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踐行以學生為本,探尋知識與能力的形成過程

2016-01-27 21:09蔣峰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五年級教學過程因材施教

蔣峰

摘 要:基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展規律,契合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在踐行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下,探尋知識與能力的形成過程,從引導活動感悟、實施游戲互動、合作探尋規律、展開應用實踐這幾個步驟出發,探討了小學五年級下冊“找規律”的教學過程。

關鍵詞:小學數學;五年級;因材施教;教學過程

蘇教版上下五年級數學教材都設置了“找規律”章節內容,下冊是上冊的延伸與拓展。為更好地學習下冊“找規律”內容,也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能力,引導學生真正找到數學方法與解決問題的規律,需要基于學生的認識基礎和身心發展規律,引導學生循序漸進,探索知識與能力的形成過程。

一、引導活動感悟,發現知識中的趣味

知識導入階段,需要引導學生去自主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一步步探索,形成初步的知識經驗,再創設問題,引導學生在活動、游戲中進行趣味活動,調動全身器官和思維的靈活性,積極參與到互動合作的游戲活動中來,也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導入階段需要重視對小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結合趣味的游戲情境,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觀察、分析、提問與解決問題中來,以此探尋問題產生的原因、來源與發展,并啟迪學生思維,發現知識的奧秘,為探尋出規律奠定知識經驗的基礎。

“找規律”導入階段教學,教師將學生分為兩人一組,展開“對比畫畫”的活動過程,毛毛蟲長2格,在長度為10個方格上爬行,每次爬一格,觀察它爬幾次能到頭。學生展開互動游戲活動,每爬一格記錄一次,學生發現共爬了9次就到頭了。之后教師轉換問題“如果問題是‘每次框上兩個相鄰的數,問有幾個不同的和?結果又會是怎樣呢?”通過趣味活動,引導學生感悟。

二、實施游戲互動,理清知識脈絡

基于以上趣味導入過程,學生有了初步解決動態運行問題的經驗,對“找規律”這一章節的知識也充滿了興趣。這時,教師基于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對上一階段的活動導入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自主提出問題,設想不同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分享如何找出有幾次不同的和的經驗。再者拓展問題,借助自制器材,引導游戲互動,促使學生理清知識脈絡。

“找規律”中期階段教學,運用自制“木板橡皮筋形狀教具”。教師提問“若每次框3個數,能得到幾種不同的和?框4個數呢?5個呢?”學生動手實踐,游戲互動,將橡皮筋綁在軟釘子上,每次框3個小方格,發現需要移動7次能到頭,有8個不同的和,框4個需要移動6次能到頭,有7個不同的和,框5個需要移動5次,有6個不同的和。之后教師總結歸納“移動的次數=10-框數,不同和的個數=10-框數+1”。通過游戲互動,引導學生探究與感悟。

三、合作探尋規律,促進思維提升

在上述趣味游戲完成以后,學生得出了很多答案,但是似乎問題也越來越多。他們希望將這個問題類推到一類問題,結合“找規律”知識的核心思想,發現問題的規律。這也正是數學教學希望達到的目標,希望學生能夠提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由此進一步展開合作探尋規律的教學過程。結合以上結果,得出框的個數n,總個數N,每次移動一格,移動次數為(N-n)次,不同的和的個數為(N-n+1)個。之后展開深入探究,建構《找規律》知識網絡。

《找規律》核心階段教學,教師出示幻燈片,一個圖案由4塊瓷磚拼接成正方形,將這個圖案放在浴室。浴室長需8塊瓷磚,寬需6塊瓷磚,問有幾種方案。學生拓展思維,由一個方向的移動轉變為橫向與豎向雙向移動,得出橫向有8-2+1=7種方案,縱向有6-2+1=5種方案,由此結合乘法的基本定義,得出有7×5=35種鋪設方案。通過合作探究,學生拓展了思維,發現了解決問題的規律。

四、展開應用實踐,提升綜合能力

在學生探尋到規律后,需要結合實際問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展開應用實踐,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游戲、活動的過程,學生探尋到“找規律”中的相關規律,了解了根據行、列總數,及每次框的行、列方格的個數,每次移動一個方格,能夠得出移動多少次,就能得出多少種不同的方案的答案。在學生了解到這些規律后,教師結合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創新思維。

“找規律”應用階段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多媒體出示百數表,在百數表中,十字架形狀的紅色框(上、下、左、右、中)框住了5個數字,最左上方框中的5個數字和為60,移動紅框這個和改變。教師提問“有多少種不同的和呢?”學生基于已經學習到的知識與方法,展開知識應用過程,得出一共有(10-3+1)×(10-3+1)=64種和的答案。結合學生的自主實踐,教師總結,每次框5個數,上下、左右對應的數,加起來的和都是中間數的2倍,基于此,其他問題迎刃而解。通過引導應用實踐,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思維性很強的學科,小學生處于知識與能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可以踐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模式中逐步建構知識框架,提升學習能力、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谘驖u進的過程,讓學生在活動、游戲中逐步探索,強化知識的學習與能力的發展過程,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張桂芳.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J].西南大學,2013(04).

編輯 薛直艷

猜你喜歡
五年級教學過程因材施教
小學作文如何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欣賞教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實施
五年級英語語篇情境教學研究
中高職銜接的關鍵在于因材施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