貫通不同知識的貫通思維、能實現的非細節的思維。

四、大學計算機的教學內容

課堂的教學內容從兩個方面出發:一是計算機系統的與其應用,二是計算思維和涉及到的相關基本知識。課程分成九個單元,引論,計算原理,操作系統,問題求解的框架,算法描述和程序設計,互聯網計算,數據庫系統,電子文稿編排和發布,計算機信息安全。學時可以是30必選加14可選,基本覆蓋計算思維和基本素養這兩個培養方面。實驗的內容自成系統,相對獨立,有十三個單元,有認識計算機,操作系統基本應用,安裝常用外部設備,信息檢索,發布信息,數據庫SQL應用等等,每個實驗都有四到五個實驗項目,分成不同的深度和難度等級,以面向基礎不同的學生。

五、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方法

根據課程內容的設計,提供幾個思維性的教學案例。如講授“計算機系統的思維”時,中心是現代計算機系統,展開存儲體系,高級語言源程序,操作系統,馮諾依曼結構等等知識點,講解順序為源程序,機器語言程序,磁盤上的程序文件,內存中的進程,操作系統對資源的控制。在講授關于算法的問題求解思維是,因為內容抽象,涉及到的知識多,可以使用具體實例來闡述思維方式與抽象概念。

六、教學方法的改革方向

各大高校在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改革的時候,應當對計算機理論方面的教學加強重視,同時要對教學安排進行合理的設置。在選擇教材的時候,應當盡可能選用新的教材,不斷的更新計算機教學的內容,使得教育內容和計算機相關產業的發展相適應。除此之外,高校還應當結合學生的專業,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來有針對性的展開計算機教學,使得教學內容與學生所學的專業能夠達到契合,輔助的作用。最后,要尋求辦法提升教學的效果和效率,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并掌握計算機知識,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1)有層次的展開教學活動

由于大學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每個學生對于計算機的掌握水平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展開教學活動之前,可以先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以及計算機理論掌握情況進行一個初步的了解,可以通過測試的形式來對其計算機水平進行一定的考察。通過考察的結果,我們可以將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在展開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將計算機水平不同的學生劃分開來,展開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教學活動。對于那些計算機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從基礎理論和基礎操作技能入手進行教學,教學的進度可以相對放慢,要保證學生對知識有深入的認識。自主學習也是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教師通過靈活的對課堂模式進行調整,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在課上課下展開自主的學習,學習的時間被增長,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也能夠對相關的知識有更為獨到的見解。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夠降低老師的壓力,課堂上的教學和學習會變得更加的靈活。

(2)對課程進行合理的設置

大學期間展開計算機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推動學生素質的綜合發展,使得學生能夠成為社會所需的應用型人才。想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就應當對教學活動進行合理的安排,對課程進行科學的設置。一般來說,教師會將課程內容劃分為,辦公軟件,操作系統,多媒體,平面設計,網頁設計等內容,不同專業學生所要學習的模塊應當好似不同的,需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大學計算機教學的一大重點就在對設置計算機基礎課程,并讓學生充分的掌握這些基礎內容,通過學習這些內容來給學生提供深層次發展的機會以及尋找個人的興趣點。展開教學活動的關鍵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只有這樣,大學的計算機課程才能有效且有意義。

(3)對教材進行合理的選擇

大學計算機主要是針對基礎性的計算機知識展開的,計算機的基礎內容的相關教材之前區別不大,但是在選擇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首先,教材不僅可以有書本之類的紙質教材,還可以是圖片或是電子資料或是網絡資源,現在出現了很多的網絡在線學習平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普及并推廣這類內容,給學生的課外學習提供機會和資源。其次,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針對教學的重點模塊來選擇教材。不同專業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不同的,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類型也應當有所差異。所以教師在選擇教材的時候,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尋找教學的關鍵模塊,并針對教學的核心內容來選擇對應的教材。與此同時,針對教學過程中所選擇的模塊,教師可以將其中的關鍵內容設計成教案和講義,同時結合網絡題庫,來給學生進行系統的教學。結合專業來選擇教學模塊展開教學可以使得計算機教學對于學生的發展有更加深遠的影響,也避免了傳統教學單一性的缺點,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得到了推進作用。教師在選擇模塊/制作講義的過程中,也能夠提升教師自身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九校聯盟(C9)計算機基礎教學發展戰略聯合聲明[J].中國大學教學,2010 (9).

[3]Jeannette M.Wing.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ACM,2006,49(3):33-35.

[4]戰德臣.非計算機專業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思維性教學改革實踐[R].第六屆“大學計算機課程報告論壇”,2010.

[5]戰德臣等.大學計算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李晶晶,1986年5月27日,女,漢族,河南省鄭州市人,職稱:助教,單位:鄭州工業安全職業學院,專業: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

楊紅森,1987年11月13日,女,漢族,河南省周口市人,職稱:助教,單位:鄭州工業安全職業學院,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猜你喜歡
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思維課程內容
課程思政視域下職業院校實訓課程內容的重構
析課程內容 謀教學佳策——“數的認識”模塊知識的教學思考
新生態學校如何詮釋課程內容
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總結與思考
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改革探究
程序設計課程中計算思維和應用能力培養問題研究
民族高校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學探析
淺談藝術專業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
非計算機專業VF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