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寂兒童的天空

2016-01-15 04:17黃妙吉
關鍵詞:多動癥個案陳某

黃妙吉

【摘要】:個案記錄了班主任教師對一名多動癥兒童進行輔導和行為矯正的過程,并通過實驗的方式了解不同強化方法對減少多動癥兒童不注意行為的發生率的作用。矯正過程采用長期的追蹤,如實地反映個案在校的生活和學習,針對其行為不斷地調整矯正的策略。

關鍵詞:多動癥 ?行為矯正

一、個案的自然情況

陳某,男,9歲,就讀于本校三年級, 成績在班里排在最后幾名,性格強勢,常常固執沖動, 自控能力較差。任課教師普遍反映其上課不專心聽講, 具體表現為玩弄文具、左顧右盼、大聲說話、拿別人的物品、在同學的課本上亂涂亂畫、偷偷離開座位到處竄座位等。陳某無法靜坐,一下課就狂奔亂跑,四肢動作笨拙。他經常獨自玩耍,偶爾參與同學們的游戲,但沒有固定的玩伴,與同學們的關系似乎不太好,曾受到班里家長的投訴。老師對其進行了多次教導, 但陳某的表現并無明顯改善。在眾人眼中,陳某就是典型的頑皮男孩。

二、成長狀況和家庭背景

經了解, 三四歲歲開始有明顯的多動癥狀,七歲之后隨著入校學習,其注意力缺陷的情況日益突顯。陳某的父母在他很小時候離異,之后陳某一直由祖母撫養。祖母文化程度不高, 很少把時間花在教育孩子上,對其“頑皮”表示無可奈何,而陳某的父親長期在外做生意,極少和他見面;母親幾乎不與他見面,讓孩子缺乏關愛,性格孤僻,不善于與人交流。

根據班家長的觀察,孩子的情況反饋如下:

2、班主任觀察與測驗結果

班主任教師觀察:陳某從二年級上學期轉入本班,陳某動作笨拙,行走時四肢不協調;坐不住,不停地翻動桌面上的東西或者扯拽衣物;眼神飄忽,很少直視老師;情緒不穩定, 會突然放聲大笑又突然一臉怒氣;說話非常大聲,但表達能力欠佳,不知講什么;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環境干擾,忘記自己在講什么;被問及有關家庭的問

題時會轉移話題, 甚至離開座位。

根據班主任長期的追蹤觀察,將其在校的表現反饋如下:

3、診療情況

針對班主任教師反映的情況,2015年5月其父親帶著陳某前往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檢查。心理報告單檢查顯示:90項癥狀清單測試原始分178分,總均分1.98(參考值1.44+-0.43)醫生確診為多動癥。此外, 醫生的診斷也是制定下一步治療、矯正方案的基礎。(附錄:陳某的各項檢查結果)

三、個案分析

多動癥正式病名為“注意缺陷多動癥(ADHD)”,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無意義動作多, 自我控制能力低下。這是一個長期慢性的疾病, 需要盡早識別、長期治療, 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的不懈關心, 才有可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多動癥兒童常有危險舉動,陳某就有多次攀爬教學樓欄桿的行為, 這是他轉學來到本校的原因。原先的學校他沒有朋友,老師反映其上課不聽講,數學成績差,不愿意和其他孩子玩耍,不遵守課堂紀律,父親意識到孩子的成長出現了問題,給孩子換了一個學習的環境。本著對孩子的成長負責的原則,班主任教師將孩子在校的表現進行記錄,以免錯過孩子接受教育和矯正的關鍵時機,和家長溝通多孩子進行及早的診療和矯正,班主任與家長協商達成以下共識:

(一)學校委派專門教師對進行個別化教育,對多動癥行為進行矯正,學校有心理健康老師,定期觀察孩子的情況并進行心理疏導;

(二)家長負責積極治療, 配合學校加強教育,行使監護權;

(三診斷病歷暫由班主任保存,并建立其健康成長檔案。

四、個案的矯正

1、藥物矯正。

針對兒童行為問題的處理,根據不同性質可分為:軀體療法和心理療法。軀體療法是根據生理學原理, 使用藥物、手術或其他物理方法來改變患者的失常行為, 使之恢復常態的治療。

根據陳某的情況, 醫生對他進行藥物治療, 服用精神藥物鹽酸哌甲脂片。這是一種中樞興奮類精神藥物, 成分與以往治療多動癥的“利他林”基本一樣, 但它的副作用相對較小。服用方法:一天2次, 一次1片(5mg), 早餐或午餐前45分鐘服用, 不上課可不服。采用藥物治療以后, 陳某的癥狀有了部分緩解, 如果停服、漏服則癥狀有明顯恢復。但為了陳某的健康成長,在藥物服用的過程中,家長和班主任在其行為可以控制的情況下,都暫停藥物的服用。

2、行為矯正

行為矯正屬于心理治療的范疇, 是依據心理學的原理, 對行為進行客觀系統地處理, 減少和消除不良行為, 增強和培養良好行為, 使個體的社會適應能力得到發展。在對陳某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 教師對他課堂上、生活中“不注意行為”進行行為矯正。

(1)情緒調節。2015年3月至5月,這一時間陳某在校情緒容易失控,幾乎每天都會因為小事產生不可控的襲擊行為。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用身體碰觸,向同學扔東西,咬傷同學,用衣架打傷同學,持續一段時間引起了同學的反感,但孩子在這兩個月行為沒有停止的意識。在課上發聲擾亂課堂,室外活動課興奮過度,隨意亂跑,擾亂別孩子的課堂活動。針對這些情況,班主任教導他“因應與容忍技巧”。班主任旨在教導其能察覺對方因自己的不當行為而生氣、學習別人生氣的時候自己如何面對、能察覺自己過于興奮,并且冷靜下來、能找出處理自己興奮的適當方法。對于同學的無意識的“挑釁”,學會控制情緒,深呼吸,請求師長幫助解決。

同時,教導陳某如何加入游戲和小組活動,班會課上引導孩子們要團結、學會包容,學會幫助身邊的同學,不要刻意捉弄同學、用言語激怒同學。引導別的孩子的同時也教導陳某面對他人的挑釁與嘲弄時,能夠冷靜下來,能夠做出適當的回應想和同學起玩時,能表現合宜地加入游戲,能遵守游戲規則,以此來替代打鬧、碰觸他們等行為,滿

足其獲得事物的功能。

(2) 課堂不注意行為矯正

教導課堂常規行為訓練策略正向行為很大程度上要靠行為訓練來發展。班級科任教師的時間有限,而且都不是特殊教育的老師,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班主任只能求助學校的心理老師和家長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和指引,但又考慮到行為訓練的成果最終必須類化到自然教學情境中,所以嘗試將行為訓練的內容及時與相應的任課老師溝通,并商定在自然教學中適時地運用和強化行為訓練的內容:

第一,進行“相關行為訓練”——教導遵守課堂常規。針對個案課堂上會隨意離開位子打擾他人、動來動去、課上喃喃自語說與課程無關的話、時不時發出怪聲,笑聲,或敲擊物品或晃桌椅制造聲音、常往窗外或教室外面發愣,心不在焉等,教導個案能察覺在靜態課堂上,應在位子上坐好、保持在課堂上安靜、課堂上能夠表現出專注傾聽的表征。

第二,“相關行為訓練”——教導依指令做事。針對課堂科任老師發出讀書、寫字等學習指令時,他自顧玩耍,或是看課外書,或是呆愣一分鐘后方做出反應;語文課上老師讓寫生字,如果沒有單獨地指導,他從來不跟著孩子們的課堂節奏;體育課上,從來不按時集合不按老師的指示,做正確、適當的動作;數學課上老師讓學生進行練習鞏固,他總是遲遲不動筆。教導個案在聽懂、聽清老師的指令后,能迅速、切實地去做。

針對個案的特殊性,班主任教師不再以負面的語言批評而改用正向的語言提示個案如何表現好的行為,在某些情境時,老師可以適時地提供線索協助兒童表現適當的行為,例如“一二三,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師”、“把手里的東西放回它原來的地方”、“小嘴巴,閉起來”等等,正向語句能夠增加內在的動機,較易于激勵學生去接受。場,此策略主要為滿足個案要求獲得具體事物的功能。課堂練習時,盡量走到他身邊給予正確的指令,告訴他我們在做什么,老師希望他能跟著一起來。

第三,引導個案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增強人際交往。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班主任教師增加個案協助老師或同學,如擦黑板、發作業、

倒垃圾、掃地、幫老師拿東西等,讓個案在課堂上發言,鼓勵其表達,。這樣可以提供兒童更多活動與雙向互動的機會,滿足其內心好動的需求,引發其學習動機,更可以滿足他的表現欲,在事情完成后給予贊美,以培養其正確的常規。研究者發現:如果個案在教室中坐得太久,或課堂無法吸引他的興趣,便會出現干擾行為,因此通過此策略滿足個案因無聊而尋求感官刺激的功能。這一正向言語的引導讓個案的課堂干擾行為有了嚴格的控制,隨著班級學生一起完成作業,課堂的紀律和人際交往的能力逐步提高。

多動癥是兒童無法自控的慢性疾病,在兩個月的矯正實驗中, 不注意行為的發生率雖然有了明顯的降低, 但這是在服用藥物的前提下,在班主任教師、家長的相互配合下,孩子的矯正有一定的效果。但僅靠兒童的意志去克服是不現實的。對于多動這的孩子,作為班主任教師,不但不能對他們提出苛刻的要求, 而且要對其心理進行必要的疏導, 卸下思想包袱。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沒有特殊教育的知識,現實中遇到許多的困難,唯有在現實中不斷地調整輔導的策略,不斷地加強心理學知識,積極和家長、醫生、兒童心理專家相互配合,才能讓這些孩子獲得更好更快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師范教育司.行為矯正基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陰國恩.心理與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M]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1996.

[3]杜曉新.學習策略的執行與監控[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

猜你喜歡
多動癥個案陳某
“假離婚”導致人財兩空
“假離婚”導致人財兩空
小學多動癥兒童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干預策略研究
六旬保姆上班第一天腰椎骨折索賠近9萬元
People with ADHD(多動癥)have Different Brains
強行求歡致女子跳車身亡如何定性
趕走“多動癥”的小恐慌
兒童多動癥治療問題解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