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虎媽貓爸”中看初中生父母的教養方式

2016-01-15 04:40黃玉鳳
關鍵詞:教養子女孩子

黃玉鳳

摘要:學期初,在我校初一年級做了一個關于父母在教養孩子中承擔的角色做了一個調查,結果顯示,爸爸溫暖媽媽嚴厲的家庭教養方式占了很大的比例,這樣的結果引發了我的好奇和思考,我給這樣的教養方式起了個名字——虎媽貓爸,那么,什么原因引起了父母教養方式這樣的轉變?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對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父母理想的教養方式是怎樣的?父母教養方式在子女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深刻而長遠的,良好的教養方式,有利于孩子的發展。父母親富有情感的、溫暖支持的、鼓勵的教養方式會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長。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需要不斷成長,在不同情勢狀態下擔當不同的角色:養育者、關懷者、指導者和榜樣。集中各種不同的角色來整合和完善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成為一個更綜合、更全面的教養者。

關鍵詞:初中生父母教養方式養育者關懷者指導者榜樣

1.引言

學期初,在我校初一年級做了一個關于父母在教養孩子中承擔的角色做了一個調查,我覺得爸爸/媽媽在和我相處的時候,像什么(用一種動物來表示),因為什么?問卷統計顯示,對于爸爸,排在前三位的,一是猴子,原因有:猴子總是互相幫助,常常和我開心地玩,逗我笑,想干嘛干嘛,十分幽默,很輕松、很有意思;二是貓,原因有:他總是在我傷心或難過時給我溫暖和愛,很和諧,爸爸從小一直保護我、呵護我、非常疼愛我,很輕松,像朋友;三是老虎和狼,原因有:爸爸對我很嚴厲。而對于媽媽,排在前三位的,一是老虎,因為:媽媽很兇,但是有時對我也很好;她總是無時無刻在說我,批評我;我要是不聽話,媽媽就會狠狠批評我;二是貓,因為她很溫柔;三是兔子,因為她平時很溫和,她善于傾聽我的想法。

7這樣的排位引發了我的好奇和思考,在我國,“嚴父慈母”這一傳統的家庭教養方式總體上占主要地位【1】。然而在這次對于學生的調查中,卻呈現出了父親的溫暖、愛、和諧、輕松,以及母親的嚴厲和批評,我給這種母親嚴厲父親慈愛的現象起了個名字——虎媽貓爸。那么,什么原因引起了父母教養方式這樣的轉變?父母的教養方式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父母理想的教養方式是怎樣的?

2.正文

2.1引起父母角色嚴母慈父轉變的原因

在我國,“嚴父慈母”這一傳統的家庭教養模式總體上占主要地位,有哪些因素在影響著這一傳統教養模式的轉變呢?

首先是政策因素。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使傳統的家庭關系和家庭教育的觀念與實踐發生了一系列的變革。獨生子女成為了家庭子女最主要的構成,這樣的構成讓父親從“嚴父”的角色中脫離出來,而帶有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其次是家庭中父母家庭角色的轉變。當代社會,母親除了承擔工作,為家庭的經濟出力外,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承擔著主要的養育和教育責任,這樣的承擔會給母親帶來壓力,當壓力和高要求同在的時候,嚴厲也會呈現。我想這個現象是值得在以后更深入研究和探討的。

8另外,父母教養方式也受到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響。受教育水平越高,對孩子采用負面教養行為越少,教育困惑也越少,但高中及中專文化的父母卻比初中文化的父母對子女表現出更多的權威、挑剔挖苦、限制干涉等負面教養行為,這還有待進一步研究【2】?!皣栏浮毕颉按雀浮钡霓D變與父親的受教育程度增高有關,但“慈母”向“嚴母”轉變與受教育程度會有怎樣的關系有待于研究。

2.2父角的教養方式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9父母教養子女的方式通過影響學生的學業自我概念和目標定向影響到子女的學習進步比如,父母情感上的溫暖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子女在學業自我概念上取得較好的自我評價,從而影響學業成就【3】。10家庭教養方式影響子女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說服、民主、鼓勵、寬容、情感的教養方式有利于兒童的智能開發,而懲罰、打罵、羞辱、拒絕、專制和過度保護、包辦、溺愛、不問不管等方式造成社會退縮、急躁、任性等非智力因素問題發生率高【4】。

11關穎等專門探討了父母教養方式與孩子社會性發展的相關性,數據顯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孩子社會性得分高分組的比例大大高于寬容型和專制型的教育方式,從而看出在親子關系上的民主、平等、和諧,使孩子在良好的氣氛中接受教育,對孩子的社會性發展有積極的影響。寬容型教育方式給孩子較多的自由,對孩子的個性發展、尤其是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有一定好處,但這種孩子缺乏教育,不負責任,使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影響較少【5】。

因此,無論角色怎樣的轉變,父母親富有情感的、溫暖支持的、鼓勵的教養方式會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長,以此引發出理想的教養方式。

2.3初中生父母教養方式的探討

12父母教養方式在子女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深刻而長遠的,良好的教養方式,有利于孩子的發展。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養方式在子女的認知發展、性格形成、社會化、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夠給孩子較多的情感溫暖和理解,是創造型家庭的共同特征。研究表明父母的支持、獎賞指導和適當的反應,這些教養方式影響了孩子能力的發展,而對孩子適當的要求和指導可促進他們認知的發展,特別是當要求和支持結合時更有效?!?】

13國內研究者還涉及到它與社會化的各個具體方面的關系。如父母教養方式與自我概念的關系【7】,14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父母的支持、鼓勵和積極參與可以促進兒童自我概念的積極發展,而粗暴的不支持行為則會阻礙兒童自我概念的健康發展。父母教養方式對少年兒童自尊發展影響的研究發現【8】,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少年兒童自尊發展具有顯著的影響。父母對少年采取“溫暖與理解”的教養方式會促進他們自尊的發展。

父母教養方式在子女人格形成中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對孩子多施加正性情感,避免負性情感的暴露,使子女在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康發育。

因此,父母親應該共同調適對子女的教養方式,集中各種不同的角色來整合和完善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成為一個更綜合、更全面的教養者。

一、家長作為養育者

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中生進入青春期,心理上出現成人感,產生了對成熟的強烈追求和感受,這是來自于身體的快速發育及性的成熟而產生的成熟感,在這種感受作用下,他們在對人、對事的態度、情緒情感的表達方式以及行為的內容和方向等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同時也渴望父母能給予他們成人的信任和尊重。與此同時,在少年的內心并不能完全擺脫對父母成人的依賴與屈從,只是依賴的方式和程度與過去相比有所改變,童年時對父母的依賴更多的是在情感和生活上,而少年則更希望從父母那里得到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

因此,父母應作為初中生的養育者,并且在生活以及學習方面,抓大頭,放小頭,有松有弛,給予他們獨立的空間和自己決定的權利和負責的機會,營造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氣氛讓他們可以同家長平等地交流感情、傾吐心聲,成為子女生活和精神的雙重養育者。

二、家長作為關懷者

初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面臨更多的壓力事件,比如:父母的期望、學業的壓力、人際的相處等等。而此時的他們勇敢與怯懦同在:在某些情況下,他們表現出很強的勇敢精神,但這時的勇敢精神帶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在另一些情況下,他們又常表現出局促不安和怯懦。

因此,更多地了解有利于父母更好地知道并幫助他們,而溝通則是增強了解的一個途徑,在溝通中更多地使用“我”信息,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少用“你”信息批評指責。溝通中還需注重:專心主動聆聽,冷靜回復;不帶責備和審判口吻;使用恰當的詞匯、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充耳不聞”、“無動于衷”,也許可以表露更多的情感,亦可以就解決或處理事情的方法上,向孩子提出作建設性的提議。

15每個青少年都在探尋自己生存的意義,都希望保持自己的個性,作為一個獨特的自己被接受。在他們身上蘊藏著而真正的財富,一個正在開啟的智慧與快樂的源泉。孩子想要得到支持,想要盟友。想要有人了解他們所面臨的挑戰,傾聽他們,更努力地理解他們。當自己信心不足時,他們希望能夠得到肯定和信任,但不想別人替他們思考。

父母作為關懷者,需要給予孩子肯定,肯定他們在行動過程中的努力,也給予孩子特定時刻的陪伴——精心時刻的安排,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陪伴子女,無論是半個小時還是十分鐘,在這個時間里,父母完全地和子女在一起,讓了解和關懷有時間的承載。安排專門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活動可以較容易而又行之有效地密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促使父母更好地成為關懷者【9】。

三、家長作為指導者

16初中階段,自我意識第二次飛躍,他們重視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業成績,滿懷著夢想。一些研究給我們展現了一種青少年與父母關系——盡管青春期沖突頻繁發生,但這并不影響青少年與父母保持親密關系。事實上,大多數獨立自主的青少年都承認,父母在生活中對他們有重要的影響,他們會征求父母的意見【10】。

17維果斯基認為,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其中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成人創造的環境及提供的指導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這些指導,兒童的認知能力才能超越現有水平而向上發展。因此,要理解孩子的發展,就必然要關注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提供的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指導【11】。

父母作為指導者,作為指導者的原則之一是拓展交流的空間,之二是增加間接指導,之三是把握好時機。比如:鼓勵孩子訂立可實現的短期和長期目標;鼓勵孩子在能力范圍內參與不同的學習經歷,從中探索個人潛質和感興趣的事業范疇;多與孩子討論關于學習、事業發展的問題;與孩子討論他們的興趣和嗜好、感興趣和有把握的學科或課程,共同找出踏上成功之路的方法;多接觸升學、培訓或職業信息,掌握畢業生出路的各類可能性。

四、家長作為榜樣

初中生的思維快速發展,他們的思維開始更加抽象,他們甚至可以思考思維本身,也開始更加邏輯化,它們能夠檢驗彼此矛盾的不同的觀點得出事實,他們逐漸獲得自我觀念。而研究表明,許多青少年在重要的事情上與他們的父母態度一致。接近90%的青少年和他們父母對教育的價值持相同的態度,并且將近75%的青少年在重大問題上同意父母的看法,如人生該做些什么。同樣的,在職業道德以及一些具體的行為習慣上,青少年與父母也存在高度一致。因為父母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將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傳遞給自己的孩子,既有明確的言語教導,也有含蓄的行為示范【12】18。

初中孩子的思維及其它發展特點決定了這個時期的孩子有更多的可塑性,而他們和父母言行的高度一致性則要求父母要作為他們言行的示范者,亦即榜樣,比如:學習的榜樣,虛心地從別人身上學習的榜樣;負責的榜樣,比如可以犯錯但是可以改正等等。

3.結論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及家庭中父母家庭角色的轉變引發了父母教養方式的變化,傳統的“嚴父慈母”型教養方式已經在轉變,而在本校初一年級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嚴母慈父”的教養方式占了相當大的比例,這樣的轉變值得思考和研究。

但是,無論怎樣的轉變,父母親富有情感的、溫暖支持的、鼓勵的教養方式會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長。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需要不斷成長,在不同情勢狀態下擔當不同的角色:養育者、關懷者、指導者和榜樣的角色。集中各種不同的角色來整合和完善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成為一個更綜合、更全面的教養者。

7【1】王麗傅金芝.國內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發展研究.心理科學進展2005,13(3):299

8【2】左占偉.初中生父母教養方式的發展特點研究.哈爾濱學院學報,2003,24(8):21~22

9【3】方平,熊端琴,郭春彥.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學業成就影響的研究.心理科學,2003,26(1):78~81

10【4】薛慧,于倩,孫莉等.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智力發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中國公共衛生,1998,14(4):212~213

11【5】關穎,劉春芬.父母教育方式與兒童社會性發展.心理發展與教育,1994,(4):47~51

12【6】王麗傅金芝.國內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發展研究.心理科學進展2005,13(3):298~304

13【7】蔣立杰,王欣.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父母養育方式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1,15(6):442~444

14【8】魏運華.父母教養方式對少年兒童自尊發展影響的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1999,(3):7~11

15[美](PattyWipfler)著.傾聽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調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3,102~103

16[美](NancyJ.Cobb)著.青春期心理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111

17[美](NancyJ.Cobb)著.青春期心理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45

18【12】[美](NancyJ.Cobb)著.青春期心理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45

參考文獻:

【1】[美](Patty Wipfler)著. 傾聽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調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美](Nancy J.Cobb)著.青春期心理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教養子女孩子
Tomb-sweeping Day
跟蹤導練(三)
使人高貴的是根植于內心的教養
一只有教養的狼
正在上大學的成年子女是否屬于離婚案件中“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
所謂教養,不過是細節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