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淘萬漉雖辛苦 吹盡狂沙始到金

2016-01-27 22:36張荷潔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課例研修研討

張荷潔

【活動緣起】

調研發現:在復習課教學中,我們教師常常為如何上好復習課,怎樣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率而煩惱。于是很多數學教師就采用題海戰術的方法,讓學生不斷地做習題,再做習題……學生學得乏味,教師講得辛苦,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不斷做題中漸漸消失。

復習課難上,六年級的復習課更難上,這是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幾種:一是教師自己對復習課研究的不多,平常的公開教學常以新課教學為主,二是可借鑒的資料也很少,復習課的教學案例更是難以找到,因此,如何上好復習課就成為數學教師教學的盲點。

為促進大家學習、研討和交流,我們特組織了六年級復習課教學專題研修活動。

【活動意圖】

我們策劃的六年級復習課教學專題研修活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思考:

(一)關注專題研修的“活”和“動”,營造良好的教研文化

本次專題研修,將教研活動變成一個“長作業”,從準備到研究到后續思考,歷時一段時間,爭取深入有效;讓復習課教學專題研修活動中教師有“活”有“動”,每一位教師都有在研討中發表見解的機會;讓教研活動“層層遞進”,研討活動層層深入,重視后續研究環節,關注教后反思和教學的改進。

(二)關注研修活動資料整理,積累復習課教學新資源

教師擁有一定數量的復習課課例資源,可以促進教師對復習課教學有效性的思考。專題研修活動中,我們將注意積累研修活動的素材,將研修活動中教師對復習課教學的思考和平時積累的相關資料,及時進行整理、加工、轉化,為提高復習課教學效率服務,也為后續的復習課教學提供一定的理念支撐和鮮活的課例參考。

(三)關注整體解構課堂,能從復習課的本質去分析把握課堂

在專題研修活動中,我們一是觀摩學習特級教師袁曉萍老師的復習課例《比的意義與性質的整理與復習》,思考袁老師精彩演繹課堂背后的思想和理念,不斷叩問自我名師復習課精彩源于何處,自我的復習課有何不足?二是引導數學教師整體解讀文本教材。復習課的文本解讀,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以“教材”為出發點,抓重點,找難點,以幫助學生把個別的、分散的知識點連成線、織成網、組成塊,揭示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三是關注學情分析,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其一要關注學生的認知基礎,順勢點撥,做到以學定教。其二,復習課堂上,不僅要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之間的聯系,而且能夠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總結建構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過程回放】

復習課教學專題研修有以下幾個活動過程:前期學習醞釀—團隊磨課自主嘗試研討—團隊課例展示、學習觀摩—教后反思和教學改進。

(一)前期學習醞釀

本次活動,我們組建了12個復習課研討團隊,經過前期的精心準備,我們邀請了特級教師袁曉萍老師給大家作了《由薄到厚,由厚到薄——關于數學復習課的幾點思考》的專題講座,還上了復習示范課——《比的意義與性質的整理與復習》。袁老師系統的講述,鮮活的課例,為復習課教學做導航引領,為此要求我們教師在后續的復習課中實踐袁老師的復習理念,努力凸顯六年級總復習課的結構特點,探求有效復習策略方法。

(二)團隊磨課自主嘗試研討

通過前期醞釀學習,每個團隊都從六年級的總復習中隨機選取一個復習課進行研討交流。經過兩個多星期的教材解讀、試教、研討。復習磨課期間,老師們有獨立思考的、有同伴交流與合作的、也有發現困惑請教專家或名師的……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大家慢慢找到了提高復習課教學效率的方法和策略。團隊磨課和學習交流中,大家進一步思考:六年級總復習如何體現以生為本?如何讓學生進行自主整理?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可以采用哪些教學策略?

(三)團隊課例展示、學習觀摩

本次活動整整經歷3天時間,12個團隊參與展示,每個團隊要進行課堂展示、磨課經歷介紹、現場點評和案例整理寫作等,全區共有1000人次參加了本次的現場學習、觀摩和互動研討。課例展示、學習觀摩時,全體教師還要深入思考:每一課例有無精彩之處,為何精彩?上好這堂復習課你還有哪些建議和思考?

(四)教后反思和教學改進

團隊課例展示活動結束后,各團隊還要做教后反思和教學改進的思考。一周后每個團隊完成活動案例一個。從閱讀案例可以發現,教后反思和教學改進的思考,讓參與團隊活動的老師們思考更深入、更精細,如,復習課如何體現學生的自主整理、自主思考、自主評價和自主感悟?復習中如何體現復習課教學的立體性,如何將數學知識連點成片、連線成面,努力體現數學復習從厚到薄,又從薄到厚的過程?

本次專題研修活動從啟動到最后完成研修案例,共經歷連續一個多月的時間,一路上我們困惑著、學習著、磨煉著、思考著……

【收獲和啟示】

(一)收獲——復習課專題研修促進了我區教師專業化發展

1.在探尋中積累了一些復習課教學新資源

在這次專題研修活動中,我們探尋復習課教學的新資源,不斷嘗試構建有自己特色的復習課課堂。在“個人獨立思考—團隊研討;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修正個案—二次跟進;……互動研討—多次跟進,收獲精彩”的團隊研討活動中,我們收集了一批鮮活的復習課教學課例。

2.在磨煉中提升了教師把握復習課教學的能力

經歷這次專題研修活動,我們的教師已克服了怕上復習課的問題。經過一次次磨煉,老師們對把握復習課教學的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團隊課例展示中,很多教師能讓學生自主整理復習,形成相應的認知結構,使知識溫故而知新,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此外,復習課教學還會做到查漏補缺、以學定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強化提高。我們磨煉推薦的《用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的復習整理》一課參加市級優質課評比,在眾多的復習課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好成績。

3.在協作和培訓中營造了良好的教研文化

本次專題研修活動,開通了數學微信群,為老師營造了互動學習的環境,也為教師營造、提供了一個民主、平等、多向溝通的良好氛圍。12個團隊的課堂展示、磨課介紹和現場辯課研討等,多方面提升了教師的學習力、創造力、思考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教師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還有參與觀摩研討活動教師的現場提問、互動交流,不僅為參與活動教師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素材,還引發了他們對復習課的教學思考,更為六年級數學教師下了一場及時雨,為六年級復習教學后續行動研究提供重要的學習研究資源,滋潤了教師的成長。

(二)啟示——專題研修活動啟發了教師對復習課教學的獨特思考

新課教學像“栽活一棵樹”,那么復習課教學就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不容易,育好一片林更要費功夫。復習課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再現,而是認知的繼續深化和拓展提高。復習課教學的基本任務是緊扣教材,使數學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揭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溫故知新中補缺漏,在融會貫通中求提高。

周玉仁教授指出:“數學的學習是從厚到薄,又從薄到厚。復習課中可以延伸、拓寬,但要有個度?!贬槍祵W復習課的有效性,我們有以下幾方面獨到的思考:

1.做到以生為本,讓復習課有深度

(1)課前自主整理單,關注學生復習內容的起點

高段數學的復習課,相對來說內容會更多一些。那么如何在課堂上確定教學目標,做到以生為本,那就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梢杂袃煞N方式:一種是在課前讓學生完成老師精心設計的課前自主整理單;如果內容相對來說較少,另一種方法就是在課中直接請學生完成,當堂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

(2)通過教師引導,針對復習內容讓學生能夠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問題

這里的引導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老師要預設復習內容,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二是針對復習內容,教師要幫助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

2.溝通知識間的聯系,讓復習課有厚度

(1)利用圖式來建構知識網絡

正如圖示理論所描述:人的一生要學習和掌握大量的知識,這些知識并不是雜亂無章地貯存在人的大腦中,而是圍繞某一主題相互聯系起來形成一定的知識系統。在專題研修活動中,我們的老師引導學生采用線條式、集合圈式和樹狀圖等圖示法整理數學知識,建構網絡結構。我們認為圖示法整理比較直觀,可以激發學生重構知識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理解進行整理,通過知識梳理、溝通,能激起學生學習的主觀愿望,轉化學生的認知結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實現一題多用,以一點進行輻射串聯,促進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鄭毓信教授提出:基礎知識貴在求聯,基本技能貴在求通。傳統的數學學習評價定位在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而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不僅重視考查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還注重考查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復習課的教學中我們不僅注重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合理整合,還常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從不同的方向思考問題,常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的訓練,以期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也得以和諧發展。

3.注重學生發展,讓復習課有維度

(1)加強復習課練習的針對性和綜合性

如何優化數學復習課中練習題的設計?也是我們本次研修思考的一個問題。一方面我們注重復習課練習設計的針對性。以教材為依據,根據復習內容,確定復習目標和復習重點,并針對學生平時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精心安排適當的練習。另一方面我們還注重練習設計的層次性。以學生為本,從學情出發,兼顧學生的差異,由易到難安排練習。復習課的練習安排力求體現基礎性、綜合性和靈活性。努力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復習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轉換角色,讓優秀生來當“小老師”

在復習課上,我們看到的是一部分教師忙碌的身影。而一部分教師則轉化角色讓學生來當“小老師”,利用優秀生敏捷的思維能力去幫助指導中等生和后進生的學習。大家認識到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讓優秀生除了在知識技能和數學思考之外,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還樹立了優秀生的榜樣;二是生生交流的語言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師生交流不能及的效果。

經歷本次專題研修活動,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復習教學原來也可以如此多姿多彩,當然我們要思考,要斟酌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們且行且思,繼續在復習課的道路上摸索和前進……

參考文獻:

楊向群.構建科學復習課的新模式,提高課堂效率[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07).

編輯 王團蘭

猜你喜歡
課例研修研討
中小學骨干教師“雙減”項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花開爛漫——彩墨畫瓶花課例
不謀全書者不足以謀一課——“整本書閱讀導讀課”研修心得
“研訓導一體化”教師研修方式的實踐與探索
GSM與FDD、NB-loT融合組網研討
課例
柑桔無公害栽培技術研討
研討式教學中的研討題設計
建筑工程預算控制研討
只是“看起來很美”——由課例《蒹葭》引發的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