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庭俠: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2015-12-23 01:25趙庭俠
魅力中國 2015年17期
關鍵詞:生活情境運用小學數學

趙庭俠

摘要:數學課程的特點眾所周知,既抽象又繁瑣,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現代素質教育明確規定,學生應該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和發展。此時,有必要將熟悉的生活情境應用到實際的數學教學中,讓它在生活因素的驅動下,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靈活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使數學與生活完美融合。教師可針對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現狀及其重要性進行詳細的分析,然后對其應用措施進行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生活情境 小學數學 運用

1、生活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常常會有一些公式及一些邏輯推理,最初接觸的時候孩子們會覺得枯燥乏味。如果我們一味的采用教師在前面講解,孩子在下面聽講的這種教學方式效果肯定不是很理想,有的學生昕著聽著很容易溜號、或者長時間處于大腦空白的狀態,最后造成成績不理想。如果我們把乏味的數學教學放在一些合適的生活情境當中去,就會極大的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知道數學可以處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讓他們在課下時有的時候也會想起課堂上的數學知識。

2、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2.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導小學生學習數學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到:“數學可以引導學者對數據做出分析、處理和論證?!碑斚?,小學生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抽象思維。若沒有教師的科學指導,很難學好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可以用平時較為普遍的數學案例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處理生活的各種問題,讓他們肯定數學的功能和地位,提升興趣,使學生愛上并學好數學。

2.2 將抽象化的數學形象化,利于學生的理解和學習

新時期的數學教師需擴大個人的知識面和眼界,尤其是要對心理學有足夠的認知和領悟。實際生活中,小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少不了要運用數學知識來處理各種難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引入必要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找到更多的熟悉感,提升他們的領悟能力和學習的能動性。那些抽象化的理論知識,如幾何尺寸、正方體、圓柱體等,教師在課前可以準備相應的物具(方盒、杯子等),并把它們擺放在講桌上,將抽象化知識具體化,從而加深學生的直觀了解。

2.3 培養小學生多方面實踐探究能力

從前的課堂上,教學方式相對滯后,小學生長期陷入被動狀態,缺乏朝氣和活力。長此以往,小學生的能動性和探索能力也會下降。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對教學展開了系列的研究。課堂上,教師利用現實中的生活情境,引導小學生回歸現實.提升學生個人的主人翁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其學會與人合作。

3、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的運用措施

3.1 深化情境教學在小學教學中的落實

為了充分發揮情境教學法的作用,需要運用合理的方法深化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實施。從生活進入情境,在小學生眼中,生活是美好而有趣的。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有趣的生活場景相結合,不僅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和認知規律,并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例如,在基礎數學減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導入這樣一種生活情境:教師給學生剪十朵大紅花,給a組學生剪三朵,給b組學生剪四朵,剩下的放在書包里,問學生剩余的大紅花的數量,并獎勵大紅花給前幾個正確回答的學生。毫無疑問,學生會競相舉手說出答案,得到大紅花。在這里,分大紅花這種情況,可以充分掌握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得到大紅花的同時學習數學知識。教師還可以把生活中的情況升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習必要的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水平,還要培養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升華生活內容,增加一些高于現實的生活情境。

3.2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

要想利用最合適的生活場景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就需要教師善于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生活元素,合理地將他們引入合適的教學環節,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學習“統計”相關內容時,可以模擬在超市購物的情況,讓學生輪流當收銀員和采購員,收銀員要及時統計一小時內的凈收入是多少;采購員需要及時統計他們購買的商品數量和花費。通過這樣一個生活場景的設計,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統計學有一個理論上的了解,而且可以使學生在生活中自覺地運用這一課學到的東西去購物,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更加輕松。

3.3 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實踐運用能力

要激發和提高小學學生的實踐能力,就需要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融入生活。當然,也要加強引導,讓他們找到生活與數學的關系,逐步提高他們的分析和歸納能力。就“多邊形面積”這一課的學習而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問他們,生活中有沒有多邊形?如果有呢?你能想出計算面積的具體方法嗎?我相信這一環節通過學生不斷的動手和計算,可以提高學生在生活實踐過程中的實踐能力,使數學學習更加有趣。

3.4 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學生思維是否靈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學思維的培養,因此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也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并且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從生活情境的角度出發,在生活中創造豐富的現實問題,逐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研究“統計”相關內容時,可以從校園生活的實例入手,讓學生統計如:學校的男女教師人數、男女學生人數、戴眼鏡的師生人數、喜歡穿紅色衣服的人數等等。也可以社會生活為例,給學生實踐統計的機會,如:根據有關網絡數據統計男女人數,并計算比例;老年人數、中年人數和幼兒人數統計等。通過這樣一個實踐性很強的生活情境事例,不僅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使他們自覺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從長遠來看,只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堅持這一點,相信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的能力不僅能得到有效提高,并且數學素養也會得到有效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本就來自于我們的現實生活,學習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所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模式是社會的發展需要,情境教學可以應用到教學的各個環節,開始的課程導入環節,中間的講授環節,舉例環節、以及知識綜合運用環節,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加強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鄭燕霞.淺談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5,

[2]郎東英,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4(21).

猜你喜歡
生活情境運用小學數學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探討
關于優化教學策略和建立空間觀念的實踐與思考
例談打造生活化物理課堂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